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族的源头在莱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6&rec=4&run=13

今山东境内,以“莱”字作地名的西部有莱芜,东部有莱州、莱阳、莱西、蓬莱,
西部的“莱”和东部的“莱”是什么关系?二者谁是源头呢?本文试从族源姓氏以及
古文字、古文献、古遗址、古地名等角度论述“莱”的源流,以期抛砖引玉。
从族源与姓氏看,莱族应为东夷族嬴姓的一支。在泰山周围广泛分布着大汶口文
化(以石器、骨器、彩陶为代表),多数学者称其为东夷文化。
东夷是中国古代东方人数众多的一个部落群,因位于东方,故称东夷。中国古代
有一部解释文字的书叫《说文》,其中对夷的解释是:“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
《说文·通训定声》:“夷,东方之人也,好战好猎,故字从大持弓”。当时东夷人
处在狩猎时期, 对狩猎工具特别重视, 对制作这类工具特别擅长,《山海经》说:
“少昊生般,般是始为弓矢”;《说文》:“古者夷牟作矢”;《说文·弓部》以羿
为帝喾射官。《孟子·离娄下》:“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最早的铁字从夷,
写作“銕”,证明东夷人是铁的发明者。由于长期的狩猎生活,东夷人对鸟特别崇拜,
便发展成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团体,比如嬴姓,以燕子为图腾;牟族,以 鸟(鹌鸟)
为图腾; 甾, 以 鸟为图腾;肃慎,以鹔鸟为图腾;蒙,以鹲鸠鸟为图腾;谭,以
(鹞)鸟为图腾;江,以 (鸿)鸟为图腾;黄,以黄鸟(黄莺)为图腾;白,以白
鸟(白鹤)为图腾;蒲姑,以鹁姑鸟(布谷鸟)为图腾。这种图腾很多,可以说是一
个鸟的世界,鸟的天下,鸟的王国。后来,随着人口繁衍,氏族组织开始分裂,东夷
族人分成人夷、郁夷、鸟夷三大支。在黄河下游、泰山周围地区,是鸟夷分布的广泛
之地。商周时期所指的东夷,多指鸟夷而言。
东夷中有一名鸟夷的首领叫少昊,被称为五帝之一。《帝王世纪》曰:“伏羲、
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实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后,以“五行”
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金”字标帝王政德,认为少昊立土生金,
“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少昊与三皇之一的太昊伏羲有着一定的联系,
有的专家认为二人不象前后相继关系,认为是同时代的两个部落,一个在今鲁西,一
个在今鲁东。
少昊的姓为嬴姓,因生于嬴水而得名,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言:
“居于瀛滨者赐以嬴”,嬴水即发源于泰山东麓,距泰山60公里,是汶河的上游,经
过嬴族人的原居地嬴城。还有一条牟水,今称牟汶,发源于牟族人的原居地牟城。这
两条汶水向西流经泰山,最后汇入黄河,东归大海。由于这一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
东高西低,水自东向西流,明代将其作为一大景观,称其为“汶水西流”。汶水这两
个源头就发源于今天的莱芜市。在这里,有三大古老民族值得关注,一是嬴族,二是
牟族,三是莱族。嬴族、牟族都是鸟夷,莱族同样也是鸟夷,即鶆鸟,也作爽鸠,是
一种鹰类。少昊又名鸷,亦是鹰鸇之类,故莱族应与少昊同族同姓。
少昊出生在嬴水,他在一个叫穷桑的地方(有专家认为是大汶口文化遗址)登上
帝位,后迁都曲阜(孔子诞生的地方),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凰为主图腾的部落
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
作为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为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
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
掌管金、木、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
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的耕种与收获。以玄鸟氏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
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
