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758&run=13

熊 骖(生卒不详) 明代河南固河人。正德前期为莱芜县知县。正德六年(1511年)三月,
因“马政”弊端而引发的河北霸州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军相继攻破泰安州、新泰县城,四
月攻破莱芜县城,知县熊骖因力不能支弃城逃走。朝廷闻报,革其职,停其禄,以待其将
功补过。后在朝廷严令下,熊骖与主簿韩瑭重新集结武装与农民起义军作战,在章丘红沟
村双双被杀。事后,明廷追赐熊骖为光禄寺丞、韩瑭为莱芜县知县,皆发给勅命,并荫其
子为国子生。
苏 洲(生卒不详) 自号雪蓑子、雪蓑道人、五湖散人兼三十六洞天牧鹤使者等,世人称
为雪蓑。原籍河南杞县,约生于明成化末、弘治初年,后徙居唐县。12岁时随其伯父苏伯
当以卖酒为业,后酒店倒闭,从此浪迹天涯,广交文友。嘉靖年间流落到山东泰安,巧遇
去泰安办事的莱芜籍济南德王府腆膳官董空,遂成为八拜之交,朝夕往来,不期而至。
雪蓑在莱芜经常与朋友游历山川、歌咏题词,留下许多墨宝。如碁山观现存碑刻大字“玄
之又玄”,笔势如蛟龙腾空,观者以为非仙不能。他还为口镇玄武帝庙、矿山魁星楼及西
邹村邹家林等题写匾额、对联与碑文。在城南仙人山及城北塔山题刻摩崖大字。在莱芜,
他还与港里刘元翰为莫逆之交,在其村东题写龙王庙碑,并署刘元翰之名。嘉靖三十七年
(1558年),董空去世,雪蓑撰写的《祭茶文》与《哭董贤弟俚言二章》,诗文悲怆苍
凉,书法起伏跌宕。
雪蓑能诗善书,知音律,常弹一弦琴,绘画、踢球、制作古董和制药材等诸技博通,精绝
过人。其书法如老干怪虬,苍古逼人。他特别喜欢书写大字,往往信手飞步,倏忽而成,
矫健有势。他还与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章丘李开先以及青州衡王为至交,品茗畅谈,
题诗互答,常遨游于章、莱、青三邑,后入山采药,往来于海岱间。约在嘉靖末年去世。
苏 信(1495—1574) 字彦孚,号西庵。明弘治八年(1495年)生,莱芜寨里西村人。苏
信以贩马为业,人称“万马苏”,时为巨富,又称“活财神”,捐升德藩腆膳官。他轻财
好施,循礼好义,睦族和乡,上怡下乐。曾筑五层望烟楼,时常登临眺望,见乡中有断炊
烟之户,便周济钱粮。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莱芜遭遇水灾,饥荒严重,苏信开仓出
谷,赈济灾民,救人无数。又不惜千金,建学校,修义仓,助兵饷,受到当时知县傅国璧
和泰安徐太守的器重,为其建祠。卒于万历二年(1574年)二月初六。莱芜举人、朝议大
夫王守身为其撰写墓志。光禄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萧大亨(泰安人)为其题
写篆盖。
其子苏湖,为密云镇守大将军。其孙苏希尧,为蒲州守御千户所吏目,在任淡泊勤勉,清
理整顿盐政,后迁郑藩典仪。
卢秉彝(生卒不详) 明代河北霸州人。监生。正德八年(1513年)任莱芜知县。他上任
后视察城防,发现莱芜城在元至元年间已经崩坏,为巩固城防,便决定将原土城改为石城,
从南山响水村“督匠凿石”“取石运灰,是版是筑”,历时一个半月,将周长四里、高一
丈五尺的土城城墙全部覆以石头。并开通东、西、南三门,分别命名“通齐门”“望岳门”
“临津门”。城门洞宽一丈八、深一丈。经过加固后的新城,被称为“铁城”。后在城东
建“孝义桥”、重修城南“老君堂”。
陈甘雨(生卒不详) 字应时,号少渠。明代福建莆田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
进士。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至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任莱芜知县。上任后“修蔽茸
颓,率有成效”。下车伊始即“望羊祜之巅,吊史云之祠,陟安期之山,访孟止之亭,求
季嗣之墓”。当时莱芜因地处偏僻山区,未设驿站,只设置一些铺舍,负责文檄传报、使
宾往来,多集中在城区周围。陈甘雨到任后在北部齐长城要冲增设和庄、瓮口(青石关)
两铺。 莱芜县治后堂和吏所均毁坏已久,致使官治无堂、吏退无所,由他主持新盖官堂4
间、吏舍40间,使官坐其堂,吏居其所。他非常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文物古迹的保护,刻
立了孟子“止嬴论谈碑”、季札“使齐伤感碑”、平暴“三勇碑”等。为教化士民,特为
“实德著于当时,余芳流于后世”的乡贤高朗、董瑾、李访、王勉、陈渠、王守身等树立
牌坊,并将旧神观改为“季孟行祠”。他在泰山及城南仙人山、凤凰山、圣水庵等地留下
多处大字摩崖石刻,如“中流砥柱”“第一山”“东鲁名洞”“高深绝处”“过此者圣”
等,书法俊逸。将莱芜的景观筛选出八景,并赋诗吟诵,诗文清雅。当时罢归故里的章丘
名宦、“嘉靖八才子”之一的著名戏剧家、文学家李开先称其“青年博学,有规措之才,
警敏之智,临政略无难色而绰有能声,刑清事简”。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青州府暴发
以姚世清为首领的矿工暴动,陈甘雨随参政韩威、知州沈震等前往“剿抚”,姚世清被擒,
矿工暴动被平,为此受到明廷诏赏。
陈甘雨在任时主修《嘉靖莱芜县志》。此书八卷,各志沿用大序、小序的传统,大序为前
言,小序为细目之序,各序叙述其篇目内容设置的原因及意义,简明扼要。志书内容全面,
资料翔实,文字洗练。李开先评价其:“于政务丛集之余,能摭故实,采新闻,而为莱芜
一佳志”,“有余力而为是举,固有以也”,其内容“无一字之虚言,为千载之实录”,
成为莱芜现存最早的县志。在莱芜期间,其最小的儿子陈兆科不幸夭亡,陈甘雨仿焦山瘗
鹤的故事将其葬在城南的仙人山上,并树立“仙丘化鹤表”,撰写《仙人堂仿瘗鹤故事瘗
子兆科记》等诗文,寄托哀思。莱芜贡生、陈甘雨的得意门生郃阳县知县杨善为此悲吟道:
“封鹤山中今逸少,漫怜不是古焦丘。数行碑刻乾坤老,三尺佳城草木秋。衲子已能传故
事,莱人无计借吾侯。吾侯思子民思父,仙不崩兮话不休。”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至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曾任湖广行省德安府(治所在今
