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种植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3&rec=32&run=13

农田建设深翻整平土地共和国建立前,唐王许的土地,南坡地稍微平坦,也是一
块地一个 高度, 北坡地更是七高八低。仅从西苇子湾到葫芦湾、赶牛沟,一直到西
岭后、石湾 沟这条大沟,就有3米宽、3米深、1.5公里长。那三岭 (西岭、北岭、东
岭)一河(西河 )就更不用说了。无法灌溉,也无法机耕。北坡地土层很薄,活土层不
足15厘米, 下 面就是钢板土,既不耐旱,又不耐涝。1964年,开始学大寨,便有计
划地进行深翻整平土地。第一年先深翻葫芦湾、大 崖头这一片。采取“流水作业法,
土地小搬家,熟土在上头,生土在底下”的办法搞 深翻,这一冬深翻整平20亩土地。
1970年, 全国北方农业会议后,农业学大寨掀起高 潮。1974年,全村深翻整平大北
洼,按照“深翻两锨半(50公分) ,两平一线(即底下 平,上面平,埂直如线),能排
能灌”的要求施工。1975年,深翻大小两岭,这两冬 整了200多亩土地。1977年,全
公社大会战, 太平管区、水北管区帮助唐王许村深翻 整平西岭后土地,并用料石砌
好石堰。从1964年至1977年13年中,除东岭的60亩土地外,全村的1330亩土地深翻整
平了 一遍, 建成了地平如镜,埂直如线,连片成方,“活土层两锨半,涝能排,旱
能灌”的大寨田。同时修了四纵五横9条宽6米的生产路。通过深翻整平土地,南坡是
一马平川, 北坡地虽北高南低,也基本上是平的。因 为地都改为南北向种植,不仅
浇灌和排水方便,而且有利于庄稼通风透光。河滩造地在深翻整平土地的同时,1970
年、 1989年和1990年在西河河滩上推土压 沙造地82亩,增加了土地面积,充分利用
了土地资源。 水利建设农田灌溉共和国建立前,村南有5眼水车井、50眼土井,浇灌
村南200亩土地。村 北有1眼水车井、6眼土井浇灌村边和三角湾50亩土地。马家沟有
5眼土井浇40多亩土 地。 西河3眼土井浇10多亩土地。其余的一部分南坡地、整个大
北坡、 西岭、 东岭10 00多亩土地自古以来就是旱地, 因为北坡打不出水井。早在
1956年高级社时期, 村民就在村北、北洼子、大崖头打过井,但打不到十三 四米,
就是坩子土。 有点水也仅仅是渗水,不够用,并且井壁还立不住,往往出现塌 方。
地下打不出水,便考虑蓄起地上水来解决问题。1963年秋开始建石湾沟小(二) 型 水
库, 1964年麦前竣工。 坝高15米,坝顶宽2米,长72米,蓄水面积1万平方米,蓄水
17万立方米, 浇村北400多亩地,使村北千百年来第一次浇上了水,旱田变成了水浇
地。但不足之处是轮灌期太长,蓄水量不大,水库蓄满水也只能浇一两遍。

1964年建成的石湾沟小(二)型水库
1964年秋,在村南唐家老林打第一眼机井,用140柴油机,浇100多亩地。1965年冬打
马家沟机井, 1966年夏完成。配195柴油机,使北岭前、羊卧场、车辋地80亩地浇上
了水。1961年雪野水库建成,1967年雪野西干渠配套工程完成,北洼、大崖头、黄石
桥 用水渠水浇, 西干渠以北及以南25米以内用抽水机抽水渠里的水浇地,轮灌期大
大缩 短。 1980年公家庄水库建成,雪野水库不再向西河以西送水,唐王许地段成了
雪野灌 区的最下游, 水往往流不到这里。外地水指不得,村里便考虑解决当家水问
题。 197 0年打南洼机井,配195柴油机,浇100亩土地。1978年打村中机井,架设二
级渡槽, 高14米,长900米,挖地下隧道300米,把水送到西干渠以南,浇地300亩。
1979年建 西岭二级扬水站,渡槽高13米,长300米,涵洞长60米,把南洼机井的水送
到西岭, 浇100亩地。至此,村里算是有了自己的当家水,用村中、村南机井的水使
北坡、 西 岭都浇上了水,但轮灌期较长。1990年夏天,投资10万元在富民路南端和
砖瓦窑东打两眼深机井,使用高压泵,埋设两条地下塑料管道,一条直径4吋,场?00
米,一条直径6吋,场?00米,把水送 到水渠前、羊卧场。1991年在曹家老林又打1眼
深水机井, 埋设2000米直径6吋的地�
鹿艿溃阉偷酱笪髁牒捅绷肭啊U庋謇
锏慕剿侍庾芩愠沟捉饩隽恕*?
