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农村居民生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755&run=13

收入 1978年以前, 境内农村沿袭“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生产队为基本单位”的政
社合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农业生产徘徊不前, 农民收入增长困难。1978年,农业总产值
2.28亿元,粮食总产量30940万公斤,农业人口每人年平均占有粮食328.3公斤,农民人均
纯收入94元,农村居民几乎无储蓄存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莱芜县革委召开多种经
营工作会议,号召打破单纯经营粮食生产的僵化局面,发展多种经营。1979年,贯彻执行
《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
率先打破吃“大锅饭” 局面。至年底,农业总产值2.32亿元,粮食总产量34328万公斤,
农民人均纯收入109元,农民生活逐渐好转。
1980年至1986年,境内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极大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农业指导方针从单纯“以粮为纲”转向“农林牧渔多业并举”上来,同时贯彻执行中共中
央关于“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方针,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在抓紧粮食
生产的同时,重视经济作物种植,集体和个人收入大幅增加。1982年,农业总产值2.63亿
元, 粮食总产量37.43万吨,农业人口人均占有粮食388.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47元,
实现自给有余,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全县首次出现收入过万元的农户,共10户。至1986年,
农业总产值6.56亿元,粮食总产量40.20万吨,农业人口人均占有粮食417.9公斤,农民人
均纯收入480元,农民收入迅猛增长。
1987年后,全市以“乡镇企业、多种经营大发展”为指导思想,发展乡镇企业、多种
经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完善农村承包责任制,推进科技、农机、购销三大服务体系建
设,理顺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土地发包与承包的关系,建立和发展商品粮基地,实现由
农村产品经济向有计划商品经济过渡。 1987年6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鼓励农民进
城务工经商办服务的几项规定》后,一批思想活跃、意识超前的农民进入莱城开办商业、
服务业。随着农村改革的持续深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逐步稳定增长。1992年,
全市农业总产值11.12亿元,粮食总产量47.99万吨,农业人口年人均占有粮食488.1公斤,
农民人均纯收入955元。
1993年至2000年,市政府确立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以效益为中心、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开发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的指导思想。
针对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变化,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生姜、大
蒜等优势农作物,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业,拉长农民增收链条。推进乡镇企业实现二次、
三次创业,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鼓励帮助农民进城打工,农民收入大幅增长。1997年,
全市农业总产值20.88亿元,粮食总产量42.97万吨,农业人口人年均占有粮食518.2公斤,
农民人均纯收入2690元。200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2.86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246元。
由于农业经济水平普遍提高,农民生活得到改善。
2000年后,全市各级紧扣农民增收主题,实施“富民强村”工程和“镇村建设年”活
动,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业劳动力
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落实农业税及附加减免、取消以及粮食直补、
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 刺激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200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
3246元增加到4684元,年均增长7.6%。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2005年, 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2000年的991.15元增加到1465.97元;从经营二、三产业
得到的收入增长迅速,由2000年的499元增加到2005年的1030.13元;政策促收减负效果明
显,人均税费支出从2000年的71.72元下降到2005年的1.85元。
消费 新中国成立前, 农村消费水平低下。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消费水平有所提高,
但整体水平依然较低。至20世纪70年代末,食品消费以粗粮为主;穿着色泽单调、款式单
一,不少人仍以自纺自制的粗布衣为主;几乎无自行车、缝纫机等家庭日用耐用消费品;
住房多为土坯房;个人没有经营性投入。1980年至1985年,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
任制的全面推行,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消费水平增长较快。这一
