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村志要遵循“六项原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7&rec=13&run=13

张兆忠

[摘 要] 村志是地方志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编纂村志在富裕起来的农村方兴未艾。
新形势下,编纂村志要遵循实事求是、科学规划、以人为本、以微著显、开拓创新、突
出特色六项原则。
[关键词] 村 志 编纂原则
编纂地方志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村志是地方志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中国地方志联合
目录》统计,我国现存的1949年以前编纂的地方志有8200多种,其中乡、镇、村、里志
160多种。 ①虽然村志占的比重很小,但是不乏凤毛鳞角之作。如安徽贵池杏花村人郎
遂,历时11年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编纂完成的《杏花村志》,是收录《四库全书》
的唯一一部村志。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泰民安,编纂村志在富裕起来的农村方兴未
艾, 并且成为一种新时尚。以河南省为例,截至2001年底,已出版乡(镇)、村志532
部。③编纂村志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探讨。
村志的编纂原则, 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笔者认为,新形势下编纂村志要遵循
“六项原则”。
其一,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新世纪新阶段,编纂社会主义新村志,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村的自然和社会的现状与历史,为建设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这一指导思想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因此,实事求是是编纂村志的
根本原则,必须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如:在收集资料方面,贯彻实
事求是原则,就要坚持以收集档案、文献为主,以收集口述性、回忆性资料为辅。资料
是编纂村志之本。收集资料是编纂村志的基础性工作。档案是编纂村志的第一手材料。
目前,各级档案馆特别是县级档案馆馆藏已形成规模,乡镇档案管理日趋规范,村级档
案普遍建立起来,为编纂村志奠定了坚实的档案信息资源基础。因此,首先要广泛深入
地发掘有关档案馆、室藏的档案,这是收集资料的根本途径;其次,要发掘有关图书馆、
室及新闻单位收藏的文献。在此基础上,通过采访、回忆的形式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人
物、事件、活动等方面的资料,作为档案、文献信息资源不足的必要补充。在选取资料
方面,贯彻实事求是原则,就要采取多种形式对收集的资料逐一进行严格的鉴别考证,
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选取有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的资料,保证收录的
资料能够全面地反映村历史的本来面貌。要慎重地选取口述性、回忆性资料,对其内容
涉及的有关问题,要尽可能地采访尽量多的当事人、知情者,意见基本一致,并且经考
证事实清楚的,方可采纳;存有重大分歧,并且事实难以考证清楚的,一般不宜采纳。
其二,遵循科学规划的原则
村志是记载一个行政村或者几个行政村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现状与历史的综合资料性著
述。资料性是村志的本质属性,科学性是村志的基本属性。对于一个村来说,编纂村志
是一项大型的文化建设工程,必须以科学规划为基础和保障。遵循科学规划原则是保障
村志科学性的重要条件。贯彻科学规划原则,要把握好以下五点:一是要科学规划村志
编纂工作。目前,国家规划的地方志,一般包括省、市、县三级地方志,村志尚未列入
规划。但是,目前编纂村志客观上已经自发地兴起,并且已经取得了一批成果。所以,
地方史志部门特别是县级地方史志部门,要自觉适应新形势,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因势利导,把村志编纂列入同级的地方志规划,加强业务技术指导,开展质量评审工作,
保障出版村志的质量。同时,要积极推动,逐步实现村志编纂正常化,指导做好定期续
编工作。二是要科学编制村志编纂方案。编制村志编纂方案,是编纂村志工作的奠基性
工作。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对编纂村志的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复杂性、
艰巨性、长期性、可操作性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估,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编制切实可
行的村志编纂工作方案,保证编纂村志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提高
编纂工作效率与质量。要克服编纂村志工作缺乏计划性、盲目上马,而又急于求成、一
蹴而就,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恒心不足,不得不半途而废、无果而终的倾向。三是要科
学设计村志体例。体例决定村志的总体架构,体例设计是编纂村志的重要环节。村志要
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载体,全方位、多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地记述村的现
