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遥远的记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6&rec=13&run=13

倪正祥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全面好转,遵循“盛世修志”这
一历史规律,有一些史学家和文化工作者建议,经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第一届社会主
义新方志编修工作全面启动。 山东省开始于1981年, 用我省一位领导同志的话说:
“这是山东省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项文化建设工程,它从启动那天起,就展现出前无古
人的气魄,其机构之健全,规模之宏伟,成果之丰盛,效益之突出,影响之深远,都
是历史上任何一届修志所无法比拟的。”1982年春,莱芜县志编纂委员会成立,《莱
芜县志》编修工作开始。这年冬天我从部队转业,搭上修志这班车从此就没有下来。
今《莱芜史话》创作,有关负责同志要我从志苑老兵的角度写一写感受,并特别要求
不能写成空泛的理论性文章。因而我就从修志经历中挑了一些事出来,就叫“修志有
感”或“志苑杂谈”吧。

起 步

1982年底我到县志办公室上班,在现莱城区机关南侧的办公楼顶层办公。当时有
间大的办公室,里面搭起一条长案子,来了人大家就围着案子坐,讨论、研究、部署。
办公室人来人去,络绎不绝,真像一处战地指挥所或一项大工程的指挥部。开始自然
要声势、搭机构框架。春节前后,县政府印制了《关于征集县志资料的通告》,我们
顶着料峭的寒风,沿莱城的大街小巷张贴。《通告》吸来不少人观看,有的边走来边
嘀咕:怎么又贴“大字报”?
按照层层建立专、兼职机构的要求,县志办分别与各部门和公社联系,督促他们
按县志编委会有关会议精神及时上报分管这项工作的负责人和撰稿人名单。县志办按
图索骥,经常与他们联系,把自己的意图随时传达下去。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县志
办创刊了《莱芜县志资料》 , 首期由县长写序,原山东省委副书记高启云题写刊名
(县改市后由中国著名书法家、军事博物馆李铎再题)。当时莱芜没有其它刊物,大
家投稿的积极性很高,也有人对刊登的史料提出不同意见。《资料》起到了开创局面、
以刊引稿、核实资料的作用。
对编纂业务工作,县志办从一开始就很重视资料征集这个基础性工作,当时提的
要求是“广泛博采、锐意勇搜”。为了取得工作的主动权,首先注意学习中国地方志
指导小组和省史志编委会有关文件。1983年10月,中国地方史志协会年会在泰安召开,
有一个《新编地方志工作条例》和部分志书篇目亮相,大家初步有了遵循的依据。此
后,随着先行编纂的江苏《如东县志》出版,该志的主编李明、杨向东出了一本《县
志编修探微》。作为自发组织的新志,与后来的志书无法相比,但当时却起到引路的
作用。我对《探微》一书爱不释手,捧读再三,受益匪浅。
县志办制订了征集资料的计划,目标是文献资料能查的地方一个不漏,口碑资料
能找的人一个不少,实物资料能征集的力争到手。现在看来,重视资料工作、不匆忙
写是一个正确的决策。第一届志书之所以顺利完成并受好评,与资料的翔实是分不开
的。当时,除办公室五六个人外,专门聘请了三名有文字特长的社会青年参与征集资
料。大体上用了一年多时间,对县档案馆、省档案馆和图书馆进行了拉网式的集中搜
集、摘抄。几名同志常驻济南,每天埋在纸堆里,场馆关了门,回宿舍的路上还沉浸
在文献的海洋中,汇入省城的车海人流,恍如隔世,常常若有所思,心猿意马,撞在
人家身上、电线杆上还不知道,谈起来好笑,也让人感动。我这里说的还不包括各部
门修志者征集资料的大量劳动,当时在名级场馆,形成了史志资料征集的大军,使这
些沉寂的地方一下子热闹起来。集中征集过后,县志办和各部门修志人员仍然把资料
的补充、订正放在突出位置,体现了修志者的严谨态度。试想,如果大家坐在家里闭
门造车,急于出成果,资料的基础打不好,第一届志书就可能前功尽弃,起码在价值
上大打折扣。

