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莱芜市委 莱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769&run=13

莱发〔2010〕12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部署,坚决打好转方式、
调结构这场硬仗,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1. 重大意义。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统
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深入开展“三创”活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人均GDP突破
5000美元,但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大仍是当前的
基本市情和显著的阶段性特征,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当前,我
市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坚持在发展中加快转变,在转变中促进发展,既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强经济发展稳定性、
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根本所在。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加快经济发
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压力感和使命感,痛下决心,
狠下功夫,攻坚破难,务求实效,努力把握新一轮发展机遇,增创莱芜发展新优势。
2. 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重要目标
和战略举措,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加快建立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更加
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更加注重加大投入和扩大开放,
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注重保障
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3.目标任务。与“十二五”规划相衔接,到2015年在六个方面实现突破: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GDP总量达到930亿元,力争突破1000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0亿元以上;
——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服务业年均增速15%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60∶35;
——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城镇化率超过60%,城乡收入比缩小为2.2∶1;
——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0%以
上;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万元GDP综合能耗、SO2和COD排放量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民生保障更加完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达到10%以上,
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大力推进“二次创业”,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到
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工业利税达到200亿元,年销售收入过百
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过50亿元的7家,过10亿元的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00家。
4. 做强做优钢铁产业。 更加注重质量提升,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
有率的精深加工产品。支持莱钢、泰钢、九羊等重点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突出抓好莱
钢百万吨电炉钢、 磁悬浮列车用F型钢轨排,泰钢不锈钢酸洗、冷轧,九羊硅钢片、棒材
二期等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延伸钢铁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机械装备、数控机床、汽车配件、
粉末冶金等产业,着力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两大产业集群。到2015年,全市
钢产量保持在2000万吨左右,其中优特钢比重达到50%以上,深加工能力达到800万吨。
5.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支持电力、纺织、机械、建材、化工、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
转型升级, 到2015年,全市非钢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50%以上。大力推进莱芜电厂2×100
万千瓦机组建设和3×100万千瓦机组前期工作,打造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支持泰丰
等重点纺织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产业、产品、技术升级。在机械、
建材、化工、食品加工等行业中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成长型企业,进行重
点培育,鼓励兼并重组,尽快形成规模。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步伐,每年实施30个左右
重点技改项目。积极实施名牌战略,鼓励引导企业加快品牌建设,到2015年,全市新增中
国名牌产品10个、中国驰名商标3件。
6.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设立财政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扶持新材料、新能源、电子
信息、新医药、新化工、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集群式发展,培育形成全市新
的经济支柱, 力争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新
材料产业,发挥作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我省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的优势,依托莱钢粉
末冶金、爱地高分子等骨干企业,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其中,全市制粉制件能力达到40万吨。新能源产业,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抽水
蓄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 支持风电设备、LED灯具、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品发展。电子信
息产业, 加快挠性覆铜板、PI膜、UIPM模块、SOC芯片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新医
药产业, 大力发展高端医疗器械制造、生物医药及保健品研发、药材GAP种植等产业。新
化工产业,大力发展高效减水剂、清洁燃料、染料中间体等精细化工产品。节能环保产业,
大力提高环保厕所、污泥压滤设备、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等产品的质量水平。
7. 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把自主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和中心环
节。从今年开始,3年内筹集6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的实施。
推进我市百家企业与中国工程院、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的合作,加快建立以企业
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切实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新
平台建设, 建设省级创业服务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组建产业技术战略联盟3家,抓好
莱钢粉末冶金、 山东朗进科技、莱芜金鼎电子、山东中兴汽配等100家规模以上企业技术
中心建设,新建5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2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院士工作站。
以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为平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到2015年,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
业发展到100家, 其中产值过百亿元的1家,过50亿元的2家,过10亿元的13家;专利授权
总量及发明专利申请量比前五年增长30%以上。
8.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 严格落实节能工作目标、责任和考核奖惩“三个体系”,认真执
行环评、能评和“三同时”制度,严控新上“两高”项目。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
立完善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价格机制。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钢铁、电力
