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疾病预防控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721&run=13

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 民间种牛痘预防天花历史较长, 但未普及。1923年,宏慈医院
为民众免费种痘,接种人数有限。民间种痘均系小儿,且要支付相当数量的报酬(钱或粮),
因而穷苦人种痘者寥寥无几。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免费施行预防接种。1952年,境内开始进行牛痘普种,此后,每
年春秋两季为新生儿和前次漏种者种痘。 同时, 开展伤寒三联疫苗、霍乱疫苗的注射。
1952年,增种鼠疫菌苗。1953年,开始接种白喉疫苗。1955年,开展“痢疾噬菌体”口服
预防痢疾,效果较差。1956年,开展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此
后,相继增加“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精制破伤风类毒素、麻疹
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炭疽菌苗、乙型脑炎疫苗、流脑菌苗等。1962年起,为新生
儿种痘的同时,每隔6年全民复种一次。1973年1月,按《山东省预防接种方案》要求,开
始有计划的实行预防接种。1980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宣告全球消灭人类天花。1982年起,
莱芜市停止为居民种痘。是年,境内始实行计划免疫,对12岁以下儿童以“百白破”三联
疫苗、婴儿瘫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作为儿童的基础免疫,建立卡片、定期接种,基础
免疫率均在90%以上,平均覆盖率83%。1986年,冷链正式运转,疫苗的运输、储存、接种
质量得以保证。 1988年,实行计划免疫保偿制度,当年,全市0至7岁保偿82677人,入保
率86.7%。1991年起,对0至4岁儿童脊髓灰质炎实行两轮强化免疫,接种率均在96%以上。
1993年起,两区卫生防疫站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儿童“四苗”(脊灰糖丸、卡介苗、麻
疹疫苗、百白破疫苗)全程接种。1995年,建立市健康教育所,加强健康教育工作。1996
年1月,实现计划免疫第三个85%的目标。是年,儿童计划免疫保偿经上级批准由“一人一
保” 调整为“一针一保”。麻疹疫苗实行强化免疫,当年,接种74321人次。莱城区、钢
城区为确保接种质量, 开始推行集中式接种,实行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1999年6月,与
美国CDC开展麻疹控制合作项目, 麻疹疫苗强化92865人次。2000年,全市接种风疹疫苗4
万余人份。2003年4月,开始全面抗击“非典型性肺炎”。市卫生系统制定详细工作流程,
采取措施,阻断“非典型性肺炎”病源的输入和传播渠道。是年,将乙肝疫苗列入计划免
疫, 对0至4岁儿童进行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强化免疫目标人群服苗率达98%以
上。2004年,强化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建设,落实网络直报措施,县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
网络直报率达到100%。巩固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结核病、皮肤性病、麻风病、病毒性
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和地方病等防治成果。是年9月,开始进行病毒性肝炎检测。2005年,
全市完成基础疫苗接种约16万人次,“五苗”全程接种率达92.43%。人禽流感、霍乱、人
猪链球菌病、手足口病、流感、麻疹等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得到加强,实现了“确保不发生
重大疾病流行”的目标。
传染病防治 境内居民早有大门口挂红白布条, 表示内有传染病人的习惯。清同治年
间,杨鹤皋在《集验舌法》《医方集注》中提出痘疹能传染他人,应隔离预防的主张。此
后,光绪十五年(1889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918年,均有疫病流行,死亡多
人。1923年,宏慈医院免费为民众种痘防疫。
1950年,县卫生院成立防疫组专门管理传染病并建立疫情报告制度。此后,按照国家
