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公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84&run=13

公路建设 春秋战国时期, 境内有齐鲁两国过境官道,为齐鲁两国必经之路。向南,一条
出今莱城,过颜庄由葫芦山向南到新泰, 一条过云台山,出雁岭关去新泰;向西,从口镇
至寨里边王许去泰安;向北,在横亘莱芜北部的齐长城上有著名的青石关、锦阳关,分别
通往博山、章丘方向。青石关被称为“京间通衢、官商大道”“直淄之间当南直冲,为出
兵要路”。战国时,从口镇至勺山有通行兵车的大道。此后,莱芜虽然地处偏僻,山区面
积大,经济不发达,官道依然沿用。明代设驿路,通往泰安、博山一带。清嘉庆年间,有
莱城至泰安、博山、新泰、章丘的驿路4条,总长127.3公里。其中至博山、章丘两条,山
峦重叠,沟壑纵横,冬季积雪,夏季漫水,皆难通行。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张(店)
博(山)铁路通车后,新泰、蒙阴等县大宗土产经莱芜运至博山火车站,莱芜大麻、蚕丝
也大量输往博山;博山站到达的大宗杂货也多由此路南运分散。官府对驿路数次整修,截
弯取直,增设便桥,加宽路面,逐渐发展成为通往泰安、博山、新泰、章丘的交通大道。
但踞于这些大道的险关要隘均未开拓展宽,冬夏两季仍难通行。尤其是口镇经和庄、青石
关至博山一线,每日车推肩挑、骡驴驮运的商客络绎不绝。青石关路段狭窄处,两车不能
交错, 交通经常堵塞,关长1.5公里,重载小车有的二三日不能出关。轮折人伤,屡见不
鲜。
民国初期,民国政府在境内修建公路,民间称为汽车路。至1928年境内修建两条公路。第
一条,泰(安)莱(芜)公路,境内经过马家庙、五龙口、嘶马河、十里铺至莱城,长25
公里。第二条,莱(芜)口(镇)公路,经过北埠、白龙、田庄至口镇,长17公里。1935
年,修通莱(芜)博(山)公路及6条县道。莱(芜)博(山)公路境内经口镇、龙磨角、
燕子山、 和庄、东石马,长50公里。6条县道是:莱城经安仙、南冶、南港、南下冶、颜
庄、曹家庄、青泥沟至新泰,境内长23公里;口镇经雪野、上游庄、锦阳关至章丘,境内
长15公里;颜庄经辛庄、苗山、和庄、青石关至博山,境内长50公里;水北经寨里至口镇,
长15公里;莱城经故事、鹏山泉至辛庄,长15公里;五龙口经鲁西、西汶南、安仙至颜庄,
长25公里。这些公路和县道,都是在原驿路和乡村大道基础上稍加修整而成,穿过村庄较
多,汽车勉强通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公路时破时修,只有泰(安)莱(芜)公路
勉强维持季节性通车。
1950年起, 莱芜县人民政府组织大规模的人、 财、物力整修泰(安)莱(芜)等公路。
1951年春,章(丘)莱(芜)公路建成通车。1956年,改建泰(安)莱(芜)公路,裁弯
取直,加宽路面,增设桥涵,避开村庄,改建新(泰)莱(芜)公路,恢复通车;建成莱
城经松山子、十八里岭、苗山、常庄至东邢新线,博(山)莱(芜)公路恢复通车。1957
年,泰(安)莱(芜)公路铺筑级配砾石路面,达到晴雨通车标准。1958年至1959年,改
造新(泰)莱(芜)公路宋庄至莱城段路基,桥涵配套,并铺筑砾石路面。1967年,建成
莱(芜)马(站)公路,为泥结砾石路面,桥涵一次配套;章(丘)莱(芜)公路改称明
(水)莱(芜)公路,改建锦阳关至口镇段,为沙土路面,桥涵一次配套。1970年,“〇
九〇九”公路建成通车。1972年,加宽莱(芜)马(站)公路境内段铺筑沥青路面;改造
博(山)莱(芜)公路青石关至莱城段路基,桥涵配套,铺筑级配路面,并同新(泰)莱
(芜)公路一起划为省内干线博(山)孙(村)公路。1973年,“〇九〇九”公路改称枣
(园) 徐(州) 公路,为省际干线;泰(安)莱(芜)公路铺筑沥青路面。1974年,博
(山)孙(村)公路改为省际干线博(山)徐(州)公路,境内段铺筑沥青路面;泰(安)
莱(芜)、莱(芜)马(站)公路划入省内干线泰(安)薛(家岛)公路。1977年,加宽、
改建明(水)莱(芜)公路南岭子至莱城段;北部县内公路鹿野至东圈段划入仲(宫)临
(朐)公路。1979年春,泰(安)明(水)公路建成,从县西北部过境。1983年,明(水)
莱(芜)公路南岭子至莱城段铺筑沥青路面。上述公路均由国家投资,沿线社队负担部分
