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冶炼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6&rec=3&run=13

冶炼技术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掌握了这一技术后,人类得以从矿石
中冶炼出金属,制作出比石器、陶器更为坚固耐用的器具,从而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冶炼历史悠久,商周时期青铜冶铸技术达到世界巅峰,
春秋晚期发明冶铁技术,汉代铁器在生产、生活以及军事中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此
后多项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这是古代中国之所以能够创造辉煌农耕文明的一个重要
原因。
莱芜冶炼技术基本与全国同步, 汉代“嬴铁” 就著称于世,北宋设莱芜监管理
“三坑十八冶”,是京东路两大冶铁中心,元代的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司设在莱
芜,几乎管理着整个山东范围的矿冶业,直到明代中叶,莱芜冶炼业一直在全国占有
较为重要的地位。


人类在烧制陶器的过程中发明了冶金术,从铜矿中冶炼出铜金属,此后又掌握了
在铜中加入锡、铅铸造青铜器的技术。商周时期中国的青铜冶铸技术非常高超,既可
以铸造重达875公斤的司母戊大方鼎, 又可铸造精细复杂的曾侯乙编钟。吴越青铜剑
采用了先进的表面渗透技术,在地下埋藏几千年仍然锋利如初并不锈蚀。这些无数令
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向世人骄傲地展示了中国古代青铜冶铸业的辉煌成就。
那么,莱芜的青铜冶铸始于何时呢?
在莱城区口镇北江水村西的玉皇顶山,有一处铜矿遗址——绿矿洞遗址。《泰安
府志》载:“绿矿洞缘石间多绿痕,由半腰一孔入,得平地可三四十步。东西相间者,
大洞各一。又二十余步,小洞二,俱阔丈余。缘绿梯而上丈余,又两小洞、一平台,
名玉皇顶,此绝巅也。”文中所说的绿矿洞,又名吕祖洞,相传吕洞宾曾在此修炼。
经考证,绿矿洞是商代开采铜矿遗址。
莱城区羊里镇城子县村,曾经是商周时期古嬴国、嬴邑都城及后世嬴县县治所在
地,也是一处冶铜、冶铁、铸造为一体的冶铸遗址。这里曾出土了一批商末青铜斝、
鼎、爵等器具,铸造非常精美,是迄今为止境内出土的最早的青铜器。综合绿矿洞和
嬴城冶铸遗址推断,至迟在商代,莱芜已经开始铸造青铜器,而且技术精湛。换句话
说,莱芜有近三千年的冶炼历史。
随着青铜冶铸技术的发展,冶炼炉温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冶铜的过程中又发明了
冶铁技术。春秋时期,中国进入铁器时代,铁器大量取代木、石、铜器,成为主要的
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变革。莱芜紧随全国步伐进
入了铁器时代,境内先后在莱城区辛庄镇赵家泉村、大王庄镇东风炉村、方下镇孙封
丘村发现了春秋时期的冶铁遗址。这些遗址表明,在春秋时期莱芜冶铁技术已经达到
了相当的水平,并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
随着考古调查工作的深入开展,莱芜发现了众多的采矿、冶铸遗址,目前已经发
现127处, 其中采矿遗址43处,冶炼、铸造遗址84处,星罗棋布地分布在东西长约28
公里、南北宽约35公里的范围内。遗址分布这样密集,在山东省是仅有的,这同样可
以说明莱芜古代采矿、冶炼业的繁荣发达。


汉代,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盐、铁等重要产业加强控制,实行官营,于元
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在49个产铁地区设置铁官,江苏7处,河南、陕西各6处,河
北、 山西各5处,四川3处,北京、辽宁、安徽、湖南、甘肃各1处,山东最多,有12
处。 当时莱芜就有1处,设在嬴城,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莱城区羊里镇城子县村一
带。《汉书·地理志》载:“嬴有铁官”。此时,“嬴铁”就著称于世。
1973年,今莱城区牛泉镇亓省庄村民在村西南的山坡上发现了24件窖藏农具铁范,
主要有犁范、镰范、镢范、耙范,当年就送到了省博物馆。这批范具制作规整,铸造
成的农具大小适用,范具上有“李”、“山”、“口”等铭文,保存完好无损。经鉴
定,是西汉中前期使用的铸造范具,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批文物不仅体现了较高
的铸造水平,也是研究汉代冶铁技术的重要依据。
今莱城区苗山镇铜山村有汉代采矿、冶铜遗址,采矿遗址主要有铜山北、西两处
露天矿和运粮山铜矿井;冶铸遗址有南园地、六亩地、烧砟地等,面积达到42万平方
米。在这些遗址中,先后出土了一批汉代“三铢”、“五铢”、“半两”钱范,钱范
的制作和使用时间为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时实行币制改革,将铸币权收到中央,严禁
郡国及私人铸币。铜山钱范是研究汉武帝币制改革的重要文物。
东汉末,战乱不止,有用兵采矿冶炼的制度。曹操任兖州牧时,曾率兵在莱芜境
内采矿冶铁,今莱城区上游镇胡多萝村的曹操峪顶山、凤城街道办事处大曹村都有采
矿冶炼的遗址。