防洪排涝共和国建立前,北坡七高八低,由于排水不畅,靠崖头的一面,往往形成詬
婓涝。 北洼子、黄石桥、三角湾,常涝死庄稼,南坡的南洼南头、南河更容易涝。?
世纪80年代, 通过深翻整平土地,地、渠、路综合治理,地都调成南北向,北 坡地
势北高南低,高低落差28米,排水很通畅,根本涝不了地。村北地势具体说是北高南
低, 西高中低,东边又稍高。水经两路流向村南,西边 的水经兴阁路、苇子湾入寨
金路北侧东西大水渠直接入嬴子河,东边的水经文化路、富民路入海子湾,然后通过
韩王许大水渠入嬴子河。 村南地势是东北高,西南低,高低落差2米。东边的水通过
海子湾南端的大水渠 和韩王许大水渠入嬴子河。 西边的水通过南洼东水沟和南洼中
部及南洼南头两条东西 水渠入嬴子河。 南洼南头和二节子南节有时积水,但也能在
24小时内排出。农作物种类粮油作物共和国建立前后主要有,小麦、大麦、荞麦、谷
子、 黍子、稷子、高粱 、地瓜、大豆、花生、芝麻等。蔬菜作物主要有大白菜、小
白菜、油菜、苔菜、大萝卜、胡萝卜、蔓青、菠菜、芹菜、芫荽、莴苣、葱、蒜、韭
菜、 马铃薯、山药、生姜、黄瓜、冬瓜、南瓜、西瓜 、甜瓜、丝瓜、番茄、辣椒、
芸豆、豆角、扁豆、青豆、莲藕、黄花菜等。经济作物共和国建立前至20世纪60年代
是大麻, 70年代是红麻,90年代以后是生 姜和大蒜。耕作制度作物种植自清末至共
和国建立初, 基本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20世纪 50年代后,一年两熟面积逐渐增
加。70年代后,也有一年三熟的。东岭和北岭上的山岭薄地,地力差,又浇不上水,
往往是一年一熟,换茬作物是 春地瓜、春高梁、春谷子。北坡地、西岭地,土层薄,
土质粘, 易旱易涝,往往是两 年三熟,换茬作物是谷子-小麦-豆子。南坡土层厚,
土壤松,又能浇上水,往往一年 两熟,共和国建立初是小麦-夏玉米,或大麻-白菜,
90年代后是大蒜-玉米。 共和国建立初,作物多为单作。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生
产条件的改善,为充 分利用地力和光照,间作套种逐步发展,如地瓜地里间作玉米,
玉米地里间作大豆;麦地里套种玉米,再就是蒜地里套种玉米。农业增产技术进入20
世纪80年代后, 农业新技术大力推广,在提高产量方面起了 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些
新技术很多, 最主要的是引进优良品种、合理密植、巧施肥料 、地膜覆盖和冬温大
棚。引进优良品种共和国建立前,作物种子均为农户自选或交换,常常几十年不变,
品种杂,产量低。共和国建立后,开始重视种子的选育和优良品种的引进,逐步实现
了良种化,对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发挥了重大作用。小麦:1957年以前是红葫芦
头、 白了麦等农家品种。20世纪60年代是碧马1号、碧马2号;70年代是济南2号、丰
产3号, 以蚰包麦为主;80年代是泰山1号、高38、山 农辐63。玉米:50年代主要是
农家品种草棒子, 60年代推广金皇后,70年代推广掖单2号 、掖单5号,80年代推广
中单2号、 丹玉6号、泰单71、东岳12号,90年代推广863、山 农大108。地瓜:20世
纪50年代初, 主要是农家品种小红皮、椿树皮,60年代推广胜利百号 ,70年代是一
窝红,80年代以徐薯18为当家品种。合理密植在作物密度方面,小麦和地瓜都经过了
“过稀-过密-合理密植” 三个过 程,玉米则是逐步增加株数的过程。小麦:在20世
纪50年代以前, 平地用单镢沟或“老八寸”双脚耧耩;山岭地用独 脚耧耩,行距60
