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群众体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730&run=13

清代至民国时期,境内民间有二月风筝、三月踏青、六月游泳、九月登高等体育活动,
农闲时间许多村庄设有拳房,教习打拳、耍棍、舞刀等武术。
新中国成立初期,县机关、社会团体首先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早晨半小时跑步,推广
第一套广播体操,星期天、节假日、每天晚饭后,开展篮球、乒乓球、拔河、象棋等活动。
1958年后,农村出现体育活动热潮。1960年,因经济暂时困难,农村体育活动处于停顿状
态。
“文化大革命”期间,机关、厂矿、农村皆以青年民兵为组织形式、开展军事训练,
经常举办射击、投弹、拔河、篮球等比赛活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境内农村体育活动日趋活跃,机关、厂矿体育活动不断扩
大,活动内容更加丰富,羽毛球、乒乓球、武术、象棋、长跑、太极拳等,成为干部、职
工和城镇居民喜爱的锻炼项目。特别是农村体育,成绩显著。
地级莱芜市建立后,群众体育快速发展。至2005年,全市厂矿、企业、机关团体有篮球队
400多个、排球队150多个、乒乓球队400多个、足球队60余个,长年坚持锻炼者8万余人。
群众体育组织机构比较健全, 有体育总会1个,有老年人体育协会、武术运动协会、篮球
运动协会、 乒乓球运动协会等单项运动协会11个。全市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20人,其中
国家级4人,一级57人。
保健体育 武术 境内武术活动历史悠久,民间“拳把式”以城区、口镇、方下、牛泉、圣
井、高庄、腰关等地为多。南白塔村的武术运动已有百余年历史,1927年,村中设有拳房
3个, 村民喜爱练武者甚多。1930年,民国县政府将分散在民间的武术艺人组织起来,在
莱城设国术馆,招收莱城附近的40余名青年练习武术。抗日战争爆发后,民间虽有自发的
武术活动,但既无组织也不公开。
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性的武术活动逐步恢复,县人民政府及体育运动委员会多次举行武术
表演和选拔赛,经常派出代表参加泰安地区和山东省武术比赛。1957年,县体委帮助南白
塔村恢复拳房, 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发动青年挖成100平方米的地窖,每天晚饭后集中习
武, 共有学员24人,学习内容以徒手拳为主,结合学习器械,一般学会6套以上拳术,最
多者学会9套。1958年2月,泰安专署转发《莱芜县圣井南白塔村丰产社开展武术活动的经
验体会》,推广到全区。是年起,机关、厂矿部分职工开始学习太极拳、太极剑。新中国
成立后,境内著名拳师有西关村王呈章善使卧龙刀,武艺高超;东榆林村郭德元精通拳术,
尤善擒拿,1956年10月在山东省武术比赛中获少林拳二等奖、行者棍表演一等奖;北徐冶
村韩汝存善摔跤,多次参加泰安地区和山东省武术比赛,1976年获山东省农民武术比赛第
一名。 1984年,市总工会和莱芜师范学校举办武术学习班,为各地培训武术运动员110余
人。境内知名拳种有方下、高庄一带流行白猿出山拳、大五锤、小五锤、功定拳等;城区
流行鹰爪拳、通背拳;北部山区流行猴拳、大洪拳、少林拳;牛泉、圣井一带流行醉拳、
猴拳。武术器械主要有连环刀、梅花双刀、春秋大刀、卧龙刀、四门枪、少林枪、杨家枪、
达摩剑、行者棍、三节棍、黑虎鞭、滚堂鞭、护手钩等。
20世纪90年代后,莱芜市逐步推广陈式太极拳、形意拳等,其中陈式太极拳有新架陈式太
极拳、老架陈式太极拳、洪传陈式太极拳。至2005年,太极拳成为境内开展最广泛的传统
武术项目。
气功 1984年起, 市体委和老年人体育协会举办少林内功一指禅、鹤相桩等学习班,推广
气功健身法。 1985年,市体委举办养生功、老年健身操等学习班,全市200多名老年病患
者参加气功锻炼。 1987年,全市有9万余人参加锻炼,莱芜市被评为山东省推广引导养生
功先进集体。1988年至2000年,全市气功的种类和习练人数越来越多,影响比较大的有中
华益智功、智能功等。2004年,开始推广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四种健身气功——易筋经、
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
娱乐体育 境内,民间历来流行着许多青少年和部分老年人乐于开展的娱乐体育活动,
多带对抗性。藏捂眼、格登猴、扛马城、打輀、打蹦、跳房、打行头、打墙行头、打柱、