等重点行业和年耗能2000吨标煤以上重点企业的节能监管。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加快
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进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生
态化改造,严格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搞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
用,加快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排污权交
易,善于用市场化手段解决环境保护问题。
三、实施重点突破战略,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实施重点带动战略,抓好重点园区、重点
企业、重点项目三大载体建设,努力实现服务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9. 加快雪野旅游区开发。 把雪野旅游区作为带动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举全市之力加
快开发建设,努力打造集休闲度假、时尚运动、会议疗养、美食养生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
度假区。充分发挥山水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招商力度,抓
好恒大集团雪野金碧天下、山东高速国际度假区、莱钢集团旅游度假区、香港海逸山庄等
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再引建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力打造“浪漫雪野”品牌,
大力开发空中、水上、山地运动项目,加强与新闻媒体、影视公司等单位合作,提升宣传
运作水平,让“相约雪野、放飞梦想”成为更多人的共识和选择。以雪野旅游区开发为重
点,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强化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
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到2015年,全市新增国家4A级景区3家,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年
旅游总收入达到30亿元。
10. 大力发展航空体育产业。借助举办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努力打造“航空运动之城”
城市名片,搭建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的高位平台,努力促进城市发展
转型。高起点、高标准做好“航空运动之城”的各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突出工作重点。
加快航空体育休闲园、航空产业园、航空培训中心和配套商业区等功能区建设,丰富航空
科技体育公园内涵,努力建设一流的航空运动基地。高水平办好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积
极争办国际、国内航空体育赛事活动,实现赛事表演经常化、制度化、市场化。推动航空
运动专业化与社会化、大众化相结合,大力发展和引进航空运动体育组织,建设航空运动
科普基地、培训基地,开展好群众性航空体育活动,培育和发展航空运动文化。培育发展
高附加值的航空运动体育器材制造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1. 促进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建立覆盖城乡、统一开放、竞
争有序的商贸物流体系。加快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大型流通企业和连锁企业。大力实
施“万村千乡”、“农超对接”工程。突出抓好齐鲁钢铁物流园、豪德现代商贸物流城、
鲁中“三辣一麻”集散园、莱芜汽车商贸城等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建设。利用现代物流技术,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形成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承接省会城市配套服
务功能的转移,发展大宗商品区域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到2015年,建立大型商贸物流园
区6~7处,其中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物流园区达到5处。
12. 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合理引导住房消费
需求和消费模式,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扩大中小户型、中低价位住宅供给,实现房地产市
场供求基本平衡、供需结构基本合理。完善房地产拍卖和交易市场,培育住房租赁市场,
促进房地产中介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房地产用地市场建设,所有房地产项目用地指
标都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式取得。提升我市房地产企业规模档次,培育3~5家具
有区域竞争力的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企业,提高房地产业发展水平。
13. 推动金融业全面发展。引导“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拓市场领域,
提升服务功能,优化信贷结构。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推
进莱商银行与浦发银行等全国性和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合作,支持在市外设立分支机
构,争取用3至5年时间成为全国性的品牌银行。深化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推进村镇银
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大力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等融资平台发展。到2015
年,新增村镇银行4家、小额贷款公司6家。抓好市、区两级政府融资平台的规范化运作。
强化保险公司和保险基金的服务功能,加快保险业务向多元化发展。到2015年,全市金融
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200亿元、1000亿元。
14. 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编制完成文化产业发展
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深度挖掘我市生态、人文等文化资源,加快雪野文化创意基地、九
羊文化产业园、锡雕艺术研究院等项目建设,打造冶铁文化、莱芜梆子、长勺鼓乐、民间
手工艺等特色文化品牌。抓好集钢铁博物馆、群艺馆、规划展示馆等场馆于一体的文化中
心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充分发挥作为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市的优势,积极推进文化
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公益性
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步伐。到2015年,初步形成产业发达、布局合理、体系完善、市场
繁荣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体育健身业,开发体育竞
赛和表演市场,扶持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努力提高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15. 扶持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强化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高速率、大容量、可靠
灵活的基础传输网。支持移动、联通、电信等通讯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宽带无线通信、下
一代互联网、数字化广播电视网,积极推进“三网融合”。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水平,初
步建立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构架的全市行政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不断拓展电子商务应用
范围,健全完善医疗、教育等社会信息服务系统。
四、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增创农业发展新优势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提升现代农业
发展水平。
16. 大力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坚持以产业为纽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板块。以西部姜蒜
加工储运板块为重点,以农高区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姜蒜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40
万亩。充分利用黄庄、辛庄、茶业等山区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以蜜桃、樱桃为代表的林果
和花卉等产业,构筑东部百里经济林带。以黄烟、白花丹参、花椒、食用菌等为重点,建
设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基地30万亩。以莱芜黑猪、黑山羊、黑鸡、长毛兔为重点,规划建设
10处大型养殖基地,加快特色品牌畜牧业发展。
17. 大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多种途径推动土地流转,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
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完善推广“龙头企业+村级