阶段,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逐步实现细粮化;衣着基本告别自纺自制的粗布衣,开始大量
购进化纤衣料;自行车、收音机、手表及大型家具、沙发、写字台、大立橱等日用耐用消
费品开始进入普通家庭;不少农民开始翻修房屋为土坯房披瓦,或盖新房;为满足生产需
要,大量购置大牲畜、农机具。
1986年至1990年,农村承包经营责任制逐步完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多种经营
收入增加,加之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这一阶段,农
民的食品消费开始由“吃饱”向“吃好”转变,食品消费支出结构有明显改善,衣着改变
色泽单调、款式单一的状况;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手表、钟表等日用耐用消费品普
及,黑白电视机、电风扇等进入农村家庭;居住支出增长迅速,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新建、
翻新住房多为砖瓦结构,不少地方已有钢筋混凝土结构;为扩大生产、改善生产条件,家
庭经营支出进一步增加,农业机械、农村用电量、化肥使用量保持较快增长。1990年,农
村居民每百户拥有日用耐用消费品自行车144辆、缝纫机67台、手表161.7只、电风扇44.8
台、电视机71.8台。
1991年至1995年,集中力量大搞中低产田改造,全面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优质高
效农业,农民生产、生活消费增加。其间,全市农村在全面解决温饱的基础上,部分向小
康生活迈进,食品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等日用耐用消费品进入农
村家庭;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砖瓦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比例增大;农业生产经营投
入加大,大型工业机械、运输机械、生产用房大幅增加。1995年,农村居民人均购置生产
用固定资产支出19.71元, 其中大中型铁农具支出0.18元、运输机械支出1.21元、畜产品
支出0.12元, 年人均家庭经营费用支出557.30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71.72元,其中食
品支出855.93元, 衣着支出100.73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73.94元;每百户拥有
日用耐用消费品自行车166.2辆、 缝纫机63.4台、 钟表98.8只、 手表122.5只、 电风扇
105.5台、黑白电视机81.4台、彩电20.9台、洗衣机0.3台、电冰箱1.4台、摩托车11.2辆、
大型家具703.2件; 人均居住支出为151.90元;人均居住面积22.1平方米;人均文教娱乐
用品及服务支出86.72元, 其中学杂费50.12元;人均医疗保健支出69.63元,交通和通讯
支出24.58元。
1996年至2000年,全市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推进乡镇企业二次
创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农民消费水平有新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活环境和社
会保障得到改善。 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购置生产用固定资产支出86.22元,其中大中型
铁农具支出0.13元, 农林牧渔业机械支出8.93元, 工业机械支出0.27元,运输机械支出
45.92元, 役畜、 产品畜支出0.25元。人均家庭经营费用支出850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551.59元, 其中食品支出760.37元, 衣着支出99.99元, 家庭设备、 用品及服务支出
83.84元; 人均居住支出182.84元,其中住房支出94.64元;人均医疗保健支出88.94元,
交通和通讯支出93.33元。 家庭日用耐用消费品在自行车、电风扇、电视机等普及的基础
上,电视机实现由黑白到彩电、由小屏幕向大屏幕的升级换代,有的乡镇还建立差转台和
闭路电视系统,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电56台、洗衣机4台、电冰箱6台、摩托车28辆、
大型家具780件。
2000年后,农民生活消费日趋增加,消费领域不断拓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
农村居民人均购置生产用固定资产支出61.99元; 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79.85元;人均生活
消费支出2719.11元,其中食品支出1017.75元,衣着支出139.49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
务支出119.67元。 2000年,农民吃、穿、住三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7.2%,满
足生存需求的特征明显;2005年,这三项支出所占比重为60.2%,下降7个百分点,农民生
活逐步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人均居住支出480.77元,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7.14平方米,
室内卫生及其他配套设施不断改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家用电器设备大幅度增长,生活
信息化程度提高。 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92.2台,电冰箱14.12台,洗衣机20.2台,空
调、电脑、家用汽车等也步入农民家庭;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连年增长,2005年人均
471.27元。 交通、 通讯事业迅猛发展,手机每百户拥有量达50部,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
272.77元, 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由35.7%提高到58.63%。2000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48.97%,以后逐年下降,2005年下降到37.4%,达到全面小康40%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