探 索

对资料的征集、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编写,都需要一个遵循的依据,这个依据
就是志书篇目。但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成熟的、定型的基本篇目。因为第一届修志是
在思想、组织、理论准备尤其是理论准备很不充分的情况下“仓促上阵”,开始忙活
的时候大家总觉得有茫然。怎么办?是退回去先创建理论体系,还是积极探索,先把
体例、框架等主要的东西定型,然后在新的探索中完善和提高?开弓没有回头箭,义
无反顾地投入到这个战场上来的修志者,选择了在探索中前进的道路。
我省的探索走在了全国前列。1983年秋,中国地方志的组织者之一、理论权威董
一博同志指导山东省史志办刘乾昌主任等几名笔杆子,先在青岛拟定县志基本篇目。
后又多次碰头讨论、修改,在大体一年来的时间拿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县志基本篇
目》。除了篇目按照纵贯古今、横及百科的原则对志书所写的东西作了规定外,我觉
得最大的功劳就是牢固地确立了按事业立志的思想,这就从根本上纠正了志书按部门
分类所带来的机构、人员、工作过程过多过细、相互交叉,不该写的写了、该写的写
不了或写不好的倾向,为新志适中的部头、容量,价值和功能发挥奠定了一个好的基
础。当然,这些成果凝结着全省方志界领导和广大史志工作者的集体智慧。
在《县志基本篇目》形成过程中,我有幸参加了省史志办先后在肥城、泗水召开
的讨论会,亲自聆听了专家的高见,也把一线修志人员的体会包括困惑带到了会上。
记得在肥城开会时,大家争论很激烈,提了大量修改意见和现实问题,以至于会开了
好几天也没出去看一个景点。会议期间我还个别向刘乾昌主任及其他专家请教了不少
问题,有些问题是茅塞顾开。那种好的学术氛围,真是不多见了。1985年11月又在泗
水县开会,这时大家对志书篇目已有一个轮廓,初稿编写也有所尝试,总之,心里有
了底。经过实践的初步检验,省史志办拿出的篇目日臻成熟,作了多次修订,到泗水
会上的这个稿子已很不错了。在轻松的气氛中,大家讨论、修改、定稿,会议开得很
顺利。军人出身、善诗词的刘乾昌主任借助酒力,以一首满江红表达喜悦心情:脱去
戎装,第五个,雪飞时节。非千里,神州驰骋,山东奔越。泗水半年两番到,卞桥天
命头遭谒。共同行,一室议登堂,餐重鳖。千秋担,肩如铁;万里路,脚休歇。纵攀
天蹈海,何须言说。小蚂蚁能吞巨骨,臭皮匠可成诸葛。百花园,万紫千红,皆奇葩。
泗水虽是贫困县,但文化氛围很浓。县里的一位领导同志在汇报工作时说,县志
办在整个县机关人员最齐整、办公室最宽敞、经费最富裕。会议期间去看泗水泉林、
曲阜“三孔”,路途中一位中年人很有儒雅气质,跑前跑后为大家拍照,并耐心地记
下地址,说日后分别寄送。午饭时他亲自安排就餐。敬酒时大家才知道,他是县政府
办公室主任,与会者肃然起敬。他那种朴实敦厚,那种对文化事业的敬重是发自内心
的。我在想,就为这样的人,我们也应该把志书修好。

