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轶闻传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686&run=13

轶闻 孔子观礼 春秋后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争霸战争日益加剧,百家学派纷纷
提出了各自的治世强国主张和思想。孔子提出要恢复周礼,恢复周朝的政治、法律、行政
管理制度和道德文化习俗,强化周天子威严,达到天下大治。而齐国主流政治家管仲、晏
婴等,主张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通货积财,因俗简礼,尊王攘夷,挟天子以
令诸侯。
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5年) ,孔子在齐。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好国家,孔子
明确回答:“整个社会体制内的各个角色要到位,不能越位。国君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行使君王的威权,大臣要尽好自己职责,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做孝顺儿子。”齐景公长
叹一声:“是啊,就是啊。如果国君没了国君的地位权力,臣不像个臣子,父亲不像话,
儿子要捣蛋,即使有饭吃,我怎么能够吃得下! ”(原文见《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
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
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能得而食诸!”)由于孔子明确反对破坏礼制、危及国家
安全、权臣超过公室的现象,齐国形势越来越紧张。齐大夫扬言欲害孔子。齐景公也对孔
子说:“我老啦,禁止不住了。”
是年,吴国公子季札带着长子出使齐国,他也看出了齐国的政治危机,除了向齐国相国晏
婴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外,还劝说孔子也赶紧离开。为了防止途中孔子被加害,季札建议孔
子和他的使团一起走。返鲁时迫于形势险恶,孔子仓促中把正在淘的米未及做的饭即提起
来一面走路一面滤干(原文见《孟子·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他们从
临淄经过淄川、博山再到嬴的时候,途中季札长子暴病去世。时值夏天,到吴国首都至少
还得20多天,只好就地安葬(今莱城区港里村东北)。季札精通中原文化,智慧而仁义,
有远祖太伯、仲雍遗风。孔子认为季札是吴国最熟悉礼乐制度的,他除了安慰和帮助季札
外,还仔细观看并向百姓讲述季札长子的殡葬仪式。从规格、程序来看,季札做得完全合
乎周礼规范!孔子赞叹道:吴国有这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家,国家一定能保持稳定、人民
安乐、生活和平、国家昌盛!据港里村名碑载,村名是因孔子观礼后在此讲礼而得名,原
名讲礼村,后演变成港里村。
明代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莱芜县知事傅国璧于口镇东南(今莱城区口镇垂杨村)立
“孔子观礼处”碑,正楷阴刻,字迹清晰,笔力雄健。
孟子谈葬 战国中后期, 周天子名存实亡,诸侯力量强大起来,各诸侯国间战争不断,形
势混乱,人民痛苦不堪。孟子发展孔子学说,主张“行仁政”“法先王”。为了使自己的
学说能够被诸侯们接受,孟子带领着学生开始周游列国,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学说。
孟子约于齐宣王二年(公元前318年) 来到齐国,受到礼遇,在稷下学宫讲学。希望齐国
国君能够推行仁义礼智,尊重王室控制下的和平,停止战争和征伐,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孟子在齐国推广自己的理想主张时,母亲在鲁国因病去世。
因为孟子还远在齐国,就由他的学生充虞等人负责料理丧葬具体事务,并为孟母监督打造
了档次较高的棺椁。
孟子安葬母亲之后,很快起身返回齐国。孟子从曲阜路过嬴邑(今莱城区羊里镇城子县村)
休息时,充虞问孟子:“早先承蒙夫子您看得起我,让我监督办理造寿器。当时因事情忙
乱,虽然有疑问,我也没敢向您请教,就尽量按高标准来做了,所以花费就大了一些。现
在我想请教一下,棺椁是不是太好了?”孟子看着学生说:“这段时间你辛苦了,我是先
王之道的维护者,老太太的丧事就是一个大家关注的事情。老人丧事就是一个怎么继承周
礼的事情了。上古时,人们对于棺木的厚薄没有什么规定,中古时候才规定内棺厚七寸,
外棺要与此相称。从天子到老百姓,人们都讲究棺木,并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而是这样才
算尽了孝心。如果按照礼法规定不得不受其限制而不能使用好棺木,当然不能称心如意;
能用好棺木却没钱买,同样也不能让人称心如意。能使用好棺木又买得起,古人都是这样
做的。我为何不能这样做呢? 而且,能不让她的遗体沾染泥土,对于人们来说,难道不也
感到高兴吗? 我听说过:一个符合周礼标准的君子,绝不为了做任何事而在父母身上省钱
的。”(原文见《孟子·公孙田章句下》)
充虞听了,茅塞顿开。他才明白“礼”充斥在生活中,丧事里也包含着重要的政治意义,
他为自己力行贯彻老师思想的举动而高兴。
孟子认为使人民养生送死没有缺憾,便是用王道治国的开始。经过了十几年周游列国的生
涯,特别是在他寄希望很大的齐国,以德服人的仁政思想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但在那个
“以武力争胜”“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争霸时代,这种思想主张不可能实现。
管鲍分金 春秋时期,齐国两贤——鲍叔牙与管仲是很好的朋友。在尚未辅佐齐桓公之前,
他们曾合资经商,常在嬴邑往返逗留,每次分红时管仲总是多要。鲍叔牙知其家贫,还有
一高龄老母需要赡养,就总是谦让于他。商友们对鲍叔牙的高风亮节非常佩服,便把他的
义举广为传颂。 据历代所传, 鲍叔牙与管仲曾在嬴邑做买卖,分红的地点在“义和沟”