义务工修建。 1987年, 共有过境干线公路7条, 境内总长232.6公里, 有桥梁82座、长
3862.2米、涵洞683座、长7619米。有乡镇公路30条、长284.7公里。厂矿专用公路13条、
长123.6公里。 厂矿专用公路中,莱芜钢铁总厂8条、长60.1公里,张家洼矿山公司2条、
长49.9公里,山东人民印刷厂1条、长4公里,莱芜发电厂1条、长2.8公里,槲林煤矿1条、
长6.8公里。沥青路面74.7公里,达到等级以上标准的34.8公里。有桥梁11座、长440.4米、
涵洞83座、长987.8米。乡镇公路中有桥梁79座、长3436.1米。
1988年后,境内公路建设重点为改造路基、加宽路面、增加沥青路面、提高公路技术标准,
加速县乡公路建设。 1990年, 按二级公路标准改建国道205线颜庄至寨子河段9.1公里。
1991年, 按二级公路标准对枣(园)徐(州)公路进行改造,当年5月完成寨里至杨庄路
口段11公里路基及路面铺油工程;同年,交通局自筹资金50万元,按二级公路标准改建韩
(旺)莱(芜)公路里辛至潘西3.3公里;自筹150万元,省交通厅补助50万元,修复被洪
水冲垮的汶河公路大桥,保证车辆畅通。1992年,枣(园)徐(州)公路寨里至北门关实
施改造,达到二级公路标准。修建县道口镇至姚庄、口镇至漫道、苗山至漫道、鄂牛线西
汶南桥、见马至大冶水库、鄂庄至莱芜发电厂等公路桥梁。
1993年9月4日,泰(安)莱(芜)一级专用线(后改称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了莱芜市高
等公路零的突破。 是年, 境内共修建、改建乡镇道路8条、109.5公里,完成枣(园)徐
(州) 公路改建、莱(芜)马(站)路测设和建设立项、205国道莱(芜)博(山)段改
建工程可行性研究。 至年底,境内有国道1条、61.1公里,省道6条、233.4公里,县道10
条、118.7公里,乡道22条、154公里,厂矿专用公路11条、70.2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637.4公里,公路密度每平方公里拥有公路28.4公里,晴雨通车里程488.6公里,等级公路
达到577.7公里, 高级、次高级里程310.5公里,公路桥梁2870座、长9824.4米。全市2个
区、3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有21个乡镇通了油路,1070个行政村有984个村通了公路。
初步形成以莱城为中心,以枣徐、明莱、205国道3条纵向线路和泰薛、韩莱、水东、仲临
线4条横向线路为骨架的“三纵四横”干支相连的公路网络。
1994年, 全市新建、改建公路38.9公里,通车里程657.7公里。1995年,市委、市政府制
订公路建设有关政策,明确市、区、乡镇(街道)三级事权。1995年,为全市公路建设年。
按照市区两级事权划分,泰薛、明莱、韩莱3条公路先后动工,12月28日,3条线路同时竣
工通车。 1996年, 投入资金9064万元,完成明(水)莱(芜)路扫尾工程;韩(旺)莱
(芜)路里辛至齐家岭、水(北)东(邢)、普(集)雪(野)、仲(宫)临(朐)等部
分路段铺油和桥梁工程;泰(安)薛(家岛)线莱芜东段,枣(园)徐(州)线部分路段
CBM工程和危(窄)桥加固等。是年10月,国道205线博(山)莱(芜)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1997年12月12日,山东省第一条山区高速公路——博莱高速公路全线基本贯通。
1998年后,国家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相继建设改造明莱、韩莱、枣徐、泰莱、
莱肥、 薛馆、仲临等一批国省道干线公路,提升道路通行保障能力。1999年9月26日,博
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2000年,投资4.1亿元,完成国道干线公路、莱芜高新区路桥及重
要县道工程建设78.9公里。 至年底,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22.7公里。等级公路达到
