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生活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3&rec=46&run=13

饮食村内生活习惯,是一日三餐。但在共和国建立前,许多人因生活贫困,冬闲
天短时也日用两餐。主要食物有粗细两类。小麦面食为细粮食品,一般做成水饺、馒
头、面条、烙饼等,为逢年过节和来人待客食用。其中以水饺为美食,如过年饺子、
饯行饺子等。除了面食,其它如用谷子、高粱、玉米、地瓜干做成的煎饼、窝头、饼
子、稀粥等,都叫粗粮食品,为日常生活食用。其中煎饼为农家最常用,因为它既好
吃,又放得住,食用也方便;出门在外拿饭都带煎饼。共和国建立前,多半村民以谷
子、高粱为主食,囫囵谷(不去糠)煎饼、高梁面窝窝头就咸菜条是村民的家常便饭。
贫苦农民因地少,收成不多,常常是半年糠菜半年粮。一般人家面食很少用,只有过
年才能吃上几顿,甚至过年连顿饺子吃不上的户也有不少。村里有五分之一的人家靠
要饭讨食为生。 1947年土地改革以后,村民每人平均分得2亩土地。由于生产条件的
限制,粮食 产量不高,平均亩产不足100公斤。生产的粮食远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
除食用外还 要卖粮食解决买衣服、买农具、给孩子娶媳妇等费用。到共和国建立初,
村民生活仍 然是比较紧张。 1956年农业合作化以后,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人们的生
活也有所改善。玉米煎饼 、高粱煎饼、玉米面窝头还不经常吃,常辅助于糠和野菜,
面食还是不常见。 过了年 走亲戚,以馒头、挂面作礼物。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
期,由于自然灾害和“左”的错误,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粮食收成很少,从集体分的
粮食一人一天不到半斤。 粮 食不够吃,只有用地瓜叶、地瓜秧、花生秧、树叶、野
菜充饥; 有的喝开水、吃生盐 充饥,得了水肿病。1962年后,重视粮食生产,多种
高产作物玉米、 地瓜以及小杂粮 。到1964年就能“吃粗吃饱”,玉米面煎饼、地瓜
面煎饼已成为村民普遍的家常饭。20世纪70年代,随着生产的发展,面食也逐步多起
来, 过了年走亲戚的礼物也不再是 昔日的馒头和挂面,而代以饼干和酒。1982年实
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 生活逐步富裕起来,面食成了主食,玉米 煎饼、小米
煎饼、 大米稀饭则成了辅助食品。走亲戚看朋友,饼干、口酥也拿不出门 来了,而
代之以成箱的好酒、牛奶和水果。亲戚朋友上门,招待客人,一般是2~8个菜,有公
事则成席。 50~60年代, 一般 是“十全席” ,有鸡有鱼有丸子。80~90年代则是
“双十全”,即6个果碟,4个炒碟 ,10个大盘,或是“八八席”带两大件、四大件。
“八八席” 一般是8个果碟,8个炒 碟、8个大盘,鸡、鱼、肘子、四喜丸子4大件。
村里人有喝茶、 饮酒的习惯。50~60年代大都拿着酒壶去打散装酒,后来喝成瓶 的
低档酒,如白干、二锅头等,80~90年代后大都喝成瓶的中档酒、高档酒。喝茶,以
前喝干烘,90年代后大都喝花茶、绿茶。衣着共和国建立前后,村内一般人家以家织
粗布为主要衣料, 找染坊染成黑、深 蓝、浅蓝等色,做成便服。一般人家男人是对
襟褂子、裹腰裤、白布袜、圆口布鞋,女人是大襟褂、裹腰裤、扎腿带、花布鞋。富
裕人家衣料多是绸缎;春秋季多是头带 圆形缎帽,长衫套马褂,冬天着长袍(也称大
袄) 。20世纪50~60年代,机织布(俗称洋布)进入村内。男人是上穿中山制服,下穿
西 式筒裤, 戴三扇棉帽或顾眼前帽,围围巾,鞋子以白塑料底鞋、黄胶鞋、布棉鞋
为主 。 女人是小翻领或大翻领褂子,西式筒裤,鞋是圆口布鞋、圆口白塑料底鞋,
袜是上 底的线袜。 由于生活较紧,常常是穿得补丁摞补丁。天冷了,单衣再添上一
表, 填上 棉花做成棉衣;天热了,再取出棉花做成夹衣。一般人家没有两套衣服,
有事出门或 陪客, 借衣服穿是常有的事。洗衣服,也常是晚上脱下来洗了、晾干,
第二天接着穿 。 70年代,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逐步好转。穿棉衣,往往为暖和里
边套秋衣, 为 整洁外边套外罩。不管男女,谁至少也有三四身衣服可以替换。衣服
打补丁的也已少 见。 样式男的多以中山装、国防服为主。女的衣服样式就更多了,
但大翻领是主要的 , 鞋多是松紧口鞋,袜是尼龙袜,头戴方围巾。80年代以后,生
活迅速提高。 衣服布料高档化,衣服样式和着色多样化。男人的 衣服以西服为主,
夹克衫、 牛仔服也不少见。春秋两季,男人大多都是西装革履;冬 季,外衣也是西
装, 内里也大都不穿棉衣,穿羊毛衫、保暖内衣和秋衣。中青年已不 习惯戴帽子,
只有老年人, 穿中山装,冬天戴八角帽、前进帽。女人衣服则是五彩缤 纷,样式多
种多样。住房村里房屋建筑习惯屋顶起脊,布局为四合院。清末至共和国建立初期,
大户 人家是料石垫基,里生外熟(即里边是坯,外边是12厘米砖墙)砖墙,椽子顶笆,
小瓦 盖顶, 方砖铺地,一座四合院宅子为一小单元。大门外留有停车场和拴马场,
几座四 合院组成一个大单元, 一般称大院,大院外建有大车门。一般富裕人家是砖
瓦房,块 石打基础,3层扫地砖上边用土坯垒墙,前边是砖镶门口和窗户,木板门、
棂子窗,青瓦盖顶,四合院布局。北屋三间,正房东西两头各挂一间小北屋,东屋、
西屋、 南 屋各两三间,大多东南大门西南栏。多数贫苦农民,是土坯草房,门低窗
小,木板门 ,棂子窗,四合院很少有人全盖起来,大都是三合院,或者是仅有北屋、
饭棚、 栏圈 ,大门也有不少是栅栏门。一家几代同住一院,老人住堂屋,晚辈住小
北屋或东屋、西屋。堂屋是客厅,也是厨房和老人的卧室。这情况到50年代不变,60
年代稍有改变 ,但变化也不大。