湖北省孝感市所属的安陆市)知府,后不知所终。
杨 善(1512—1579) 字南沙。明正德七年(1512年)农历八月生,莱芜南坛村人。14岁
为生员,虽然生活坎坷,但有才名,深受知县陈甘雨和前太常寺正卿章丘进士李开先的垂
青。在县考中二三十次为首,但惜八次考举未中。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选为贡生后官
陕西郃阳县知县,在任奉法爱民,因其政绩卓著,受到巡抚王公、董公和巡按任公的赏识
与推荐,在任仅年余因患痰疾而致仕归里。万历七年(1579年)卒。其在任为政清白,卒
时家中唯有残书数部,素琴数张。遗文有《述僧问解》《迎恩桥记》《明故经历亓公(銮)
墓志铭》等。
吴鸿洙(? —1598) 字文衢,号凤城,吴来朝次子。莱芜南港村人。少年即留心世道,
讲求经济之学。明万历七年(1579年)中举,万历十四年(1586年)考取进士,任工部主
事七年,主持过三项大的工程,节制谨严,不让当事人从中谋私利,其中节省水衡钱数万。
万历十九年(1591年),典试四川,慧眼识才。后升任浙江参议,主督漕运。当时倭寇经
常袭扰浙东,两台选择备兵,奏请晋升吴鸿洙为兵备副使,专制并海以东。吴鸿洙在任期
间,重视海防,选拔精锐,训练士兵,昼夜防备,倭寇不敢骚扰。朝廷称赞其:“哲戎修
备,奠海波于不扬。”后升为浙江布政司参政,又迁任陕西参政,备兵岢岚。其为人“襟
怀磊落,丰标俊伟,发论洞见本末,居恒常然自下,至临事裁决毅然,不为旁议所挠,自
奉甚俭”。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去世,卒后崇祀为乡贤。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
因其子吴暐之功而诰封为中宪大夫。
吴来朝(? —1620) 字义庵,世称封君。约生于明嘉靖初年,莱芜南港村人。万历三年
(1575年)以岁贡任山西荣河县(今万荣县)知县。荣河为山西西南部的边远小县,濒临
黄河,当时水患频发,田园荒芜,多数土地为茅草荆棘覆盖。吴来朝到任后即号召百姓垦
荒种田,采用以工代赈、官府出钱收购茅草的办法,激发百姓开荒的热情。在茅草荆棘挖
尽后,又教百姓改善耕种方法,使一县化为良田。与荣河民众一起,兴办学校,修桥铺路,
兴利除弊, 使荣河县民安居乐业。回归故里后,吴来朝居乡缄和,将先人遗产400余亩捐
为义田,赡养贫穷族人近百人,自己却过着俭朴的生活。他一生孜孜好学,博学明理,取
法圣贤,启牖后学。据清宣统《莱芜县志》记载:“莱邑为古文者,始于吴来朝。”惜其
文集已散佚不传,仅留下《重修莱芜县志序》《忠贤祠记》《郭公祠碑记》《族田碑记》
等零散文章、碑记。其在《忠贤祠记》中对诸葛亮、狄仁杰、岳飞称赞道:“夫三公勋业
在简册,望闻在宇宙,磊磊落落,赫赫轰轰,与天壤俱永者,固不系一祠之有无,而后之
往来兴起者,则观感之功不可诬矣”,同时劝告道:“凡我邑髦入其祠觐其光,尚当志三
公之志,学三公之学,于以砥砺名节,跻美前修,有若忠武、若文惠、若武穆者蒸蒸济济,
以国家重焉。”道德文章,可见一斑。乡人在莱城东门外为其立祠。
吴来朝出身耕读世家,曾祖父吴江为天顺举人,会试副榜,任盐山教谕,人称“吴夫子”。
告老后把家产分给贫穷的族人,晚年在城东厢设立义塾,教授生徒。祖父吴梦弼为廪生。
父亲吴善继三岁丧父,历经磨难,读书不辍,学识渊博,人称“东岩居士”。长子鸿渐,
万历五年(1577年)以选贡任直隶卢州通判。次子鸿洙、三子鸿功、孙子吴暐皆中进士。
乡里有“一门三进士,父子五登科”之美誉。因其子孙显贵,诰封为中宪大夫、浙江按察
司副使、宪副等。因屡受封典,乡人称颂为“吴封君”。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去世后
葬于陈盘龙吴家林。
吴鸿功(生卒不详) 字文勋, 号凤岐, 吴来朝三子, 莱芜南港村人。 明万历十六年
(1588年)考取山东解元,万历十七年(1589年)考中进士。初为翰林院庶吉士,继任吏
科给事中,转任兵科给事中,升任山西提学道,到任后,仕子争以为师。当时太原大旱,
水源奇缺,他带领吏民打出甘泉一眼,并为泉作铭,其中有“人甘我自苦,我苦人得甘”
之句,晋人以其为政公明,为立祠祭祀。他“治绩文章一时卓著”。与其兄吴鸿洙齐名,
号称“二吴”。典试平水,过阳曲驿,题怀亲诗于壁,至清代,人皆称之为“鲁诗”。后
迁任陕西参政。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其兄吴鸿洙去世,当时吴鸿功正在固原视察边防,
闻讣遂即弃官东归,过古萧关、潼关、函谷关,经泾州、陇州、豳州、郑州、天水、首阳、
荣阳、洛阳、汴京,过乾陵、停口浦、望崆峒、太华,宿峡石峄,渡黄河,一路触景生情,
咏成诗歌近三十首,名为《东归吟怀》,抒发思兄之痛、怀乡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感叹,如
在思兄诗中写道“思兄魂欲断,涕泪满襟裙”,“忆昔分携己四年,双挥别泪越江边,武
林夜半成永诀, 关塞遗容犹梦悬” 。在其怀乡诗中咏道“想到还家日,春风又一年”,
“极目岱宗何处所,一腔乡思正纷纷”。有些诗寄托其报国之心,抒发边塞的孤旅之苦,
亦寄托其归隐之意,如“潦倒浮生莫问年,相看意气贺兰边,深林隐映豺狼舞,峭壁嶙峋
云日闲,九点神州落杖底,一声长叹震胡天,飘然我欲遗身世,萝月松风论大还”,“春
满河梁未到家,雄心寂寞旧京华”,“最苦浮名留世上,扁舟早忆五湖游”。吴鸿功一生
文治武功咸备,擅长古诗、文、辞,而且文采飞扬。卒后崇祀为乡贤。
李九官(1579—1626) 字相虞,号雍时。明万历七年(1579年)生,莱芜北苗山村人,
李率五世孙。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考中进士,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任荆州理官、
应天府考官。在任期间,境内“庭无黠吏、野无追胥、狱无冤结、肆无攫货”,拒交不合
理税银五千两,朝廷发旨以其为榜样,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以考绩优异召回留部。守
