状元书丹的吕宪瑞墓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7&rec=6&run=13

吕建中

墓志是我国古代埋设在墓中,用以记叙亡者的姓名、籍贯、生平及亲属世系的铭刻物。
莱芜大地代有所出,如明朝的王六愚墓志、亓诗教墓志;清朝的李姑墓志、亓之伟墓志、
朱包蒙墓志等,他们的出土对研究古代莱芜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
提供了翔实可信的实物资料,是地方史志补充和校正的重要参考物。有的墓志志文优美,
书法秀美,刻工精美,更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吕宪瑞墓志》便是其中之一。
此志呈长方形,青石质,无盖,双面阴刻,形制与标准的一志一盖不同。长0.86米,宽
0.73米, 厚0.06米, 志文楷体,志阳刻二十五行,志阴刻二十三行,满行21字,字径
2.5厘米。孙葆田撰文,徐郙书丹,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刻立。志文录如下:
诰授中议大夫三品衔河南许州直隶州知州吕君墓志铭
荣城孙葆田撰
君讳宪瑞,字辑堂,号芝岩,莱芜吕氏。其先世多隐德,以朴谨称于乡。至君之考,前
济宁州学正讳传诰。以学行启诱后进,一门群从并登科第。予尝表其墓,所谓吕府君也。
君濡染家学,又尝师事同邑潘子骏太史,所学益纯。咸丰九年,与从父兄宪和同举于乡,
同治元年,成进士。以知县分发湖北,初署黄陂,补授江陵,调署东湖,皆湖北名邑也,
所在有声。旋调汉阳,移署蕲州,最后调任黄冈。在官十余年,勤心民事,未尝挂吏议。
江陵故有龙山书院,废驰已久,君捐廉俸倡复之;又筑江堤数万丈,工成而民不知劳。
获教民名册,曰:“此愚民被人误耳。”焚其籍,所坐止数人,民以不扰。汉阳自西洋
通商后,华夷杂处,地号难治,君遇事一处以至公,商民帖服。大府列君绩,以卓异荐
任黄冈,时已升补随州,而以父忧去官。使君迎养济宁府君至官,府君至不即入署,乃
乘舟之江边, 与村氓语。 偶询及县令,皆曰:吾邑有好官。府君喜,乃驰入谓君曰:
“汝能得民心,胜万牢养我矣。”既又连丁母忧。服阕,谒选得河南登封县。时值大饥,
君先发仓谷,又多方以赈之,民幸免流亡。大府贤其能,调滑县。未久会吏部推升主事,
入觐授礼部精膳司主事。京察二等,截取直隶州知州,分发河南,寻补许州。复膺卓荐,
入觐,奉旨回任,前后八年,吏畏民怀。先时,征漕期迫,民或典鬻以输,君独改缓,
且定为章,又罢去议漕宴费,民大称便。君律身严,虽在官久,佩服不异儒素。其再至
许州也,常思保全晚节。及光绪丁酉,闻葆田至祥符,寄书曰:吾近多疾病,极思田里,
子知我者,为吾表先人以光前德,吾行将守先志,终老蕉雨山舍矣。葆田复书曰:谨如
教。是年夏四月也,及葆田归山东未几,则闻君以七月戊戌卒矣,春秋六十有五。原配
张淑人,有贤行;侧室江宜人,皆前卒。子相曾,同知衔,候选知县。女二,长适博山
县候选县丞钱奉敏,次适东河候补通判李云第。孙一,豫昌。将葬,相曾以状来乞为铭。
葆田始拜君于先人汉阳县署,时君摄黄陂事,其后不复见。越二十年,光绪癸未,君由
河南滑县入为主事,乃相遇于都门。适葆田由刑部改选知县,时与君同赴内阁验看,至
今又十有六年矣。君宦绩可称者,多相曾所述,或略,予亦仅撮其大要,至其他懿行,
如立义塾,修义仓,皆所谓能承先志者,又已附见于吕府君墓表,故不复赘云。铭曰:
吾闻君尝有言,取多不如用少,律己常若绳人。故其在官有善政,其施治也无怨民。呜
呼循吏不世见,又况乎冰心如月,热念皆春。用能终始一节,复何愧呼爱人利物之谓仁。
后有考世德者,是为大清循良吕许州之坟。
赐进士及第
诰授光禄大夫礼部尚书年愚弟徐郙顿首拜书丹。
大清光绪二十五年岁次己亥三月榖旦泐石。
整个墓志保存完好,无一字脱落,俱可识读。志主吕宪瑞,字辑堂,号芝岩,吕芹村人。
生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殁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农历七月十一日,享年六十
五岁。《续修莱芜县志》有其传(汉阳进士密昌墀文),而墓志的面世,让我们更加详
细地了解他的一生。
吕宪瑞的祖父名清临,号莲塘,乐善好施,在城创修汶源书院,对地方的人才培养功不
可没。潘绍烈称其为“于人坦坦无城府,口与心一,得朴而不华者。”吕宪瑞的父亲名
传诰,字星使,号蕉雨,咸丰五年(1855年)举人,官济宁州学正。曾受业于潘绍烈门
下,博学才高,为文风发泉涌,冠绝一时。后主讲汶源书院,吕氏一门科第兴盛皆其手
教。吕宪瑞出身此书香门第,自幼濡染家学,后又师事潘绍烈,故学养纯厚,咸丰九年
(1859年)中举,同治元年(1862年)成进士,先后做过黄陂、江陵、东湖、汉阳、蕲
州、黄冈、登封、滑县等县知县,因政绩突出,授礼部精膳司主事,后升许州直隶州知
州。为官期间捐奉修复龙山书院,筑沿江堤防,锄强扶弱,赈灾安民,去苛政立义塾。
每易一官,父老攀辕卧辙,不忍其去。其为官数十年,确如铭文中所云:“官有善政,
治无怨民”。吕宪瑞一生著作宏富,有《菊花诗》一卷行世,今可见者有《 序》及为时人撰写的碑文数篇。
墓志撰文者孙葆田,字佩南,生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卒于宣统元年(1909年),
山东荣城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二甲进士,曾官刑部主事,安徽宿松、合肥知县。
尝从武昌张裕钊受古文法,颇有文名,学者奉为大师,应敕为权臣荣禄撰写墓表。与吕
宪瑞交厚,吕传诰墓表亦为其所撰。《清史稿?循吏》有其传。
墓志书丹者徐郙,生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卒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江苏嘉
定人(今上海市嘉定县),字颂阁,同治元年状元,与吕宪瑞为同科进士。据《清史稿》
所载,其一生仕途畅达,先后做过兵部、吏部、礼部三部尚书。(《清史稿》徐郙自光
绪二十一年由左都御史升兵部尚书,至二十五年迁吏部尚书,二十七年三月迁礼部尚书,
与此志不合,当以志为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十月授协办大学士。位极一品,一
生荣耀。从政之余,工书善画,喜金石考据,所藏碑帖甚富。其书法从颜、欧入手,上
追二王,下抚松雪,兼于魏碑中汲取营养。所作行书,洒脱流畅,气韵生动;隶书具汉
人规矩,沉稳劲健;楷书是其成就最高者,结字方正,用笔灵动,侧入正收,转折轻巧,
无故做颤顿之态,有清丽自如之感。看似不经意间挥出,实则点画合度,变化分明。古
时科举以文取仕,以字取文,其能高中状元,书法之功自不必言。
此志撰、书俱佳,内容可补史志之缺,更因其为状元书丹,成为不可多见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