(今莱城区方下镇小义和村),村名即由管鲍分金而来。附近的村庄,也多由此而取名,
如乔义和沟、李义和沟等,后演变为乔家义村、李家义村等。后人筑“分金台”,以歌颂
鲍叔牙的美德。“分金台”遗址位于今方下镇蔺家楼村东北与王家岭村交界处,原有一土
台突出地面,长宽各约2米,高1米,20世纪70年代被毁。
韩韶与嘶马河 韩韶,字仲黄,河南颍川舞阳人,汉永寿二年(156年)被委任为嬴长。当
时泰山公孙举、东郭窦起兵,守城官员多因此而被罢职。经过重新挑选,乃派韩韶为嬴长。
公孙举闻其贤良,传令手下兵将绕城而过,不得进占嬴县半寸土地,以免难为韩韶。周围
诸县得知嬴县安全,流民纷纷涌入。韩韶怜悯饥民,开仓赈济。同僚担心私开官仓放粮,
有杀头之罪,韩韶爽快地说:“用我一颗人头,保住数万人的性命,死而无怨。”其上司
太守看重韩韶名德,未加追究。百姓们感恩戴德。后来韩韶因病辞官回家,老百姓听说后,
不约而同前来送行,一直送到水涨流急的河边。韩韶到嬴县来时曾骑一母马,到嬴县后生
一浑身无一根杂毛的枣红马驹,韩韶珍爱如掌上明珠,临别时韩韶指着老马身边的小红马
驹对众人说:“此驹生在嬴,吃嬴草,喝嬴水长大,是嬴的财产,应该留给嬴。”说着让
人把小马驹留下,跨马而去。二马分离,马驹恋母,母马恋驹,相互嘶鸣不止。人们万分
感谢韩韶为民造福的恩情,将留驹处的河流取名为“嘶马河”,并树碑立传,以示纪念。
其中,一碑上书曰:“韩韶留驹处”。后来,人们感念韩韶,纷纷在此建房居住,聚而成
村,村以河名,故名嘶马河村。明《嘉靖莱芜县志》也有记载:“世传汉韩韶乘牝马来宰
是邑,及归,留之,其马嘶于河上,故名。”
雪蓑与“玄之又玄” 碑 雪蓑,名苏洲,自号雪蓑、雪蓑道人、雪蓑渔者、八都散人、五
湖散人兼三十六洞牧鹤使者,明代河南杞县人,约生于明成化末年。年少时徙居唐县,随
其伯父苏伯当以卖酒为业,因有一人醉死在酒店中吃了官司,酒店倒闭,雪蓑无所依靠,
从此浪迹天涯,广交文友。雪蓑能诗善书,知音律,常弹一弦琴,绘画、踢球、制作古董、
和制药材等诸技博通,精绝过人。其书法俊逸洒脱,或笔走龙蛇,或轻若蝉翼,或重若卷
云,疏狂不羁,不拘一格。他特别喜欢书写大字,往往信手飞步,倏忽而成,矫健有势。
他还与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章丘李开先以及青州衡王为至交,品茗畅谈,题诗互答,
常遨游于章、莱、青三邑。嘉靖年间,雪蓑在莱芜经常与朋友游历山川、歌咏题词,留下
许多墨宝,其代表作今存于碁山观村的“玄之又玄”碑刻大字,是书法一绝,笔势如蛟龙
腾空,观者以为非仙不能。至今境内还流传着雪蓑与“玄之又玄”碑的故事。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碁山观村百姓在村西盖起庙宇后,决定立碑,便先请来几位先
生写碑文。众先生正在商议时,雪蓑脚穿草鞋,腰系草绳在先生们之间串来串去,并一再
询问:“干什么?”先生们不识雪蓑,不耐烦地答道:“写碑”,并讽刺他说:“你转来
转去,莫非你还想写吗?”雪蓑回答:“我写也可以,若不行,可以擦了另写。”众先生
见他真的要写,便想出他的丑,就同意了。只见雪蓑脱去鞋子,用脚丫沾了墨,舞了几下
写出“玄之又玄” (语出老子《道德经》 )。他特意把“之”字提到右上方先行下笔,
“之”字一点状若龙头,一捺延伸下行十一尺,如神龙掉尾,似神来之笔。“玄又玄”三
字置在“之”字长捺之左,布局豪放,别具一格。写完后,穿上鞋转身就走,几步以后就
不见了。众先生不屑一顾的表情渐渐变得目瞪口呆,一句话也也说不出来了。“莫非此人
就是雪蓑吗?他曾住在雪蓑洞中。”待众先生回过神来,纷纷如是议论着。
“玄之又玄”碑座近1米高,碑身3.13米高,宽1.18米,还有碑帽1米多高,合计5米多高,
重约上万斤。到了立碑的时候,众人都犯了难,先前立碑都是小碑,像这样的大碑,从来
没立过。众人正在发愁之时,衣衫褴褛的雪蓑说:“我是没有办法了,已经土埋到脖子。”
一连重复了几遍。众人听罢,转忧为喜,何不用屯土的办法来立碑呢?于是边屯土边竖立,
终于把碑立起来,并安全加上了碑帽。
雪蓑与“龙” 字碑 位于今莱城区张家洼街道港里村东,镶嵌在河边龙王庙内的东墙上。
碑高1.7米,宽0.6米,厚0.2米。碑阳中下为草书阴刻“龙”字。字高0.85米,宽0.58米。
龙字上为赞文:“龙虽水族,神奇独最,离潜而出,霖雨及物。识高者无能测其形似,因
谨志之曰龙”。左边有“大明刘元翰书”,还有一个似座佛像的符号。碑阳边有牡丹花纹。
龙字狂草,如蛇行。《续修莱芜县志》载:“龙字碑,在港里东南门外龙王庙内,雪蓑子
书,刘元翰跋。”据当地村民讲,刘元翰是本村的教书先生,与雪蓑子为好友。碑阴为建
龙王殿的会长张展辅等捐款人姓名,崇祯十三年(1640年)八月立。
相传,当年在港里村东首建庙立碑时,该村知名人士刘元翰邀请好友雪蓑子前来题写碑文。
雪蓑子建议将“题写碑文”改为“书写‘龙’字”,并让刘元翰为其作跋。雪蓑子用脚踹
墨形成碑阳中下端的狂草“龙”字;用一根豆楂书写“龙”字上面的碑文。因碑文为刘元
翰所撰,故雪蓑子在碑文左下方注:“大明刘元翰书”。
“文化大革命”时期,港里村民为避免“龙”字碑遭受破坏,将其就地转移到龙王庙的东
山墙的洞门里,先用泥巴密封好,再用石灰粉刷一新,并在上面写满毛主席语录。这样,
谁也不敢冒被扣现行反革命帽子的风险去破坏语录墙。最终,这座珍贵的“龙”字碑被完
好地保存下来。
刘墉祖籍在莱芜 清乾隆宰相刘墉的曾祖父,原是莱芜港里村人。明朝年间,为逃避灾荒,
从港里村来到刘白杨村(今莱城区茶业口镇所辖),在该村刘氏家族的帮助下,当了教书
先生。但好景不长,由于洪涝灾害不断,庄稼连年歉收,孩子们上不起学,很快就失业了。
为谋求生计,他携妻儿来到诸城县城。当地刘氏家族见他谈吐文雅、精明能干,就接纳了
他。他平时教书,农忙时给人当工。儿子刘深知父亲的艰辛,读书刻苦,学业出类拔萃。
清康熙年间,刘高中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雍正年间,刘之子刘统勋高中进士,官
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乾隆年间,刘统勋之子刘墉高中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
子太保,后至宰相。这样,刘墉一家便成为闻名后世的三代名臣之家。
刘墉当上宰相后,委派几名差役寻根原籍诸城后,又寻根其祖籍。差役来到港里村,并带
来两盏宫灯作为朝廷信物欲赐予刘氏家族。因为当时朝廷内部矛盾尖锐、斗争激烈,刘氏
家族担心,万一日后刘墉失势,刘氏家族可能满门抄斩。于是回禀称,港里村并非刘墉祖
籍。待差役走后,他们又挖地三尺,将刘氏祖茔前那块刻有刘家族谱系的石碑埋于地下,