父丧三年后再补西安理官,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选授山西道御史。天启元年(1621年)
巡按宣府、大同,整顿废弛的军务,“严保甲、缮亭障、核滥冒、清勾屯、鼓士气”。守
母丧服除后,补任江西道御史,力除时弊,上书首陈四事:皇帝要亲自批阅奏章,料理国
家大事;罚赎之法要自上而下执行,否则应当革去;严格赋税的输纳,应当先清理拖欠;
抚臣既要巡抚,又不忘催收派征的税银。天启三年(1623年)以监察御史巡抚浙江,天启
五年(1625年)因疾病告归。为官期间,尽职尽责,以“得全一物为福,得当一时为职”。
归乡后在莱城以东半里店建宅园一处,取《诗经·唐风》中“椒聊且”语,自题“聊且贻
书”,故名“聊且园”,以自养自娱,著有《聊且园集》与《聊且园续集》。著名学者钱
谦益曾撰《聊且园记》,称李九官“学问文章自称一家”。李九官主张做事要“三到”,
即心到、眼到、手到,心不到则无知,眼不到则无见,手不到则无为。其“貌伟秀,外和
中介,与世落落无所与,及当事,则绝无避就牵随”。其才学品德曾“撑持世教纲纪”。
天启五年(1625年),明廷在莱城西为其立“代天巡狩坊”。天启六年(1626年)去世。
浙江巡按监察御史,主试山东、总理大同粮道、户部郎中吴伯舆为其撰写墓表。
亓诗教(1557—1633) 字可言,号静初,晚号龙峡散人。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生,
莱芜李条庄村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考中进士,初任荆州、淮安二府推官,专管刑
狱,因能公平执法,无冤案和积压案件,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受朝廷勅命褒奖。后
升礼科给事中,忠于职守,积极纳谏,秉笔直言,稽查违误,受到勅命褒奖。其为礼臣过
程中“遇事敢言,不避嫌怨”,论事能“迅于发机,洞于破的”,论人则“鉴无遗照,权
无失衡”,曾言:“我疏语如悬一镜,令人自照,夫曰:悬一镜则明察过,人不可干以私;
曰令人自照,则欲及时猛省,否则弹章上矣。”东林党人黄遵素曾评价其:“出疏,每作
隐语,人人自危”,其好友谭性教亦评其为“当今海内第一端人”。其在礼科的奏疏集为
《礼垣疏草》一册。后转为吏科给事中。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山东大旱,一岁皆空,
千里如扫,饥民流离失所,盗者蜂起。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亓诗教奉差归里,见此
惨状,上《饥民疏》,论述饥荒为盗发的根源,要求朝廷发放国库银十万两,并从上交税
银中留十万两,再免去山东六郡包税二万三千两,约计二十三万两,得到朝廷批准,救活
灾民无数,平息荒乱。后升为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
亓诗教为官期间陷入明末党争之中。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方从哲入阁为相,依附者
众多。亓诗教为方从哲门生,齐党首领,颇受重用,一直持续到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
其间,齐、楚、浙三党权倾朝野,炙手可热。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亓诗教受弹劾而
乞归故里。天启五年(1625年)九月,亓诗教被宰相冯召回京城,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
史,随后巡抚河南等处地方,并提督军务,兼理河道。天启六年(1626年)仲夏,冯被
罢,亓诗教亦自开封抱病而归。思宗继位后,亓诗教受冯等人牵连被列入逆案,赎徒为
民。回乡后隐居城南苍龙峡,时与好友饮酒赋诗,赏石题刻,过着淡泊清闲的生活。他曾
咏道:“我居龙峡闲漱石,出门便着登山屐。四皓七贤留高踪,取邻玄圃共朝夕。”著有
《礼垣疏草》《饥民疏》《清闲词》《胡公去思碑》《石痴居士传》《石痴诗集序》等诗
文。万历末年,亓诗教与知县胡士奇共同编纂《莱芜县志》。崇祯六年(1633年)去世,
葬在苍龙峡西侧。其好友谭性教与章丘焦馨中丞为其撰写墓志。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明廷曾为其父亓隐山在城南夹谷山(今笔架山)前立“天恩重
锡坊”,在莱城西厢为其立“都宪坊”。
胡士奇(生卒不详) 号浮冶,明代安徽天长县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万历
四十五年(1617年)任莱芜知县。上任时正值山东大旱,莱芜受灾严重,当时身为东林党
吏科都给事中的魏大中到莱芜视察,在其《为胡年兄留题》诗中写道:“驱马莱芜道,凄
凉忍见闻。青阴丛嶂合,白骨乱流分。旷莽栖邻火,倾垣吊孤魂。孑遗谁是主,尘甑又仁
君。”写出当时凄惨的景象,寄托对胡士奇的希望。胡士奇不负众望,以汉令范丹、嬴长
韩韶为榜样,洁己勤公,兴利除害,不遗余力,五年如一日,“茹夙夜无遑之苦,甘拮据
尽瘁之劳”,终于使“枯槁者生、甦瘠者起、流离者还”。在任期间,尤其重视学校建设。
与告归故里的亓诗教共同编纂《莱芜县志》,为明代万历年间第二次修志。去任之日,士
民哭送。后累升为御史。
谭性教(1578—1635) 字生伯,号笠翁,又号黄雪居士。明万历六年(1578年)生,莱
芜谭家楼村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考中进士,补任河南陈留知县,在任兴利革弊,
境内大治。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任河南省襄城县令,救荒多异政,上官把其赈荒投柜
之法作为其他诸州县学习的楷模。创修“濬来家渠”六十里,襄人为其立生祠。万历四十
六年(1618年)充同考官,举荐5人,考中4人,当时襄城已经30年没有举子考中,此科可
谓盛极一时。泰昌元年(1620年)升任南京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天启五年(1625年)升
稽勋司郎中。天启六年(1626年)升任山西按察司副使、备兵宁夏兼摄学政,出督戎马。