《种痘暂行办法》,分春秋两季免费为群众接种,同时开展伤寒三联疫苗、霍乱疫苗注射。
1952年, 增加鼠疫菌苗和白喉疫苗注射。1955年,增加口服痢疾噬菌体;是年7月,县麻
风防治站成立。1956年,县卫生防疫站成为传染病专业管理机构,各公社医(卫生)院、
大队卫生室和企事业单位均有人专(兼)管传染病和疫情报告。是年,开展结核菌素试验,
接种卡介苗。此后,陆续增加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精制破伤风类毒
素、精制白喉类毒素、麻疹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乙型脑炎疫苗、“流脑”菌苗、炭疽
菌苗等预防接种和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1962年,按照国家《种痘办法》,除新生儿初种
外,其余每6年普种1次。1972年,县麻风防治站改称皮肤病防治院,并建立皮肤病防治村;
1986年12月,改称皮肤病防治所,专管麻风等皮肤病防治。
1978年10月,县结核病防治所成立,专管结核病防治。1982年停止种痘,改为对12岁
以下儿童以“百白破”三联疫苗、脊灰糖丸疫苗、卡介苗、麻疹疫苗进行基础免疫,并建
立卡片定时接种。1984年,丝虫病达到基本消灭指标。1985年,传染病管理和疫情报告形
成完整网络。1986年,配备疫苗冷链设备,实行冷链运转,按接种程序对0至7岁儿童一次
完成预防接种。1987年,疟疾达到基本消灭指标。1989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
病防治法》实施,境内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疫情报告网,疫情管理人员达到1500人。
1990年,莱芜市疾病监测点被列为全国疾病监测点。
1997年,实行结核病归口管理,发现境内户口肺结核病人后,及时转市结核病防治所
统一管理治疗。1999年,市防疫站组建流行病科。2000年,与两区疫情微机报告网联通,
实现省、市、区微机联网。2002年,流行病科与地方病科合并组建流行病科。2004年,省、
市财政投资640万元建设市传染病医院, 传染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2005年,完成基础疫
苗接种16万人次,“五苗”全程接种率达92.43%;10家单位的艾滋病筛查实验通过省级达
标;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明显下降,人禽流感、霍乱、人猪链球菌病、手足口病、流感、
麻疹等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得到加强。
鼠疫 新中国成立前, 境内有无本病流行,未曾查考。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列为甲类
传染病管理。境内只在1952年开展过鼠疫菌苗预防注射。至2005年,未见疫情报告。
霍乱、副霍乱 1919年,大渔池村霍乱流行,迅速蔓延至邻村,七、八两月4个村死亡
174人。 1950年,施行霍乱疫苗注射预防。1962年,副霍乱又列入防疫内容,并进行疫源
检索, 两种传染病均无疫情。1982年,莱钢焦化厂发现副霍乱患者1例,系外地传染,及
时控制和检疫, 后未发现病人和带菌者。1985年4月,境内对副霍乱、肝炎防治工作进行
检查,要求医院做到“六分开”(挂号、候诊、取药、注射、采血、病例与普通门诊分开),
防止交叉感染。
1992年5月至10月, 对莱芜旅馆等8家单位流动人口进行霍乱防治预防服药, 服药者
647人。1998年5月30日,在寨里镇韩王许村发现新中国成立后莱芜第一例霍乱病例,经市
人民医院隔离治疗7天,痊愈出院。7月6日至10日,市财产保险公司又发现1例霍乱病例,
系去外地参观时,集体就餐感染,回莱芜发病,共查出霍乱病人及疑似病例10例(带菌者
1例)。由于措施得力,处理及时,无二代病例发生。1999年5月,开展霍乱查源灭源工作。
印发《关于霍乱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等规范性文件4个,严防霍乱病发生,查验9份样本,
未检出霍乱弧菌。2003年,重点抓好《霍乱防治方案》的落实,在霍乱流行季节,加强疫
情监测,保障了霍乱防治工作的开展。2005年,对全市的公共场所、学校、饭店、汶河等
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食品、饮用水、污水、粪便等外环境进行每旬一次的定期检测,从
全市44个监测点共采样1468份,检索率为100%,未发现霍乱疫情。
天花 清同治年间, 杨鹤皋在《医方集注》中论述天花的诊治。新中国成立前,境内
不断发生和流行。死于此病者甚多,“麻面”者随处可见。1923年始种痘预防。新中国成
立后,政府非常重视天花治疗。1950年起,每年春秋两季为群众免费种痘,当年发病4人,