996.9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64.55公里,一级公路50.8公里,二级公路200.1公里。2003年
10月, 803线莱城北出口一级公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车。是年,根据国家和省交通部门统一
部署,莱芜交通启动实施“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农村“双通”工程,按照“国家资
金补助一块,省市资金配套一块,区镇财政自筹一块”的原则,全市农村公路建设顺利推
进。 2003年至2005年,累计完成投资4.1亿元,改造农村公路1786.5公里,新增通油路行
政村750个,通客车行政村达到1056个,受益人口743728人,全市96%的行政村通了油(水
泥)路,98.6%的行政村通了客车。
2005年,启动4条省市重点道路建设,完成9亿元的重点工程投资。济青南线莱芜段开始动
工建设, 其中大中桥、隧道、路基全线开工,完成工作量6.5亿元;泰莱高速公路改造工
程12月底基本完成, 提前实现主线通车;省道枣徐线寨里至杨庄段路面大修工程,6月25
日竣工通车; 省道803线孝义至青石关段和卞家泉至钢城段大修工程提前完成。至年底,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不含村村通) 1139.4公里,其中国省干线公路通车里程339.4公里。
按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97.2公里、 一级公路77.6公里、二级公路304.6公里、三级公路
221.5公里、 四级公路438.5公里;按行政等级分为国道52.9公里、省道286.5公里,路面
铺装率100%, 桥梁217座16985.1米。全市公路密度按面积计算为49.5公里/百平方公里,
列全省第8位;按人口计算为9.2公里/万人,列全省第5位。全市初步形成以枣徐(枣园—
徐州)、明莱(明水—莱芜)、国道205、省道803为“四纵”,以临仲(临朐—仲宫)、
水东(水北—东邢,县乡路)、薛馆(薛家岛—馆陶)、韩莱(韩旺—莱芜)为“四横”
的“四纵四横”公路主框架网络。
高速公路 泰(安)莱(芜)高速公路(S329)。1988年4月,省计委批准修建泰(安)莱
(芜) 一级汽车专用线(后改称高速公路),全长52公里。1989年秋开工建设,1993年9
月4日建成通车, 莱芜段26.1公里。按照一级路标准设计,路基宽23米,路面宽20.5米,
设立1.5米宽中央隔离带,隔离带两侧安装防撞板。主车道宽16米,为4车道,上下分道行
驶, 两边各设2.25米宽的紧急停车带。工程总投资1.4亿元,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先
后征地1821亩,拆迁村庄10个,企事业单位12个,拆迁瓦房1019间,大厂房50间,高低压
线杆和广播通讯线杆286条, 拆迁水利设施11处,大型水源井6眼,总赔偿额150万元。动
用土石方160万立方米。建设大、中、小桥涵189座(道),修防护工程(挡土墙)长2060
米、用石料26876立方米,护坡4108米、用石料59801立方米,路基水泥稳定层882077.4平
方米。设有反光标志、标线、收费、封闭网及沿线绿化工程。泰莱高速公路是山东省第一
条全封闭、 全立交的一级汽车专用线, 它的建成通车实现了莱芜市高等公路零的突破。
1998年1月1日, 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取消原标准中的汽车专用公路
的分类方式,按新标准泰(安)莱(芜)一级汽车专用线改称为泰(安)莱(芜)高速公
路。
国道205博(山) 莱(芜)高速公路(G205)。1996年10月8日开工建设,1999年9月26日
建成通车,总投资4.5亿元。设有通讯、服务区、收费站等交通设施,设计时速100公里,
日交通量2.5万辆, 占地3067亩,填挖土石578.3万立方米。莱芜境内长33.62公里,北起
莱城区和庄乡青石关以西,南至钢城区颜庄镇半壁店子村东。路经和庄、苗山(见马)、
北孝义、 莱城区城市街道办事处和钢城区颜庄5个乡镇(街道)43个村庄;跨越淄河、方
下河、南北孝义河、大汶河;建下佛羊大桥1座、长132.3米,单跨径100米,建其他大桥9