(秋收冬藏)。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或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
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这一时期有高超的历法知识,发明了山头
纪历法与候鸟纪历法。还创造了音乐,宋代《路史·后记》说:少昊“作大渊之乐,
以谐人神,和上下,是曰《九渊》”,《姓篡》也言:“少昊氏有六英之乐”。以上
是从古民族的方面看,最早的莱族主体在莱芜。
人们一提到蓬莱(707年即唐中宗神龙三年改黄县为蓬莱县) ,只知道在胶东,
其实最早还是源于泰山一带,与莱族有关。蓬即风,风即凤,凤即嬴姓之祖少昊氏的
主图腾,蓬应为东夷少昊在商代的后裔。莱即莱族。另外蓬亦即逄,音同形近,逄为
伯陵所封之地,在齐国,青州有“逄山”,应与逄族居此有关。《左传》昭公二十年,
晏婴指薄(蒲)姑城(今博兴)曰:“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 因之,有逄伯陵因之,
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说明逄伯陵是继承了东夷人爽鸠氏和季 氏,又被东
夷的蒲姑氏继承,周初蒲姑氏被灭,姜太公又继逄伯陵之后蒲姑氏占有齐国。蓬莱实
际上就是逄、莱二部族的组合,就和后来的莱、牟二部族演变成莱芜是一样的。蓬莱
一词最早见于战国齐宣王时列御寇所著的《列子·汤问》,其曰:“渤海之东,不知
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
从黄帝时直到夏商周,东夷人不断受到外部族的入侵与排挤,其中嬴、蓬、莱等族纷
纷向四边迁徙,有的漂洋过海,东夷后裔为了怀念从海上迁走的先祖,便编造神话,
假托其居住在海中的“五神山”,成了“神仙”。
关于莱夷的姓,周昌富先生在1984年《齐鲁学刊》第一期《莱国姓氏与地望考》
一文中持莱夷为少昊之后嬴姓说。李白凤先生亦“疑莱夷亦为少昊之裔”,非常正确。
在狩猎时期,莱族和嬴族一样,都崇拜鸟,以鸟为图腾,爽鸠(鶆鸠)担任少昊族团
的“司寇”,执掌刑狱,可见莱族是嬴姓大家族中的一支。王献堂先生《山东古国考》
认为莱夷为姜姓,理由是《左传·襄公二年》“齐姜薨……齐侯使诸姜宗妇来送葬…
…召莱子,”如果齐侯与莱侯真是同宗同姓,召莱君之妻参与诸姜宗妇送葬是合理的,
不会将一国之君、堂堂七尺男子汉当作妇人随诸姜宗妇给齐姜送葬,这显然是对莱子
的污蔑和挑畔。故唐孔颖达疏曰:“世族谱不知莱国之姓,齐侯召莱子者不为其姜姓
也,以其邻小国意陵蔑之……莱子以其轻侮,故不肯会”。何光岳先生《东夷源流史》
指出:“其实周以前山东半岛没有姜姓之国,姜齐之封,是周初征服东夷之后才封姜
太公于齐以镇服东夷,故杜(预)韦(昭)误认夏商周逄伯陵封齐,便是姜太公之祖,
便定为姜姓”。其论既明确又正确。
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判”,周公乃奉成王之命,兴师东伐,
召周公、康公“凡征熊盈族十有七国,浮潍九邑”(《逸周书·作雒解》),当时康
公令姜子牙:“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穆陵关在今临朐境内)、五侯(其中莱
国为商侯国)九伯,实得征之”(《史记·齐太公世家》),在姜子牙封齐之前,莱
国已经存在,齐国实际上是占领了莱国的地盘,因此,莱国不可能是姜姓,前国不会
姓后国之姓,姜姓是姜子牙封齐之后的事。倘若莱国真是姜姓的话,当姜子牙封齐时
不会与其争营兵,齐国也不会多次征伐莱国并最后灭其国。
从文字方面看, 清代金石学家、文字学家吴大徵《愙窗集古录》有“祖乙 候
彝” ,吴氏疑“ ”为“来”的繁文。《尔雅》释鸟:“鹰、爽鸠”,释文作鶆。
樊注为:“鶆,爽鸠也”。《曹·禹贡》解释“莱夷作牧”时指出:“兹以鶆鸠之鶆,
借作莱夷之莱”,实际上是莱夷之族在鸟崇拜时期的图腾形态。到了大禹时期,由于
大禹治水成功,水患减少,人们得以定居,发现了谷物,便由狩猎向农耕转化,以鸟
类为图腾的氏族便转化成以谷类为图腾的氏族,比如齐、秦、谷、莱、牟等国便是这
一时期的产物,莱族以发现大麦著称,牟族以发现小麦著称。1981年齐鲁书社出版的
李白凤先生《东夷杂考》一书中言:“东夷亚兴之器多出土于益都、莱芜一带”,李
先生所藏“无夔卤”铭文为:“(亚)来无夔乍父之彝”,大意是:“莱夷族主持社
祭的无夔制作父之彝”,既然有莱族的器物出土在这一带,说明莱族曾在今莱芜无疑,
最起码与今莱芜有关。
从古文献资料看,中国有一部书叫《尚书·禹贡》,多数学者认为是战国时期的
著作,但其史料的来源可能更早一些。其内容记录了大禹治水之后各方土地的级别、
赋税、特产、贡品以及进贡的路线,在叙述青州时,从今胶东半岛向西一直说到泰山,
原文是这样的:“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惟
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为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莱夷作牧,厥