打瓦、踢毽子、拾子、安连儿、老牛赶山、拿王林、东顶、夹子、鸡毛蒜皮等娱乐体育项
目,不需要专门的设备,工具、材料就地取材,简单易行,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在境内城
乡广泛流行。
藏捂眼 今称捉迷藏。2人或多人分两组来(方言,即进行比赛的意思——下同)均可。
活动时间多在晚饭后。双方先指定“家”,划定藏躲范围。活动开始,一方在“家”,用
手捂眼,另一方趁机藏起来,藏躲超过范围者叫“烧死”。藏好后,捂眼一方前去寻找。
找到并用手触到对方时叫“拍打”。躲藏者未被找到或虽被找到但未被拍打者,迅速跑到
家里,叫“收家”。被拍打超过事先议定人数时,交换进行,未超过时继续进行。
格登猴 2人或多人分两组来均可。双方先指定“家”,划定活动范围。活动开始,一
方在前慢跑,一方单腿跳跃追赶。赶上用脚触到对方时叫“踢着”。对方可用手掐其腿落
地或引诱其踢空落地。脚落地后对方可以追打到家,然后重复进行。被踢着者超过规定人
数时交换进行,未超过时继续进行。
扛马城 参加人员平均搭配为两组, 列为单行,相距2至3米对面而立,各推选一领头
人叫“老将”,活动开始,老将问答:“雉鸡翎”“扛马城”。“马城开”“发兵来”。
“你发谁?”“我发×××。你发谁?”“我发×××”。被发者单腿格登,双手抱在胸
前,用膀子互相对扛,反复进行,被扛得脚落地或跌倒即为输,被对方俘去,一轮结束。
如此循环,直到一方只剩老将时,对方老将问:“你发谁?”“我发我自己”。双方“老
将”相互对扛。光杆老将被扛得脚落地或跌倒,另一方才算最后胜利,按事先议定的罚规
处罚老将,然后将人重新搭配再进行;若光杆老将把对方老将扛倒,即把原班人马招回继
续进行。
打輀 “輀” 用圆木砍成,长约4至5厘米,直径约3至4厘米,两端成圆锥形。另备长
约30至40厘米的小木棍1条。2人、两组或多人多组来均可,先在地上挖一小坑叫“锅”,
并议定满数。 计量单位论“勾” ,即量者用手撑住趴于地下,双腿分到极限为一勾,从
“锅”量起。活动开始,先“亮”(即排定比赛顺序——下同),将輀放在锅边用木棍猛
击,以远近排定顺序。出场者将輀击出去,然后双腿叉开站在锅上,对方将輀朝锅旁擦地
皮投去,叫“供輀”。輀停后,距离超过一勾,出场者要一勾、两勾……不超过一勾时,
则瞄准輀掷出木棍猛击。击中后,待輀停下要数一勾、两勾……对方即用勾量。距离超过
要数时,给出场者记成绩,不超过要数时,叫“勾死”;供輀进入锅里或自己击入锅里叫
“淹死”,均让给对方出场。如此循环,各自累计成绩。先满数者为赢,输者按事先议定
的数量给赢者供“棒得”,即手拿輀朝赢者投成弧圈形,赢者用棍迎击,击着继续供,迨
追击空时方算一个。
打蹦 “蹦” 用圆木砍成,长约15至20厘米,直径约1.5至2厘米,平放时有翘,另有
长约30至40厘米的小木棍l条。2人、两组或多人多组来均可。先在地上划好“城”(如图,
大小一般在4至9平方米),议定满数。计量单位论蹦,即量者助跑后双脚叉开跃进(似三
级跳远) ,一步为一蹦;从对角线中心量起。活动开始先“亮”。把蹦置于A处(一般要
垫块薄石片),用木棍击其尖,蹦跳起后落入三角框内,以数字大小排定顺序。出场者将
蹦置于A处击, 落入三角框内,然后击蹦尖,趁蹦跳起悬在空中时,瞄准向远处猛击,按
落入框内数字所指次数击满。若蹦落在“掏”框内或压在任何一条线上,即为“掏”。打
掏时双脚叉开空骑于蹦上,持棍之手从背后胯下击蹦,蹦跳起后迅速将手抽回身前在空中
猛击,令其出城;掏只打一次。若蹦落在“扔”框时为“扔”,即把木棍顺放扔框,双脚
踩住,一手持蹦用力猛打,口中亦喊“扔”,直至蹦落地;扔也只一次。不论遇上哪种打
法,蹦落地稳住后即按距离要数,对方用“蹦”量。距离超过要数时给出场者记成绩,不
足时即为“蹦死” ;蹦在城内第一次击空时叫“噱(xue)死”,均让给对方出场。如此
循环,各自累计成绩。先满数者为赢,输者给赢者供“棒得”,方法同打輀。
跳房 2人、两组或多人多组来均可。先在地上划“房”(如图),并议定多少为满。
每人备一块结实光滑巴掌大小的薄石片, 叫“手石”。活动开始先“告”,将手石从A端
向B端平抛,离B端线最近者为先,依次排列。第一名先出场,站在A处将手石抛于1框内,
然后单腿格登进入1, 用脚将手石踢入2……一直踢到6,从D处踢出,算跳完1房。选择自
己认为合适的1个框叫“占房” ,此房内可双脚落地行走。再站在A处将手石平抛于2框内
……依次进行。手石踢出界外(CD端除外),或压线,或在非占房内双脚落地即为“瞎”
(即失败——下同),让给下一位跳。再轮到自己跳时,从瞎的房内跳起。跳完第二房再
选择一个框占住。 如此循环,各自累计成绩,谁先跳满者为赢。房数可划成4、6、8、10
……还可划成楼房样叫“跳楼”,将最后一框划为套格叫“跳油锅”,只是跳到最后一框,
需双足并拢跃过,手石不是踢而是单脚站住拾起拿在手里。
