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邮件投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95&run=13

农村投递 明清时期, 公文由总铺派兵夫传递,沿途铺舍提供食宿。紧急公文骑马急递,
途中轮换人马,风雨无阻,直到送达目的地。当时民间信函什物的邮寄极少。1896年,设
莱芜邮政局,民间信件由邮差递送。邮差身着印有“邮差”二字(前身印“邮”,后身印
“差”)的绿色马褂,一根扁担挑着信包,扁担上挂一个小红灯笼,把邮件送往各大集镇,
靠商业摊贩捎转,均为步班。
民国时期, 投递方式基本沿用清制。 由邮差将邮件投送到较大集镇的邮政代办所或信柜
(这些代办所都是由较大的商号经办的,如口镇的顺香斋)。乡村邮件即利用集日,过路
行人,由代办所再捎转给收件人。挂号邮件一般由邮差亲投到户,但数量很少,收件人除
饭菜招待外,须另付脚步钱(即辛苦费),仍为步班。
抗日战争时期,通信主要是为抗战服务,民间信件基本没有。各秘密交通站(点)的交通
员把从总站或线(临沂、新泰、泰安等方向)传来的信件,情报、书报进行秘密传递,一
站传一站, 单线联系。传递时间以夜间为主,白天出发须得化妆。1942年9月,为保证邮
路畅通,邮件安全,战时邮局成立护送邮件武装交通队。由于当时处于游击战争环境,邮
件的传递均靠步班。1944年,各交通站配备2至3头骡子或马,并从党政军抽调少量自行车
交战时邮局,为干线运送邮件。县内邮运投递邮件仍靠肩挑人背。
1946年至1947年, 为适应战时需要, 重新组织战略武装交通队,与10个行政区的邮务员
(每区设一名邮务员跟区委机关走, 不固定地点)联系交换邮件,地点不固定。1948年4
月,民邮全部恢复。
新中国成立后,投递方式逐步改进和完善,对各类邮件的投递分为营业窗口投交和按址投
递两种方式。报刊、平常函件投递到点,每个自然村都有固定的投递点,投递点设在村办
公室或学校、卫生室,有的直接投递给义务代办人员。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均以收发室
或传达室为点。对不方便投递的大宗邮件,填写领取邮件通知单,按址投交收件人,收件
人持通知单到邮局领取。给据邮件亲投到户,对于特种挂号信函、包裹、汇款、分别将通
知单、包裹详情单按址亲投到户,由收件人持证件携单到邮局领取。1955年,莱芜县邮电
局邮运人员将邮件送到寨里、颜庄、苗山、口镇4个邮政营业处,这4个营业处的投递人员
再分别投送到全县29个邮政代办所,由代办所进行捎转。邮运人员骑自行车,投递员为步
班,个别投递路线为自行车班,系私车公助。
1956年, 推行农业社邮递员制度,全县168个乡1个镇,配备169名邮递员,待遇由各乡镇
补助。县局的邮运人员将邮件、报刊投交给农业社邮递员,由其分别投递,报刊、平常函
件投递到农业社办公室或学校,给据邮件亲投到户,邮运人员骑自行车,农业社邮递员为
步班。1958年,所有投递路线全部改为由县局配备的人员投递,全县有投递员48人,颜庄、
口镇支局的邮件利用委办汽车,其余用自行车邮运。各支局投递班期执行一日班、二日班
或三日班,个别有自行车,其余均为步班。1959年,莱芜县邮电局扩大服务范围,广大投
递人员为用户着想,积极开展送包、送汇、揽收各类邮件业务即将偏远地区或老弱病残者
寄来的包裹、汇款直接送上门,并揽收其寄出的邮件,用户用邮用电不出村。当年送包裹
27704件,送汇52534件,揽收各类邮件32.45万件,深受用户欢迎。
1960年开始, 除大王庄、茶业支局两山区有两条投递路线104公里为步班外,其他全部实
行自行车班。1962年,执行山东省邮电管理局实施改进农村投递工作方案,给据邮件的国
际邮件要亲投到户,平信要求以挂带平,农村投递实行“五定”(定人员、定路线、定班
期、定时间、定地点)。同时执行排单制度不脱班、不误班、不丢点、不甩片、不丢失、
不损毁、不随便捎转邮件、报刊。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投递时限、频次、合理的规章制度受到影响,但对党中央、