篚 丝, 浮于汶,达于济”。其大意是:从住在东海之滨的嵎夷向西,潍水和淄水
经过治理,都按其古道畅通入海,土地广阔,多数是盐碱地,看上去一片白茫茫。其
田为第三等,赋税为第四等,其贡品为盐和葛布,盛产各类海产品。而泰山一带的山
谷则产麻、铅、松、怪石,莱夷在这一带耕作放牧,其贡品是山茧丝,用筐装好,通
过汶水运到济水,再由济水运往都城。其叙事顺序是自东而西,先说海,再说岱。这
段资料非常明确地指出莱夷在泰山一带,而且在汶水流域,这是莱族发源于莱芜最直
接、最明确、最有力的资料证据,其特产很符合今莱芜的情况。莱芜冶炼历史悠久,
古代就产铜、锡,明代《岱史·物产志》曰:“五金(金、银、铜、铁、锡)出莱芜”;
明《泰山志》亦载:“五金出莱芜黄山(今城南小北冶村黄石山)……,又曰:八宝
山,是为岳东支麓”,清顾炎武《肇域志·山东兖州府》云:“莱芜县……民居强半
山岩,往岁资生五金,故有‘八宝’之称”。现在,莱芜的里辛银山村和口镇小冶村
有古锡矿遗址。莱芜的柞蚕丝也是特产,《泰安府志·物产》载:“槲,丛生山麓,
叶可饲蚕,丝织绸,谓之山绸,向谓莱芜有之”。另外莱芜的大麻和燕子石不仅是特
产,也都盛产。
“莱夷作牧”在泰山附近的莱芜一带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东夷时期莱芜嬴
族的首领伯益“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史记·秦本记》),“能驯鸟兽,
知其语言”(《路史·后记七》),管“上下草木鸟兽”(《尚书·舜典》),“翳
能繁物……”(《路史·少昊后嬴姓国》)。当时处在从狩猎向农耕转化时期,需要
对鸟兽进行驯化,这正是伯益的强项,莱族是嬴姓一支,而且挨得很近,肯定亦擅长
此道。标志东夷文化的大汶口文化,其随葬品有很多猪的骨胳,如今莱芜生猪为中华
生猪的优良品系,经测定,其头骨与大汶口出土的猪头骨基本相似,这也是“莱夷作
牧”在莱芜的一个证据。再有一个就是嬴的一支“牟族”也在这一带,从狩猎时期的
鸟在转入农耕初期以驯化耕牛为主,后又发现大麦,便仍取其牟音,但加麦形,书为
麰。另外,莱和牟的关系极为密切,都是发现和选育麦的氏族,当时麳麰并称,肯定
是近支。由于其二族交叉相处,便有莱芜一词的由来,据王献堂先生考证,莱芜便是
二族名称的转化,古读牟为重唇音无,久而久之,莱牟便转呼为莱芜,可见嬴、牟、
莱这三族之关系极为密切。
从泰山一带的地名看,有五点可以证明莱族在泰山以东的汶水流域。一是泰山东
南、莱芜西南有徂徕山,徂意为去,徕为古莱族,意即从徂徕山往北去便是莱族,帝
喾时后羿曾居鉏,鉏即徂。二是莱芜之南新泰的石莱,应是莱族的一支,以祭祀少昊
石磈氏而得名。三是莱芜之东在蒙阴西北三十里、今沂源的浮莱山,也应是莱族缘水
迁去的一支。 四是在春秋时鲁国就有莱山和柞山。公元前535年,鲁国的权臣季孙氏
因晋国为杞国索要“成邑”,而占有成邑的权臣孟孙氏不愿出让,季孙氏便给孟孙氏
“桃邑”用来交换成邑,但孟孙氏嫌桃邑没有山,季孙氏便又将自己封地上的莱山和
柞山送给孟孙氏,双方才达成协议。《左传·昭公七年》的原文是“辞以无(没有)
山,与之莱、柞,乃迁于桃”。清初学者顾栋高在其《春秋大事表》八中云:“莱、
柞在今莱芜县。莱、柞二山名,盖邑有二小山也”。五是泰山的傲徕峰亦当与莱族有
关。由此分析,最早的古莱族应在泰山以东,徂徕山以北,沂源以西,博山以南的汶
水流域的上游。
从文物遗存看, 1983年3月考古调查发现汶阳遗址,在今莱城东南,遗址台地高
出四周平地2.5米左右, 遗址南北长约500米,东西约300米,其西北角文化遗物堆积
丰富,文化层厚约500—1000毫米左右。除出土有石斧、蚌镰、玉圭外,大量是陶器,
器形有鬶、鼎、罐、豆等,陶质有夹沙红陶、褐陶、白陶、灰陶,但黑陶为多,并有
一定数量的蛋壳陶,标本既具有大汶口文化的特征,也有龙山文化的特点,其时间上
限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下限是龙山文化。同时发现的嘶马河遗址,位于今莱城西部,
遗址为高台地,黄沙土质,面积2500多平方米,出土过三角形鼎足、褐陶鬶足、灰陶
钵口沿等,陶质为夹沙和泥质,陶色为红、褐、灰三种,确定为龙山文化。另外还有
边王许遗址,这些遗址的年代与东夷人的活动年代相吻合,其文化内涵应当都与嬴、
牟、莱三族有密切关系。
总之,从古民族、古文字、古文献、古地名、古文物等角度综合分析,莱在夏之
前为“部族”,商代为“方国”,汉以后设“郡、县”。莱族应发源于泰山东麓的莱
芜的汶水流域,到商代,由于散布在淄、潍及海滨一带的嵎夷纷纷迁出,给鸟夷族中
的莱族发展让出了空间,莱族主体便跨过汶淄分界线的原山,进入淄潍流域,建立了
莱国。到春秋时,莱国被齐国所灭,其宗室的主要成员被迫迁往濒海的胶东地区,故
称东莱。东莱郡系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至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之间设
立,当时郡治掖县。
(莱芜市史志办主任 逸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