座、1862.3米,建中小桥11座、640.03米,分离立交桥4座、394米,天桥3座、169.01米,
通道25道, 涵洞56道,设大型互通式立交3处。在地理沟处设大型的管理、养护、收费综
合服务区,在苗山、和庄设收费、养护服务区,实行联网收费。该路全立交、全封闭;路
基宽23米,路面宽20.5米,双向4车道,中央设1.5米分隔带。设有封闭、防撞、反光标志、
标线、 通讯等交通工程设施。路面为沥青混凝土结构,厚度13厘米,其中抗滑表层厚3厘
米。是山东省境内第一条山岭重丘高速公路,北接济青高速公路,南连京沪高速公路。博
莱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改变了莱芜至博山的交通状况,成为真正的“齐鲁之要道、往来
之通衢”。
国道205莱(芜) 新(泰)高速公路(G205)。1998年,省计委批准莱新高速公路项目建
设书, 并列入1999年全省重点开工建设项目之一。2000年4月25日开工建设,2002年9月8
日建成通车。莱芜段长33.2公里,其中莱新与泰莱高接高公路14.8公里。全线采用山岭重
丘区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 路基宽26米,路面宽22.5米,占地1861亩,工程量有
路基土石方505万立米, 大桥3座、613.5米,中桥2座、158.2米,小桥5座、138.5米,涵
洞39道, 分离式立交4座、523米,天桥6座、463米,通道20座,互通立交1处。高接高公
路占地1321亩,工程量有土石方140万立方米。特大桥1座、1084米,大桥2座、728.8米,
设莱芜西、 莱芜南、莱芜东三处大型互通立交,拆迁房屋1781间。它是国道205线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山东省连接华北、华东(南)两大经济区的地域空间通道及济青、京沪高速
公路的连接道路,是构建“十五”山东高速公路网络“五纵连四横一环绕山东”的主要路
段,它的建成通车,将山东省路网主框架中的“四横”连接起来,实现北接济青、南接京
沪、西接泰莱、东达青岛。
国道、 省道 国道G205线(山海关—深圳)。北由淄博市博山区入境,经青石关、和庄、
苗山、莱城、颜庄、城子坡、寨子,进入新泰市。境内长67.9公里,路基宽23至26米。该
路段有大桥、特大桥13座。其中,下佛羊大桥全长132.3米,桥面宽24.1米,净宽20.5米;
上佛羊大桥长257.4米,桥面净宽20.5米;孟家峪公铁立交大桥长283.4米,桥面净宽20.5
米;汶河大桥长498.3米,桥面净宽20.5米。
省道S242线(明水—莱芜)。北起章丘市明水镇台子村,由雪野镇长城岭入境,经雪野镇、
口镇、张家洼街道、风城街道至莱城。境内长39.1公里,路基宽23至26米,技术标准为一、
二级。该路段有大桥6座,其中最长的为西下游大桥,桥长203.1米,桥面净宽11米。
省道S243线(明水—泰安)。北起章丘市南麦腰,由大王庄镇后关村入境,经宅科、河马
石出境入泰安。境内长9.5公里,路面宽5米,技术标准为四级。
省道S244线(枣园—徐州)。北起章丘市垛庄镇,由雪野镇毛家林村入境,经雪野镇、羊
里镇、大王庄镇、寨里镇、杨庄镇的22个行政村,从杨庄路口进入泰安市岱岳区,并接省
道103线。境内全长33.8公里,路面宽7至10米,技术标准为二级。该路段有高庄大桥1座,
跨度208.8米,桥面净宽7米。
省道S327线(仲宫—临朐)。西起济南市仲宫镇,由雪野镇入境,并在鹿野村与省道S244
相接。经雪野镇、茶业口镇的25个行政村,从东圈村出境进入淄博市博山区。境内36公里,
路面宽10至13米, 技术等级二级。该路段有南栾宫、东栾宫大桥两座,陈峪岭大型隧道1
处。其中,最长的东栾宫大桥跨度116米,桥面净宽8.3米;陈峪岭大型隧道长528米,高5
米,宽9米,按山岭重丘二级公路标准设计建设,行速每小时40公里。
省道S329线(薛家岛—馆陶)。西由泰安市岱岳区入境,经杨庄镇、方下镇、风城街道、
辛庄镇的23个行政村,从裴家庄出境进入沂源县。境内长51.1公里。其中,29.5公里为全
封闭高速公路(泰莱高速),路面宽23.5米;21.6公里为二级水泥混凝土路面。该路段有
大桥6座, 其中方下大桥长212.6米,桥面净宽20.6米;大故事大桥长158.7米,桥面净宽