死亡1人。 1951年,全县发病16人,死亡4人。1952年,全县发病25人,死亡5人。此后,
未发现此类病人。但预防工作并未松懈。1980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全球消灭人
间天花。1982年后,按照国家规定停止为居民种痘。
白喉 民间有“双单乳鹅” “锁喉风”之说,即为白喉病症象。1952年起,国家每年
给一定数量的儿童免费注射白喉类毒素免疫。 1956年, 境内虽有疫情报告,但未流行。
1960年,方下公社发现首例病人后,随即全县暴发流行,除常庄外,其余公社均有发生。
至1961年1月, 共发病11627人, 死亡122人。 是年后,加强控制,发病人数逐年减少。
1972年后,无疫情报告。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 境内流行已久。 1959年, 局部暴发流行。1963年至
1966年,全县共发病1094人,死亡87人。1975年起,施行“流脑”菌苗接种预防。1980年,
上游公社部分大队流行。 1981年,对该公社作“流脑”带菌和菌群分布调查,查272人,
带菌者75人,发病大队带菌率34.30%,非发病大队带菌率20.70%;带菌者以15至20岁年龄
组最高。血清菌群鉴定,75株脑膜炎双球菌A群占53.00%,B群占38.70%,C群和319群分别
占2.70%和5.30%。 1983年,口镇公社发生65例,分布在23个大队,5至10岁年龄组占发病
总数的70.80%。对发病区和预测流行区作“流脑”疫苗接种,发病率逐年下降。1987年,
全市发病14人。1988年至1996年,共发现13例。1996年后,无疫情报告。
百日咳 境内流行已久。 1950年,始有疫情报告。1956年后,不断流行,且每隔几年
有一次高峰。1960年,施行“百白”二联疫苗注射预防。1972年,施行“百白破”三联疫
苗注射预防。 1978年, 将“百白破” 三联疫苗作为新生儿基础免疫。1993年发病4人,
1994年发病8人, 1995年发病3人, 1997年发病1人, 2000年发病1人,2003年发病2人,
2004年发病9人,2005年发病2人。
麻疹 境内流行已久,且每隔一二年或三五年流行一次。1959年,辛庄、常庄、茶业、
上游等公社大流行, 共发病8016人,死亡288人。1965年,矿山、羊里、牛泉、大王庄、
寨里等公社大流行,共发病11853人,死亡104人。1966年,始用麻疹疫苗注射预防。1968
年,始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注射预防。1974年,羊里、高庄、苗山、常庄、茶业等公社局部
流行。1978年起基本控制。1987年至2004年,虽每年均有发病,但病例已很少。2005年,
疫情出现反弹,发病32例。
猩红热 民间有“烂喉痧”之称。清同治年间,境内即流行。1952年,始有疫情报告。
1972年, 上游一带发病720人,至年底,全县发病799人。1973年,全县发病516人,以羊
里、颜庄、辛庄、寨里等公社较重。1975年后,全县每年发病均在10人以内。1987年,发
病4人, 发病率0.37/10万; 1988年,发病9人,发病率0.82/10万;1997年,发病18人;
1999年,发病15人;2000年,发病2人;2001年至2003年,连续3年无疫情报告;2004年,
发病2人;2005年,发病20人。
流行性感冒 境内流行已久。 新中国成立后,该病在法定传染病中构成比例最高,每
隔二三年或三五年有一次流行高峰。 1957年,世界性大流行时,境内发病54719人。2002
年,为了解莱芜市流感状况,经省防疫站批准确定市人民医院内科、市妇幼保健医院儿科
为省级流感监测点,于每年10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进行监测。是年,有流感患者1463人。
2003年,发病1084人。2004年至2005年,流感患者逐年减少,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
伤寒、 副伤寒 境内流行已久。1956年,始用“三联”疫苗注射预防,但每年都有发
病者。1960年,全县发病915人。1977年,全县发病166人。此后,每年春季开展带菌者调
查,并采取治疗预防措施,发病率逐年下降。1987年,全县发病11人。此后,发病率呈下
降趋势。1988年至2005年,全市发病148人。
病毒性肝炎 有甲型、 乙型、非甲非乙型三种。1958年起,发病逐年增多。1961年,
30多个村庄流行甲型肝炎, 发病1077人,仅寨里公社即发病585人,其中16至55岁青壮年
占89.78%。1979年,全县发病1214人。1984年,对1907人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调查,阳性
率8.02%。1985年,对3521人作调查,阳性率6.33%,核心抗体测定320人,阳性率45.94%。
此后,把乙型肝炎作为重点传染病防治,对部分人群接种“乙肝”疫苗预防。1987年,全