~70厘米,俗称“大扒垅”,产量很低。70年代,北坡使用三脚耧耩 ,推行窄行(10
~15厘米)、中畦(80~150厘米),每畦6行;南坡地推行窄行、大畦( 2.1米),每畦9
行。因通风不畅,容易倒伏。80年代,北坡行距加宽到20厘米,畦宽 1.1米,起垅60
厘米,套种玉米;南坡畦宽1.8米,起垅60厘米,间作玉米。并使用播 种机适当减少
播种量,推广精播高产技术,每亩16~18万株。玉米:历来种植密度很低,一般行距
60厘米,株距50厘米,每亩1000~1500株。20世纪70年代,种植高产晚熟品种金皇后,
行距60厘米,株距45厘米,每亩1800~2 000株。80年代种植掖单2号,每亩2800株左
右。 90年代,种植紧揍型中晚熟品种烟单 14号,每亩3500~4000株。地瓜:历来多
为80~90厘米宽垅稀植, 每亩2000株左右。20世纪70年代推广60厘 米小垅密植,但
因垅小不耐旱。 80年代后采取宽垅密植,一般春地瓜每亩3000~350 0株,夏地瓜每
亩4000株左右。巧施肥料传统的肥料种类,主要是农家肥,有圈肥、土杂肥、人粪尿、
草木灰、饼肥等。施肥方法主要是施底肥,把圈杂肥捣碎撒开耕地,或开沟后撒在沟
内, 或用 肥料拌种施种肥;辅助于追肥,或刨穴或开沟追施圈肥、饼肥。进入20世
纪80~90年代后, 农民在大量施用有机肥料的同时,也施用一般化学肥 料和微量元
素化肥, 并且看地、看作物、看生长期巧施肥料。看地,即根据土壤情况 ,缺磷的
地块多施过磷酸钙, 缺微量元素的适当施用微量元素化肥。看作物,即食用 叶子的
蔬菜多用氮肥,食用果实的水果适当多用钾肥。看生长期,即小麦深施底肥,少施返
青肥, 巧施灌浆肥;玉米多施底肥,少施苗肥,重施拔节肥,巧施攻粒肥。在 追肥
时, 不仅重视根内追肥,还进行根外追肥,如对小麦茎、叶喷施磷酸二氢钾、过 磷
酸钙、尿素溶液等。地膜覆盖庄稼推广地膜覆盖,对保温,提高土壤温度,促使作物
早熟, 保湿,涵 养土壤水分,增强抗旱能力,有十分明显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以
后, 村民种姜、种 蒜都普遍使用地膜覆盖,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冬暖塑料大棚冬
暖塑料大棚,又叫日光温室,进入20世纪90年代逐步推广开来。冬暖大棚,能充分采
光采热,又能避风御寒,还能灵活地调节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减少病虫害。农户利
用冬暖大棚种植蔬菜,使黄瓜、茄子、西红柿、青椒这些夏季蔬 菜,可以四季生长,
调节了蔬菜的淡旺季, 丰富了村民的“菜蓝子”,也提高了菜农 的经济效益。农业
结构调整共和国建立初期, 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条件下,村民种植作物首 先考虑
自己生活需要,农作物以小麦、谷子、高粱、大豆、棉花、大麻、白菜为主。在种植
面积上,80%的土地种粮食。为穿衣,家家种点棉花;为吃菜,有条件的户在 房前屋
后种点蔬菜;为花钱,家家种点大麻。1956年合作化以后,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作物种植执行国家计划, 贯彻“以 粮为纲”的方针,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限制经
济作物面积。 20世纪60年代后,因地 瓜产量高,面积年年扩大,粮食作物以小麦、
玉米、地瓜为主;经济作物很少种植。1976年村里农作物播种面积1257亩,粮食作物
