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邮政设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96&run=13

新中国成立前,莱芜邮政局仅有少量简便邮政设备。战争时期,战时邮局办公没有固定地
点,传递报刊邮件,主要工具是扁担、包袱布,靠肩挑、步行。
新中国成立之初,邮政设备十分简陋,仅有木杆秤1杆,天平秤1台,分信架2个,保险柜1
个,小推车2辆。运递工具十分落后,仍为步班。1953年,城区投递配备自行车6辆。1958
年, 有自行车23辆,增加地排车1辆,用于长途汽车站接送邮件。1968年,山东省邮电管
理局分配给苏联产玉兔牌摩托车1辆。1969年,自行车增加到72辆,分配给幸福牌250型二
轮摩托车3辆, 用于邮运。1971年3月,增添轻骑车6辆。1972年,有自行车91辆,增添上
海581三轮汽车1辆,用于自办汽车邮路。1976年,邮电部推行农村投递摩托化,配备摩托
车16辆, 自行车减至77辆。至1980年,80%的农村投递路线又恢复使用自行车,有自行车
125辆。1980年,县委拨给县邮政局南京跃进客车1辆,用于汽车站接送邮件和城西支局邮
运。 1987年,增加自办汽车邮路,需要火车站接送邮件,各种汽车增加到6辆,摩托车减
少为9辆。1992年,报刊发行首次使用微机,用于营业窗口服务。
1993年,文化路支局、胜利路支局、钢城区局储蓄配备微机。1994年,汇兑检查配备自动
处理系统。1995年,配备商业信函自动处理系统,分拣封发配备自动登单机。1996年,配
备特快专递跟踪查询系统,全市41个邮政储蓄网点全部配备微机并联网。年内,有各种汽
车11辆, 微机106台。自行车实行承包制,使用期满归个人,农民承包投递路线自备自行
车。1997年,增加商函处理作业线1台,邮政生产用汽车17辆。1998年,邮政建设投资300
万元,其中110万元用于9个城市支局、26个农村支局电脑化支局联网;48万元用于城子坡、
胜利路、 文化路3处支局电脑化支局改造;13万元用于邮票公司、稽核室安装微机;55万
元用于配备生产车辆; 7万元用于茶业口、上游、常庄、和庄、见马、颜庄、潘东、振兴
路、铁铜沟支局生产场地安装空调;30万元用于文化路、胜利路、北鹏、城子坡、振兴路
5处支局安装触摸屏查询系统5台;37万元用于报刊分发班,投递班安装报刊分发显示系统。
1998年邮电分营后,随着邮政业务的快速发展,邮政各类设备数量增加,先后购置邮资机、
商函打印等设备,对邮政金融计算机(绿卡)网络设备进行了一系列升级、改造。1999年,
在莱芜百货大楼、莱钢百货大楼、文化路储蓄所、莱芜电信大楼安装自动取款机。有汽车
19辆, 微机230台。2004年,完成全局所有支局所的电子化支局统版工程建设,新建成10
个国际电子汇兑网点。2005年,制定《设备维护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全局设备维护管理
的新机制。完成全局所有网点128条码的安装调试,实现给据邮件128条码化,组建全局办
公局域网。有汽车66辆,微机184台,邮资机4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