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医疗单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713&run=13

发展沿革 明《嘉靖莱芜县志》 记载,元致和元年(1328年),在旧县城东北一里处
建三皇庙,设医学,配医生,为郡人治病。明、清两代,中医不断发展。口镇“慎述堂”
中药店(医药合一),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在莱芜、博山等地颇负盛名。清
咸丰三年(1853年) , 白龙“延寿堂” 成立, 擅清瘟败毒、妇科、儿科。清光绪六年
(1880年),寨里曹大下中药铺“万春堂”成立。光绪十六年(1890年),达到鼎盛,配
药者5人,每日中药用量百斤以上,尤专长儿科、妇科,方圆百里的病人慕名而至。
20世纪20年代,西医传入境内。1923年,中华红卍字会莱芜分会成立,内设医药。1927年,
分会设立施诊所, 用西药医治伤、病、接种牛痘。1928年8月,施诊所改为宏慈医院。随
着西医的传入,医疗单位相继增加,在民间较有名的有新民药房(1925—1946年)、莱裕
医院(1929—1938年)、健民医院(1935—1937年)等。1942年,日伪县政府在莱城东门
下设县立卫生院,不久停办。1947年秋,民国县政府又在西关建立莱芜县卫生院。1948年
2月,莱芜县卫生院随国民党县大队撤退泰安,9月解散。是年春,鲁中南行署第二医院在
境内香山区上崮村建立;秋,迁至仪封区朱家庄。1949年春,迁至泰安县。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办、集体办、厂矿企业办医疗单位相继发展。1950年,境内有国
办医药机构5个,另有私人药铺360个。1951年8月,中央颁发《联合医疗机构实施办法》,
引导个体行医人员走集体化道路;11月,东芹村建立全县第一个联合诊所。随后相继发展,
至1956年,全县15个区均设有国家办的区卫生所和集体办小联合诊所,后以区为单位合并
组建成15个中心联合诊所(大联合诊所) ,下设114个分所。1959年,区卫生所与联合保
健站(中心联合诊所)合并,建为15所公社卫生院,后改建为县分院、乡镇卫生院。是年,
农村生产大队始建卫生室。 1962年, 潘西煤矿医院成立。1963年,莱芜铁矿医院成立。
1970年, 莱芜钢铁厂医院成立; 是年10月, 山东省泰安疗养院迁入,1972年9月迁出。
1971年,莱芜矿务局中心医院成立。1998年,改称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1973年,
张家洼矿山公司医院成立。1974年,莱钢第一铁厂医院成立。1977年,南冶煤矿职工医院
成立。1978年,莱钢第一钢厂医院成立;54849部队医院迁入境内。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莱芜的卫生事业有了较快发展,莱芜被列入全国三分之一县
卫生事业重点建设县。少数有一技之长的专科人员,根据政策规定,经严格审核发证,准
予开办个体诊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私营个体诊所申请开业的越来越多。1980年,
莱芜电厂职工医院成立。1981年,新汶矿务局疗养院成立。1982年,西港煤矿医院成立。
1983年,鄂庄煤矿医院成立。1986年起,随着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不断加强,未设医疗卫
生机构的新划乡镇加快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 逐步建起12个卫生所、1所卫生院。是年,
山东鼎力化工集团职工医院成立。1987年,新汶矿务局疗养院撤销(后设新矿集团莱芜医
院)。1990年,槲林煤矿职工医院成立。1991年1月,黄庄医院划入莱芜;9月,建立寨子
乡卫生院。1983年至1992年,相继建立市中医院、市康复医院、市红十字会血站;其间,
在简政放权改革中,乡镇医院下放给乡镇管理,调动乡镇政府发展卫生事业的积极性,大
批乡镇医院得到升级和发展。至1992年,全市有医疗机构170个。
地级莱芜市建立后,卫生医疗机构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1994年,莱钢矿建公司职工
医院成立。1995年,莱芜市复退军人精神病院成立。1997年起,实施市人民医院新建和搬
迁,扩建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康复医院、市皮肤病防治所等市直医疗单位。莱
城区、钢城区医疗卫生单位也随之发展;同时,实施乡镇卫生院以改貌为重点的建设工程
和全国中医试点县建设工程,医疗卫生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由县级向地市级转变的目
标。1998年,山东煤矿莱芜机械厂职工医院、兴华职工医院分别成立。2001年,莱芜电力
职工医院成立。2002年3月,莱芜首家民营医院——莱芜市口腔专科医院筹建,5月正式开