毛主席的指示不过夜, 不分昼夜迅速投递。1972年3月,莱芜县邮政局开展邮政质量大检
查,对全县89条投递路线逐条逐点进行检查走访,广泛征求意见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投递
工作。
1976年,邮电部推行农村投递摩托化,全县投递路线重新调整。通过协商,重新设立农村、
厂矿、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单位的投递点,固定收发人员并订立合同。报刊、平信、给据
邮件全部投送到点, 收发人员再将给据邮件登记后投递到收件人。至1980年,80%以上的
邮路恢复自行车投递。
1984年,对农村投递进行改革,部分投递路线实行农民承包,当年农民承包投递路线18条、
720公里。 1985年发展到21条、 840公里。 1987年至1991年,共有农村投递路线102条、
3306公里,其中农民承包91条、2988公里。1992年至1994年,农村投递路线3331公里,其
中农民承包93条、3068公里。
1999年, 农村投递路线仍以农民承包为主体, 农村投递路线3683公里,农民承包97条、
3473公里, 占全部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的94.3%。2000年至2005年,农村投递仍以农民承
包为主,投递频率基本达到每天一次。
市区投递 新中国成立前, 因处于战争环境,县机关没固定办公地点,邮务员跟机关走,
主要任务是为机关服务,民信很少。
新中国成立以后, 莱芜县机关设在口镇,邮局设1名投递员,负责县机关及口镇本街居民
报刊、邮件的传递,为步班。1953年9月,县机关迁至莱城,邮局设投递员1人,负责县机
关和东、西两关居民报刊、邮件的传递,为自行车班。
1958年,为改善服务,使县直机关、企事业各单位看上当日省报,县局开展大协作,打破
工种界限, 各班组分别包一小段固定区域,每天轮流按时投递。9月,为适应莱芜大建设
的需要,设流动服务人员2人,为莱芜铁矿筹建处、山子后地质队、省建四处(住徐家河、
柳家店)等单位流动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邮政业务不断增加,市区投递逐渐扩大,
对投递段道多次进行调整,1960年6段,全程215公里。
1970年, 成立投递班,投递段道增加到8段。1976年7月,配女投递员1人,投递段道发展
到9段。 1986年发展到11段,全程318公里。1990年增至13段,全程480公里。1992年发展
到14段, 其中市区10段,郊区4段,全程607公里。1993年7月改为日投两班。除窗口投交
的邮件外,其他一律按址投递;机关、团体、工矿企业、学校等单位的公私邮件一律投交
单位传达室或收发室,住宅平房个人的邮件,皆为亲投到户。
1996年,城市邮件投递段道共有14段。其中,市区投递段道10段(沿河段、轻机段、铁矿
段、花园段、市政府段、东站段、东郊段、市场段、西关段、东关段),日投两班;市郊
区投递段道4段(故事段、 孝义段、曹村段、大山段),日投1至2班。1997年11月,新增
汽车大户段。1999年8月成立佳事得速递公司,招聘女投递员19人,19个投递段道。10月,
实施户箱工程, 收投合一, 插箱投递,投递员增加到24人,投递段道21条。安装报刊箱
3077个, 投递格口1.3万个,报刊流转额61万元。开展投递账单、揽收储蓄、推销集邮册
等,经营项目不断拓宽。2000年,完成投递运行体制改革,速递业务以同城业务、礼仪业
务为主。2002年至2005年,实行按“百元货币收入核定支出费用”的办法,落实投递专业
审计制度。
信筒、信箱设置 1951年,在城关设信箱1个;1958年,增加到6个;1976年,增加到10个;
1988年, 增加到14个;1999年,信箱12个,信筒7个,共19个。至2005年,全市共有信筒
55个。
根据封发部门作业班次,确定敛取信箱、信筒信件的频次和时间。1997年至2005年,一般
日开两次,上午9时至10时30分,下午2时至4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