面积1025亩, 经济作物210亩,蔬菜22 亩,粮食作物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81.5%,粮
经比例为8.2:1.8。社员人均收入4 8元,人均口粮215公斤。

1976年全大队农作物种植情况统计表

┌────┬────┬───┬───┐
│作物 │播种面积│单产 │总产 │
│名称 │(亩) │(公斤)│公斤 │
├────┼────┼───┼───┤
│粮食作物│1025 │500.3 │512738│
├────┼────┼───┼───┤
│小麦 │850 │260.5 │221365│
├────┼────┼───┼───┤
│玉米 │858 │292.5 │250765│
├────┼────┼───┼───┤
│地瓜 │57 │491 │27997 │
├────┼────┼───┼───┤
│高粱 │34 │128.5 │4359 │
├────┼────┼───┼───┤
│谷子 │34 │151 │5128 │
├────┼────┼───┼───┤
│大豆 │38 │75.5 │2873 │
├────┼────┼───┼───┤
│其他 │4 │60.5 │242 │
├────┼────┼───┼───┤
│经济作物│210 │ │ │
├────┼────┼───┼───┤
│大麻 │112 │67 │7487 │
├────┼────┼───┼───┤
│红麻 │78 │115 │8983 │
├────┼────┼───┼───┤
│棉花 │4 │24 │97.5 │
├────┼────┼───┼───┤
│黄烟 │7 │29.5 │209 │
├────┼────┼───┼───┤
│其他 │9 │ │ │
├────┼────┼───┼───┤
│蔬菜 │22 │3845 │84500 │
├────┼────┼───┼───┤
│合计 │1257 │ │ │
└────┴────┴───┴───┘

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起来。并且随着 生
产的发展, 农产品市场不断丰富, 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种粮的经济效益远远比不上种经济作物。在政府的正确引
导下,村里大搞农业结构调整,为了使农民增收,打破以前农业以种粮为主的传统模
式,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什么值钱种什么。80年代植桑养蚕、栽苹果树,1992年以后
种姜、种蒜。2003年全村土地1390亩,其中大蒜700亩,生姜400亩,经济作物占到总
土地面积的86%, 粮经比例1.4:8.6。村民人均收入3608元。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农
民逐步富裕起来。

农业结构调整后村南的姜地和蒜地
当地特产大麻、生姜和大蒜是当地名优特产,有八九百年的栽培历史。大麻莱芜大麻,
以麻皮薄,柔软,纤维长,抗拉力强著名。共和国建立前,家家 都种;合作化以后,
生产队里也种;至到20世纪70年代初,是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生姜莱芜生姜是全国
名贵产品和中国蔬菜优良品种,以姜块肥大,皮薄丝少,辣 味浓美,色泽鲜润著称。
莱城区属“中国生姜之乡” 。村里以前种植较少,1993年后 开始大面积种植,2004
年发展到400亩。 大蒜莱芜大蒜具有蒜头、蒜薹产量高,质细,辣味香,休眠期长,
耐病力强,极 耐储藏等优良特性。1992年开始大面积种植,2004年发展到700亩。农