业;10月,孝义部队医院迁入。2003年起,先后建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传染病医院
和市紧急救援中心,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明显加强。2005年,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20
个, 其中医院19所、卫生院24所,采供血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
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3个,卫生监督所4个,健康教育所1个,其他卫生机构4
个, 门诊部(所)260所。村卫生室发展到830个。有1所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标准(莱芜钢
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6所医院达到二级医院标准(莱芜市人民医院、莱芜市中医医院、
莱芜市妇幼保健院、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职工医院、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莱城
区人民医院)。
莱芜市人民医院 1950年3月, 县卫生院在口镇西街盐店成立,6月开诊。设医疗、防疫、
保健3个股。 医疗设备有900倍显微镜1台和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镊子、剪子、换药
盘、消毒锅等。1953年11月5日,医院由口镇迁至莱城小曹村北,占地18.36亩,建门诊、
病房28间,面积316平方米。1956年6月,改称莱芜县人民医院,设病床20张。1961年8月,
医院由小曹村北迁入城关东路路南(今凤城西大街路南市妇幼保健院址) , 有门诊病房
2102平方米, 营养食堂、消毒室、洗衣房580平方米。后又在路北(今金莱广场及以北)
征购土地建门诊、病房。1968年10月,莱芜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县防疫站、县妇幼保
健站、麻风病防治站等单位合并成立莱芜县“六二六”卫生公社革命委员会。1971年9月,
撤销莱芜县“六二六” 卫生公社革命委员会, 恢复莱芜县人民医院等原卫生事业单位。
1972年,医院建门诊楼3083.64平方米。1973年,全院职工130人,其中卫技人员90人,行
政后勤人员40人,病床100张。1978年8月,山东省卫生局确定莱芜县人民医院为全国三分
之一县卫生事业整顿建设试点之一。1980年至1982年,国家和地方两次拨款建病房楼2幢。
1983年,莱芜撤县设市,莱芜县人民医院改称为莱芜市人民医院。至1992年,莱芜市人民
医院逐步建成基础设施、设备、科室齐全的县级综合医院。
地级莱芜市建立后, 市医院升格为地级莱芜市人民医院。1993年,有职工602人,其
中专业技术人员451人(副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56人)、行管勤杂人员86人,开设病床
370张。1995年,医院被省卫生厅评定为“二级甲等医院”“国际爱婴医院”。1997年5月,
成立莱芜市急救中心,开通“120”急救电话;11月26日,市人民医院迁建立项。1998年4
月, 在莱城北长勺路与嬴牟西大街交汇十字路口西南,征地187.5亩;11月,动工建设。
2002年9月, 市人民医院迁至新址,老院北半部病房楼后改建为市中分院。新院建有门诊
楼、病房楼和其他配套设施等总建筑面积149508.13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40124.6平方米。
设有病床645张, 有临床科室33个,医技科室14个,职能科室13个。医院配置大量先进仪
器设备, 其中百万元以上22台。全院有职工1013人,其中业务技术人员866人。能开展脑
瘤手术、 肾脏移植、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心脏起搏器植入等高难度手术。2004年4
月,医院被推荐为全国医疗优质高效百姓放心医院。2005年,医院门诊量达到303168人次,
入院18474人次,治愈率44.2%,病床使用率80.6%,全年业务收入12874万元。医院是泰山
医学院、济宁医学院、临沂医专、泰安卫校、莱芜卫校、滨州卫校的教学实习基地,成为
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保健、社区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医院,先后荣获国际爱婴
医务先进医疗单位、省优质服务百佳医院等称号。
莱芜市中医医院 1983年2月3日, 莱芜县人民政府批复成立莱芜县中医院,为全民所有制
单位,规模为100张床位。筹建之初临时院址设在原县人民医院西南角。1984年9月,更名