北 京 之 行

1990年冬,志书编修已进入全面铺开和重点编成稿阶段,为了使颇受关注的人物
入志问题特别是党政军领导干部的记载更准确、更翔实,同时也向《山东省志》提供
莱芜藉人物,办公室安排我和另一名同志去北京党政军机关征集人物资料,特别是已
逝世的省军级以上老干部的资料以及其他重要人物资料,并顺便听一听老领导的反映。
一路上,我俩都觉得此次北京之行不是很有把握,感到压力很大,小人物去大机
关,会遇到什么情况,我们实在想像不出来。那位同志提前联系了他在武警总部服役
的表弟梅参谋。去后我们首先找到梅参谋,由他给我们联系,确定了下一站的日程安
排。以后的事证明,大机关的人好,从我们莱芜走出去的人更好,他们站得高、看得
远,自然不同凡响。一天早饭后,我们紧打紧地来到进京征集资料的第一站——中央
组织部。在中组部大院一座砌砖、并未抹面的老式建筑的普通三居室,我们见到了已
离休的中组部办公厅副主任刘向一老人。刘老十分干练,言语很简洁明快,有一种领
导干部和组工干部特有的神韵。他问明来意,说给我们安排。这时,刘老的老伴进到
客厅来。她是山东苍山县人,快人快语,听说我们写史志,一定要我们注意写好抗战
时期的经历。经她说明我们才知道,期间刘老任苍山县委书记,老伴是县妇联主任,
他们出生入死,但却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刘老听到这里,摆了摆手,谈话便转向了
另一个话题。我们理解刘老爱人的心情,表示说,他们受到人民爱戴,这已说明一切。
那个时期离我们虽然遥远,但党的教育已使我们懂得了应当怎样去歌颂、去肯定,绝
对不会让老一辈革命者失望。这时,刘老接到了电话,说:小宋吗?我老家有两位同
志查莱芜籍干部的资料,你接待一下。随即刘老指给我们中组部调配局的办公室,说
他有些感冒,不陪我们去了。
我们辞别二位老人,很顺利地来到调配局。被称为小宋的是一位中年人,是调配
局局长。宋局长安排我们到档案室。管理人员提起很普通的绿铁皮暖水瓶给我们倒水,
拉过两把椅子,然后找来列入专档保管的已去世领导干部的《干部登记表》,让我们
查阅莱芜籍的几名领导干部。原来我们把进中组部想像的很难,这么轻易地达到目标,
真叫人不敢相信。我们在兴奋之际,笔走龙蛇般地抄录起来。在张光万的名字面前,
我凝神沉思,他南下后年纪轻轻就担任了要职,是很年轻的地委书记,后来当了浙江
省的常务副省长,可惜50岁出头就因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一
个个名字都如雷贯耳,面对他们的履历,就像他们站在眼前,我真想对他们说一句:
家乡人民问你好……对几名在职的老干部,我们也通过档案室的同志核实了部分资料。
就在庄严、敬重的思绪中,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在中组部的资料征集,这为尔后的工作
增加了信心,也提供了经验。
接下来,我们在国防大院,在原防化兵机关、国家气象局等系统的资料征集也都
进展顺利。为了在军队机关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我们先找到了原在总参炮兵学院担
任政委的正军职干部韩立标老人。行前,他在莱芜工作的一位战友已提前给他打了电
话。我们在城郊一处炮兵系统的宿舍院找到韩政委时,已近中午,老人热情地留我们
在家中吃饭。他老伴也是莱芜人,两位老人直爽、实在、好客,使人有一种到家的感
觉。韩政委拿出一瓶好酒,执意让我们喝,他也喝得很痛快。几杯酒下肚,原来的拘
束不安一扫而光。我们谈天说地,聊得很多。韩政委知道我们的使命,适时向我们介
绍了莱芜籍部分高级干部的情况。在回顾历史时,他讲一定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
他特别谈了对抗战时期泰山区“肃托”错案的看法,把握的尺度很准确,体现了一名
共产党员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以人民利益为重的高风亮节。饭后,他又要了车,亲自送
我们去国防大院。在国防大院,那种凛然气势让我们印象深刻。在总政干部部所在的
大楼,那门厅的一道宽宽厚厚的门推起来分外沉重,办公楼墙体的厚度也超出想像。
一位师职干部接待了我们。我们有了进大机关的经验,简要地说明来意,由他对联系
单位、查阅办法作了交付,接下来的工作进展也很顺利。
北京之行,使我们感受了一种力量,也感受了亲情的温暖。梅参谋在忙碌之中还
带我们登上武警总部的高层建筑,俯首北京,使人浮想联翩。后来,我们去见铁道部
原副部长吴冶山的老伴。去的时候,我们刚吃过早饭,可当我们走进她居住的一座老
式二层楼的一层,刚一落座老人就去张罗下点心。她也是莱芜人,按莱芜风俗接待我
们,进门先吃点心。老人精心为我们调制了含多种成份的银耳羹,让我们先吃下,又
嘱咐我们出门注意身体。我们谈起吴老对革命的贡献,老人并未多说什么,当我们核
实一些吴老的事迹时,老人表现得也并非十分在意。也许,她认为这一切并不重要,
流血牺牲、四处奔波,把自己的一切都豁出去,似乎是顺理成章,使命使然。临别时,
我又看一眼老县长留下的简朴的陈设,看一眼吴老的老伴那慈祥的面容,好像对什么
得与失、高贵与低贱这些应当在乎的东西有了新的认识。