市发病942人。1988年3月,上海甲肝流行,境内积极开展防治工作,对市直学校幼儿园、
厂矿外出归来人员进行疫源检索, 查体7740人,查出肝功异常83人。6月至9月,境内有3
个甲肝暴发点,发病71例,市防疫站及时进行处理,处理率100%。1989年,城区办事处古
石沟村、颜庄镇北官庄村、张家洼村及常庄乡甲肝暴发,疫区有扩散趋势。1991年,甲肝
发病1134例,发病率为71.77/10万。1992年,甲肝暴发点3处,分别是大槐树乡潘家沟村、
高庄镇田家林村和薄板台村, 发病年龄均为15岁以下儿童。1993年,甲肝暴发点3处,处
理疫点42处。2001年起,积极推广甲肝疫苗近4000人份,有效遏制甲肝疫情。2005年,全
市发病662例。
脊髓灰质炎 俗名婴儿瘫。 境内流行已久,民间常见后遗症患者。1957年,即有疫情
报告。1961年,始用脊灰糖丸口服预防。1966年,除茶业公社外,全县发病173人,死亡2
人。1973年,施行计划免疫后,发病逐年减少。1980年,全县发病147人,死亡6人;发病
者多为3岁以下儿童, 采取应急服药预防,及时控制。1989年9月,雪野乡西抬头村发病1
例。后未有疫情报告。
痢疾 分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 境内流行已久,危害甚重。1955年,施行痢疾噬
菌体口服预防, 每年发病率在2000/10万以上。20世纪80年代后,饮食、饮水和环境卫生
不断改善,发病率下降到300/10万左右。1988年,发病821人,发病率为75.6/10万。2001
年,在各类传染病中发病率占前二位。2005年,发病158人,发病率为12.55/10万。
急性腹泻 1983年2月至4月,在29个大队和15个企事业单位发生流行,共发病1567人。
1987年, 在14个单位和8个村庄发生流行,发病1567人,均无死亡。病因系直径为52微米
的轮状病毒所致。1994年,市文卫体委员会印发《莱芜市腹泻病控制规划》,境内加强腹
泻病门诊建设,开展宣传教育和预防工作。2005年,发病率有所下降,共出现18例。
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境内流行已久。1956年起,每年都有疫情报告。1958年,
始用乙型脑炎疫苗注射预防,但仍时有发生,患者均未接种乙脑疫苗。1980年起,每年流
行季节前对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全县除1981年发病16人外,其余均在10人以内。1985
年起,乙脑疫苗列入计划免疫程序。对预防和控制乙脑发病效果明显。1985至2005年,全
市共发病46人、死亡5人,但总体呈下降趋势。
炭疽 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民间称“疔毒”。1953年,玥庄村发生炭
疽流行,该病迅速蔓延整个村庄,有86人染病,死亡31人。1958年,在青沙沟村因剥食炭
疽病牛而感染人,发病者10人。1959年,发病22人。1963年,因疫源地处理不彻底,在青
沙沟、徐冶等村发病14人。1964年,中方山、南柳子等村发生炭疽羊18只,因剥病羊而感
染人, 先后发生皮肤炭疽5人,死亡1人。1989年,见马乡孟家峪村有6人发病,为皮肤炭
疽, 5人均为宰杀病牛接触发病,市防疫站及时进行个案调查及疫点处理,控制住疫情蔓
延。 1994年,莱城区见马乡铜山村一带发生炭疽病流行,死牛2头、羊150余只,人发病4
例。2001年至2005年,市防疫站根据《全国炭疽生物恐怖紧急应对与控制预案》成立应急
技术工作组,进行物资储备和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钩端螺旋体病 境内历史上未见此病记载。1976年7月,五色崖大队发病70人,发病率
为4.6%, 其中15岁以下儿童占64.1%。1977年,三岔河、玥庄、冯家庄等大队发生流行。
1978年, 西见马大队发病6人。流行病学调查,均为雨水型钩体病,临床分型均为流感、
伤寒型,血清分型均为犬热群,遂施行钩体疫苗预防接种,后未发现病人。
狂犬病 境内流行久且危害重。 新中国成立初期,多次发生流行。1956年,全县发病
14人,死亡率100%。1978年1月5日,碁山观大队首先发现被狂犬咬伤者,随后波及全县。
至1980年,全县被狂犬咬伤1428人,分布于419个大队和2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980年6月,
县人民政府作出灭狗防病规定, 全县98%以上的家犬被杀灭; 全年发病7人,全部死亡。
1981年,对存活家犬施行狂犬疫苗预防接种。1982年起,外地家犬大量销入,境内家犬大
量繁殖, 犬咬人数随之增加。1985年,市内被咬伤550人,其中发病1人,死亡1人。1987
年,全市被咬伤568人。1988年,全市有4例狂犬病人,均不治死亡,发病率为0.37/10万,
占死亡构成比80%, 其中3人系缺乏防治知识,被咬伤后未注射疫苗。1989年,发病死亡8
人。1990年,发病死亡4人。2002年5月起,市卫生防疫站每月向省站上报狂犬咬伤预防注