为莱芜市中医院。1987年1月,在城关西路农业局西侧新建2170平方米的综合门诊楼启用,
院部随之迁入办公。1990年,在孙花园村征地64亩,建设中医院新院。
1993年,新建的病房楼及供应室等配套设施正式启用,原院改称市中医院“城西门诊”。
是年10月, 医院更名为莱芜市中医医院。1995年,被评定为二级甲等医院。1997年1月,
新建7673平方米门诊大楼正式启用;7月,新建4262平方米保健病房楼竣工启用,病床250
张。
医院占地5.1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45707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20796平方米,实有
病床300张,拥有百万元以上的设备6台。有职工492人,其中业务技术人员410人。有临床
科室20个,医技科室10个,职能科室14个。2000年11月,被确定为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莱芜
临床科研基地。医院肿瘤科、中风科被省卫生厅确定为全省中医重点科室,骨伤科、外科、
内科、糖尿肾病专科、妇产科、心血管、消化、呼吸、五官科、儿科的临床治疗具有较高
水平。2005年,市中医医院门诊量达到272150人次,入院8790人次,治愈率38.14%,病床
使用率83.93%。全年业务收入4836.75万元。
莱芜市妇幼保健院(市第二人民医院) 1950年,在县卫生院设妇幼保健组,负责开
展全县妇幼保健工作。 1953年8月,建立莱芜县妇幼保健站,附设于卫生院内,隶属县卫
生科。1954年7月,迁于莱城西门里路南,与防疫站同院办公,有专职保健人员6人。主要
任务是培训新法接生、查治妇女子宫脱垂病。1957年2月,站址由西门里迁往县文庙旧址,
后迁至县科委。
1968年8月, 站址迁至莱城东门外路南。“文化大革命”期间,合并于县医院,实行
院站合一。 1971年,妇幼保健站恢复建制。1972年8月,设妇幼和计划生育门诊。1976年
10月,迁至新建的妇幼保健站,有宿舍楼1幢、1073平方米,业务用房10间、180平方米。
1980年,设检验室、放射室。当年,被列入全国三分之一县卫生事业重点建设试点单位,
陆续购置放射、手术仪器等设备,业务用房增加到18间,设观察床3张,并建门诊、药房、
办公、 财务、统计等科室。1982年,更名为莱芜县妇幼保健所。1984年4月,改称莱芜市
妇幼保健所。1985年,实行所长负责制,科室设置逐步完善,技术力量逐步加强,妇幼保
健工作开始走向正规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轨道。1989年,始建病房、手术室,设观察
床10张,为省甲级妇幼保健所。
1993年7月, 更名为莱芜市妇幼保健院。1994年,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
织、卫生部命名为“爱婴医院”。1995年11月,新建2200平方米病房楼竣工投入使用,床
位60张。 1996年,床位达到100张,基本达到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床位设计要求。1997
年, 由科级升格为副县级单位。1999年7月,市政府将东邻的原市医院职工宿舍区13.5亩
土地有偿调整作为扩建用地。2000年9月1日,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门诊综合楼奠基。
2002年11月,市政府批准市妇幼保健院挂莱芜市第二人民医院牌子,医院向综合医院模式
发展。2003年4月,新门诊综合楼竣工,6月启用。
全院占地56亩,总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2万平方米,门诊、病房和其
他设施配套齐全。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原装进口DR,日本W-450型CT机,日立TU-41型
X光机,日本东芝6000型及美国惠普5500型D版彩超各1台;德国进口腹腔镜,美国产钼钯X
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富士能电子胃、肠镜和监护设备等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
120台件。 有职工219人,其中业务技术人员179人,有高级技术职务的32人,中级技术职
务的92人,开设床位300张、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5个,职能科室12个,是一所集医疗、
预防、教学、科研、优生优育、生殖保健于一体的具有专科特色的综合性医疗保健机构。
2005年, 全院门诊量达13万人次,入院1.3万人次,出院9000余人次,接生婴儿4829人,
业务收入2700多万元。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 前身是山东省公安厅劳改局干部疗养院, 始建于20世纪50年