上面用大青石砌成一个神楼子(神龛)样的小石屋,命名为皮寒(疟疾)屋子,同时放出
风去,谁要是靠近屋子就会染上皮寒病。人们信以为真,不敢靠近。
“文化大革命”时期,港里村所有墓碑、墓志、墓砖、墓石都被砸毁,这座“皮寒屋子”
和下面埋藏的石碑也就无从考证了。
益三轶事 亓氏无乏族。在嘶马河村亓氏家族,至今仍流传着“亓氏无乏族”的动人故事。
相传清咸丰年间,亓家酱肉的第二代传人亓益三不仅继承了父辈留下来的基业,还秉承了
“兴家旺族,济世救民;酱香世家,仁和天下”的美德。
村里有一家人也姓亓,叫亓二,亓二和亓益三虽是同族,但已出五服。他的父亲在世时,
经营着祖上留下来的产业,甚是兴旺。而当时亓家酱肉尚处于起步阶段,举步维艰。仗着
庞大的家业,财大气粗的亓二父亲不仅不对亓家酱肉出手相助,反而经常无故找茬,挑起
事端,两家关系日益恶化。到了亓二这辈,因经营不善家道逐渐败落,偌大的家业已是家
徒四壁,就连家里的粮囤也见了底,吃饭都成问题,几个孩子穿的衣裳破破烂烂,夏天还
好说,一到冬天,因为缺衣,又无钱买炭,晚上,孩子们只得挤在一铺小炕上相互取暖。
万般无奈之下,亓二只好硬着头皮找到族人祈求帮助。当时,正值兵荒马乱年代,村里人
都不富裕,大都只是维持温饱。族人思索良久,对亓二说:“如今能帮助你的,唯有益三。”
族人话一出口,亓二的脑袋摇得就像拨浪鼓似的:“使不得,使不得,俺上辈曾经亏欠过
人家,两家积怨已久,多少年没有走动了,人家怎么会帮助俺呢。”
可是,除了亓益三当时有这个能力,村里再也没有其他人能帮助亓二了。族人没有再说什
么,告别了亓二,敲开亓益三家的大门。当时,亓益三经营的亓家酱肉事业正蒸蒸日上,
光雇工就雇了上百人。看到族人到来,亓益三倒茶端水,甚是客气。族人说明来意,亓益
三沉思片刻,抬头对族人说:“先别谈这个,咱俩下盘棋吧。”于是命人拿来象棋,摆上
棋子。亓益三的象棋是玉制的,胴体泛着银白。出于礼节,亓益三使黑子,让族人使红子。
棋子刚刚摆定,亓益三便将棋盘前方的两个边卒拿了下来。看到这一举动,族人很是奇怪,
问道:“益三,下棋有让车让炮的,从没听说让卒,你这是什么意思?”亓益三缓缓地说:
“您老是有所不知啊,亓家酱肉之所以生意兴隆,就是秉承的一个‘和’字,家和万事兴。
咱们亓家都是一家人,不应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啊。贬族是边卒的谐音,我的棋是玉石
做成的,玉便是贝。我拿走两个玉做的卒子,意思就是贬族没有‘贝’。再引申一下就是
咱们亓氏不应该有乏族啊。”亓益三解释,所谓乏族,就是咱们亓氏族群里应该互相帮助,
一人有困难,大家都打个帮手,亓氏家族里不该有“缺乏吃穿之人”。听了亓益三的一番
表白,族人连连点头,伸出大拇指。后来,亓益三资助亓二一大笔钱财,帮助亓二重整家
业。“亓氏无乏族”的故事也流传开来。至今,在嘶马河,只要有亓姓人到此,不管认识
不认识,亓氏家族照样管吃管住。
施粥立筷为准。在亓氏家族,流传着亓益三施粥“以立筷为准”的故事。
有一年,河南发生大旱,庄家几乎全部干死,加上赋税沉重,群众苦不堪言,民食不果腹,
衣不蔽体,饿死者甚多,一片“十里无人烟,处处是荒冢”的景象。为了活命,广大农民
不得不背井离乡,走上乞讨之路。当时,一部分难民一路乞讨,来到山东莱芜,听说嘶马
河有个大善人叫亓益三, 生性好乐施于人, 难民们便蜂拥而至。一时间,嘶马河村变成
“难民营”。尽管世道不济,国家命运多舛,但凭着祖上留下的手艺,亓益三还是把生意
打理得井井有条。看到大批难民流落街头,亓益三动了恻隐之心。看着挂在墙上“济世救
民”的牌匾,难民到来的第二天,亓益三便吩咐家人,准备足量的小米,在村头支起了几
口大锅,雇佣几个杂工开始煮粥,施舍难民。一开始,几个雇工还算守规矩,将亓益三送
来的小米全部煮成米粥,施舍给难民。后来几天,看到一斗一斗金黄的小米,几个雇工开
始动歪心思。于是,他们在煮粥时偷工减料,把粥做得很稀,把省出来的小米偷偷带回家。
一天,和往常一样,煮粥施粥仍在进行,难民们正在排队领取小米粥。亓益三便来到了煮
粥的村头。碗里的粥太稀了,难民根本填不饱肚子啊。买的小米足够用的了,这是怎么回
事呢?亓益三的心里泛起了嘀咕,后来偷偷一调查才明白,原来是雇工做了手脚。得知事
情的真相后,亓益三当下辞掉那几个雇工。即使这样,亓益三还是不放心。为了防止雇工
偷工减料,亓益三将几个雇工召集起来,宣布一件事:你们煮的粥,倒进难民碗里必须要
立住筷子,否则,就要受处罚。粥煮好倒进碗里后,亓益三便命人将一根筷子插进难民的
碗里,看是否能立住筷子。从此,雇工再也不敢做手脚了,难民们喝的粥变稠了,亓益三
施粥“以立筷为准”的故事也传了下来。
孝子马约 清康熙年间, 莱芜口镇山口村有一马姓人家,母子俩相依为命,苦度时日。儿
子名马约,字性初,家中非常贫穷,两间茅草棚,瓮无隔日粮。因父亲久病,为给父亲治
病卖掉一亩良田,马约父亲去世后,母子二人只能靠马约耕种剩下二分山岭薄地维持生计。
马约虽然没能上学识字,却从小聪慧过人,打柴时路过学堂,每每驻足听先生讲诵《报母
经》,竟也能背诵如流。他深知母恩深似海,难以为报,只能竭尽全力劳作以供养母亲的
一日三餐。
康熙五十七年三月(1718年3月) ,马约母亲身染重病,久病在床,奄奄一息。看着骨瘦
如柴的母亲,马约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有一天,病稍好些的母亲想吃点肉,告诉儿
子后,难坏了分文身无的马约。去买吧,没有钱,不去买,又对不住养育自己的母亲,连
这点小小的要求也不能满足母亲,何以为人子?马约心一横,悄悄走到院子里,忍着剧痛,
从自己的腿肚子上割下一块肉,给母亲炒了吃了。没想到母亲吃后,食欲大振,病也去了
大半。马约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几天后,逐渐好转的母亲笑着对儿子说:“你那天给我买的肉,我吃着可香了,能不能再
给我去买点来?”马约听后,竟一时语塞,说不出话来。母亲觉得奇怪,就追问他到底怎
么回事。马约便将实情告诉母亲。母亲慌忙撩起儿子的裤腿看,心疼得哭起来。马约跪在
床前,拉着母亲的手说:“娘,只要您的病好了,儿子受点皮肉之苦也心甘情愿,请您万
万不要悲伤。 ” 这件事很快传遍四邻村庄,父老乡亲们纷纷过来探望,无不啧啧赞叹:
“马约真是孝子啊!”并一起上报给县令钱珂。钱县令亦深为感动,为表彰马约的孝行,
也为教化民众,亲自题写“至性可风”的匾额,挂在马约家的门上。此匾至今仍存留在马
约后人家中。
“后娘碑” 的故事 在莱芜半壁店子村南的一块空地上,立着一块碑,叫“后娘碑”。碑
文虽已残缺不全,但“后娘碑”的故事却流传至今。
半壁店子村有个叫王勘的人,靠围猎为生。王勘膀大腰圆,浑身有千斤力气,又待人
