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剧团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690&run=13

科班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 前后,徽班经运河入山东,定居在泰安县夏张附近的程子
寨王侍郎家的“老阳春”班,是徽班之一。此后,流传于汶上一带的梆子,经常与徽调同
台演出,逐渐结合。1874年,成立“小阳春”班。1895年,在莱芜北勺山成立“长顺”班,
继而成立吉庆等科班,活动在泰安、莱芜和新泰一带,演出范围逐渐延伸到日照、平阴、
临沂、济南等地,其中较著名的有14个。其班主不同,各方面待遇、规矩也不同。官员、
地主办的科班,艺徒三年出科,其间,由班主管吃、穿,演出收入归班主;学徒期满后,
艺徒去留任意。艺人办的科班,大都请艺友帮忙凑集经费,学徒期满后整体转为职业演出
科班,按人划股分红;也有“三年满、四年愿”的办法,即三年学艺时,艺徒无报酬,第
四年开始艺徒得少量报酬,余归班主。科班学戏,既无剧本又无曲谱,只凭记忆,口头传
授几百出剧目和几种艺术形式的唱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除少数业余剧团外,无
一职业科班。
业余剧团 清末, 境内民间始有业余演出团体,后来延续不绝。新中国成立后,业余剧团
多达百余个。从戏曲的种类看,这些业余剧团绝大多数为莱芜梆子,只有鲁西剧团是京剧
团。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的普及,市场日渐萎靡,观众越来越少,业余剧团大部
分解散。
莱芜梆子剧团 从抗日战争爆发至1954年, 整个泰沂山区除有少数民间业余剧团季节性活
动演出外,无一个职业班存留,也无一个科班建立。莱芜梆子日趋衰退,达到没落的边缘。
1954年1月,县政府成立莱芜县民艺剧团,这是莱芜历史上第一个国营专业文艺团体。
1956年,更名为莱芜梆子剧团,“莱芜梆子”正式命名。随着国营剧团的成立,培养新生
力量也由过去的艺徒科班制改为招收学员制。分别于1954年、1956年、1959年,县剧团连
续招收3批学员,共100人。学员同正式演员一样有固定工资,享受各方面平等的政治待遇
和权利,真正成为剧团的主人。因“文化大革命”,1967年剧团被迫解散。1970年,成立
莱芜县文艺宣传队,一切为政治服务,普及京剧现代戏和从事歌舞曲艺的创作演出。1974
年,按照县委的指示,重新恢复莱芜梆子剧种。1976年12月,莱芜县文艺宣传队复称莱芜
梆子剧团,并招收20名新学员。1990年,莱芜梆子剧团被文化部表彰为全国编演现代戏先
进单位,是全国现代戏年会会员团。1992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
1993年,莱芜梆子剧团有干部职工73人,有自1954年起的四代艺术人才,其中国家二
级演员10人, 三级演员16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50%;全团平均年龄38岁。1994年6月9
日, 莱芜梆子剧团戏剧、 歌舞两个演出队分别组建,一团两队,在竞争中加快发展。至
2005年, 莱芜梆子剧团有演职人员70人,其中国家一级演员及一级演奏员6人,二级演员
及二级演奏员18人,三级演员及三级演奏员28人,其他人员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