丰 碑 工 程

我市《莱芜市志》 于1992年初正式出版发行,全书156万字,是一部严肃的大型
新志,获全国优秀地方志二等奖。除市内、省内外发行外,部分通过中国国际图书进
出口公司走向世界,成为有关国家的人士了解莱芜的重要窗口。
为将来修志积累素材, 更为全面系统地记载全市经济、 政治和社会发展情况,
1994年《莱芜年鉴》创刊,目前已连续出版13期近千万字,成为政府公报性质的年刊,
先后获省以上奖励10余项。除此之外,还编辑出版了部分专题性著作,部门、单位、
基层也编印了自己的部门志、行业志、乡镇志、村志。各类史志出版物产生了良好的
社会反响,成为爱国主义和革命理想教育的重要乡土教材,成为各级机关科学决策的
重要参考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6月,我随团参加了中国地方志系统赴新加坡
世界书展的展览活动,《莱芜年鉴》等一批国内志书作了展示并被书展主办方收藏。
世纪之初,全国、全省启动新志续修工程。我市因是新建市,被省政府列为山东
省三个重修志书的市之一,任务十分繁重,重修的《莱芜市志》初步设置20个专业编
及大事记等, 全书计划200万字左右,在各部门支持协助下,今年底可望完成书稿初
稿。
编纂过程也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各级领导和编纂人员、参与人员作出不懈努
力,成绩来之不易。我市还是县级市时,各级领导就十分重视史志工作,突出抓好领
导、编辑人员、经费、部门资料几个到位。地级市建立以来,历届领导同志都把史志
事业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工程,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既抓协调也及时
解决具体问题。各部门、单位顾全大局,及时提供有关资料。市史志办和各级编撰人
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使命感,站在时代的高度,精心设计,认真编写,付出了艰
辛的劳动。
作为这项事业的参与者、见证人,我由衷地敬佩那些为史志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
我亲眼看到,有的同志沤心沥血,积劳成疾;有的同志三十出头进来,一直干到离岗;
有的同志在这个清苦的岗位上,失去了许多其他的机会,仍然无怨无悔。山东省史志
办刘德荣副主任曾写过一篇《没有硝烟的战场》登载于《山东省史志丛刊》,文章以
大量的事例,历数了修志者的付出和艰辛,那种“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感人肺腑,
催人泪下。用战场来形容修志这个看似波澜不惊的领域,只有干过这一行的人才更掂
出它的份量,才觉得恰如其分。我们高兴地看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批新的修志人
才正在成长,也有新的有志者加入,一批又一批的人们不懈奋斗,为我们在历史的天
空竖立起一座丰碑。
在续编新志的历史关头,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山东省地方志工作条例》,
指引史志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这充分反映出这项事业旺盛的生命力,也展现出史
志事业更加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