打行头 “行头”是用线缠成直径4至5厘米的圆球,有弹性。2人、两组或多人多组来
均可。选平整地面为场地(亦可用桌面、杌面、碾盘、磨盘等,议定满数。开始先亮,将
行头垂直抛于地下跳起后,用食、中二指拍下去,弹起来,拍下去,弹起来……边拍边数,
直到失败,以拍的多少排定顺序。出场者将行头抛下弹起,用手指背面挑住,迅速从手指
头顶转入手心拍下去, 边拍边数。如此循环,逢五逢十将行头拍下后迅速转身360度,接
着拍。无论在什么环节失败都为瞎,即让给下一位打。重新入场后从瞎时数起。循环入场,
先满数者为赢。
打墙行头 2人、两组或多人多组来均可,在一光滑墙壁前1至2米处划一横线,叫“杠”,
并议定满数。开始先亮,站在杠外单手将行头抛向墙壁,弹回后再用拇、食、中指接住,
边接边数,直到失败。以打的多少排定顺序。出场者象亮一样,只改用满手接,边接边数
直到瞎。重新出场后,从瞎处计起。如此循环,各自累计成绩,先满数者为赢。
打柱 用行头打。 参赛者分甲乙两队,各队选领头人叫“掐柱的”。选一宽敞场地或
胡同,在一端划杠并定满数。开始先亮,双方掐柱的顺向骑站在杠上,单手抛起行头,用
食、中二指侧向朝场地另一端击去,远者为先(称甲)。比赛开始,甲方将队员随便排好
名次, 准备出场。 乙方全部人员到场地另一端(一般相距20至30米),面对甲方横排成
“一”字队形,叫“挡柱”,即行头打来时加以阻挡。甲方出场队员顺向骑站在杠上,抛
起行头向另一端猛击。乙方千方百计将行头挡住,掐柱的回到甲地,站在杠外,将本队队
员抛来的行头单手掐住叫“掐死”;若甲方出场队员击行头过高,被乙方任何一个队员掐
住,也叫“掐死”;甲方队员抛起行头打不着时叫“噱死”,均让给乙方打。若乙方掐柱
的末掐住,或虽掐住但脚越过杠即算一柱,继续由甲方这个队员打,直到“掐死”,另换
1轮时才换人。如此循环,先满数一方为赢。
打瓦 2人或多人来均可。选一平整宽敞地面,按参加人数立摆几块一触即倒的砖石瓦
块,每块代表一个人,或按“五官”名称,每人每石代表一个器官。各备“手石”一块,
在距4至5米的地方画一横杠。开始先“告”,站在杠外,将手石向摆石处平扔过去,以远
近排定顺序。出场者站在杠外,先说明击哪块石头,然后一边大声喊石块所代表的人或器
官名子,一边将手石平抛过去。击着时为赢,即将石块拿在一旁,继续击。击错时要去扶
起来,其他人则围在一旁乱拨弄其手臂,使其不能顺利扶起来。扶好后再击。什么也击不
着时为瞎,让给下一位击。剩下最后一块时,它的代表者为最终赢者,一块也未击倒者为
输者。赢者按自己代表的器官扭住输者相应的器官,令其叫喊该器官的名字,直到代表者
答应或发笑为止。
踢毽子 选方孔铜钱二三枚, 将布条铰上孔从钱内穿过,扎上10根左右的鸡毛或一束
线麻即为毽子。 2人、两组或多人多组来均可。议定满数先“欠”,即一脚落地,另一脚
踢毽子,直到踢不着或脚落地,以踢的多少排顺序。出场者一边踢一边数,踢一次落一次
脚,直到踢不着,让给他人。如此循环,各自累计成绩,先满者为赢。输者要按议定数量
给赢者“供毛”,即站在赢者对面3至4米处,将毽子弧形抛向赢者,赢者用脚踢着时继续,
踢不着时算一个。比赛时还可议定增加一些花样动作。
拾子 2人或多人来均可。每人备5个直径1.5厘米左右的圆滑石子,叫“子”。议定满
数后先打“记”,将参赛者的全部“子”拿在手中向空中轻抛,用一只手背接几个算几个,
其余落地,然后将接住的子抛起迅速用该手向空中去抓,以抓住多少排定顺序。出场者像
打“记”一样,手背接子叫“顶”,翻手接子叫“甩”,愿接几个接几个。接住后,将子
抛起,该手迅速在地上拾起一个,再接住空中落下的子,叫“抽一”;再将原子抛向空中,
迅速在地上拾起两个,再接住空中落下的子,叫“抓对”,如此在地上拾起三个叫“抢三
(sai) ”。一边动作,一边唱:“一个顶,一个甩,我抽一,我抓对,我抢三”。一轮
结束叫“一记”,将始接之子尽数拿出,算是成绩。子数逐次减少,最后只剩一子,像打
“记”一样在空中抓。在任何一个环节接不住空中落下的子或不能按定数拾起地上的子或
戳着其他子即为瞎,让给对方拾。如此循环,各自累计成绩,先满数者为赢。
安连(liai)儿 2人来,先在地上画“连儿”(如图)。各用小石块或草棒12枚为棋
子,比赛开始,一方先安一子,对方再安一子,如此循环。一方在一线上(不论横、竖、
斜)安两子时,对方必须安一子“锥住”,否则,三子连在一起即为“连儿死”,将对方
的子掐去一枚,成为废子,叫“掐子”,但不能掐已成连儿上的子。安满后,拿去废子,
后安第一子者先走,然后每人一次,轮流走棋。各自极力运筹,千方百计走成连儿或干扰
对方,使其走不成连儿。一旦成连儿即掐去对方一个不成连儿的子叫“闲子”,无闲子可
掐时才掐连儿上的子。直到对方的子少于3个不能成连儿,便告结束,剩子多者为赢。
老牛赶山 2人来, 先在地上划棋盘(如图)。甲方执大子一个为“牛”,置于M处,
乙方执小子14个为赶山者,将子排列在AD线各点及BC线两端之点上。走棋时双方均一次走
