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运输工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91&run=13

境内运输工具有人力车、畜力车、机动车三大类。新中国成立前,莱芜的运输工具多为人
力车、 畜力车, 没有机动车。新中国成立后,手推车、木轮车逐渐被胶轮手推车代替。
1952年, 境内始有挂蓬客车定驻。1957年,始有拖拉机1台。1959年,始有大客车、货运
汽车。1961年,货运汽车发展到36辆。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交
通运输事业也逐步发展起来, 客运、货运汽车逐年增加,至1978年,货运汽车增加到170
辆,客运汽车16辆。1987年,货运汽车达到1869辆,共8415个吨位,有各种小客车584辆,
并有部分拖拉机、机动三轮车投入运输。90年代后至21世纪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
化,公路运输得到长足发展,各种机动车辆快速增长,汽车成为境内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人力车 手推车 主要是独轮手推车,它的种类繁多,主要分为木轮手推车和胶轮手推车两
种。明代始有实心木轮手推车,木轮直径约80厘米,载重200公斤左右。清末至民国初期,
木轮改为16根木辐条式,运转较实心木轮车轻便灵活,成为主要运输工具。莱芜战役期间,
境内群众踊跃支援前线,主要的运输工具之一就是木轮手推车。新中国成立初期,境内仍
以木轮手推车为主,后逐渐被新兴的胶轮手推车所代替。胶轮手推车,车轮直径66厘米,
安装滚珠轴承,驱动灵活、省力。1957年,全县有胶轮手推车3561辆。至1964年,木轮车
在境内消失,并出现各种不同规格的胶轮、铁轮小推车,其中胶轮手推车成为农户的必备
运输工具。1970年起,胶轮手推车不再用于长途运输,长途运输被拖拉机、汽车所代替。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胶轮手推车仍为境内农户必不可少的生产运输工具。进入21世纪
后,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手推车也逐渐发展变化,种类也越来越多,除了独轮手推车
外,还有两轮、三轮和四轮手推车。其用途也越来越广,除用于农业生产外,还广泛适用
于厂区、物流运输等物料搬运行业。
地排车 地排车由车轮、 轴、盘、杆构成。车轮是铁轮(木轮)箍外嵌硬胶皮,中间为铁
轴(木轴)套,轴套与轴箍之间用车条支撑,两轮用铁轴(木轴)相连。车盘是木质长方
形, 上有两帮,下有两车杆。车杆向前延伸,超出车盘约1米有余,为车辕。车盘置于车
轴上, 用于装载货物,或供人乘坐,人拉、畜拉皆可。一般可载重200至300公斤,时速3
至4公里。 地排车俗称大车,构造简单,使用方便,适合短途运输,是我国传统的运输工
具之一。 新中国成立初, 境内始有木制车盘地排车,多用于“脚行”使用,农村甚少。
1957年, 全县有地排车110辆。1959年,发展到1233辆。1978年后,有铁制车盘地排车,
多用于农村运输。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被汽车、拖拉机所替代。进入21世纪后,境内已
很少见到地排车。
自行车 新中国成立前,境内就有自行车。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自行车数量骤增,并有各种品牌(国防、大小金鹿、飞鸽、飞鹰、永久、凤凰、红旗、金
狮、泰山、文峰等)的自行车进入农民家庭,代步、载货并重,成为重要的轻便运输工具。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行车的种类和功能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轻便车、折叠车、
山地车、变速车、赛车等各类自行车。另外,还有三个轮子的自行车——人力三轮车,该
车有两轮在前一轮在后(俗称“倒骑驴”)和一轮在前两轮在后两种,开始用人力脚蹬,
驱动该车前行,后来发展为机动三轮车。至1987年,境内有自行车29.81万辆。
90年代, 外来品牌的自行车(如GIANT捷安特、Merida美利达、TREK崔克等)逐渐进入境
内,深受爱追求时尚的年轻人的喜爱。进入21世纪后,出现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有两
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这种自行车
省时、省力、速度快,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销量也逐年增高,有替代传统自行车的趋
势。
畜力车 铁轮马车 铁轮马车在明、清时代称两轮马车。当时的两轮马车全系木质结构,后
来人们为了保护轮木,在车轮外缘嵌了铁皮并用铁泡丁固定,故称铁轮马车。此车有两个
直径约1米的圆形车轮, 1个长约2米、宽约1米、高约0.6米的长方形车厢。车厢有底、有
帮、两头无挡,车厢下面有两根向前伸出的木杆(车杆),两车杆中间为前辕。车轮由车
毂、车辐、车辋、车辖组成。使用时,1马(或牛或驴、骡均可)套在前辕,1或2至3匹牲
口在前方拉拽, 使车轮转动。转向方便,1人即可使用,时速可达3至4公里。新中国成立
前,境内的重要集镇始有两个木轮外包铁皮的马拉畜力车,分单套、双套两种,主要用于