长沙窝大捷,亲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宁夏巡抚、章丘人焦馨犒赏三军,醉千百健儿。当
时军队缺饷严重,谭性教与焦馨实行屯垦,并疏通两条淤塞的汉唐水渠,用以灌田,取得
丰收。一次军情紧急,士兵来不及吃饭,空腹出征,他立即让人购买胡饼数万,追送给士
兵。当时朝中魏忠贤当权,各地为其建生祠,谭性教所在的宁夏独无魏祠。人重其节,值
其引疾归里时,“军民庶留,哭送者数万人”。崇祯元年(1628年)诰授中宪大夫。崇祯
二年(1629年)因患足痿之疾,请归故里。崇祯八年(1635年)时,自撰墓志58日后谢世,
兵部尚书梁廷栋为其撰写墓表。卒后崇祀乡贤。
谭性教之父博物宏览,其少儿时常枕父臂上,口授经书,略能成诵,间能辨析疑义。其父
与诸诗人唱和,便附壁偷听,吟成次韵诗“书小赫递上”,父见大悦,以后每与客话归,
必与其话谈,甚得其父钟爱。十五岁入学,当时李霖寰试士岱下,见其文论颇为赏识,嘉
赏《蒙引》一部。青年时擅长古文,“苍劲秀雅,为时所宗”,著有《留襄谳语》《金陵
谱序》《黄雪山房集》12卷(其中文9卷、诗3卷);其诗以清新著称,诗集收入《山左明
诗抄》。遗有“改修七星渠”碑(在宁夏)文及文、记、序、表、传等文章十多篇。因其
文武双全,明代在莱城东厢建白条石牌坊1座,上面刻皇帝钦封“文武持衡”匾额。
朱童蒙(1573—1637) 字求我,号五吉,又号独葵轩主人。明万历元年(1573年)生,
莱芜城子县村人。朱童蒙生于廉吏之家,其父朱绅初任河北元氏县知县,继任井陉、阜平、
隆平、饶阳、曲阳五县丞,后任陕西镇安县令,在任吏畏民服。朱绅一生不慕钱财,重视
子女教育,家教严格。朱童蒙自幼好学,聪明过人。28岁时,以增广生身份在济南参加应
试,赴试者3000人,朱童蒙为第一名,因补廪膳生。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朱童蒙考中进士。万历四十年(1612年)任中书舍人,在中书
8年,出使4次,有口皆碑。泰昌元年(1620年),经推荐进入兵部,初任兵科给事中,继
任兵科都给事中。在兵部时,“肝胆在舌,所疏陈皆中利病”,因勤绩复封征仕郎。天启
初年,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熊廷弼驻山海关,经略辽东事务,守将王化贞不听调度,导
致辽阳、沈阳失守,熊廷弼被姚宗文等不断弹劾,以病免职,朝廷命给事中朱童蒙前往调
查并督战。当时,边关情况紧急,多数官员都设法躲避,朱童蒙自告奋勇,载甲挟弓,策
马趋辽阳,适逢大雪,平地雪深一尺,十日三战,最后告捷而归。又出为苏松兵备,转任
湖广布政司右参政,曾典试荆楚,在江汉间为朝廷选拔人才,是榜被荐者联捷,传为科举
盛事,以勤绩诰封中宪大夫。天启四年(1624年),召为太仆寺少卿。天启五年(1625年)
六月,受命前往济南、兖州二府坐守催征天启四、五年度所欠朝廷马价银,回京后升任都
察院右副都御史,天启六年(1626年)秋巡抚延绥督上镇军事。当时延绥驻地在榆林,防
区东至黄河,西至定边营,多数是沙漠地带,五谷不生,敌情复杂,三水五路之冲,警报
狎至,又加粮饷不足,军心不稳。朱童蒙多方筹措、相机调度,对挟赏要索者,坚决拒绝,
拖欠者,及时查补,致使军中无饥寒,战士乐死战,累战累胜。由于其善于治军,又善于
用兵,能出奇制胜,被称为“四镇之长城”,诏封资政大夫,恩荣三代,文荫一人,武荫
二人,并在莱城东厢为其立“五世恩光坊”。
朱童蒙入仕后正值明朝末年,在其任中书舍人期间,正是党争最激烈的时期,坚守中立,
独持国是。天启四年(1624年),朱童蒙为太仆寺少卿,旋升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继升
右都御史,陷入党争。思宗立后,诛杀魏忠贤,朱童蒙因任延绥巡抚时在“镇南之祠”超
规格用琉璃瓦为魏忠贤建生祠等原因被列入逆案。朱童蒙由于丁忧在家又加之守边有功,
得免于重处,此后过着平静的生活,崇祯十年(1637年)去世,赠予资政大夫,御葬。朱
童蒙文才武略兼备,一生著述甚丰,有《疏草》《去吴》《楚游录》《粤西于役志》《武
闱与事》《论兵尺牍》《勘辽录》《勘辽纪事》《抚延章奏》《编年纪事》《宦游诗稿》
《独葵轩文集》《独葵轩诗稿》《永思录》《梦记》《易翼》《话葩》等20多种。
吴 暐(1577—1642) 字中阳,号瞻城,吴鸿洙之子。明万历五年(1577年)生,莱芜南
港村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中举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中进士,为吴氏“一
门三进士”之一。初任归德府推官,以仗义执言触犯巡按御史而被弹劾,搁于部议。后朝
廷为其平反,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皇帝发给勅命,称其为“英明朗识,介节通材”,
“惟明惟允,不纵不苛”,任推官三年,“民无冤狱,吏绝舞文”,朝中官员交章举荐,
考绩授其为文林郎,并赠其父为中大夫。补任镇江理官、又调任户部曹郎管密云粮储。上
任三年勤政廉洁,兵士精神饱满,战马膘肥体壮,节约七万余金上缴国库,受到司农赞赏。
又调任河南分守道,在任多行惠政,有识之士登门拜访者络绎不绝。此后任湖广按察司副
使、肃州兵备副使,当时张掖、酒泉战事不断,为保证军队粮草供应,设妙计安全护送粮
草至前线,并指示将领,一定要善待兵士,一切军队开支不得克扣,受到军民欢迎,安定
了边疆形势。调任靖远兵粮道时,恩封三世。后调任陕西布政司参政,又调任陕西按察使
管宁夏河西兵粮道时,其母去世,回家守丧,服除后调任山西守宁道副使。又调大同分巡
道, 在任“刷奸窦、扼大蠹”,3个月完成十几件大事,受到总制卢象升的器重,称其为
“安封疆奠社稷,任事宏材,非吴瞻城不可”。后遭大宦官陈贵诬陷,愤然辞官归里。吴
暐一生有“经营天下之志,匡扶世轴之材”,不卑不亢,不随不躁,为奸佞所陷,时人为
之惋惜,临行前,总制卢象升与其握手洒泪相别,言:天不助我,公一去中原谁息兵戈也。
崇祯十五年(1642年)去世,礼部尚书王铎为其撰写墓志。
亓之伟(1581—1644) 字坦之,号超凡。明万历九年(1581年)生,莱芜羊庄村人。天
启三年(1623年)考中进士,初为成安县令,不久调直隶大名府浚县县令,到任后凡权势
书札概不启封, 不受私请, 以强直闻名,士民服其铁石之操,称为“铁面”。天启六年