代中期。1962年秋,更名为山东省公安厅劳改局中心医院。1970年,医院整体移交给莱芜
钢铁工程指挥部,由济南迁入莱钢,更名为山东省七〇一工程指挥部医院。1971年,正式
开诊。1975年、1987年、1999年,先后易名为莱芜钢铁厂医院、莱芜钢铁总厂医院、莱芜
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社区服务于一
体的综合性企业医院,承担着泰山医学院、泰安卫校、滨州卫校、莱芜卫校等大中专院校
的临床实习教学任务,是泰山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和三级乙等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117亩, 房屋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 其中业务用房3万平方米。 病房楼于
1997年启用,门诊楼于2004年启用。设临床医技科室28个,职能科室8个,基层院所5所。
医院开放床位557张。口腔科、妇产科为莱钢医院的重点专科,口腔科的口腔矫形、正畸、
即刻义齿等技术在省内外享有盛名,妇产、心内等专业在境内处于领先地位。2005年,莱
钢医院门诊量达到377353人次,入院9236人次,治愈率75.3%,病床使用率85.9%,业务收
入11350万元。 实有病床554张,百万元以上设备8台。有职工100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816人。
医院与卫生处实行院处合一的管理体制,实行院长负责制。医院既是莱钢的二级单位,
又是莱钢卫生系统的职能部门,负责全厂医疗卫生、爱国卫生等的业务指导及行政管理。
形成以医院为主体, 5所基层医院(莱芜铁矿医院、韩旺铁矿医院、黑旺铁矿医院、矿建
公司医院、特钢医院)、4个门诊部(第一、二、三、四门诊部)、2个卫生所(冶炼厂卫
生所、石灰厂矿卫生所)、1站(卫生防疫站)、3办(计生办、爱卫办、医改办)相辅助
的管理机构。
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职工医院 建于1973年2月,原名张家洼工程指挥部职工医院,
隶属矿后勤部管理。1979年,指挥部设卫生处,医院属卫生处管理。1984年,改称张家洼
矿山公司职工医院,处长兼任院长。1986年至2000年,卫生处、医院为处院合一的处级单
位, 对外挂鲁中冶金矿山公司卫生处、 鲁中冶金矿山公司职工医院两块牌子。医院占地
23.25亩,房屋建筑面积8482.45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6482.45平方米,实有病床175张,
医院配置百万元以上仪器1台。 有职工21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5人,是一所集医疗、
教学、科研、社区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1994年被山东省卫生厅评为二级甲等医院;
1995年被评为“爱婴医院”。1999年成为莱芜市卫生学校定点教学医院,2000年成为武汉
科技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 2002年5月,改称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职工医院。2005年,
门诊量达到34784人次, 入院1810人次, 治愈率93.17%, 病床使用率10.13%,业务收入
1463万元。
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 位于颜庄镇验货台村东邻,前身为始建于1971年9月的莱芜矿
务局中心医院。1983年, 莱芜矿务局撤销,医院划归新汶矿务局,改称新汶矿务局莱芜中
心医院。1986年,原精神病院部分,并入该院,增设精神病科门诊和病房。1993年10月,
通过二甲评审,成为山东煤炭系统和莱芜地区率先创成二级甲等医院的单位。1995年被命
名为国家级爱婴医院。 1998年5月,将南冶、西港两煤矿医院归为下属门诊部,医院改称
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医院占地226.7亩,建筑面积56001.25平方米,有床位480张。
2002年,有工作人员57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19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10人,中级职称
50人,初级职称259人。医院有高压氧舱、CT、彩超、影像监视系统、C型臂、全自动生化
分析仪、 DSA等大型设备100余台(件)。医疗技术以创伤急救等4个中心为主,1988年至
2005年,成功抢救800余例严重多发伤、300余例呼吸心跳骤停病人,危重工伤抢救成功率
保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