射情况月报。至2005年,未发现病人。
流行性出血热 系由鼠类传播, 境内历史上无此病。1984年10月11日,戴家庄村发现
首例病人。 1985年1月,许家沟村发现第二例病人,至年底全市发病63人。1986年,发病
遍及各乡镇, 全市2872人,死亡17人。1987年,全市发病264人,无死亡。1988年至2005
年,全市共发生流行性出血热1792例,经及时正规治疗,治愈1790例,死亡2例(2004年)。
斑疹伤寒 1990年,始有斑疹伤寒统计。至2005年,全市共发病441例。
寄生虫病防治 黑热病 境内流行已久。 1950年6月起,施行免费治疗。1951年起,逐步建
立区、乡黑热病防治站。1956年起,每年对15岁以下儿童做摸脾检查,发现患者立即治疗;
对病人较多的村庄施行药物喷洒消灭白蛉子。至1965年,全县共治疗7268人,其中死亡22
人。1966年,在王楼大队发现最后一例病人(后恢复健康)。1979年和1982年,市卫生防
疫站配合省寄防所,先后在孟花园进行白蛉密度调查,居民家中两次都捕捉到了白蛉子。
对学校儿童150余人行利士曼素注射做皮肤试验,未查出黑热病感染阳性者。
丝虫病 境内流行已久。 1957年,山东省丝虫病防治所在颜庄区作重点调查,微丝蚴阳性
率169.10/万。1963年至1965年,连续对应征入伍青年采血检查,阳性率19.60/1万,其中
1965年未发现阳性者。1971年至1973年,全县有11个公社发现病人,阳性率3.10/1万。对
患者均进行海群生3个疗程正规治疗。1974年,西下游大队查出1名下肢橡皮肿的晚期患者。
1978年和1983年复查考核,均未发现阳性者。1984年11月,中共山东省委地方病防治领导
小组颁发莱芜市基本消灭丝虫病证书。 1996年9月,经省专家组考核鉴定,宣布莱芜市达
到卫生部制定的消灭丝虫病标准。 2003年,检查15个乡镇,916个行政村,340791人,未
查出慢性丝虫病人;6个重点乡镇实查155790人,查处慢性丝虫病人9例,均已全部治愈。
是年底,经省考评组对莱芜市丝虫病再次考核评估,确定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
疟疾 境内流行已久。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免费治疗。1956年,列为境内限期消灭疾
病之一。 1960年,全县发病5329人。1970年,暴发流行,全县发病10652人。1971年起,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980年下降到5/1万以下。1985年,全县发病7人。1987年,山东省
消灭疟疾考核组考核, 莱芜市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指标。 1988年,抽查5个乡镇、213人,
2000年, 抽查4个乡镇、8个村、400户、访问1032人,均未发现疟疾病人。1988年至2005
年,全市连续18年未发现疟疾新发病人。
中华分枝睾吸虫病 简称肝吸虫病。 历史上境内无此病例报告。1974年,涝坡大队发
现虫卵阳性者,感染率2.52%。1980年,在南城子坡大队皮试,阳性率5.51%,大便镜检皮
试阳性者感染率0.33%.对患者采用“血防—846”治疗,均痊愈。1997年4月,全省肝吸虫
病防治工作会议在莱芜召开,莱城区被列为省肝吸虫病调查点,选择寨里镇涝坡、大高庄
两个行政村采集大便标本822人份,采用水洗漂浮法,未检出肝吸虫卵。
钩虫病 境内流行已久。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城区、高庄、颜庄、铁车等地作重点
调查。1977年,在何家庄大队重点检查,感染率51.4%,钩、蛔同时感染率51%,收集大便
检查, 定为十二指肠钩虫。1980年,在南城子坡大队调查,感染率2.96%。后采取驱虫药
物防治,并加强饮食和环境卫生管理,钩虫病得到有效控制。
地方病防治 境内地方病主要是甲状腺肿及克汀病。 1958年起,人民政府组织力量普
查防治。1974年10月,卫生防疫站建立地方病门诊,1975年,防疫站设地方病防治科(股),
具体负责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 1978年2月,中共莱芜县委成立地方病防治领导小
组。地级莱芜市建立后,对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进行多次调整,组织力量开展防治并取得
显著成效。
地方性甲状腺肿 简称地甲病。境内甲状腺肿病属缺碘性肿大,发病史较长。1958年,
首次进行全民普查,对患者免费治疗。1970年,国家拨发专款,免费防治,限期消灭此病。
1975年、1979年、1980年普查,除方下公社外,其余均见此病,查出患者9572人,确定常
庄、茶业、上游、大王庄公社为重点病区,患病率依次为4.93%、6.86%、4.53%、6.02%,
均以食用碘盐防治。1983年,患病率分别下降到2.09%、1.85%、2.56%、2.71%,达到基本