(1626年),朝廷勅命褒嘉为文林郎。后调户部广西清吏司任主事,主管钱谷,详细出纳,
赖心计之能,治绩显著。崇祯元年(1628年),被勅命褒嘉为承德郎。在监兑苏淞常镇漕
运时,正值上海令漂没漕米万担,大司农追究其责任,降为西安府经历。不久又升为推官,
恢复户部主事职并监税浒墅(今江苏省吴县西浒墅关镇)、监兑草场。晋升为员外郎,又
升郎中,出任河间知府,对“权豪大璫,悉裁以法”,士民服其刚方之气,阉党却畏其刚
方之政。亓之伟设法救助流离乡民,专设房屋70多间,解救并收容被变民掠去的山东妇女
一百多人,发给路费,送其还乡。崇祯十三年(1640年)莱芜荒歉大饥,斗米数金,亓之
伟捐谷800担, 煮粥赈饥,使一千多人赖以活命。后升任山西佥事分巡阳和,三年后,迁
任参议分守朔州。崇祯末年(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向明王朝都城北京挺进,沿
途势如破竹。李自成部攻下宁武城后,便围攻朔州。亓之伟难以阻挡,退守朔州城,并在
最关键的西门把守。此时,与其一同守朔州的守备已秘降农民起义军,并劝亓之伟开门纳
降。亓之伟当面责骂,被在城门后埋伏好的守备士兵刺伤,将其用毛毡裹身,打开城门投
降。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二十一日,李自成亲自劝降,亓之伟不从被杀。李自成进
城后,有感于亓之伟气节,对其家属适当安置,并令其制棺收尸,葬于朔州城西。明朝为
其在城西厢建立“世科坊” 和“联捷坊”。后清兵入关,亓之伟夫人冯氏携6岁的儿子收
其骸骨,护送回乡,安葬于苍龙峡西侧羊庄村南,清廷以其殉节,命礼部侍郎孙之獬撰写
墓志,并厚葬予以表彰。清乾隆五十四年(1787年),对明末死节臣民予以谥号,追谥其
为“忠憨”,并崇祀为乡贤。
亓之伟居官之外,善写作,著有《苍麓四书》《素尝辛草》《过淮赋》及墓表数篇。
毕生辉(生卒不详) 莱芜槲林前村人。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考中举人,任山东宁
阳、四川雄县教谕,后升为督学。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授武清县知县,到任后请
托之牍,数至不应。有一董姓太仆寺官员,把民田作为屯田,以扩大自己的功绩。毕生辉
力拒不可,遂得罪其人,遭其弹劾调任赞皇县知县。后升南京户部郎中,历管盐政、铜务
和九库务,到任后谢绝请托,清理积弊。后因母丧悲哀过度,致病而卒。被崇祀为乡贤。
韩绵禧(1626—1648) 字昌伯。明天启六年(1626年)生,莱芜口镇北街村人。幼年颖
悟,艺文博大典宏。15岁时受到魏似韩赏识并随其读书。16岁入县学、17岁补增生、18岁
时又随魏似韩在大冶读书,砥砺日益,学问大增。崇祯十六年(1643年),按台视察,18
岁的韩绵禧被考核为一等。19岁时,在兴国寺进修,水平大进,文章如“锦绣珠玉、琳琅
夺目”。此年义军蜂起,时局动乱,只好回家寻旧书舍继续攻读。清顺治二年(1645年),
参加会试补廪生,当时清朝首行乡试,试题内容为《尚书》,与其老师魏似韩、同乡张四
教同时考中举人。顺治三年(1646年)又与张四教联捷进士,授江西进贤县知县,莅任一
年,抱病而归,顺治五年(1648年)卒。
靖节禅师(1606—1652) 女。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生,莱芜人,为莱芜贡生李森
长女。天启五年(1625),青州府第六世衡宪王朱常 氵庶 以李氏世为名门,聘
为其第二子衡世子之妃。天启七年(1627年)七月,朱常氵庶 去世,因其长子幼年去世,
其第二子衡世子立为衡王,册立李氏为王妃。崇祯元年(1628年),衡世子因病去世,其
三弟朱由橄被立为衡王,李妃遂出宫别居。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兵入关后,李妃以缣
悬梁自尽,因缣断坠地而免于死。清廷派官员到青州查抄衡王府宫眷财物,因其闲废而被
豁免,赎为庶人。清顺治三年(1646年),李妃回到莱芜,祝发为尼,名妙祝金,人号靖
节禅师。与其一起出家的宫女尊其为师,有弟子三人,名妙还金、妙运金、妙节金;徒孙
二人,名真山、真禄。出家后戒律精严,勤苦不辍,于顺治九年(1652年)圆寂。
朱廷位(1606—1652) 字蒲生,号舆三。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生,莱芜城子县村
人。沂水训导、邹县教谕朱启蒙(朱童蒙之兄)的长子。朱廷位修干癯形,性格疏放,傲
睨善谑,明敏强记,锐意博古。当其15岁时,督学使麻城梅之焕,招一些聪慧少年办“小
儒童”班,朱廷位列其中。其文章皆用古法,当时梅之焕怀疑其抄袭,当面测试,随问随
答,毫无难色,因而受到器重。崇祯十五年(1642年)考中举人,以博学宏词著称。清朝
建立后曾绝意仕进,但在朝廷的严令下,于顺治三年(1646年)怀着悒郁的心情进京赴考,
考前痛饮,临场大醉,被人搀扶进考场,结果三场一挥而就,被选中进士。按例放官时,
被任命为河南唐县知县。上任后,招抚流民,开垦土地,与士子谈文。对盈余的钱谷和所
收的往来船费如数缴库,一尘不染,治理有方。顺治六年(1649年),因父去世回家守丧,
三年期满后补任江西广昌县令。上任时缺乏路费,不得已把家中土地卖掉后方才成行。当
时建昌府在广昌县的地盘,府尹是清朝满人,朱廷位对其有成见,不理不见,府尹为此大
怒,诬陷其贪赃一万银两。顺治九年(1652年),朱廷位因受府尹诬陷,愤极而逝,其书
童逐家乞讨才得以入殓。顺治十年(1653年),其弟朱廷似将其灵柩接回莱芜归葬。遗文
有《圆寂靖节禅师比丘尼李姑墓志铭》。
朱包蒙(1576—1658) 号函吾。明万历四年(1576年)四月十三日生,莱芜城子县村人。
明代名医。庠生出身,其性格“宽和与人,敬慎持己”“纯俭笃厚、仁恕谦退”。年轻时
因其继母有病久治不愈,遂从儒就医,常读《内经》《素问》等,过目不忘。后因其兄朱
童蒙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之功,于崇祯元年(1628年)被朝廷荫授为肥城所镇抚,
继升迁为守备。朱包蒙酷爱医学,不乐仕进,淡泊名利,潜心行医,重视临床辨证施治,
“医疾奇中之法,多出人意表之外”,治愈众多疑难杂症,成为一代名医;重视药饵服法