23.5米;裴家庄大桥长282.4米,净宽10米。
省道S330线(泰安—莱芜)。东起莱城,西行经风城街道,方下镇、杨庄镇15个行政村,
由杨庄镇马村东跨省道S329线进入泰安市范镇。境内全长21.1公里,沥青路面,路面宽15
至20米。 其中, 7.5公里为一级路, 13.6公里为二级路。 该路段有方下大桥1座,桥长
218.5米,桥面净宽9米。
省道S332线(韩旺—莱芜)。东起韩旺西行至钢城区黄庄镇入境,经黄庄镇、里辛镇、颜
庄镇、 高庄街道到达莱城。境内全长28.5公里,路面宽9至28米,为一、二级路。该路段
有大桥2座,其中汶河大桥长613.7米,桥面净宽15.6米。
省道S354线(博山—莱芜—泰安连接线)。东起地理沟,西至嘶马河,连接博莱、泰莱两
条高速公路。 全长14.8公里,两次斜跨大汶河。该路段建有大桥4座,其中汶河二号大桥
长485米,桥面净宽20.5米;汶河特大桥全长1084.04米,桥跨总长1080米,桥面净宽20.5
米。
省道S803线(博山一莱芜)。北起淄博市博山区,由和庄乡青石关入境,穿越和庄乡、苗
山镇、 凤城街道22个行政村到达莱城。境内长57.1公里,路面宽7至28米,为沥青二级路
面。该路段建有大桥2座,其中半壁店子大桥长346.2米,桥面净宽19.3米。
县道及专用公路 2005年,境内有县道15条,总长度279.9公里。专用公路16条,总长79.7
公里。其中莱城区境内专用公路9条,长53.6公里;钢城区境内专用公路7条,长26.1公里。
公路养护 养护管理 民国时期,境内公路无专人养护,时常中断通车,迨紧急需要时,调
集人力突击抢修。
1950年,县公路站首先在泰(安)莱(芜)、莱(芜)口(镇)两线统一组织沿途村庄,
按每公里1.5人的比例指派群众养路员分段养护。 养路员的土地由各村安排代耕代种,称
为“群众养护”。1953年起,公路养护逐步走向正常化、正规化,干线公路实行“工群公
养”,在沿线设置道班房,配备专职养路工人,沿途村庄指派群众养路员,共同进行小修
保养、 绿化和路政管理。是年,首次招收8名养路工人,在泰(安)莱(芜)公路设立嘶
马河、五龙口养路工班。1958年起,群众养路员由生产队或生产大队按实际出勤时间记同
等劳力工分, 公路站发给伙食补助费。1960年,全县有养路职工206人。1962年调整为48
人。1970年起,养路工人逐步增多。1982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减少固定群
众养路员,实行按照公路养护需要临时调聘、按劳付酬办法。1987年,全市有养路工班27
个, 养路职工59人; 群众养路组13个,养路员475人。其中,干线公路284人、乡镇公路
191人; 综合好路率76.9%,其中干线公路82.9%。1988年,公路养护实行农民养路员分段
承包责任制,按路面等级养护质量分别付给相应报酬。
1993年, 全市设上游、寨里、口镇、方下、辛庄、苗山、莱城、钢城8个公路管理所,负
责干线公路养护、路政管理和汽车养路费征收工作。同年成立泰莱一级公路管理处,负责
收费和公路养护管理。县乡公路由莱城、钢城区交通局负责养护管理。1996年,贯彻“建、
养、管”并重的原则,市政府制定《莱芜市地方道路管理养护办法》,完成地方道路向两
区移交。组建专业养护工程队,严格养护标准,实行奖惩兑现,公路养护水平不断提高。
全市在养公路综合好路率达到72.9%。 1999年9月和2002年9月, 博(山) 莱(芜)、莱
(芜)新(泰)高速公路,泰(安)莱(芜)、博莱、莱新高速公路连接线相继建成通车,
市公路局建立高速公路养护科,负责高速公路的养护。至2003年,公路养护里程1107.5公
里,综合好路率85%。干线公路有养护工班8个,群众养路组2个,养路工43人,养路员260
人;县乡公路有养护工班15个,养路工224人,群众养路组16个,群众养路员412人。2004
年, 对省道台莱线、803线莱城至钢城、枣徐线北门关至寨里、省道仲临线上游至鹿野段
进行大修保养。完成省道薛(城)馆(陶)线裴家庄大桥、二沟桥和枣徐线高庄大桥的改
造加固。 对台莱线、803线、博莱、莱新、泰莱高速公路进行绿化新植补植。全年干线公
路养护投入4769.5万元,县乡道路养护投入553.1万元,道路绿化投资300万元,栽植各类
苗木2.5万株。 查处路政事案2372起,结案2184起,查处率99%,结案率97.5%,收回路赔