一步。甲方先走,面临乙方1子隔点无子时可“跳”,跳过拿去1子;面临乙方在一条线上
(横、竖、斜均可,下同)仅有间格1点的两个子时可“担”,担过拿去2子;面临乙方一
条线上连排4子而终端1点无子时可“推” ,推过拿去4子,如其中有子能担时,还再拿去
担的子。 乙方要极力运筹,避开上述甲方的“本领”,千方百计堵截,逼其往“山尖”N
点上去。 此时,大子可顺连接MN的曲线(叫“牛尾巴”)钻回M处。因此,乙方必须事先
在M处留下1子,叫“锥住尾巴”。直到大子不能跳、不能担、不能推、也不能钻时即为小
子赢,否则为大子赢。
拿王林 先在地上划棋盘(如图)。甲方执大子2个叫“王林”(有的地方叫王伦),
按自己克敌制胜的习惯着法,任意置于A、B、C、D以外的两点,一般是置于M、N、O点上。
乙方执小子在A、 B、C、D每个点置6个。甲方先走,二子可以轮流,也可以一个坐庄,待
机而动,只走另一个。遇乙方隔点无子时就“跳”,跳过拿去一子,不能跳时只能顺线走
一格。乙方千方百计疏散小子,堵截大子,迨将两个大子被堵得无处走时即为赢,否则为
大子赢。技艺高超者,必将两个大子堵在A、B、C、D任意两个点上。
东顶 2人来, 先在地上划棋盘(如图)。双方各执4子,分别置于A、B线点上。每走
一步一子。当双方在一条线上各有一子时,谁先走去一子与自己的子连在一起,形成二子
对一子并排时,即为“顶着”,拿去对方一子,而对方要尽量避开,并进攻。一方只剩一
子时即为输。
夹子 2人来。棋盘置子如“东顶”。走棋时,千方百计将自己二子夹住对方一子,夹
住时即拿去,而另一方则千方百计避开并进攻。直到对方只剩一子即为输。
鸡毛蒜皮 2人来。先在地上画棋盘(如图)。双方各执4子,分别置于A、B、C、D和l、
2、3、4处。轮流走棋,每子走4步,可走方框,亦可走直线,但中间不能有子间隔。随走
随说“鸡毛蒜皮” ,从原位算起,最后一步恰巧遇着对方1子即拿去。直到对方无子即为
赢。战争年代,顺应人们盼望和平心理,改说“世界和平”。
此外,境内还有冬季打出溜,夏季打嘭嘭,将军宝、打瓜、龙拿珠、瞎子逮瘸子等活
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供娱乐体育活动的器
材和方式逐步增多,生产、工作、学习活动日益繁重,空闲时间渐少,上述娱乐体育活动
除藏捂眼、踢毽子、拾子、打行头(改为皮球)、安连儿、拿王林等在农村偶尔见到外,
其余逐步被象棋、扑克、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太极拳、健身气功、健身秧歌、
健身球操等活动取代。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电玩、网游等富有时代特色的
游戏日渐丰富,传统娱乐体育项目逐渐萎缩。
职工体育 新中国成立之初, 主要是县机关、团体职工进行体育锻炼,多是早晨跑步,做
广播体操,星期天、节假日开展篮球、乒乓球、拔河、象棋等活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
代初,莱芜先后被列为山东省钢铁生产基地和“小三线”建设范围,泰安地区钢铁厂(泰
钢的前身)、莱芜钢铁总厂、鲁中冶金矿山公司等开工建设。随着境内企业的增多,企业
职工体育运动开始兴起,节假日、星期天经常组织乒乓球、篮球等比赛活动。80年代,随
着乡镇企业的兴起,规模较大的乡镇企业积极开展职工体育运动。1986年8月,莱芜铁矿、
市第一纺织机械厂、鄂庄煤矿等单位的职工运动员在莱芜剧院进行拳击、散打表演;9月,
在西园溜冰场举行全市首届拳击、散打、摔跤表演赛,莱芜铁矿、市第一纺织机械厂、鄂
庄煤矿等单位的22名运动员参加,观众近万名。
地级莱芜市建立后,全市职工体育发展活跃,机关、企业间比赛接连不断,基层群体
活动规模不断扩大。 1993年6月,市文卫体委与市直机关党委组织历时近10天的市直机关
干部棋类比赛;11月,与二职专组织市职工乒乓球赛和羽毛球赛,与二职专、劳动培训中
心、技校等单位组织职工篮球赛。1994年4月,全市职工信鸽比赛举行;5月,全市职工篮
球赛、外贸系统职工综合运动会、市直机关干部参加的“四棋”比赛分别举行,同时,邮
电局组队参加省“邮电杯”职工乒乓球赛并取得较好成绩;11月,全市“物资杯”职工篮
球赛举行。1995年3月,举办全市第三届信鸽比赛;4月,举办全市“中行杯”田径运动会;
5月,举办全市“公路杯”职工篮球赛;6月,举办首届市直机关田径运动会;10月,举办
全市第一届“中行杯”职工篮球赛、第一届“地矿杯”职工乒乓球比赛和第一届职工田径
比赛。
1996年, 市体委先后与市直机关工委联办有53个市直部门、850余人参加的篮球、乒
乓球、 羽毛球三个项目的比赛;与市总工会联办有18支代表队、近200名运动员参加的第
二届职工篮球赛; 与市老龄委、老干局联办有120余名老年人参加的钓鱼、门球、导引养