状与历史,提供给读者一部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的村志。四是要科学设置村志篇目。目
前,村志篇目设置主要有三种模式:①大编体模式。志首有概述、大事记,志末有附录,
志中设大编,编下设章,章下设节。②条目体模式。如河南省巩义市的《百沙志》,设
概述、 大事记、地理环境、村民、工农商、党政军、教科文、丛载、附录9个部类,部
类下设条目。③章节体模式。志首有概述、大事记,志末有附录,志中依部类设章,章
下设节,内容较多的节下设目。笔者认为,村志不宜套用县级以上地方志的篇目设置模
式,要从各个村的实际出发,遵循一般的逻辑法则,篇目宜小不宜大、宜专不宜全,层
次宜少不宜多、宜简不宜繁。因此,村志的篇目设置以章节体模式比较适宜。五是规范
村志文字表述。目前,有的新编村志,文字感情色彩太浓,形容词、副词使用过多,不
准确、模糊性文字频出。因此,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采用白描式文字表述方式。
其三,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毛泽东同志指出:“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人类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④
并且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⑤村民是村史的创造者,
是村志记述的主体。村志是一村之“百科全书”和“历史缩影本”,是记述村民、村景、
村貌、村事、村情的重要载体。编纂村志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
史观和科学发展观,坚持“村志写村民”,尊重村民的历史主体地位,突出村民在各项
事业发展中的作用,维护村民创造的历史的真实面貌,从而维护村民的根本利益。贯彻
以人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应当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上。一是篇目设置要突出村
民的主体地位。要设置若干章,如姓氏人口、人物、村民生活、民情风俗、婚姻家庭等
章,从“整体”与“个体”的有机结合上记述村民的情况。如《操场山泗村志》,除把
传统族谱的基本内容归于其中外,还增加了计划生育、人口素质、从业状况、报丁与人
口增减变化等栏目,首次把女性与男性以同等身份载入其中。因此,该村志对消除宗族
派系,加强村民团结,提高女性社会地位,促进计划生育,防止近亲婚配,具有现实与
深远意义。⑥二是记述村民的内容要尽量翔实细致。一方面,要详细记述村民各个方面
的情况,如村民的姓氏、姓源、衍变、流动、分布、结构、素质,村民的婚姻、家庭,
村民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村民的礼仪、风俗、习惯,村民的社会交往、
娱乐休闲等等。另一方面,对为国家和社会以及村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村民,如英模人物、
著名人物、革命先烈、村级组织主要成员、代表人士等要重点褒扬,离世的要立传记,
在世的要介绍事迹;其他方面的村民,可以以名录的形式收录,如《村籍共产党员名录》、
《村党组织领导成员名录》、《村民委员会成员名录》、《村籍革命军人名录》、《村
籍知识分子名录》等。再一方面,加大村民百姓入志的份量。《华一村志》紧贴百姓,
录载大批平头百姓大名,使寻常百姓青史留名。据统计,不包括各级干部名录,《华一
村志》涉及有姓有名的平头百姓约1450人以上。⑦《华一村志》成为村民的“记功簿”。
⑧三是篇幅布局要加大村民的记述比重。但是,要坚决反对将编纂村志等同于编修宗谱、
族谱。 浙江省永康市清溪镇《官川村志》356页中就有314页,即全篇幅的88%是宗谱,
编者明言“借编志东风,重修家乘”。⑨这既有悖于以人为本的原则,也不符合村志体
例。 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对《杏花村志》卷十一记载郎氏家族的世系,就批评道
“……并郎氏族系附录其中,则并非志乘体矣。”⑩
其四,要遵循以微著显的原则
村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行政区域。在东部地区,一个村的区域面积大的十数平方公里,
小的几平方公里,具有地域范围小、人少事简等特点,它所能承载的自然与社会的信息
量客观上是有限的。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事业包罗万象,但是就其内容、形式、规
模来说,与乡镇、县、市、省是无法相比的,并且村与村之间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有
自身的特点,总体上来说就是内容细、规模小。村志处于我国地方志体系的最基层,编
纂村志要体现村“小”、“细”、“实”的特点,即微观性特点。因此,要遵循以微著
显的原则,使村志更贴近村民、更生动细致,充分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作
用。遵循以微著显的原则,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在篇目设置上,要不求大,不求全,
只唯实,只要有实际内容,就设章、设节、设目记述,否则就不设,不片面地追求与县、
市志等“大”志篇目设置相对应。二是在选取资料上,既要选取综合性的资料,也要选
取专业性、专题性、专门性的资料,更要选取能够充分体现本村特色的资料;不但要选
取宏观性的资料,而且要选取微观性的资料。三是在记述内容上,要记述村民身边发生
的“小”事,通过一系列的“小”事反映村民创造的历史,彰显村民在各个历史时期,
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重要作用和伟大贡献。
其五,要遵循开拓创新的原则
要把创新贯穿于编纂村志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体现村志的新的时代特点。否则,
