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起源与演变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688&run=13

莱芜梆子,又名“莱芜讴”,也称“靠山梆子”“本地梆子”,是中国戏曲中有地方
独特风格的剧种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1983年版)中有专文记载。
莱芜梆子的剧种起源有三种说法:由流行于鲁西南一带的梆子腔演变而来;由徽班传
授;由流行于鲁西南一带的梆子腔和徽戏结合而成。这几种说法虽都有一定的形成因素,
但渊源关系交代的尚不十分全面和确切。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的“三庆”徽
戏班奉调入京献演,随后,“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接踵进京,其他许多徽班也
纷纷向此开拓。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后,徽戏班“老阳春”沿运河、顺驿道流入泰
安一带,后来在泰安夏张附近的程子寨定居。在此前后,陕西、甘肃一带的秦腔经河南流
传到汶上地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本地梆子腔(汶上梆子),这种梆子腔粗犷高昂,比徽
戏更加符合当地人民的性格和趣味。“老阳春”便逐步全盘吸收梆子腔这个艺术形式。在
相当长的演出活动中,历代班社都是徽戏和梆子戏同班并存,但不合二为一,演员既能演
唱这一声腔的戏,又能演唱那一声腔的戏。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演员越来越多,受当地
方言、习俗和群众爱好的影响越来越深,便逐渐改为以演唱梆子戏为主,徽戏的成分日益
减少,以致绝迹。而被徽班吸收的梆子腔也演变成独具特色的莱芜梆子。清朝光绪末年到
抗日战争爆发,为莱芜梆子的兴盛阶段,专业班社数量可观,演出活动十分活跃,流行区
域不断扩大。莱芜梆子以莱芜、泰安、新泰一带为主要活动区域,后来流行于东至日照,
西至平阴,南到临沂,北抵济南的广大区域内,但以在莱芜、泰安、新泰、沂源影响最深。
1954年1月,莱芜县民艺剧团成立。1956年,改名莱芜梆子剧团,使该剧种得以发展提高。
1965年,剧团晋京汇报演出《送猪记》,受到周恩来、朱德、彭真、叶剑英和杨尚昆等党
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 1975年9月,剧团晋京为建国26周年献礼演出《三
定桩》 。1976年3月,上海电影制片厂将《三定桩》拍成电影在全国上映。1977年,《三
定桩》 赴广交会为参会的80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演出。1980年4月,山东电视台将《借闺
女》 拍成电视片播放;10月,被中央电视台选为大联播节目在全国播放。1982年1月,剧
团晋京,在怀仁堂、人民大会堂等地汇报演出《红柳绿柳》,彭真、康克清等领导人观看
并接见演员; 4月,中共山东省委决定将该剧搬上银幕,由山东电影制片厂承拍,11月摄
制完成, 后在全国公开放映。1992年6月,小戏《推媳妇》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展演
并获奖。
地级莱芜市建立后,莱芜梆子剧团秉承传统,敢于创新,创作了一大批题材奋进的优秀剧
作。现代戏《正月十五雪打灯》获1995年度山东省“精品工程”奖,1996年参加文化部在
西安举办的全国梆子戏优秀剧目交流演出,荣获七项大奖。1997年,现代戏《雪野风情》
获山东省第四届“精品工程”奖。现代戏《好儿好女》《大山魂》《钓鱼人》先后获山东
省“精品工程”奖。2001年,大型现代戏《大山魂》获山东省第六届“精品工程”奖及第
七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剧目三等奖等十一个奖项。2000年12月,《推媳妇》参加全国部分省
市农村题材小戏调演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2002年,参加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群
星奖” 优秀剧目展演,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前往观看,给予高度评价。2004年,现代戏
《钓鱼人》获山东省委宣传部第七届“精品工程”奖,参加第八届山东文化艺术节获演出
奖。 2005年7月,小戏《随礼》《嘶马河畔》参加山东省地方戏小型戏曲新创作剧目会演
分别获剧目一等奖和三等奖。 是年,4名优秀演员代表莱芜市赴韩国访问演出,实现了首
次跨国交流。至2005年底,莱芜梆子剧团在继承、挖掘、整理老戏的基础上,排演了大量
优秀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现代戏,通过送戏下乡等活动的开展,这
一独特的地方剧种得以普及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