和气,侠肝义胆,深得四邻敬慕。有一年,他妻子焦氏得病去世,抛下了两个不懂事的孩
子,整天哭闹。亏得邻里说合为他续娶了亓氏,两个孩子才得以安宁。亓氏二十七岁,丈
夫徐某三年前经商溺死长江,遗下一男孩徐勇,刚满五岁。亓氏虽是贫家女子,却知书达
理,待人热情,在附近四乡八村首屈一指的好心人!亓氏过门后与王勘情投意合,恩爱有
加。她对王勘的两个儿子王斌、王侠,比待自己的亲儿子徐勇还好。有好吃好喝的非等王
斌、王侠用完后,才让徐勇吃。她经常对徐勇说:“现在的财产是你后爹过下的,对咱娘
俩来说,有口饭吃就算不错啦。”徐勇年龄虽小,却很懂事,对娘的话言听计从。王勘见
妻子如此贤惠,很是高兴,只是不同意她那样对待徐勇。他常对亓氏说:“孩他娘,咱是
一家人,不能对孩子两个待法。”王勘也经常开导王斌和王侠要和亲兄弟一样待徐勇。一
家人团结友爱,甚是和睦。
谁知,好景不长。在一次捕猎中,王勘不幸翻下悬崖摔死了。王勘给亓氏母子留下三
亩薄地和一屁股的丧葬债。王勘死后,这个家也就塌了顶梁柱。痛苦的打击,使亓氏衰老
很多,生活的担子更重了。她白天带着三个孩子下地干活,晚上打发孩子睡觉后,又在黑
暗潮湿的小矮屋里纺线织布,好换些钱,买油、粮糊口。这一年,王斌十岁,王侠八岁,
徐勇也七岁了,都该上学念书啦。可是,艰难的生活,使她无力供养三个孩子。后来,她
想起丈夫生前曾给过她一把钥匙,并告诉她有十两银子的积攒放在一个小木箱里。这些年
来,不管有多难,都没有动过。安葬债是她一滴血,一滴汗纺线织布挣还的,如今只好找
出那只小木箱。她颤抖着手打开锈迹斑斑的虎头锁。里面用块白布盖着,轻轻掀开,除一
个红包外,里头还有几张上等的兽皮。她打开红包,包里的银子特别碎。可见是丈夫从牙
缝里挤出来的血汗钱。这是王勘留下的遗产,也是眼下的救命钱。第二天大早,亓氏给王
斌、王侠穿戴好连夜赶做的新衣。嘱咐徐勇烧水,领着王斌、王侠去南学读书。王斌、王
侠哭闹着要弟弟一块去上学,亓氏推说弟弟还小,过几年一定要他去读书。
王斌、王侠上学后,家务事就落在她和徐勇身上。懂事的徐勇很听妈妈的话,不论让
他干啥都不挑剔,有时去田里干活,摘些好玩的花儿什么的,都小心地保存好带给两个哥
哥玩。雨后上坡捉了螃蟹什么的,都要母亲煎好,留给两个哥哥吃。王斌和王侠刻苦读书,
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闲暇时候总要抢着替母亲干些活,替弟弟分担肩上的家务。兄弟之间
情同手足,关系特别融洽。亓氏拉扯着三个孩子苦苦挣扎七个年头。王斌和王侠先后中了
秀才,转年头准备参加京城大考。这时的徐勇也出落成英俊少年,只是家务繁忙,无缘进
学读书。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又是一年,这一年朝廷要开科大考。在离考试只有两个月时间的
一天晚上,亓氏捧出两套新衣、文房四宝和一百两银子,笑着说:“斌儿,侠儿,明天就
要赴京城赶考啦,为娘这些年对不起你们,让你们跟着受苦了。好歹积下了这些银两,你
们带着它去京城好好的考试,别辜负了为娘的一片心意啊!”“娘!”两个孩子哭着跪在
亓氏面前:“这些年,您为我们吃尽了苦,操碎了心,请受孩儿一拜。”第二天,亓氏和
徐勇送王斌、王侠登上赴京大道。儿行千里母担忧。亓氏思念远去他乡的孩子,恍恍惚惚
度过了三天。这天,她晒衣被时发现了一个布包。打开一看,里面包着五十两银子,并附
有一信。亓氏略知文墨,看完信后不禁大吃一惊。原来,王斌和王侠只带了五十两银子去
京城应考。这如何是好!亓氏焦急万分,忙叫徐勇带上这五十两银子去京城找王斌、王侠。
临行,亓氏拔下头上的一枚金钗说:“孩子,这枚金钗是你姥姥给我的陪嫁。你去典当点
银钱吧,也好做你路上的盘缠。那五十两银子是你两个哥哥的,可千万别用啊!孩子,此
去京城千里迢迢,你年纪轻轻,未经过大世面,路上多加小心。”
三个月不知不觉地过去了。这天,一大帮人吹吹打打到家来报喜。王斌和王侠中了榜
眼和探花。队伍停在家门外,王斌、王侠和徐勇赶紧进门问候母亲,可是屋里空空,蛛网
纵横,早已没有慈祥老母。三人大惊,亏得东邻王大娘相告。原来,亓氏为了两个儿子应
考的盘缠,万般无奈,卖身到邻村财主家。王斌、王侠和徐勇听了,肝肠寸断。立即骑马
赶奔邻村。见到母亲时,她已经被劳累折磨的奄奄一息。财主见亓氏两个儿子高官得坐,
立即换副面孔,派大轿把亓氏送回家,亓氏卖身的事只字没敢提。亓氏被抬到家里,艰难
地睁开眼睛,看着高中的儿子,有气无力地说道:“孩子,妈终于把你们盼回来了,妈不
行了,抬出去埋了吧。”亓氏说完咽了气,三个孩子哭天喊地,悲痛万分。葬礼很隆重,
四邻八舍痛惜亓氏,没有不掉泪的。王氏兄弟为母亲定做了一块高二米二○、宽八十、厚
二十五公分的大石碑。上刻“后娘碑”,立在坟前,一天祭奠三次。
传说 望夫山的传说 齐宣王时(公元前320-前302年) ,朝廷征集天下民夫,修筑长城。
圣旨下到各府县,府县差人到处抓捕壮丁,押往北山做苦役。
相传,境内圆顶山脚下住着一对恩爱夫妻,丈夫叫丰良,妻子叫田英。结婚第三天,丰良
被抓去修筑齐长城。临别时,他告诉妻子,此去凶多吉少,九死一生,以后只能靠自己,
再求日后一线希望,重归团圆。田英听后心痛欲裂,肝肠寸断,哭得死去活来。转眼一年
过去,一天夜晚,田英梦见丈夫,在蜿蜒起伏的群山之中,冒着严寒,搬运石料,修筑齐
长城。苦役个个衣衫褴褛,骨瘦如柴,让人难以忍睹。一觉醒来,回想梦境,万分凄凉。
田英盼夫心切,登山遥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望眼欲穿,不见夫归,久立不归,化为
坚石,后人称为“戌妇石”。人们被田英的行为所感动,给圆顶山取名“望夫山”,后又
称“万福山”。
碁山柯烂 相传东晋建元年间, 碁山脚下碁山观村有一樵夫名叫王质。有一天,他独自一
人上山砍柴,见参天大树下坐着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戏棋对弈。他便站在二位老者背后观
棋。二位老者你攻我杀,互不相让,棋路高深莫测。稍时,樵夫王质感到口渴,便喝了两
位老人身边的一碗茶水。顿觉眼前忽明忽暗,树木摇动,树叶青黄变化,似白昼黑夜、春
夏秋冬交替。待两位老者弈罢离去,他才想起砍柴之事,待他去拿斧砍柴,不料斧柄已经
腐烂。回到村里,竟无人认得他,原来人间已过百年。
原来的篱笆柴扉换成了一片青房瓦舍,唯有家门前竖着的石碑还能认得出,但上面个别字
也已看不清了。村里人问他从何而来,他便说明身世。有人回家翻出一张人像图给他看,
上面画了一位男子,跟这位樵夫一模一样。那人告诉他,这是他老爷爷王质,很久以前外
出砍柴一直未归,家里请画匠画了像,四处寻找,均无下落。王质又让他叙述了家谱,确
认画像正是自己,这时才悟出那树叶一青一黄便是一年,二位老者是神仙下凡。王质和他