生功、 太极拳、太极剑5个项目的比赛;举办市老职工运动会、市医药系统越野长跑赛、
市第四届信鸽比赛、市迎春“大唐杯”乒乓球赛。1997年,市体委组织迎新春篮球赛,与
市劳动局联合举办有22个单位50多名运动员参加的莱芜市首届英式斯诺克台球个人公开赛,
与市武协联合举办有22支代表队89名运动员参加的“对仙杯”武术比赛,与市直机关工委
组织有63个市直单位965人次参加的市直机关田径运动会、有45个市直单位228人次参加的
市直机关首届游泳比赛。
1998年3月, 市体委组织市体校学生到部分乡镇,与乡镇体育代表队开展联谊比赛活
动。 体育下乡活动受到农民的欢迎;4月,市体委会同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组织
莱芜市“土地杯” 首届领导干部运动会,全市70个部门和单位的256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
报名参加,市委书记时立军,市委副书记、市长于希信带头参赛。年内,全市群众性体育
赛事不断,较大的赛事有市教委与市体委联合举办全市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莱城区体委
举办首届少儿乒乓球比赛, 组织20支代表队、146名运动员参加的“益寿堂杯”马鞍山登
山比赛,13个乡镇参加的“九羊杯”省级体育先进乡镇篮球比赛;钢城区举办全区中学生
运动会,钢城区篮球比赛;市建委组织建委系统篮球、乒乓球比赛;市卫生局组织第一届
职工围棋、象棋、跳棋比赛;市鲁中化工总厂举办庆“五一”太极剑、太极拳、拔河表演
和春季乒乓球比赛,举办第四届职工运动会;泰山钢铁总公司举办第五届职工运动会;公
安系统举办第一届警体运动会;华冠集团组织第十四届职工运动会;市武术协会组织全市
第二届武术比赛; 市信鸽协会组织100只信鸽500公里至1000公里的放飞比赛,陈庆敏500
公里放飞成绩名列全省第一名;市地矿系统举行广播体操比赛,并获全省地矿系统广播体
操比赛一等奖。1999年,山东华冠集团、振华集团公司、鲁中化工总厂等召开大型运动会
形成制度。 2000年,在市直机关组织992名干部职工参加棋类比赛。指导一些单位举办带
届次的大型群众比赛活动,华冠集团、泰钢总公司、市煤炭工业总公司、市建材工业总公
司、市民政局、中国银行莱芜分行、市人寿保险公司、市人民医院、市公安局以及市信鸽
协会、市乒乓球协会等单位和组织,均开展规模较大的比赛活动。
至2005年, 各企业积极开展活动。银河集团内部就有体育协会7个,每年定期举办各
种竞赛活动,每天早晨五点半至六点半集体练习太极拳、剑。鄂庄煤矿篮球队成为其职工
体育的亮点。莱芜钢铁集团、鲁中冶金矿山公司、泰山钢铁集团、市电业局等单位每年都
至少举办一次综合运动会。
农民体育 新中国成立前农村体育活动、 赛事很少,主要是武术及简单娱乐项目。新
中国成立后,农村体育逐步发展。1958年,农村出现体育活动热潮,主要项目有篮球、拔
河、 赛跑等。11月,县长胡森堂出席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并发言介绍经验。1959年9月,
济南市在莱芜召开农村体育活动现场会,羊里、仪封、城子县等大队的经验在全县推广。
此后,社与社、村与村之间经常开展各项体育比赛。
“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体育项目带有明显的军事化色彩,多以青年民兵为组织形
式,开展军事训练,举办射击、投弹、拔河、篮球赛等活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体育活动日趋活跃,80%的
村庄以“民兵之家” 为阵地,开展各种体育活动。1981年12月和1983年8月,国家体委群
众体育司先后两次在莱芜召开农村体育活动调查会,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1982年12月,
莱芜被评为全国农村体育先进县,出席国家体委、文化部、团中央召开的全国农村文化、
体育工作会议,并发言介绍经验;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比较好的苗山公社,年内建起篮球队
41个、排球队21个、羽毛球队29个、乒乓球队52个,购置各种体育器材3000多件,总值25
万余元;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2.2万人,占总人口的27%。1983年,苗山公社被评为全国群
众业余体育活动先进单位, 出席全国第五届运动会,获得银质奖状。1985年3月,在莱芜
一中体育场举行全市首届农民万元户体育运动会, 28个乡镇(办事处)的303个年收入超