组织+农户” “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土地流转模式,扩大土地流转规
模。继续实行土地流转奖励制度,完善市、区、镇三级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建设,促进
土地向标准化种植基地、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集中。到2015年,流转土地40万亩,
土地规模经营率达到40%以上。
18.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以进入国际高端市场为目标,加快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
范区建设,积极促进农产品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转变,提高农产品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加快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农产品技术标准;加强农产品检
验检测体系建设, 2015年90%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产品自检中心,并强化政府和农业
行政部门监督管理作用,实现产品质量全过程控制。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2015年全市70
%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标准化自属基地,积极引导企业进行ISO、GAP、HACCP等农产
品标准认证, 2015年全市30%以上的农产品达到绿色、有机标准,出口日本、欧美等高端
市场份额达到30%以上。
19.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推行产加销一体化,拓展农业增值空间。培植壮大汇
源、万兴、盛德泰、一品等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到2015年,规模以
上农业企业超过240家, 其中省级龙头企业超过2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2至4家;出口
过5000万美元的3至5家,过1000万美元的15至20家。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
到2015年,专业合作社达到800家以上,90%的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农业的观光
休闲、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功能,促进农业与旅游业、服务业融合发展。
五、以改革为动力,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把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工作主线,认真落实《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大
力推进“六个一体化”“三个集中”,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着力破解“钱从哪里来”
“人往哪里去”“地往哪里转”等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农业现代化、农
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进程。
20. 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在有条件的村,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农
民用股权参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价值化和有偿化。做好农民
承包地确权颁证工作,对承包经营权进行股权量化,明晰到户。加强股权管理,鼓励农民
股权参与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做好股权证认定发放工作,允许股权抵押、继承、出售、
转让。
21. 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化。在有条件的村(居),对集体资产或经营性资产实行股份制改
造,科学设置股权,合理分配到人,股随人走。做好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明确权属关系,
分类登记造册。明确界定享受集体资产成员资格,根据村民人数、农龄等因素,公平合理
折股量化,合理设置集体股、个人股。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做好股权证发放工作,并加
强集体股、个人股的管理。
22.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代表着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
向,对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采取典
型引路、政策激励等多种措施,加快农业合作社、股份公司、专业协会等农村合作经济组
织的发展。健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机构,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加强经营风险防范。
23. 建立城乡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大力推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制
度,促进农村建设用地跨城乡、跨区域大范围有偿使用,解决好新农村建设缺钱、城市建
设缺用地指标的矛盾,并确保全市耕地面积不减少、改造村耕地面积增加,实现一举多赢。
规范挂钩项目土地复垦程序,完善“增减挂钩”项目管理制度,确保复垦新增耕地质量。
加快新城镇、 新社区“两新工程”建设步伐,将中心城区以外的864个行政村规划建设为
87个大型农村新社区和224个基层村, 力争2至3年内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辐射
带动能力强的新城镇、 新社区。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市
87个“城中村”进行集中改造,完成拆迁面积800万平方米。
六、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以开放促转变,激发内部发展活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24. 强化投资拉动和消费带动。坚持把投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进一
步加大投资力度,到2015年,新增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500亿元以上。强化政府投资导
向,引导社会资金、银行贷款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技术改造、自主创新、
节能减排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其中,服务业投资年均增幅高于全市3个百分点,
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60%以上。 完善项目筛选、储备和管理制度,每年抓好一
批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更多的项目列入省重点“盘子”。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对上
争取力度,增加信贷资金投入,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到2015年力争上市企业达到5家以上。
高度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认真落实国家、省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
培育消费热点,开辟新的消费领域,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
均增长18%。
25. 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坚持把全民创业作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事
关长远发展、提升发展水平的重大战略,努力促进干部创事业、百姓创家业、企业创大业。
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培育形成一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大幅度降低创业门槛,继续落实
“一元钱注册”、实行“零首付”创业、允许“试营业”等政策,制定新的扶持政策,强
化政策落实;大规模开展创业就业培训,继续采取政府花钱买服务、向群众发放“培训券”
的方式,对城乡有培训愿望的人员进行分类培训;大力砍削审批事项,压减行政事业性收
费,缩短行政审批时限,优化创业发展环境。到2015年,民营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提高到50%以上,提供税收占25%以上,形成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民
营企业集团。
26. 着力抓好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把握招商引资规律,创新招商
方式,瞄准重点国家和重点区域,紧盯外资企业、中央企业、民营强企和大院大所,着力
引进一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高新区、莱城工业区、钢城开发
区、雪野旅游区、农高区等载体建设,提升发展水平,增强对外来项目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强化招商引资“一票否决”制、招商引资奖惩制和领导人招商引资保证金制度,推行项目
服务责任制、外商“服务卡”制,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招商引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
增长25%以上。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大力实施“515人才引进工程”,加强各类
人才队伍建设。
27. 深入推进区域合作。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发挥我市区位交通优势和特色产