与炮制,认为“一丸一剂虽微,关人性命甚重”。当时找他看病者车马不绝,溢路盈门,
他不分贵贱亲疏, 热心诊治。 一生治理奇疴、挽救大危、周济大歉无数。清顺治十五年
(1658年)七月三十日卒。
吴承供(生卒不详) 女。莱芜人。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来到凤凰山连云洞(今朝
阳洞)修炼,与徒郑尚玄、徒孙赵得成化缘募捐,在洞左闢石室供奉观音像。自崇祯十五
年(1642年) 开凿, 到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竣工,历时18年。其间得到知县武士豪
(河北正定进士)及致仕知府李生的支持。康熙贡生、训导李瞻题额“紫台秘室”,是
莱芜最大的人工石窟,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承供圆寂后,葬于朝阳洞下石墓室
中,后人称为“仙姑墓”。
毕维地(生卒不详) 莱芜槲林村人,西安府同知毕如松之孙。因其姐为济南德王府的妃
子,由庠生授仪卫司都指挥使。明崇祯年间,由于灾荒连年,农民暴动接连不断。崇祯十
四年(1641年)三月,泰安农民军首领颜松亭、田茂德攻泰城不克,继而数次转攻莱芜城。
毕维地变卖田产,招募兵士,辅佐县令保卫莱芜,顽强抵御,两次打退他们的进攻;四月,
农民军首领史东明率众攻泰城不克,又以数万人攻莱芜,驻扎口镇。毕维地乃密令济南总
兵刘泽清、营将毛邦贵,深夜乘其不备,突然发起攻击,史东明中流矢而亡,余众皆平。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李自成农民军委派刘复炎为莱芜知县,刘复炎到任后向乡绅
富户逼饷甚急,毕维地率乡勇攻杀刘复炎。农民军郭升部闻讯重兵压境,又委任李开方为
莱芜知县,毕维地求兵于济南德王,将李开方擒送官军正法。农民军王铭盘部围攻淄川,
毕维地率兵驰援,淄川之围遂解。清朝建立后,因功加副将衔,奉山东巡抚方大猷之命招
抚新泰等县。顺治年间,以田松山、吴少白为首领的农民军连破蒙阴、郯城等县,但鉴于
毕维地威名, 不敢冒犯莱芜, 后有过路官兵索饷闹事,毕维地驰谕即止。清咸丰十一年
(1861年),莱芜知县殳恩鉴为其建“毕公祠”。
毕维地曾修建云台山(一名龟寨山)围寨,名为“聚圣寨”,分上下两寨,遥相呼应,易
守难攻,使寨中难民免受涂炭。咸丰年间,民团团长、附生王曰忠重修云台山围寨时,曾
出土毕维地铸造的铁炮十一尊,知县殳恩鉴遂命将“所获铁炮,留镇云台”。
李盛枝(1586—1672) 字言本,号本厚。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生,莱芜北埠村人,
李率六世孙。20岁中秀才,崇祯六年(1633年)中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中进士。历
任山西临晋县知县、刑部四川司主事、刑部浙江司员外郎、刑部四川司郎中。清顺治八年
(1650年)任直隶顺德府知府,后历任怀隆兵备道副使、江西岭北道右参政,诰授中宪大
夫。康熙十一年(1672年)告老还乡,当年卒。
程 云(1610—?) 字天翼,号松壶。莱芜程故事村人。清顺治六年(1649年)考中进士,
顺治七年(1650年)任京西道德安府孝感县(今湖北省孝感县)令,因不得志,顺治八年
(1651年)辞归故里,与好友以诗文唱和为乐。其诗以晋人为近,有盛唐遗音,最擅五律。
程云一生,天才骏发,不受拘束,时人称为“逸才”。著有《无辨集》,其诗集《松壶诗
集》16卷,采入《山左诗抄》。
叶方恒(1615—1682) 字嵋初,号学亭。江苏昆山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
康熙八年(1669年)由贵阳推官任莱芜县令。下车即视察民间,了解赋税户口情况。在任
期间连年干旱,青州饥民千余人流寓莱芜,他根据泰安府郡招民檄文,遣抚流民,备资遣
归。仿照古制社仓法,募捐囤积粮食,以防灾年。创建正率书院于城西,月试诸生,鼓励
士子要饬躬敦行,并作讲语十六则,教育民众。县署堂廨因地震倾危,他主持对内堂进行
整修,加盖小屋数间以藏案牍,新建厅堂三间,命名“景范堂”,以志学习范贞节先生釜
鱼甑尘、清白守节、好廉自克之风,作为考治讲政之所。改建贞节先生(范丹)祠,以教
化士民。政简刑清,废坠皆复,士人以其同范丹、韩韶相并提。
叶方恒曾上呈《申覆开矿详文》,详细叙述罢开铜铁矿的理由:靡费资本,无可赔补;伏
莽发机,矿徒造反;潜踪之地,隐匿逃犯;引发争端,梃搏互伤;挖伤山脉,耗竭流泉。
由此,清廷鉴于明末开矿引发多次矿工起事十分重视,对采冶持谨慎态度。他主持编纂康
熙《莱芜县志》。该志上承明嘉靖、万历莱芜县志,补录清前期的一些珍贵史料。他文章
诗词俱佳,遗有文章数篇、诗词36首,另著有《山东全河备考》四卷,内容有图志、河渠、
职制、人文等。累官至济宁河道。
魏似韩(1607—1688) 字公度,号两屏。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生,莱芜口镇东街
村人。清顺治六年(1649年)考中进士,任陕西户县知县,在任惠政颇多。当时户县赋少
费繁,赋税之外又加私派,魏似韩便革除因里正、里书所置费用千金,送上官礼仪费千金,
运送例征粮草脚使费两千金,接待上司及杂差费八千金以及驿务费若干。还将驿站费用由
民负担改为由官负担。他指挥民团,保家护县,使一方安定。据实申报荒田,使因前任少
报荒田多加的赋税得以豁免。惩治不法豪门,伸张正义。新修学宫,精心课士,连举7人,
继又连中21人。后魏似韩因公路过户县,百姓万余人夹道欢迎。顺治十一年(1654年),
名宿抚按交章举荐,以其政绩卓著,钦赐袍帽,勅封文林郎,升任工部屯田司主事。顺治
十二年(1655年)钦差提督宝源局印务。在宝源局,严肃纪律,斥退炉头所送之礼。顺治
十三年(1656年),委托本司郎中印务会同楚抚题为除荒事奏部议,得到批准。当让其钦
差提督徐淮中河任命书刚下,因有人向吏部诬告其涉冒滥驿站马夫银而辞归,专心侍奉老
母。顺治十四年(1657年),当吏科累疏奏吏部批准其复职时,以老母年迈需专心致养为
由坚辞未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偶感风寒而卒,张四教为其撰写墓志。著有
《知足说》《安命说》《勉学说》《旷官论》《训子语》《幼学戒》等,遗文有《重修天
齐庙记》。