控制指标。 1986年,市卫生防疫站在虎口崖村设立地甲病长期监测点,3次监测证明,人
群缺碘状态得到改善。 是年7月,中共山东省委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授予莱芜市基本控制
地方性甲状腺肿成绩显著奖。1988年,在虎口崖村进行第三次监测,检查1166人,患病率
为1.80%,比1986年下降0.38%,人群缺碘状态得到改善。是年,卫生与供销部门联合,查
缉私盐5起、1132吨,给予没收并罚款等处罚。
1993年11月,市政府印发《莱芜市消除碘缺乏病规划纲要》,此后经落实以食盐加碘
为主,特需人群补服碘油丸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消除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998年10月,经山东省消除碘缺乏病考核组考核认定,莱芜市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消除碘
缺乏病阶段性目标标准,提前两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性目标。2005年,市卫生局、
盐务局多次联合对全市碘盐市场进行检查整顿,继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巩固防治成果。
地方性克汀病 克汀病是在地甲病区发生的一种以甲状腺机能低下和生长发育迟缓为
特征的先天性疾病。与地甲病密切相关,对居民健康和优生优育造成严重影响。“一代粗、
二代傻、三代连根拔”即形容克汀病的危害之大。
1981年至1984年, 境内在常庄、茶业、上游、大王庄地甲病区查出患者201人,患病
率11.39/1万。1981年10月和1985年11月,确诊部分病例,建立病历卡片,施行计划防治。
1987年, 对17例患者资料作完整对比分析,平均身高增长10.9厘米,体重增加4.3公斤;
血清学检查, T3、T4均恢复正常;骨骼发育有一定改善;2例疗效好的儿童恢复智力,入
学学习。同时与市民政部门配合对地甲病区新婚育龄妇女普服碘油丸,预防下一代出现克
汀病人,效果明显。
此外,境内曾发现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氟中毒病患者,均系外地迁入。后无新
发病例。
结核病防治 结核病在境内流行已久,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民间称痨病(肺结核)、
瘰疬(淋巴结核)。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1956年,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结
核菌素试验,接种卡介苗。1975年始,每4年普种1次。1978年,列为儿童基础免疫。1980
年,开展结核病防治门诊。1984年,建起市、乡、村三级“防痨”网,配有专、兼职“防
痨”人员,层层实行岗位责任制。1985年,门诊病人1851人,1987年增至2216人。1992年
7月28日, 莱芜市实施世界银行贷款控制结核病项目,简称“结控项目”。至2000年,实
际使用贷款39.15万元, 完成治疗疗程1257人,治愈1138例,治愈率90.53%。2005年,境
内的结核病疫情出现反弹,特别是学生结核病疫情有所上升,针对这种情况,市卫生局印
发《关于加强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市疾控中心大力开展学生预防性健康查
体工作,对检出的40余例肺结核病人实施相应措施,控制疫情蔓延。在全市积极开展可疑
肺结核病人集中推荐试点工作, 提高全市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 新涂阳病人发现率达到
90.46%。
皮肤病、性病防治 麻风病 境内流行已久。1949年,全县存活患者69人。1956年7月,
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方针,采取“查、收、治、管、研”综合防治措施。1960年,
建起县、社、大队三级治疗网。1973年,皮肤病防治院、村接收病人治疗。1980年,达到
国家规定患病率下降到1/10万以下的要求。 1985年,有现症患者3人。1986年,对10年内
治愈的96例病人施行氨苯砜、 利福平、 氨苯酚嗪三联化疗。 1987年,有现症患者5人。
1992年,莱芜市基本消灭麻风病验收合格。至2005年,仅存现症病人1人。
头癣病 境内流行已久。 新中国成立后,发病率逐年下降。1976年,列为境内限期消灭疾
病之一, 县、社均成立防治领导小组,培训防治人员。1977年起,连续3年在28万多名15
岁以下儿童中查出可疑头癣77人、白癣13人、黑癣4人,均免费施行理(发)、洗(头)、
擦(10%硫磺软膏及20%碘酊)、服(灰黄霉素)、消(毒枕巾)等综合治疗,1980年全部