唐代, 矿冶业实行民营, 出现空前的繁荣。 当时全国铁矿104处,铜矿62处。
《新唐书·地理志》载:唐代莱芜有“铁冶十四、铜冶十八、铜坑四,且产锡”。安
作璋先生的《山东通史》说,唐代莱芜矿冶“铜铁并举,而且产锡,为当时全国罕见”。
钢城区里辛镇银山村西,有南北长1000余米的铁矿遗址,此处遗址为沟状,最宽
约20米,最深处30余米。南北两头是露天矿,中部有多个矿井,矿井下有平巷,战乱
时村民多到井下平巷中避乱。经考证,唐代尉迟恭曾经率军在此采过铁。清代也曾在
此采过铁。
唐代黄巢农民起义军曾经在莱芜北部山区驻扎、冶炼、铸造。莱城区大王庄镇造
甲峪村、炉厂子村有黄巢起义军冶炼、铸造兵器的遗迹,曾经出土过盔范、甲范、鐏
范等。


五代十国期间莱芜属兖州, 后周太祖元年(公元951年)置莱芜监,主管莱芜矿
冶业,监址在今莱城区政府西侧。
宋代,根据各地矿冶业的规模大小,通过设监、冶、务、场进行管理。当时在全
国设四监,分别是大通监(在今山西省交城县附近)、利国监(今江苏徐州东北盘马
山下)、莱芜监(在今莱城区政府西侧)和利安监(在今河南省安阳县附近)。莱芜
监设于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 ,在后周监址上设置,为县级,下置铜务冶、铁
务冶两机构,管理莱芜“三坑、十八冶”等基层单位。《寰宇记》载:“莱芜监在莱
芜县界,古铁冶之务也,管一十八冶,县监不相统。”其中“十八冶”之一的石门冶
规模最大,形成了城市面貌,一度称为“铁冶城”。明代天启年间落成、位于大冶村
的庙碑记载:“石门冶,冶务人丁众多。炉火成片,红光映天,夜如昼间。铁件外搬
之车马兵役往来络绎,犹城池焉,人谓铁冶城也”。石门冶的位置,在大冶村北大冶
水库的淹没区内。当时这里南北对峙着悬崖峭壁,恰如石门,故名石门冶。因为冶务
兴盛,人丁众多,形成城镇规模,因此又名铁冶城。后来村以冶名,称大冶村。
当时莱芜监与江苏徐州利国监同为京东路两大冶铁中心,莱芜监冶炼规模居全国
前列,冶户千余,采冶者达数千人。曾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光华大学、复旦大学教授
的杨宽先生所著《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记载,北宋时朝廷所收铁税额每年在三
十万斤以上的有四处,其中莱芜监原额39.6万斤,超过徐州利国监(原额为30万斤),
位居全国第三,元丰年间收铁24.2万斤。
游过泰山岱庙的人也许会记得,天贶殿前有一对大铁帑,造型宏大,设计精美,
饰物逼真。这对铁帑是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莱芜监铜务冶李冕主持铸造。
铁帑高1.15米,口径1.78米,造型宏大,设计精美,所饰云龙、凤凰、麒麟、狮子等
动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显示出宋代莱芜监先进的冶铸技术。
在临沂市蒙阴县中山寺有一只大铁钟,大钟铭文记载,此钟是泰安州莱芜铁冶务
宋斌、 王宣、刘仙等铸造,时间是金大定二十八年(公元1188年)五月。此钟高2.3
米, 底部周长2.9米,重1000公斤,名盘龙八卦太极钟,顶部盘龙栩栩如生,精美无
比。


元代,朝廷在各路设立诸洞冶总管府掌管矿冶业。元至元11年(公元1274年),
在莱芜县治西设莱芜铁冶都提举司,职官正五品,下辖宝成监、通利监、锟鋙监。24
年后,即公元1298年,莱芜铁冶都提举司又加辖元固监、富国监,名称改为济南莱芜
等处铁冶都提举司, 职官正四品,几乎管理着整个山东的矿冶业,冶户5千余,达到
了历史上矿冶管理级别最高、管辖范围最广的历史时期,成为全国重要的冶铁中心。
当时全国年铁税额在500-1000万斤,莱芜年课铁达100多万斤,在全国地位举足轻重。
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提举司在莱城区高庄街道办事处谭家楼的仙人山上,
刻立了《重修安期真人祠祀碑》。当时,从事矿冶业者把安期生作为行业神邸予以供
奉。碑文记载:“国朝自立提举司以来,每岁例以季秋率僚属奔走祠下享以牢,礼成
而后兴役。于是凿石起炉,伐木为炭,熔矿成金,……旅贩辐辏,铁法大成”。可见
当时冶铁之盛。


明代冶铁业重点南移,但莱芜依然居重要地位。当时全国设铁冶所13处,莱芜居
其一。《山东省情》载:明初山东年产铁315218斤,其中以济南府莱芜冶铁所最著名,
年产铁72万斤。 也就是说,当时莱芜产铁占山东省的43%,产铁量在省内首屈一指,
闻名全国。据杨宽著《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记载,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
当时全国13个铁冶所炼铁数8052978斤,莱芜铁冶所产铁72万斤,居第六位。
清代铁矿实行民营,大型铁场在广东佛山和陕西汉中,莱芜铁产量没有明确的记
载,但采矿冶铁却从未间断过。光绪末(公元1900年后),由于大量进口“洋铁”,
山东为数不多的冶铁场所先后关闭,莱芜亦如此。
建国后,国家十分重视莱芜的开发和建设。1958年,莱芜被列为山东省钢铁生产
基地。1964年起,莱芜被列为“小三线”建设范围,先后投资建设了莱芜钢铁总厂、
鲁中冶金矿山公司、泰安地区钢铁厂等钢铁企业。莱芜钢铁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
发展时期。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