的重孙一合计,急忙上山寻两位仙人,但人影皆无,只有棋子静静地压在棋盘上。
伍子胥鞭打卧龙石 在莱城区牛泉镇圣井村东南云台山西麓,有块奇石,长约数丈,横卧,
形态似龙,中间一条裂缝,犹如鞭打一般,当地百姓称它“卧龙石”。
相传该石头并非凡间之物,而是东海龙王的三太子,因触犯天条,受到惩罚,被玉皇大帝
贬于此处,让其改过自新。但它恶习不改,经常在夜深人静时出来,骚扰乡里,当地百姓
对它愤恨有加,但又束手无策。
周景王十七年(公元前528年) ,楚平王宠信奸臣费无极之言,借故杀害了忠臣伍奢,朝
纲大乱。伍子胥得知父亲被害后,在东皋公和申包胥的帮助下逃离楚国,历经坎坷,经宋、
鲁、郑、魏、赵、晋等国,最后到达吴国,得到吴王重用。伍子胥在路经鲁国境内莱芜雁
门关西北侧十里山坳时,突见前方不远处有一巨石,长约数丈,横卧路中,拦住了去路。
伍子胥见后,策马近前想一看究竟,谁知战马看到巨石后,只是咴咴乱叫,不敢前进一步。
伍子胥心想:莫非是该石在此作怪挡我去路?想到这里,他怒发冲冠,手举钢鞭,将巨石
一分两开。鞭落石开的瞬间,一道寒光朝嬴城方向尖叫而逃。原来是龙太子化作巨石挡道,
被鞭打后负痛而逃。从此这一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再也没受无故骚扰之害。
吕洞宾与吕祖泉 莱城区雪野镇吕祖泉村有眼清水泉, 相传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号纯阳
子)所点化。
古时候,吕祖泉村水源奇缺,挑水要赶几十里的山路。一天,吕洞宾路经此地,人困马乏,
口渴难耐,见一妇人挑一对尖底水桶走来,遂向其讨水喝,妇人面露难色,略作迟疑后让
他喝了个够。吕洞宾问妇人为何用尖底水桶挑水,原来妇人的婆母待她刻薄,为防止她挑
水途中偷懒,特意做了一对尖底水桶,而她挑水路途遥远,这担水来得实属不易。吕洞宾
听后对她说:“这位大嫂别为难,我不白喝你的水。”说话的功夫,用马鞭在地上画了个
圈,并点了三下,一股清泉立时冒了出来,妇人惊喜之余,忙向其道谢,但他早已不知去
向,方知是仙人下凡。因此泉水口味甘甜,颜色最初呈乳白色,故得名“白水泉”。“白
水泉”无论旱涝,水位始终保持不变,因此在大旱之年救了很多人。后来,百姓为感恩吕
祖将其改名为“吕祖泉”,此泉水也被誉为“神水”。
一步三眼井 在莱城区牛泉镇祥沟村前的石光梁上, 一步之内,井然有序地排列着三个圆
洞,直径约30厘米,这就是传说中黄巢用枪搠的“一步三眼井”。
唐中和四年(884年) ,黄巢起义兵败,接连失利,最后来到狼虎谷(今莱城区牛泉镇祥
沟村)。此时正值大旱,河水干涸,禾苗枯焦,百姓生活困苦不堪。黄巢及其部属们长途
行军早已口干舌燥,来到村前河边,见一白发银须的老人正跪在地上用一个瓦罐在沙坑里
接水,走近老汉想要点水喝。一看,老人的罐里只有半罐水,沙坑里面也只有一线细流。
黄巢正在犹豫,他弟弟黄揆从后面赶来报告说:“皇嫂昏过去了,请黄王速去看看。”听
到“黄王”二字,老人猛地抬起头来,看着黄巢,口中说道:“黄王,你就是黄王?老汉
有眼不识泰山,请黄王莫怪。”说着,一边捧起半罐水送了过去一边泣诉情由。
原来小河上游有一眼泉,泉水清洌,日夜流淌,村里人吃水都到那里去挑。谁料上个月来
了一支官兵,霸住泉水不让百姓饮用。黄巢听后,手握长枪在脚下的石光梁上连搠三枪。
三枪搠出三个洞,三个洞里流出清水,便成了三眼水井。
凤凰城的传说 凤凰城是一座逢凶化吉、 遇难呈祥的宝城,境内自古就有“八宝凤凰城”
之说。
早年间,凤凰城是个用土圈起来的土圩城,人口不足千人,面积还不如现在的一个大村庄。
城里酒店铺户齐全,买卖兴隆,远近客商往来也较频繁。元朝,莱芜冶铁技术得到发展,
便在城里设冶铁监。大批冶铁工人纷至,城里日渐拥挤,又在城四周搭房建舍,修造冶铁
炉,土圩城规模逐渐扩大。
一天,一位知天文、懂地理的先生顺着汶河北岸,来到土圩城。见土城坐落有序,前临碧
波荡漾的汶河水,后靠九个山头的雅鹿山,街巷纵横,错落有致。城里男女老幼,你谦我
让,相敬如宾。他登上九顶雅鹿山,手搭凉棚,鸟瞰土城,只见城池为中,左右东西关为
翼,南关为头,北关(城北埠、花园等村)为尾,组成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凤凰冠羽轮
廓清晰,鸟嘴伸进玉带似的汶河。北部几个村庄,好似凤凰多彩的尾巴。时隐时现的群山,
如一条腾云驾雾的苍龙,围着凤凰腾飞。看到此处,他不禁脱口说道:“好一座龙腾凤舞
的凤凰城。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准能代代出名人,辈辈出孝贤。”
不久,传说一只五彩的凤凰栖落在城里,带来了万道的瑞气,千色的彩鸟。从此,土圩城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政通人和,百业发达。田里的谷子尺把长,树上的果子茶壶大,西
瓜个个都像碌碡大。吃不尽的青菜脆生生,伸手捉住的白鲢鱼,扑棱扑棱似银灯。家家户
户你谦我敬,和和睦睦做营生。从此,土圩城有了凤凰城的美名。
元世祖至元九年(1273年)的一天,“麻杆子雨”从子时一直下到第二天的丑时,汶河水
暴涨,冲毁村庄无数,唯独凤凰城安如泰山,奔涌的河水咆哮着到了城边又风平浪静地朝
下游淌去。 至正六年(1347年),遭遇连续7天的大地震,山顶的平石都震了下来,凤凰
城里的房屋及树木无一损坏。
黄羊山传奇 钢城腹地北部有座黄羊山, 其九峰起伏逶迤于汶河之东五六里。因其山势雄
伟和传说神奇而闻名遐迩,自古有“九顶黄羊山”之说。
相传该山之巅有一巨石,千百年来采日月精华,得甘霖滋润,渐有灵气。忽一日,狂风大
作,电闪雷鸣,巨石崩裂,金光四射,跃出一只黄羊。它每年一次西登泰山,去傲来峰食
灵芝仙草,到黑龙潭饮甘泉圣水,归来后隐于一山谷洞穴之中。山中有此宝物栖息,祥云
瑞雨,应时而发,山清水秀,五谷飘香,百姓安乐,黄羊山因此而得名。
一年春天,南方有一妖道沿汶河东上,来到黄羊山,顿觉此处风水非同一般。乃于夜半登
上山顶,踏罡步斗,口念真言,双目凝神窥视,见金羊卧于山底。妖道贪心骤起,便欲捕
获。但历数身边法器,自知不能奏效,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次日一早,妖道即四下寻找
降羊之物。转至山南坡,见瓜田数亩,绿叶迎风,幼瓜遍地。妖道与看瓜老汉打过招呼,
便沿山埂察看,只见他眼睛一亮,盯上一只梢瓜。此瓜二寸有余,竟是鲜红颜色。妖道先
是惊奇,既而顿悟:南方、红色,五行中属火,时近夏日,火季将临,以火克金,势在必
得。妖道强抑心中的惊喜,与老汉约定夏至这天来付钱取瓜。
妖道走后,老汉寻思此人面色阴冷,目光狡诈,不似修道行善之人,单购此瓜,到底何用?