作物保护主要虫害20世纪30年代有蛴螬、螟虫、象鼻虫、卷叶虫、切根虫、蚜虫、蝗
虫、菜青虫等。50至90年代有:蝼蛄、金针虫、豆天蛾、大豆造桥虫、麦蜘蛛、小地
老虎 、 棉铃虫等。主要病害20世纪30年代有小麦黑穗病、锈病、谷子黑穗病、玉米
黑穗病、 高梁黑 穗病、白菜腐烂病、韭菜黄萎病等。50至90年代有小麦锈病、黑穗
病、 全蚀病、玉米 叶斑病、地瓜黑斑病、姜瘟病等。防治方法共和国建立前和20世
纪50年代,用传统农药和人工捕打方法治虫害。小 麦播种时,用砷拌种以杀死蛴螬;
白菜出苗后, 用百部水洒叶杀虫;用人工捉拿来防 治豆虫,防治效果很差。60~70
年代, 用“六六六”、滴滴涕来防治玉米钻心虫、小 麦蚜虫及地下害虫等。这种农
药药害残留期太长, 危害人类健康。80年代以后,推广 生物防治和使用药害残留期
短的农药进行综合防治, 重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效果 十分明显。农机具传统农
具从清末到共和国初,农业生产一直使用着传统农具。耕耙工具:小块土地,一般用
镢刨和六齿荡耙整平。大块土地,主要用老式步犁 (木把下装有铁制犁铧、犁镜,以
畜力牵引,日耕地二三亩) ;整平和粉碎坷垃用耙( 长方型,装有20齿,人站其上,
用畜力牵引)。播种工具:小块土地,一般用镢开沟,用手播撒。大块地主要用耩子,
有独脚、双脚、三脚多种,用畜力或人力牵引,日耩地四五亩。灌溉工具:小块土地,
有时用水捅、 钩担挑水。大块土地主要用辘轳,有一人拧 、二人拧两种。辘轳由辘
轳架、绳索、倒罐三部分组成。中耕工具:主要是用锄或镢。收割工具:主要是镰刀
和镢。运输工具:运粪土和庄稼以手推车为主,手推车有木轮和胶轮两种,最早是木
轮 ,50年代后才有胶轮推车。还有挑东西的扁担和箩筐等。脱粒工具:即场间工具,
主要是用碌碡压, 以畜力或人力牵引,还有杈、扒、扫 帚、扬锨、簸箕等。现代农
机具自1956年合作化后,逐步引进现代农机具。到1978年,全村在耕地、灌溉、运输、
脱粒等方面基本实现机械化。耕作机具:20世纪50年代引进新式步犁,犁的辕杆前边
装有托轮, 既可以使牵引 省力又可以控制深浅。随后引进双轮双铧犁,因用畜力难
以牵动, 使用时间不长便废 置。60年代,公社建立拖拉机站,拖拉机大都是24马力
牵引的三铧犁和50马力牵引的 五铧犁。 70年代,大队购置了4台拖拉机,148马力。
80年代,很多农户购有拖拉机,有手扶拖拉机,也有“铁牛”牌、“泰山”牌拖拉机,
既耕耙土地,又运输东西。排灌机具:50年代中期引进解放牌水车,用人力推拉和畜
力牵引。60年代初推广 手摇水车,轻便省力。1964年,村里购置第一台140柴油机,
带动抽水机。1965年又 购置195柴油机,带动马家沟机井上的抽水机。1973年全村通
电后, 各机井上都配上 了电动机。80年代后,户家也有购买7~8马力小抽水机,搬
运、使用起来很方便。2 003年,全村有11口机井,都配有电机和深水泵。中耕机具:
60年代引进三脚耘锄, 用畜力牵引,因容易弄坏庄稼,使用时间不长 。后来中耕一
搬还是用锄或镢。植保机具:50年代后开始使用喷雾器和喷粉器,喷洒农药防治病虫
害。2003年,村内家家都有喷雾器。收割脱粒机具:80年代以后,有的村使用小型小
麦收割机, 但唐王许还是用镰刀 收割。脱粒,60年代后期用拖拉机牵引铁碌碡压,
70年代推广脱粒机,80年代后使用“四清脱粒机”。运输工具:80年代,很多农户购
买了12马力的拖拉机运粪、 运庄稼。90年代三分 之一的农户买了农用三轮车。2004
年,三轮车几乎家家都有,手推车基本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