清朝末富裕人家的好房子

20世纪50~60年代的土坯瓦房

进入70年代,随着生产的发展,草房已很少见,大都变成瓦房,一代人一个院的
住家也多起来。为干净,厨房也不再和客厅、卧室在一块,而是拿出一间偏房专作厨
房。80年代,除屋顶全是瓦的,屋墙先是砖到窗台、砖镶门口和窗户;再是前后墙用
砖、两山墙用坯,后是墙体全部用砖,叫“砖瓦房”。90年代,宽房大屋,门高窗大,
前后出厦, 砖混结构,一起就是四合院,一户一 院。二层小楼也逐渐多起来。住房
面积扩大了,卧室同客厅也分开了。为晒东西方便 ,东、西、南屋也大都盖成平顶。

20世纪80~90年代的前后出厦平房

二十一世纪初的农家小院

21世纪初的二层楼房
行路20世纪50年代出门靠步行,妇女走娘家用小推车或骑驴。运东西全靠扁担挑,木
独轮车推。60年代运输小车以胶轮取代了木轮,轻便了不少。代步也大半用上了自行
车。70年代自行车已家家有,运输也大半用拖拉机、三轮车。80年代摩托车进入农户
。90年代,代步多是骑摩托车、坐公交车、乘的士车,运输全是拖拉机、三轮车和汽
车,小推车已很少用。进入21世纪,机动三轮车已经普及,小推车基本废除。用具炉
具共和国建立前,做饭用小泥巴炉和大锅灶。平时做饭,用大锅灶蒸窝头或糊 饼子。
吃窝头, 喝馏汤水,就咸菜,很少用小炉子炒菜。除来客冲茶,平时舍不得用 壶单
独烧水喝。 冬天,为取暖,大都在堂屋里支大锅灶,把锅灶和土坑连起来,让炊 烟
通过坑洞从墙外烟筒里出去,为之“火坑”。那时,几乎家家的堂屋都熏得漆黑,屋
顶的秫秸箔黑得放亮。 过年时,爱整洁的用黄泥浆把墙涂一遍,就干净大半年。5 0
~60年代, 夏天在饭屋里用大锅灶和小泥巴炉做饭、 烧水、炒菜,喝镏汤水的人家
已没有了; 冬天也不再在堂屋里支锅灶,而是用坯支起煤炉烧无烟煤取暖和做饭。7
0年代, 冬天用铁炉烧烟煤取暖、做饭,夏天在饭屋用铁炉烧柴做饭、炒菜。80~90
年代,夏天用蜂窝煤炉或液化汽炉烧水、做饭,冬天用铁炉或土暖气取暖。家具共和
国建立前,一般人家只有小板凳、小饭桌和柜。平时吃饭或来客招待,都是坐着小板
凳在小饭桌上喝茶、 喝酒。睡觉都是土炕,木床极少。平时穿不着的衣 服放在柜里
或破瓮里。比较富裕的村民才有八仙桌子和椅子。姑娘出嫁比较富的家庭 是3件嫁妆:
抽屉桌、椅子、衣柜。贫苦家庭一件也买不起,1床被子、几件衣服,打 两个包袱算
事。50~60年代,变化不很大。70年代,方桌、椅子、衣橱、木床差不多 家家都有,
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钟表、收音机)也基本普及。80~90年代,茶 几、沙发、
电视橱、大彩电、大衣橱,也已家家具备,影碟机,功放机也很多。家具摆放:70年
代, 大都是在堂屋明间放八仙桌和椅子,暗间贴山墙安床。90年 代,客厅和卧室分
开, 客厅放沙发、茶几、高低橱、电视机,床安在卧室里;既整洁 ,又漂亮。家用
电器共和国建立初,人们照明用豆油灯,60年代用煤油灯,70年代用电灯,80~90年
代用日光灯。 共和国建立前乘凉都是用蒲扇,80年代用电扇。文化生活是6 0年代听
有线广播,70年代听收音机,80年代看黑白电视,90年代看大彩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