过万元的农户877人参加, 设田径、篮球、排球、拔河、跳绳、踢毽子等比赛项目和摩托
车表演。高庄、莱城、口镇、杨庄、苗山、方下依次获得团体总分前六名。国家和山东省
体委领导人到会指导,由宋世雄主持解说,全国20余家新闻单位到现场采访,分别以图片
和中、日、英、法、德等文字进行报道。1987年,牛泉镇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先进乡
镇。1990年1月,口镇刘陈村举办首届农民体育运动会。此后,每年举行一届。
1994年,莱城区在牛泉镇举办莱城区农民篮球邀请赛。1995年,参加省第三届农运会
夺得3金2银2铜, 总成绩在全省列第十一位,其中田径获团体总分第七名。年内,成立莱
芜市农民体育协会, 参加锻炼的人数达到总人口的46.7%。1996年11月,市体委在牛泉镇
组织全市第一届农民篮球赛,两区分别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年内,两区利用农闲、
节假日分别组织企业职工、机关干部、农民、学生参加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象棋
等项目的比赛达120多次, 其中大型较大型比赛30余次,促进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1997年,莱城区牛泉镇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998年,莱城区在羊里镇举办省级
体育先进乡镇“九羊杯”篮球邀请赛。2000年10月,在莱城区牛泉镇举办莱芜市“莱塑千
里杯” 首届农民运动会,30个乡镇(街道)300多名运动员参加20个项目的比赛。是年,
羊里镇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先进乡镇”荣誉称号。2001年,多数乡镇和行政村举办田
径运动会和篮球、乒乓球等多项比赛,如羊里镇的农民运动会、牛泉镇的体育文化节、口
镇刘陈村的趣味体育比赛等。 2003年,参加山东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获4金2银3铜,列
全省第七位。2004年,在全市开展以送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健身指导和体育科普知识下乡
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体育年“体育三下乡”活动。至2005年,全市有16个乡镇被评为全省体
育先进乡镇。
社区居民体育 地级莱芜市建立后, 随着社区建设的加强以及社区居民对健康的日益
重视,社区体育日渐兴起,规模较大的社区建有健身器材,吸引大量社区居民早晚锻炼。
1995年,社区居民晨、晚练活动蔚然成风,大的晨、晚练点发展到20多处,开展以八段锦、
导引养生功、 太极拳剑、 智能功、元极舞、交谊舞等为主要内容的各种体育健身活动。
1996年,全市体育锻炼形成热潮,晨、晚练点发展到30多处,活动项目发展到十几种,活
动人数平均每天6000人左右。1997年,红石公园发展成为社区晨练中心,活动项目由功、
拳、剑发展到球类、武术、健身舞蹈等十几种,活动人群既有老年人,也有青少年。1998
年,城市街道办事处被省体委命名为全省第一批城市体育先进社区。1999年,加大社区体
育设施建设力度,市体委会同市建委、城市街道办事处、花园宿舍小区管委会,投资近10
万元,先后在市区建起两条不锈钢高标准全民健身路径。会同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市机
关三宿舍区建立高标准门球场。
2000年,钢城区艾山街道代表队获山东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健美操比赛一等奖。2001
年,各晨晚练点不断发展,健身舞、韵律操、太极拳、羽毛球等健身方式普遍推开。莱芜
市代表队获山东省社区健身秧歌比赛优秀编排奖,代表山东省参加在吉林举办的全国比赛;
莱城区凤城街道西关居委会举办拔河、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系列比赛活动;艾山街道被
省体育局命名为全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2003年,扶持发展晨晚练点,仅市区内晨晚练点
就有35个,带动大批群众健身。年内,钢城区艾山街道代表队再次获山东省城市社区健美
操比赛一等奖。2004年,市区内的晨晚练点达到40多个。至2005年,通过建设山东省全民