治愈。1981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莱芜县基本消灭头癣病证书。
性病 1989年, 莱芜市成立性病防治中心。1994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公布性
病防治规章,全面加强性病防治工作的通知》。1990年至2002年,全市共报告梅毒41人,
淋病737人, 尖锐湿疣595人,非淋菌尿道炎572人,生殖器疱疹25人。至2005年,市性病
防治中心为规范性病治疗,减少传染源,配备先进的监测仪器和治疗设备,常年聘请专家
坐诊,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医疗市场整顿,多次对不法行医的游医、药贩予以取缔。
境内性病患者呈下降趋势。
艾滋病 1997年,市防疫站经质控考核,成立艾滋病(HIV)初筛实验室。2000年,为
增强全市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能力,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广泛开展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
宣传教育工作,举办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培训班,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建成初筛中
心实验室。 2001年至2002年,市血站共上报3例艾滋病疑似病例,经省站确诊排除。2002
年9月, 市防疫站第二门诊(性病门诊)被确定为省级艾滋病监测哨点机构,当年监测病
人250例, 未发现疑似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年,根据《全省艾滋病高危人群流行
病学调查实施方案》,为了解艾滋病高危人群的感染状况,进行首次艾滋病高危人群流行
病学调查, 调查性病病人、结核病人及综合医院就诊病人1100人,未发现HIV阳性病人。
2005年,开展既往有偿献血人员、外来妇女、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在押在教人员等重点人
群的艾滋病监测工作, 检测重点人员982人,发现HIV抗体阳性1例;完成艾滋病常规监测
及免费咨询4779人份(次),无偿献血血样检测6820人份;开展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工作,
在名人会馆等4个公共场所设置安全套自动售套机,在70多个公共场所免费发放安全套1.4
万只,有效阻断艾滋病在高危人群中的传播。至年底,全市13个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全部达
标。
疾病监测 1960年, 境内即组织过食道癌普查。1975年,根据全国统一部署组织过一次五
年死亡回顾调查。1984年,莱芜市被列为山东省疾病监测点之一。是年,境内居民死因位
次排序为心脏病居首位(204.39/10万)、恶性肿瘤第二(102.20/10万,其中胃癌死亡占
32.70/10万),其他依次为脑血管病、外伤、呼吸系疾病、中毒、传染病、消化系病、新
生儿病、 泌尿系疾病、 先天畸形、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缺乏、代谢病、精神病。
1986年,在监测点进行生命统计、法定传染病监测、儿童计划免疫监测、居民病伤死亡监
测、慢性病监测。1990年,杨庄、寨里镇被列为全国145个疾病监测点之一。
1993年,境内居民患病情况统计结果: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最高,患病率为1542.83/
10万,其中慢支及肺气肿占98.03%,患病率为1512.38/10万。其次是心血管疾病,患病率
为771.41/10万。传染病患病率居第4位,其中以结核病、病毒性肝炎为多。呼吸系统、心
血管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消化系统病以青壮年为主。心血管病女性多于男性,
男女之比为1:1.74。居民病伤死因分析:死亡率为50.7‰,年龄性别死亡曲线呈“V”型;
婴儿死亡率为23.44‰, 其中新生儿死亡率占66.67‰;50岁以上死亡率为71.82‰。1994
年对莱城区进行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1986年至2005年,每年进行一次居民病伤死亡检测
工作。通过疾病监测,为全市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可靠数据。
健康教育 民国初, 设“民众教育馆”,向民众作“一切随时宜的宣传”,其讲演把“劝