张四教(1605—1698) 字道一,号芹沚。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生,莱芜张家台村
人。以厚德著名,曾积攒粮食三千石,以备饥荒,后遇灾年,把粮食全部贷出,并将一千
多张借据全部烧毁。万历末年遇大灾荒,县令知其贤良,让其负责施粥,他竭尽职责,救
活饥民无数。清顺治三年(1646年)考中进士,任山西平阳府推官,在任因“司法平、折
狱敏”,“断狱明决”,仅九个月,抚按交章上奏,以政绩卓异御赐袍帽,升任吏部考功
司主事、兵部随驾员外郎,皆都胜任,超授山西提学道按察司副使,提都学政。课士先看
德行,再看殿试,最能知人善任。在陕西泽州时,发现陈廷敬有才,提拔重用,后陈累官
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四教在山西秩满,因考绩卓异,整饬榆林兵备道陕西按察司
副使,到任禁科敛、省徭役、招流亡、驭军绥民、兴学劝农,莅任三年,军民大悦。后因
其不能事权贵而被罢归。临行之日,布袍肃然,毅然策骑而返,毫无落魄之相。
张四教文章著称于海岱之间,著有《独宦斋稿》《榆山讲义》,其《大榆山房遗诗》以超
浑见长,由陈廷敬作序,并采入《山左诗抄》。另有《正率讲院碑记》《重修学宫记》等
遗文多篇。曾主修《抚州府志》。他晚年仍嗜学如初。平时布衣草履,隐居城南苍龙峡,
构筑斗室,取《诗经·陈风》中衡门一诗:“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之意,命名“乐饥斋”,以昭示人穷志不灭,虽然饥贫,但怡然自乐的落落胸怀。康熙三
十七年(1698年)去世,葬在苍龙峡南的蟒道山,被崇祀为乡贤。张四教一生为诸生20年、
归休40年、居官仅10年,却“名在世、泽在人、乐在身”,是一位传奇人物,莱芜及周边
地区,留下他许多轶闻传说。因他性情坦率,不为礼俗所拘,以诙谐幽默出名,人称“张
闹玄”。
张 严(生卒不详) 字敬孚,号肃山。莱芜张家洼村人。清康熙九年(1670年)考中进士,
任莱阳、郓城教谕候选中书。曾热心佛学,后受其好友陈明新劝勉,潜心儒学,学有所成,
著有《序身心图说略》《人说略》《大树居遗集》《登莱旧事考》《八阵图记》,遗文有
《重修碁山观募缘引》《怪石记》《新建龙王庙记》等。
魏锡祚(1669—1734) 字子晋,号长麓。清康熙八年(1669年)生,莱芜口镇东街村人。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进士后,初任河南林县知县,以考绩卓著升江南泰州知州。
泰州濒临江海与湖泊,被称为“淮南泽国”,地势低洼,水患多发,魏锡祚视察地形,蓄
泄兼用,浚河筑堤,疏浚近百里,水患减少。当时诉讼多、疑狱多,他发奸擿伏,审结大
量疑案与冤案。在泰州期间,重修儒学与胡安定祠,募修海陵试院,捐建育婴堂,重刊泰
州志,使世风重振。在泰州十三年,事无巨细,皆反复思考,慎重裁决。雍正四年(1726
年)春奉命守盱江,十七个月后调任江西建昌府知府。临行前,士民蜂拥其署前,“盈衢
叠巷”,“涕泣攀留”。年余升任署理江西通省驿传盐法道兼巡瑞袁临筹处提刑按察司副
使,官阶中宪大夫。雍正十二年(1734年)以病辞归,卒于路途。卒后崇祀为乡贤。
魏锡祚通达经史,深研理学,早岁即文坛宗匠,工诗善文,著有《树德堂诗文稿》等书。
居官后著有《盱江治牍》《海陵治牍》,被称为“仕学鸿模,太平治谱”。
刘国英(生卒不详) 字乐三,号松园。莱芜西泉河村人。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
中进士,初任江西泰和知县,兴学课士,澄清讼狱,治绩为当时赣省之最,士民皆怀其德。
六年后入京,授吏部文选司主事,选为考功司员外郎,补任验封司郎中。当时正值乐亭大
饥,奉命携帑金两万前往赈灾,回京途中,遇饥民流徙者甚多,均给资遣归,救活无数。
遂升任户部掌印给事中,后转吏科。时有两桩疑难案件,皇帝交由刘国英办理,刘国英秉
公执法、妥善处置,让人心悦诚服。皇帝在众大臣面前表扬刘国英为官忠诚老实,时人便
称其为“刘老实”。后因病引归,杜门教授生徒,以终其身,学者尊称为“松雪先生”。
卒后崇祀乡贤。
张 嵩(生卒不详) 字立人。莱芜张家台村人,张四教之孙。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考中进士, 授衡阳县知县。当时衡阳定额赋税5万多,并折征漕运,名目繁多,张嵩分为
四季输纳,缓解赋税压力。同时革禁吏胥主柜者,减轻人民额外负担。张嵩始至之日,县
门讼者如市,经一年多精心治理,十减七八,一时称神。升任盐粮分发同知,后告归,二
十年后去世。卒后崇祀乡贤。著有《在青集》。其子为贡生,其孙被褒嘉为应州州同。
亓 煦(1646—?) 字子恒,号暄严。清顺治三年(1646年)生,莱芜团山村人。康熙三
十六年(1697年)考中贡生,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考中举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考中进士,任直隶河间府青县知县。他在任期间,德才兼备,克己爱民,被朝廷敕封文林
郎。后调任长芦都转运盐使,负责沧州分司,不久告归。
许汝盛(生卒不详) 清代莱芜陈家峪村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考中进士,任刑部主
事,吏部员外郎,户部郎中,兼理钱法堂事务,授四川雅州府知府,四川驿传盐茶道署按
察使司按察使。
韩 珏(1679—1739) 字合璧,号讱庵。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生,莱芜人。雍正十一
年(1733年)考中进士,任四川奉节县知县。到任后整肃盐市,革除其弊。时奉节无井,
居民皆吃江水,韩珏将城中一座久已淹没的“利民池”清淤扩展,以竹筒将山上泉水引入
池中,解决居民吃水问题。奉节房屋鳞次栉比,均是竹木结构,最怕着火,韩珏捐大桶四
百个,分置街巷,令盛满水,并设置担头四名,各统百夫,具筲筒,制号衣并器具,每当
火起,闻信号则齐力扑救,使有火无灾。韩珏为政,先教化、后刑罚,选择诸生中品方行
洁者为长, 广厉士习, 慎简民约,公开张贴,让民知法。韩珏在奉节五年,于乾隆四年
(1739年)在任所弃世,老百姓为其“罢市巷哭”。卒后崇祀乡贤。