业优势,积极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实现以企业接轨为主体、产业接轨为核心的深度合
作,加快建设济南的机械制造业配套基地、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和休闲度假“后花园”。
同时,主动对接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实现区域经济融合联动发
展。
28. 全面提升外经贸水平。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稳定扩大钢铁、纺织服装、农产品等传
统优势产品出口,着力提高机电、高新技术等产品出口比重,扩大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
品出口,促进重点出口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培育外贸市场主体,提高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能力。积极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跨境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防范化解收汇风险。鼓励企业
到境外投资,转移富余产能,利用国外资源能源。扩大境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规模,培
育发展服务外包业。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到2015年,
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40亿美元,年均增长15%以上;进出口过亿美元企业达到5家,过千万
美元企业达到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拥有进出口经营权,其中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超
过200家。
七、高度重视民生改善,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建立健全“十大民
生保障体系”,努力使群众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困有
所帮。
29. 努力扩大城乡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落实就业培训、税费减免、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城
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大力推进以创业促就业,着力解决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和困
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动态消零。到2015年,
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30.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不断提高参保率,适时适当提高补助水平。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建立与经济发展和群众生
活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五保”
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 完善以货币直补为主要特点的住房保障制度,到2015年,
解决5500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全面解决农村低保家庭住房困难。加大城镇职工社
会保障扩面征缴力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基本保障能力。加强被征地农民基
本生活保障,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险工作。
3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规范化学校创建、中小学校舍
安全、教育信息化、区级职教中心建设、高等教育创优、教师素质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
提升、教育公平保障“九大工程”,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到2015年,保持小学、初中入学
率100%,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超过95%。完成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新创省级规范化
学校15所,全市所有初中和规模较大的小学达到市级规范化学校标准。
32.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和生育保险统筹层次,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提高城乡居民
医疗保障一体化水平。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配备使用体
系。推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支持发展层次高、特色性强的民营医院。理顺乡镇卫生
院管理体制,继续完善“兼并”、“托管”、“合作”等城乡卫生机构发展新模式,扩大
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建立起设施配套的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卫生防病、妇幼保健、
精神卫生等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33.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重点行业、
重点企业的管控治理,严防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推进“平安莱芜”建设,加大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努力创建“全省最安全城市”。积极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健全法律保
障体系,深入开展法律援助。扎实做好信访工作,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高度重视和防
范各种群体性事件。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加
强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增强各级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八、创新体制机制,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坚强保障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转变观念、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加
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机制。
34. 提高各级干部素质能力。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对科学
发展观的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坚定性和自觉
性。加强学习教育培训,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知识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执政
能力,切实担负起领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任。
35. 完善科学考评体系。科学设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完善考核评价办法,更
加突出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等方面内容,充分发挥目标
导向作用。推进目标绩效管理,探索考评分开的思路和办法,重点考各级干部科学发展的
实绩,评服务为民的作风。继续采取现场观摩会、工作创新奖等目标管理方式,检验各级
各部门单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新成果。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
变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36. 切实强化督查落实。明确分解责任,把各项目标任务责任层层量化落实到单位、到岗、
到人,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对转方式、调
结构、促发展工作落实不力的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对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推进不力的探索
实行“一把手”代理制,保障各项工作落实。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严格落实加强干部作
风建设的“十条要求”、“五项制度”,努力推行“机关干部去向告知”、“乡镇开放式
办公”等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围绕
促进转方式各项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制定完善严肃纪律、严管干部、严格奖惩的有关措施
和办法。
37. 健全完善扶持政策。围绕转方式、促发展,发改、经信、财税、金融、国土、商务、
科技、服务业、农业等部门要立足自身实际,根据本意见精神,抓紧制定财税支持、用地
扶持、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发展、优化服务等方面的专项政策、实施办法和具体措施。
各级各部门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意见,确保加快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关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报市委、市政府。

二○一○年七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