导卫生”作为大集演讲内容之一。1939年,在莱城设“新民教育馆”,在东、西两关设通
俗演讲所各一处,对民众开展宣传。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县医院担负卫生宣传工作。1950年,县卫生院利用集市、会议、门诊、
街头等场合进行图片、漫画、黑板报宣传。1956年,县卫生防疫站有兼职人员负责宣传教
育,不定期编印宣传材料发至农村。1973年,卫生防疫站设宣教组后,有计划地开展宣传
教育工作逐步加强。1978年,在莱城繁华地段设立卫生宣传橱窗、画廊,各公社驻地也相
继设立宣传栏,后又增置了广播器材和流动宣传车。1983年,卫生防疫站改设卫生宣教科,
与县、社两级医院开展门诊候诊教育。1984年起,经常性的卫生宣传逐步走向正规化、制
度化。1986年,在城关西路(凤城西大街)开展科普一条街活动,沿街两侧各行各业针对
自己的经营特点,设置不同形式的宣传内容。1987年,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各院、所
建立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处8处。1990年5月,市卫生局、市公安局联合开展大规模的性病及
急性传染病专题健康教育,受教育人数达3.75万人次。同时,选定寨里太平街为健康教育
示范村, 并制定了健康教育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1991年3月,莱芜市卫生工作协调委员
会制定《莱芜市健康教育实施方案》,提出了莱芜市健康教育总体、具体行动计划、监督
实施及考核检查标准。后配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扩大和延长了科普一条街,使原来的60
多个参与单位增加到80多个。
1994年,市政府印发《莱芜市健康教育实施方案》,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形成政府领
导、 部门参与的健康教育大环境。是年,全国爱卫会等4个部委向全国发出开展“九亿农
民健康教育行动”活动通知,全市农民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起来。主要以播放九亿农民健康
教育录像带、录音带为主,系统地对农民传播卫生保健知识。1995年10月,成立独立的莱
芜市健康教育所,为科级事业单位,直属市卫生局,具体负责全市健康教育工作。1996年
底,全市建起“四级七线”(四级为市、区、乡、村,七线为医疗、新闻、文化、商业、
教育、公交、饮食服务七个行业)的健康教育网络。各级医疗单位普及健康教育处方的推
广使用。全市共印制178种疾病的健教处方85万份,医疗单位使用健康教育处方达90%以上。
1999年、 2000年, 莱芜市健康教育所配合常规性社会宣传,在全市举办《慢性病防治》
《肠道传染病防治》《吸烟有害健康》等三个大型卫生知识巡回展览。同时,以躯体、健
康心理、 伦理、 道德、健康为一体,以促进个人卫生技能发展为重点,开展宣传教育。
2001年9月, 省卫生厅、省委宣传部共同举办的《21世纪健康生活方式》巡回展在市中医
院及政府广场进行为期半月的展出。是年,深入开展“世界卫生日”“健康教育宣传周”
“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宣传活动,在各宣传活动中设立
宣传站28处、 咨询636人次,发放宣传单3.6万份。同时,印刷健康教育处方110余万份,
在全市推广。 2002年6月,市健康教育所合并到市卫生防疫站,对外称所,对内为科。是
年世界无烟日期间,按照省控烟协会的要求,针对青少年吸烟状况的严峻形式,在全市十
处中小学生中开展“拒吸第一支烟”签名活动,号召中小学生积极参加无烟的体育活动,
自觉抵制烟草的诱惑, 做不吸烟的新一代。 2004年,各级、各单位利用“爱国卫生月”
“健康教育宣传周”“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等时机,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利用广
播、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宣传和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社区健康教育
示范街、示范点、示范村等工作,利用发放明白纸、张贴宣传画、设立卫生标语牌、组装
宣传车、设立宣传站等形式进行宣传展览等活动。同时,着重培养一批以省级卫生先进单
位为核心的健康教育示范单位,莱芜市人民医院、莱芜第十七中学、莱芜供电公司、莱芜
发电厂等50多个单位成为第一批健康教育示范单位。2005年,通过免费发放艾滋病防治知
识宣传品、媒体大力宣传、“换水游戏”健康教育、重点场所宣传教育,全市15岁以上人
口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