费218万元, 全市综合好路率达到85%以上,超出省局计划4个百分点,打造畅洁绿美的优
良通车环境。
2005年, 在提高路面等级、GBM样板工程(公路标准化、美化建设工程)和干线公路绿化
美化方面加大投入, 完成投资5562万元,全市干线公路综合好路率达到86.4%,超出全省
平均水平。 查处路政事案1621起,结案1603起,结案率达98%,有力地维护了路产路权。
至年底,全市共管养10条国、省干线公路,其中一般国、省干线公路8条,高速公路2条,
共计管养里程359公里, 管养桥梁276座,其中大桥44座,中桥70座,小桥162座。干线公
路有养护站7个,养护职工52人,养路员335人。
养护装备 1950年起, 公路养护主要由民工自备镢、锨、土筐、手推车等,县公路站配备
地排车。1970年,首次配备8马力拖拉机1台。1972年,配备5吨载重汽车1辆。1976年,在
青石桥村建石料厂1处。1977年,全县有小型拖拉机9台共108马力,汽车4辆、载重量13.5
吨, 配备12至15吨压路机1台, 6.5吨保温油罐车1辆, 基本实现养护材料运输机械化。
1978年,在北埠村建成容量500吨的沥青库1座。1987年,市公路站直接用于公路养护的机
械有压路机6台, 其中12至15吨的5台;6.5吨保温油罐车1辆;载重汽车3辆共12吨;拖拉
机9台共120马力,总价值37.71万元。1990年,购置TY220推土机1台,价值72.35万元。
1993年后,境内大部分线路得以改建和大修,道路等级有较大提高,管养水平、机械化使
用程度都有较大改善。1996年至2005年,先后购置养护机械54台套,价值4173.34万元。
养护经费 主要来源于养路费征收。 1950年起,县公路站配备兼职人员管理养路费征收业
务,征收对象主要是畜力车。1960年,增加机动车辆征收。1972年,县公路站配备专职养
路费征收员,养路费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元。之后,每年都保持较大的增长比例。
养路费征收后全部上交,再由上级公路管理部门统一编造预算,下拨养路经费。1951年至
1964年,养路费支出162.4万元,其中1959年至1961年占48.4%。1965年至1975年,养路费
支出大于收入, 11年中支出1322.9万元,超过收入559.9万元。1976年至1987年,收入大
于支出,12年中收入5405.8万元,超过支出2210.5万元。随着境内公路网络的建设,养路
费征收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山东省公路规费征收条例》《山东省高速公
路条例》等法律法规计征。2005年,支出养护经费17463万元。
公路绿化 1951年, 县公路站首次在泰(安)莱(芜)公路境内段栽植加拿大杨和紫穗槐
等行道树。之后,对公路边建设边绿化,除山区不宜植树路段外,均栽植行道树和矮林。
1959年, 公路总里程中矮林栽植率占90%以上。干线公路行道树由公路站投资栽植,养路
工人和群众养路员管理, 收益由公路管理部门和养路社队对半分成;矮林收益80%归养路
社队, 20%归公路管理部门。县社公路和厂矿专用公路谁养护谁绿化谁收益。1960年起,
一些重要路段矮林过于稠密,影响行车,开始控制矮林发展,至1970年,公路矮林减少2/
3。 1971年,县公路站对泰(安)莱(芜)公路杨庄路口至莱城的成材行道树进行更新,
采伐木材500立方米。1987年,全市公路行道树栽植里程411.6公里,其中干线公路62公里。
1993年, 全市新植树5300株, 栽植桧柏736墩、侧柏41400株,成活率98%,保存率92%。
2002年, 完成地方道路绿化投资17万元,栽植行道树1万多株。2003年,完成博莱高速、
薛馆线、 台莱线、 仲临线4条路的绿化,苗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2004年,对台莱线、
803线、博莱、莱新、泰莱高速公路进行绿化新植补植。全年道路绿化投资300万元,栽植
各类苗木2.5万株。2005年,在提高路面等级、GBM样板工程和干线公路绿化美化方面加大
投入,完成投资556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