于是老汉心存戒备。夏至前一天,老汉便剪断了瓜蒂。第二天妖道如期而至,得瓜后高兴
万分,竟未发现破绽。夜晚,二人便宿于瓜田茅屋中。至夜半时分,老汉假装睡熟,见妖
道起身溜出,便于黑暗中紧随其后。老道拨开灌木,钻入洞中,斗折蛇行。突然眼前金光
四溢,金羊惊觉而起。老汉见妖道目露凶光,口念咒语,手举火红梢瓜向黄羊击去,便一
声喝道:“妖道,住手!”老道大吃一惊,未击中金羊要害,又因梢瓜摘期提前自然功效
不济,只是擦去金羊小片皮毛。黑暗中金羊腾空一跃风驰电掣而去。至山北一村附近,盘
卧休息片刻,此村遂得名为盘羊沟(今钢城区里辛镇潘家庄)。妖道恼恨不已,但无暇与
老汉纠缠,便疯狂追去。至盘羊沟未得,又循血迹追到汶河北一村,探问金羊下落,后人
将该村取名问羊村(今高新区鹏泉街道汶阳村)。妖道得知金羊向南涉汶河而去,便去河
南岸东西两村寻找,两村村民皆说难知下落,后两村被名为东西问难村(今莱城区高庄街
道东汶南村、西汶南村)。
妖道仍贼心不死,东奔西窜昼夜打探金羊下落,终因急火攻心而死。金羊的传说历经千年
流传至今,到底黄羊去何方?有说隐于泰山者,有说西登昆仑者,众说纷纭,不得而知。
刘洞九与狐仙 刘洞九, 名澄淇,字洞九,号筠叟,生于明万历年十四年(1585年),今
高新区鹏泉街道孝义楼村人。天启元年(1621年),刘洞九36岁时中廪贡生,出任山西省
汾州府通判。汾州土地荒芜,民不果腹。刘洞九上任后,详查细访,励精图治,劝导百姓
垦荒种粮,兴修水利,不几年民殷物阜,百姓安居乐业,与汾州百姓结下鱼水之情。离任
后,汾州百姓仍念念不忘。刘洞九晚年,挂袍归隐后以明农课孙为务。为教育好子孙后代,
特成立“筠叟学堂”,亲自任课,言传身教,并题联:“式榖式榖,殚我心精,惟愿一德
绳祖武;勉旃勉旃,勤尔征迈,须念万苦贻孙谋。”
狐妾。刘洞九在山西汾州为官时与狐仙张玉婧结合。相传,张玉婧系汾州前任知府张公之
女,生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自幼深居官府,酷爱赏花画花,貌美如花,温柔贤
淑。18岁时得病昏迷不醒,经久医无效去世。临时停柩后花园内,过百日后突然还阳,竟
得狐仙法术。天启二年(1622年),张玉婧25岁时,经其大姐策划,三姐妹和丫环登汾府。
刘洞九知道府中多狐,常以美女出现,不予理睬。丫环用一红彩球戏抛刘洞九,刘洞九生
气地抓住红彩球顺手扔出,正巧扔在张玉婧身上,四女子大笑离去。几天后,大姐登府对
刘洞九说:“我家小妹玉婧与君有缘分,请莫嫌弃。”刘洞九犹豫片刻便应允。时隔三日,
大姐领着张玉婧和丫环来到汾府,让张玉婧与刘洞九并肩坐下,说道:“你们是一对好凤
侣,今日完婚值得庆贺。”接着又对丫环说:“你就留在这里,好好服侍小姐和刘郎。”
说罢,飘然离去。从此,张玉婧与刘洞九结为美满夫妻。刘洞九自娶张玉婧后,不论在日
常生活还是执行公务中,凡遇到复杂棘手的事情,张玉婧总能用特异仙术使难题迎刃而解。
佛像葫芦。在刘洞九住所院子里,张玉婧种了一棵长柄葫芦和一棵眉豆,并搭了葫芦棚、
眉豆架。葫芦和眉豆枝繁叶茂,后来葫芦架上结了葫芦,从棚顶吊下来,越长越长,有人
从下面走过时常常碰头打脸。于是狐妾便抓起葫芦,三缠两绕将长柄挽了起来,至葫芦长
成摘下来,酷似大肚子佛,刘洞九非常喜爱,并取名佛像葫芦珍藏起来。那棵眉豆也很奇
特,身子竟长成小树般粗,秋后挖出来,刘洞九做了一根手杖,上面凹凸起伏,很不一般。
有一年,乱军围了汾州城,水泄不通,城内守军很少,眼看城要被攻破,情况危险。刘洞
九想要突围,但已不可能,焦急万分。正在这时,狐妾把葫芦和拐杖交到他手里,并对他
说:“你用拐杖挑着葫芦,别人就看不见你了,放心出城吧。”刘洞九依言而行,从千军
万马中穿过,像出入无人之境。刘洞九回到莱芜老家后,佛像葫芦和拐杖便作为传家之宝,
世代相传。
九十二洞石。刘洞九平生酷爱奇异怪石,在山西汾州任职时收藏很多,其中两尊形状奇特,
不同凡响,既像直立的怪兽,又像驼背凸肚的老翁,高约丈余,每块石头上有92个洞,因
此名叫九十二洞石。对这两尊怪石,刘洞九视若珍宝,回莱芜后始终挂在心上。
有一天,刘洞九与狐妾说起这件事。狐妾说:“这有何难!明天我去把它们运回来。”她
嘱咐说:“明天夜里三更三鼓,你在莱城南汶河岸边的大柳树底下瞧着,看我怎样搬运石
头。不过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也不能乱说话。”第二天入夜,刘洞九正要动身去汶河岸
边,巧遇张道一登门拜访,刘洞九无意中提及此事,张道一听说有这般奇事,非要一同前
往。刘洞九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不过他也再三叮嘱,到时候千万不要声张,张道一连连
应诺。二人来到汶河岸边,坐在柳树下静候。三更三鼓过后,只见汶河里两簇红灯自下游
逆水飘然而来。至近处才看清两簇红灯即两尊怪石,前后相距百步之遥。每尊怪石有六个
身着红衣、手持红灯的道姑扶持,宛若两朵盛开的红莲,煞是好看。张道一见此情景,又
惊又喜。当第一尊怪石过后,他实在憋不住了,便高声喊道:“仙嫂子,石头沉底啦!”