魏昭藜(1722—1768) 字向明,号南轩。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生,莱芜口镇东街
村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考中进士,初任四川夔州府开县知县,上任时正值土匪猖獗,
他带领官兵和民团加强防御,土匪不敢进犯,百姓安居乐业。后调奉节任知县,当了解百
姓赋税过重后,决心革除,但当时赋税已成定例,同僚劝其不要自找麻烦,引火烧身,他
坚定地说:“明知百姓陷于水火而不起而拯之,何谓父母官耶?”他不顾个人的进退荣辱,
力排众议,减免百姓的苛捐杂税,受到百姓的拥戴。对下属管理很严,曾约法三章,一不
徇私枉法、二对犯人不轻易用刑、三对知法犯法作奸犯科者与庶民同罪,刹住徇私枉法之
风。后因政绩卓著,升任直隶州知州,不久因病卒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
牟愿相(1760—1811) 字甫,号铁李,牟绥(曾任莱芜县教谕)之子。清朝乾隆二十
五年(1760年)生,栖霞古镇都人。邑痒生。著名古文家。一生体弱多病,仅得年52岁。
著有《小草堂诗文集》 《小草堂杂论诗》 等。其《小草堂杂论诗》分“诗小论”
“杂论诗”“又杂论诗”三部分。“诗小论”为仿敖陶孙《诗评》之托所作诗人评语,有
后出转精之妙;“杂论诗”论古今诗家,持论有独往独来之概。乾隆末叶,他随父流寓莱
芜六年间,几乎游遍了莱芜的名山、古迹,潜心研究历史及风土人情,结交当地文人墨客,
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遗有《思家赋》《寓莱诗抄》《夹谷行》《莱邑山水杂记》
等诗、文数百篇,共10万余字,所做诗文成为有时代风土特征之文献。
亓占峰(1784—1863) 字依山。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生,莱芜黑峪村人。少年习
医,凡见外科名著均反复研读。历时数载,终成名医,尤以医治疮疡见长,屡起顽疴。为
人治病不骑马、不坐轿、不吃请、不收礼。晚年医术益精。寿终后葬于雁翎关之侧。
潘绍烈(1799—1868) 字子骏,号西邨。清嘉庆四年(1799年)生,莱芜杨家镇村人。
幼年因家贫辍学,后得堂兄潘绍龙鼎力相助,从师廪生张鼎文,学识文章大有长进,清道
光五年(1825年)考中秀才,道光八年(1828年)考中举人,道光九年(1829年)连捷进
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武英殿协修,留在京城编史修志,因其书法文章俱佳,勅封文林郎
散馆。同僚妒其年少才俊,谗言诋毁,被谪直隶元氏县知县,因父卒回家守丧,服除后任
福建瓯宁县知县,不到一年,又因母卒归,服除后不复出。同治七年(1868年)去世,卒
后崇祀乡贤。
潘绍烈少负重名,潜心理学,以文章著称,号称当时莱芜“文章宗匠”。其制艺拙中见奇,
言皆有物,继承前人又自成一家;古文则峭洁廉悍,有柳宗元遗风,其《重游余家泉记》
一文有苏东坡《赤壁赋》之胸襟气势,有潘(潘绍烈)牛、李(章丘李廷)马、刘(益
都刘清源)龙之称。诗宗陶渊明,自然真朴;其书法遒媚,刚柔相济,受到何绍基推崇,
名重当时,晚年应邀主讲“汶源书院”十余年,以“讲明修己治人之道,养其忠君爱国之
心,于文章尔雅之地,以备折卫御侮之用”为宗旨,较著名的学生有进士吕宪瑞。咸丰年
间出资修建围寨,新泰盐务当时激起民变,数万人揭竿而起,潘绍烈驰往排解,免成巨患。
一生著述甚丰,惜多散失,其后人将其遗文汇集成册,名《潘太史遗稿》,其弟子吕宪瑞
撰写序言。今境内有许多碑文为潘绍烈所撰。
吕宪瑞(1833—1897) 字辑堂,号芝岩。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生,莱芜大芹村人。
同治元年(1862年)考中进士,任湖北家州知县。为人豪爽耿直,为政有才干谋略,善于
决断。在黄陂时,加强城防。在东湖任上,用秘计擒拿巨盗。到江陵任后,修复已经圮废
数十年的“龙山书院”,新筑江堤数十里。当时禁教甚严,一次获教会名册,上载教徒数
千名,若按此擒获,定能提拔重用。吕宪瑞认为入会者多为一般群众,按册逮治,定生冤
滥,便将其名册焚毁,避免滥杀无辜。调署汉阳、蕲州、黄冈后,整肃吏治,强化社会治
安。后调河南登封,到任正值饥荒,加上历任知县侵蚀,县库一空,他多方筹措,办赈务、
抚流亡、给牛种、劝农桑、编保甲、建书院,使登封得治。后调滑县,不久即升任礼部精
膳司主事,临行时囊空如洗,士民争相凑钱为其送行,坚辞不受,得同僚资助方以成行,
又怕士民强留,乘夜悄悄出发。后由礼部精膳司主事补任许州知州,钦加三品,到任后去
消漕宴,立文社、抗雹灾、捕虫蝗、减税赋、节俸办义塾。其文章师承潘绍烈,著有《菊
花诗集》,遗文有《潘太史遗稿序》。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病逝。卒后崇祀乡贤。
其父吕传诰,字星使,号蕉雨,清咸丰五年(1855年)举人,任济宁州学正,文名噪一时,
所作碑铭、志、传,冠绝一时。回乡后倡修“蕉雨书院”,主讲其中。其子宪瑞成进士,
侄宪春、宪和、宪秋皆为举人,宪栋为拔员,一门科第,皆亲手所教。
李墨林(1826—1902) 本名应翰,字西园,一字翰(汉)卿。清道光六年(1826)年生,
莱芜肖马庄村人。李氏为书香门第,官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授业老师12人,其
中知名的有莱芜举人、光禄寺署正、济宁州学正吕传诰,进士、泺源书院主讲刘耀青,进
士、蒙阴知县文颖等;受知老师17人,其中有3位是知县、7位是山东学正。从县学到府学,
在8次考试中有6次是第一名,其余两次分别是第二名和第三名。后由恩贡生考取正黄旗官
学汉教习,在京期间拜当时吏部尚书徐桐、前礼部尚书延煦、兵部尚书潘祖荫、理藩院左
侍郎恩棠、 顺天府尹高万鹏为师。光绪十四年(1888年)参加顺天府乡试,考取举人,4
位主考评价其文章:理明词达、响切光坚、思清笔健、机畅神流。累授为五品奉直大夫。
李墨林一生以文章著称,其五艺陆离斑驳,美不胜收,征引赅博,吐嘱古雅;其《易》与
《春秋》特见出色。礼艺尤为经意,诗亦秀雅,著有《墨林集》。还乡后为防匪患,保障
乡民安全,主持修建村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