健身工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八个一”工程,社区健身设施不断增加,社区体育开展更
加广泛。
老年人体育 境内离退休老人多有早晚锻炼的习惯。 地级莱芜市建立后,老年人体育
成为群众体育活动的热点。1993年,全市老年体育普遍开展以养生保健为主要内容的太极
拳、养生功、智能功、大雁功、香功、中功等各类活动。年内,参加省台球赛、门球赛、
导引养生功的比赛和经验交流,太极拳剑和个人表演分别取得优胜奖。1994年,由老年人
组队,参加省门球比赛取得好成绩;参加省太极剑的经验交流表演大会,被评为优秀集体
和个人最佳表演奖;首次参加省钓鱼比赛,取得好成绩。1995年,由老年人组队,参加省
第四届导引养生功经验交流赛,取得总成绩第三名,并获集体最佳表演奖、知识竞赛最佳
奖和个人表演最佳奖;参加省中老年第二届文体比赛,太极剑取得第三名,太极拳取得优
秀奖,81岁的离休老教师王晨获全省唯一的一名老寿星奖。1996年10月,市体委与市老龄
委、市委老干部局联合举办市第一届“九九”重阳节老年人运动会。此后,每年组织一次
全市“九九”重阳节运动会。
1997年6月, 市老年体协成立后, 每年都组队参加全省及全国老年人比赛。 市、区
(市直) 、乡镇三级老年体育组织网络逐步建起,其中莱城区、钢城区及9个市直单位建
立老年体协,建起一批门球场、地掷球场、乒乓球室、棋牌室等老年活动场所,推广适合
老年人的健身项目,如健身球操、健身秧歌、柔力球、地掷球、门球、台球、激灵圈、木
兰扇、功夫扇、太极拳等。1999年起,市“益寿堂”老年健身艺术团吸收60岁以上的离退
休老人200多人, 长年坚持太极拳、剑、木兰扇、健身球、体育舞蹈、健身秧歌等项目的
锻炼,并多次参加省以上举办的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是年,市体委会同市老龄委、市
妇联、 市文化局,在全市开展“十佳健康老人”评选活动,并推选1人参加山东省“十佳
健康老人”评选。
2000年,市老年体协组织市委、莱钢、新汶矿务局等单位的老干部参加门球赛,比赛
采取主客场制,历时三个月,受到老干部的欢迎。此后,每年举办一次全市老年人门球联
赛。2002年,召开全市老年体育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发展全市老年体育事业的意见》,
督促、指导两区及市卫生局、市建委、莱芜电业局、山东泰山钢铁有限公司等多个市直部
门、企事业单位成立老年体协。全市19个乡镇中有15个成立老年体协,使老年体育工作逐
步向农村延伸,初步构建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组织体系的基本框架。2004年,市老
年体协顺利换届。基层老年体育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成立杨庄、苗山等乡镇老年体协,
至2004年,全市19个乡镇(街道)全都成立老年体协组织。扶持建立颜庄村老年体育活动
中心、牛泉镇老年体育活动中心等几个农村体育活动示范站点。是年,莱芜健身秧歌代表
队参加全国亿万老年人健身精品汇报调演,受到国家体育总局、省领导的好评。至2005年,
全市仅市区就有40余处老年人健身站点,全市老年体育人口占全市老年人口的55%以上。
残疾人体育 地级莱芜市建立后,全市伤残人体育活动发展较快。1995年8月,莱芜市
组织残疾人运动员10人、 教练员3人,参加在东营召开的第四届全省残运会。在田径、射
击、举重3个大项的比赛中,获得5金(田径)、2银、5铜的好成绩,总分在17个地市中列
第十三名。1999年9月,莱芜市组织残疾人运动员12人、教练员4人,参加在潍坊召开的第
五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在田径、射击、举重、乒乓球4个大项的比赛中,共获得2金(射
击、 乒乓球)、3银、1铜的好成绩,总分在17个地市中列第十三名。2003年4月,莱芜市
组织残疾人运动员14人、 教练员4人,参加在济南召开的第六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在田
径、射击、举重、乒乓球4个大项的比赛中,获得1金(射击)、5银、3铜的好成绩,总分
在17个地市中列第十四名。
1995年至2005年,市残疾人运动员在参加的3届山东省残疾人运动会上,共获得金牌8
枚、银牌10枚、铜牌9枚。
全民健身运动 1985年, 山东省政府决定每年农历正月为“全省体育活动月”,莱芜
市按照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至1993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到总