话音刚落,后边那尊怪石人散灯灭,石沉水底。狐妾便埋怨他不该不听她的话,使一石沉
落水底。刘洞九看到只有一尊石头运回来,后悔莫及。若干年后汶水移位,那尊沉水的石
头才又重见天日。至今,这两尊石头仍保存完好,一尊在泰安岱庙北门里供游人观赏,一
尊在莱城区政府大院里点缀风光。
安期生的传说 安期生, 秦琅琊阜乡人。秦始皇、汉武帝都曾向他求过养生之道,莱芜是
他早期活动的地方。明《嘉靖莱芜县志》载:“安期真人,秦人也。隐居是邑,住凤凰峰
下修炼,遂以得仙。”
安期生与“仙人遗迹”。安期生在境内凤凰山朝阳洞修炼期间,常到白马峪后沟的仙人溪
汲水。一日去“仙溪”汲水,见岩一美貌女子,蹲于崖上。女子见安期生来,便拖着罗裙
香带走山穿涧飘然而去。石梁上留下女子蹲过的石窝和罗裙飘带拖下的石缝。安期生眼望
此景,顿有所悟,原来是一仙女。遂赤足在岩石上写下“仙踪”二字。“仙人遗迹”又名
“凤岩仙迹”,为莱芜古八景之一。至今石窝、石缝、石刻、足印遗迹俱存。
用分身术助人麦收。安期生乐于助人,有求必应。在安仙村居住期间,有一年麦收季节,
人们割麦、打场,忙不过来。家家户户都想请安期生帮忙收麦,安期生遂使出分身术,满
坡里都是安期生,每家都有一个安期生帮助收麦,很快麦子割回,打场归仓。
施展法术,小屋变大屋。安期生乐善好施,人缘很好。有一年三十晚上,村里人想到他的
许多好处,家家户户出人带上酒肴饭菜,来陪他过除夕。安期生仅住着一间小茅屋,屋小
实在容不下这么多人。众人相互推让,左右为难。安期生见状,东推西拥,一会儿就把小
屋变成大屋,所有来人都进了屋还蛮宽敞,据说那天共摆了二十多桌。
仙汤功力无边。安期生串乡治病,药到病除。安期生在安仙村住了几年后,要到外地云游,
临行前宴请村里父老乡亲。村里来了不少人,但他置备的菜肴全是些蚂蚱、知了、青蛙、
蛇和屎壳郎等,众人都不敢吃。唯有一范姓村民在安期生的多次催促下用手指蘸了一下菜
汤,放进嘴里吮了吮。没想到,这位范姓村民蘸过菜汤的手指,从此能治奇疮怪症。炸腮
(腮腺炎)、噎食病(食道癌)等,经他手指点化立马就好,原来安期生摆的是神仙汤功
力无边。
望穷楼的传说 在莱城区港里村,曾有一座望穷楼(又称五楼场),望穷楼的主人叫刘五。
据港里村的刘氏祖谱记载,刘五是明朝时候从“冀州枣强县迁至港里村的始祖刘全”的第
六代孙,名叫刘朝臣。因他排行第五,所以时称刘五。晚辈们都叫他五老爷。后来,因他
得“财神”发了家,村里人就都称他“财神”五老爷。
相传,刘五老两口一辈子无儿无女,原本家贫如洗。有一年大年三十晚,老两口没啥过年,
坐在屋里唉声叹气。时至五更,刘五刚要闭上眼,就听到有个声音在说:“刘五啊,人家
都去迎财神了,你也快来迎迎我吧。”刘五跟老伴一说,老伴不相信。可刘五一闭上眼,
那声音又来了。刘五忍不住地问道:“我到哪里去迎你呀?”那声音回答说:“我走到东
岭的梆子井了,一条腿都被磨破了,你赶快来迎我吧! ”刘五说:“好吧,俺这就去。”
刘五踏着积雪径直朝东岭走去,不多时来到梆子井,借着雪光看到井台上趴着一只大蛤蟆,
一条后腿被磨破了。刘五赶忙掀起破棉袄,兜回了家。除夕之夜带回来一只蛤蟆,老两口
都很高兴。不管财神不财神,这可是从雪地里救回来的生灵。刘五把蛤蟆放进罐子里,瞬
时粮食就满了口,还不断往外淌。两人赶紧把罐子搬进破大瓮。不多时,破大瓮里的粮食
也满了,又往整个屋里淌。第二天大年初一,天才刚刚亮,屋里的粮食又开始向院子里淌
……刘五家的粮食多得自己吃不了,便以低价向外卖,惠及周边村庄的缺粮户。后来,新
泰、沂源、泰安和章丘等地的粮贩也前来排队买粮。
刘五发家之后,经常做善事。不论是附近村民铺路、建桥还是修庙,他都带头捐款,有时
甚至“独揽”。后来,他在村子中央买了一块地,建起挨排的五座楼,取名“望穷楼”。
每到饭时,刘五就站在中间最高的那座楼上守望各家各户,只要看到谁家的锅灶不冒烟,
他就知道这家人无米下锅了。于是,他就带上粮食去救济。刘五活了70多岁,把全村的穷
人都救济了个遍。他在临终前还让老伴搀扶着爬上“望穷楼”最后一次“望穷”。当他看
到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没有不冒烟的人家时,才坦然闭上了眼。
冷家庄冻死火阎王 莱芜人常说天气太冷了, 就说:“太冷了,冷家庄的火阎王也被冻死
了。”冷家庄是莱城区杨庄镇的一个村。冷家庄冻死火阎王一说,源于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年山东大旱,莱芜老百姓被生计所迫背井离乡外出乞讨。有个老汉乞讨到山西境内时,
天色已晚,而他一天也没能讨到一口热乎饭。当他路过一家深宅大院时,闻见大院里面飘
出浓浓的肉香味,便停下来想多闻闻,不料从大门洞里蹿出一条大狼狗向他扑来,他情急
之下奋力举起打狗棒,失手把大狼狗打死了。狗死后,大院里的一伙家丁很快出来把老汉
团团围住,一阵猛打后,狗主人让家丁把其押赴县衙处理。
县太爷升堂一听老汉是山东口音,知道是自己的老乡。问清缘由后,想救老汉,但又不愿
意得罪地方权贵,迫不得已升堂对老汉审讯。县太爷冲着老汉大发雷霆:“你把狗打死了,
砍头也太便宜你了,干脆把你押送到山东莱芜冷家庄冻死算了,这样才足以平民愤!”老
汉心想:“冷家庄正是我的老家,我正愁着没有盘缠回家呢。”但是他故意流露出惊恐万
状的神情,并大喊救命。狗主人土财主一听要把老汉冻死,心想数九寒天被活活冻死的滋
味很不好受,对这个判决也很满意。当押送老汉的两个衙役快要到达山东境内时,也有些
胆怯,便问老汉:“冷家庄真的很冷吗?”老汉说:“那是当然,连火阎王都能冻死了!”