长途运输,后被胶轮马车代替。20世纪60年代前,境内的铁轮马车淘汰。
胶轮马车 胶轮马车又称汽马车, 是利用铁轮马车的车盘、铁轮换成汽轮胎改制而成的。
胶轮马车优点是平稳、 省力、 轻便、时速快、对路面破坏性小,载重量大,一般可载重
1000至1250公斤。仅莱芜战役中,全县就出动胶轮马车20多辆运送军用物资。1970年起,
胶轮马车退出运输行业。
机动车 摩托车 1963年,境内公安、邮电部门首先使用两轮、三轮摩托车。1970年起,在
交通、电力部门使用。1987年,全市有60辆,多分布在公安、邮电、交通、电力等部门。
1982年,境内始有轻骑。1987年,全市有2435辆,以重庆产嘉陵、重庆牌居多,并有少量
日本产福田牌,多属个人自有。20世纪90年代初,钱江、太阳、幸福、木兰、长江、雅马
哈等品牌摩托车相继进入市场,其中以木兰为代表的踏板摩托车深受女性喜爱。90年代后
期,三轮摩托车开始大量用于城区客运出租,俗称“摩的”,因价格低廉,灵活便捷,深
受乘客欢迎,但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2005年,境内“摩的”基本退出出租市场,但各
式各样的摩托车仍是城乡居民重要的代步工具。至年底,境内有摩托车52.16万辆。
拖拉机 新中国成立前,境内没有拖拉机。1957年,国家奖给县农场捷克产24马力拖拉机1
台。 1958年,配备拖斗兼作运输。1959年7月,成立莱芜县农业机械局。1960年,县农业
机械局购进国产铁牛牌40马力拖拉机2台,耕地兼作运输。1961年1月,成立莱芜县拖拉机
站。 1969年至1974年,各公社先后成立拖拉机站,每站配备不同型号拖拉机5至10台,多
为轮胎式,除耕地外,其余时间从事运输。此后,拖拉机逐年增多,除耕地外兼作运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社会的恢复发展,境内大、中、小型各种拖拉机剧增。
1987年,全市有拖拉机5327台,其中个体专业运输户有拖拉机4951台。大型拖拉机以泰山
-50型居多,其余依次是东方红、铁牛、上海等型号;中型拖拉机主要是泰山-25型;小型
拖拉机主要是泰山-12型。按拖拉机全部运转时间计算,运输占70%左右。20世纪90年代后,
随着汽车大量用于货运,拖拉机增幅放缓,其运输量占比逐步降低,主要用于农村生产和
小工厂短途运输。进入21世纪后,境内广大农村拖拉机保有量仍然很高。同时,境内还出
现了不少生产销售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企业。如莱芜市永鑫机械有限公司,产品远销巴基
斯坦、孟加拉国、菲律宾、尼日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至2005年,全市共有拖拉机14256台,其中大中型1311台、小型12945台。
汽车 民国初期即有国民党军政用汽车过往境内。 1949年上半年,泰安汽车站挂篷客运班
车开往莱芜, 当日返回。1952年2月,莱芜汽车站始有挂篷客车定驻。1959年,始有大客
车, 以后逐年增加。1987年,全市有解放、东风、黄河、烟台等牌号的大客车115辆,其
中交通运输部门61辆、 个体专业运输户8辆、机关企事业单位46辆。20世纪90年代末至21
世纪初,豪华高级客运汽车开始进入运输市场。
20世纪50年代后期, 境内始有货运汽车。1961年1月,发展到36辆。“三五”期间,根据
交通部“修造并举”的方针,省交通厅在莱芜建立汽车制造厂(莱芜汽车制造厂)组织全
省制造货车大会战。青岛、临沂、潍坊、济南、烟台等汽运公司修理厂各负责生产一项元
件, 莱芜汽车制造厂负责生产安装。1969年,试制成功5吨载重货车,山东省革命委员会
主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命名为“东方红”牌汽车。1972年,改产“泰山”牌货车,
同时停产“东方红”牌货车。1980年下半年,国家汽车市场销路不畅,山东自产汽车积压。
1981年,市内中等以上企业及各公社全部配备。1983年起,集体、个人购买货运汽车者显
著增多。1985年,“泰山牌”货车停产。1987年,全市有大型货运汽车1869辆,共8415个
吨位, 主要是解放、东风、黄河牌半挂车和挂车;小型货运汽车562辆。20世纪90年代末
至21世纪初,大吨位货运汽车开始进入运输市场。
1962年, 上级配发给中共莱芜县委美式吉普车1辆。1968年起,县机关和省、地属厂矿逐
步配备北京、天津产吉普车及各种型号的面包车。1974年起,省、地属厂矿和县直部分机
关先后配备上海、天津产小轿车。1981年起,有些单位配备日本产皇冠牌轿车和三菱牌面
包车以及桑塔纳、 波罗乃茨等小轿车,还有三轮小客车。1987年,境内有各种小客车584
辆。地级莱芜市建立后,境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购买的小型汽车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
后,私家车大量进入家庭,其中城市居民以购买小轿车为主、农村居民以购买面包车为主。
境内公路运输工具由驴骡驮运到独轮车、地排车、简易机动三轮车、四轮汽车,发展到大
吨位货车、豪华高级客车、箱式专用车等现代化运输工具,标志着境内的运输业的发展与
时代同步,基本形成客运车辆高、中、低,货运车辆“大、中、小”齐全的格局。至2005
年底,全市有汽车40217辆,挂车1648辆,农用车16533辆,出租客车1786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