人口的35%。 1994年,为配合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实施,市体育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丰富多
彩的群体活动。全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由原来的35%增加到37%。
1995年,莱芜市开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各行业、各单位举办小型多样的活
动日趋经常化, 群众晨、晚练渐成时尚;8月,举办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市文体委与莱
芜电视台联合把活动内容拍成专题片《涌动的莱芜全民健身潮》,受到省体委领导好评。
莱芜市被省体委评为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先进单位。1996年10月,市体委确定莱芜一中、
莱芜师范、莱芜聋哑学校、莱城区城市街道办事处、钢城区城子坡街道、泰山钢铁总公司、
莱芜硫酸厂、市直机关工委等8个单位为全民健身试点单位。12月9日,为贯彻落实省政府
《山东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方案》,市政府根据文件精神和莱芜实际,印发《莱
芜市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方案》。
1997年,首次召开全市城市体育工作会和全市首次农村体育工作会,提出体育工作的
目标、 任务;6月,组织规模空前的全民健身活动,通过新闻媒介发表健身活动信息60余
条, 举办壁报栏1000多期次,在城市主要街道悬挂标语40余幅,印发各种宣传材料1.5万
份。是年,莱芜市和莱城区分别被省体委和国家体委评为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先进单位。
1998年6月, 组织全民健身宣传月活动。市、区两级30多个单位在莱城主要街道设立宣传
点, 13个乡镇的宣传车进城宣传,向市民散发宣传单1万余份;有上千人在街头、公园、
广场参加健身舞蹈、 太极拳、太极剑、武术、体操等表演。1999年5月15日,举行莱芜市
首次跨世纪全民健身大型系列活动及全民健身宣传月开幕式, 5000多人参与表演,近1万
名观众参加活动; 6月10日,组织全民健身宣传月集中活动日,市五大班子领导和群众一
起参加宣传活动。 2000年5月18日,举办莱芜市“世纪之光”全民健身年暨2000年全民健
身宣传月启动仪式,4000多人参加大型健身表演。
2001年,市政府印发《莱芜市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2001—2010年)
工作方案》 ,对全市的全民健身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和指导;是年4月11日,召开全市体育
工作会议,部署和动员实施“纲要”;5月18日,在市文化广场举行以“新世纪、新体育、
新业绩”为主题的莱芜市“体育彩票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二期工程暨2001年“全民健身
月”启动仪式,来自全市10多个单位的干部、职工、学生和老年人共5000多人表演健身秧
歌、 激灵圈操、柔力球等节目,吸引上万名群众观摩;6月10日,开展“全民健身月”集
中活动, 在市区出动宣传车10多辆,设立宣传点、体育表演点30多处,发放宣传材料1万
份,悬挂宣传标语50多幅。2002年,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全民健身系列宣传活动;是年
6月, 在凤城设立23处宣传站点,在泰钢娱乐城广场举行大型体育表演,并组织千人长跑
活动。2004年,全市贯彻执行《山东省全民体育健身条例》,推进依法治体。年内,市体
育局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月活动先进单位。 2005年4月至10月, 实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八个一”工程,在建立健全健身组织、建设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内容涵盖健身宣传、设施建设、组织建设、活动开展、体质监测各个方面。全市各级各类
体育比赛、活动达到1000余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