因循守旧,默守陈规,只能是停滞不前,不可能编纂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水平、高质量
的村志。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编纂村志要着眼于在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创新
工作机制。要形成县级地方史志部门指导,村党支部领导,村民委员会主办,全体村民
参与,专门人员修志的工作新格局,保证村志的科学性、真实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编
纂村志不但是一项文化工程,而且是一项政治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智力投入。因此,编纂村志既要提倡村民参与,更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要加强领
导指导,组织村民公认的作风正派、处事公道、文字表达能力强的村民编纂村志,保障
编纂村志工作健康发展。二是创新投资机制。目前,一些经济发达的村由集体投资编纂
村志,但是大多数是采取村民和在外工作的人士自愿捐款的形式筹措资金的。因此,要
从实际出发,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由村集体投资与村民自愿捐助、企业赞助、各方资助
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村志投资机制,满足编纂村志的需要。三是创新收集资料方式。在
查阅档案、文献和采访、回忆收集资料的同时,要通过公众计算机信息网络、电子邮件
的形式面向社会征集资料;运用卫星定位技术准确地测定村的地理位置,为记述村的经
度、纬度提供精确的数据;运用航拍技术拍摄村的地形、地貌、村容、村貌照片等。四
是创新编纂手段。要积极采用现代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光电扫描技术、光盘刻录
技术、激光印刷技术,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编写、印刷村志,提高村志编纂信息化水
平、科技含量、文化品位和工作效率。五是创新表达方式。要加大图片的收录量,使村
志图文并茂,增强形象性、可读性,为后代保存图片史料。六是创新出版形式。在出版
纸质书本式村志的同时,可以出版电子版村志。电子版村志要健全检索系统,增强全文
检索功能。在公众计算机信息网络上建立网站的村,可以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布村志。从
而,使村志更广泛、更便捷地传播、交流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村志的作用。
其六,要遵循突出特色的原则
由于受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人口素质、经济发达程度和政治等多种
因素的长期作用,目前村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特色。有的村以自然风光
著称,有的村以地域和历史见长,有的村在革命战争年代做出过重大贡献,有的村以特
产名品著名,有的村是名人故里,有的村是历史上的秀才进士之村,有的村是现在的状
元之村,有的村是某一专业、某一产品之村,等等。因此,编纂村志要深入研究村的现
状与历史,把编纂村志的过程转化为总结历史,指导现在,规划未来的过程;转化为总
结特点,突出特色,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的过程。突出特色就是要把本村独有的、人有
我优、具有鲜明特点的部分和方面作为重点,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留传百世,
发扬光大。只有突出特色,村志才能真正维护村的历史真实面貌;只有突出特色,村志
才能凸现棱角;只有突出特色,村志才能更直接、更有效地为现实服务,为历史服务。
因此,要把突出特色原则贯彻落实到村志编纂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主要应做到
以下四点:一是在收集资料方面,要把收集特色部分和方面的资料作为重点,加大力度,
力求收集得齐全、完整、系统。二是在体例设计、篇目设置方面,要敢于创新,突破陈
规,对特色内容予以升格记述。如采用章节体的,可以将特色部分和方面的篇目由节升
格为章,由目升格为节。三是在篇幅上,要把各个特色的部分和方面作为重点,增大篇
幅。如杏花村,因唐代诗人杜牧《清明》诗中“牧童遥指杏花村”而名扬大江南北,古
村不断修建,名胜古迹处处皆是,名士慕名纷至题咏。《杏花村志》就突出了杏花村的
这两个特色。 《杏花村志》12卷,其中关于名胜的2卷、题咏的4卷,计6卷,占了全志
的一半⑾。四是在表达方式上,要用富有鲜明特色的文字、图片、表格等,把村的特色
充分表现出来。
注 释:
①沈永清:《村志编修杂论——评〈华一村志〉》,http://www.shtong.gov.cn。
②《千年杏花村》,http://www.sqdaily.com。
③冯普友:《关于编写乡镇村志的几个问题》,《河北地方志》,2002年第3期。
④毛泽东:《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
1986年8月第1版,第485页。
⑤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第1031页。
⑥林惠、 刘健:《分宜县最新编纂的村志被国家收藏》,《江南都市报》,2003年4月
13日。
⑦许洪新:《紧贴时代 紧贴百姓 紧贴决策——评〈华一村志〉兼谈地方志工作者的
责任》,http://www.shtong.gov.cn。
⑧于平天:《续志编修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http://www.nmqq.gov.cn。
⑨秦晖:《传统中国社会的再认识》,http://www.bokee.com。
⑩康跃丽:《浅析康熙〈杏花村志〉》http://www.czrb.com。
⑾同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