衙役一听这话就被吓坏了,立马打算返回,并商量计策回报县太爷说:老汉在半路上就被
冻死了。老汉回到家乡,盛赞县太爷真是青天大老爷,乡亲们也深为县太爷的智谋折服。
从此,“冷家庄冻死火阎王”就这样流传开了。正如莱芜民谚:涝坡不涝,高庄不高,大
冶不大,小冶不小,冷家庄不冷。
仗义李本 据《李氏祖谱》 记载,李氏的先人,在明洪武初年由河北枣强迁居青州府临朐
县后,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转迁莱芜李封邱定居。传至四世李本这一辈,李家已是富
甲一方的农业大户。为了更大的发展,李本的父亲李弘毅然决定,除了老六李爱留在李封
邱外,其余均到本县其他地方发展。李本字昆,曾用名李仑,排行老大,迁居到莱芜西北
的枯河村。由于李本治家有方,很快就成了当地的大户。
李本体格高大,相貌魁伟,性格豪爽,刚直不阿,仗义疏财,乐善好施。明正统年间,山
东连年灾荒,灾民流离失所,饿殍在道,哀鸿遍野。李本捐粟八千担,赈济饥民,临近州
县受益者甚多。时值明王朝宦官专权财力枯竭,极怕灾民乘机造反,于是地方官员具表上
奏朝廷。明英宗降旨旌表其门为“仗义李本之家”,敕封其为“义民李本”。地方官府在
县城为李本建了“义民坊”。这些显赫的荣耀,在历次编撰的《莱芜县志》及《李氏祖谱》
里均有记载。然而,仗义疏财的李本看不惯明王朝的腐败无能,极端同情处在水深火热的
灾民,毅然揭竿而起,带领农民起义。一个皇封的“义民”,竟啸聚山林,与朝廷作对,
这无疑给了明王朝一记响亮的耳光。明王朝吃了一个哑巴亏,有口难言,只好隐其“恶”
而扬其“善”。就连《李氏祖谱》里也只记载了李本的显赫荣誉,对他的起义大举只字不
提。甚至于把李本的住处枯河村改成了“万福山”。传说义军营地设在莱城西北的一座高
山上。因设防得当,能攻易守,官兵多次围攻均未得逞,人们称之为“防城崮”;后,义
军在另外一座山头被官兵包围,为了突围,李本设悬羊以击鼓,迷惑官兵,从容脱险。后
人称之为“悬羊击鼓山”,简称“吊鼓山”,至今沿用。吊鼓山突围时,老母无力奔跑,
李本急中生智,在后山用绳索将母亲从悬崖绝壁上缒下,后人称此外为“缒母崖”;李本
饮过战马的一处山泉,后人称之做“饮马泉”;李本将士休息的石台子叫“歇息台”等。
起义失败后,李本逃到章丘南部马虎岭李家峪村,三年后进入清泉岗村,与邓家庄于氏成
婚,育有一子。李本迁居章丘后,其父病故,葬于枯河村北的李家林中。每到祭祀上坟时
节,李本总是趁夜骑马前去上坟,第二天村民只看到马蹄的印迹,其孝心可见一斑。
伍子胥掘地获泉 明《嘉靖莱芜县志》 载:“乌江泉,在县北二十五里,昔伍子胥统兵过
此,掘地获泉。味如江水。今有子胥祠在。”县志上所说的乌江泉,在今莱城区张家洼街
道港里村北200米处。据有关资料及村人祖辈相传,乌江泉边,原有一座约1.7米高的石碑。
碑面阴刻“乌江泉”三个大字,是伍子胥的手迹。背面镌刻“伍子胥统兵过此,掘地获泉”
的记事。在石碑东边不远处,有一座伍子胥祠,里面供奉着伍子胥的塑像。因伍子胥祠地
处交通要道,逢年过节众人云集朝拜,香火不断。
传说当年伍子胥统兵经过此地,为方便军队烧水做饭和军马饮水,就驻扎在此泉不远处。
乌江泉是一口喷泉。泉眼很大,喷泉喷出的水柱离地面有二三尺高,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
蔚为壮观。只是喷泉附近荆棘丛生、蒿草遍地。伍子胥命侍卫舀了一碗泉水品尝,连连称
赞:“味如江水,甘甜好喝! ”喝完后,伍子胥环顾了一下喷泉的周边环境,下令:“整
修环境,掘地获泉!”将士们将喷泉附近的淤泥杂草仔细清理,将周边的沟沟坎坎全部进
行了整修。竣工时,港里村和附近村庄的男女老少,成群结伙来到泉边。一位老者在人们
的簇拥下走上前,向伍子胥拱手施礼道:“将军到此,千载难逢。劳驾大人掘地获泉,乡
民实在感激不尽! ”伍子胥赶忙还礼道:“自古军队来自百姓,做点善事完全应该。”老
者接着说道:“这口喷泉的下游,古来就形成了一条浩浩江河。可它一直没有名字,这口
喷泉呢,也是一口无名之泉。刚才我们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经过商议,想借用将军的吉姓来
命名为江泉,这条江,就叫伍江,这眼喷泉,就叫伍江泉。请将军务必答应!”伍子胥一
听连说:“过誉,过誉,不妥,不妥!”谁知乡亲们“呼啦啦”全部拥上前来高声喊道:
“伍将军答应吧!伍将军答应吧!”说来也是天意。这时,一道闪电划过晴空,一声闷雷从
远处响起,转眼间一片乌云便滚滚而至! 天,要下雨了。伍子胥看着天空的乌云,骤然来
了灵感! 只见他上前一步,双手抱拳,感慨地对大家说:“父老乡亲们,大家的心意我领
了。可是用我伍某的姓氏来命名江泉,也委实有些为过。我看这样吧……”说着,他遂命
手下取来笔墨和竹简。伍子胥饱蘸浓墨,欣然写下了“乌江”和“乌江泉”五个大字。尽
管伍子胥出于谦虚改了一字,但乡亲们还是很高兴。因为这“乌江”和“乌江泉”的命名,
毕竟是出自伍大将军之手! 后来,人们便在乌江泉边建了一座“乌江泉”碑;又在乌江泉
东边修了一座伍子胥祠。
孟姜女的传说 相传在齐鲁两国对峙时期, 两国连年征战,为抵御鲁国而修的齐长城把莱
芜的王庄分成两半,长城以北为北王庄,长城以南为南王庄,即今茶业口镇上王庄与下王
庄。那年头老百姓靠天吃饭,遇上大旱和大涝,齐长城以北的老百姓都得靠赶茶业集籴粮
糊口,也就是从那时起人们管长城以南的这一带叫“莱芜”。可城墙北面的那一带(章丘)
就不同了,北面黄河水泛滥,十年九不收,山区遇上大旱,连山鸡都饿死了,人们管这一
带最高的山叫死鸡山;城墙北面有个叫白瞅的村,是因整天瞅着城墙南面庄稼长得好而得
名。
秦朝统一六国后,齐鲁不再对峙,人民你来我往,穿梭两地的商贩络绎不绝,边境线上呈
现出一派繁荣气象。这样一来,茶业集成了这一带最繁荣的地方,一些不法分子,也就干
起了贩卖私盐等非法贸易。这本来是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变成了官府打击非法贸易的要处,
三天两头来查夜,时间长了“查夜”变成买卖人的一句黑话,用来提示朋友提防官府“查
夜”,不要在茶业住宿,这也是茶业的由来。
那时,在南王庄村有个姓范的生意人,买卖做得红火,他德高望重,广交朋友,是一个十
里八乡无人不知的大好人,外号叫“范友善”。城墙北面孟家峪村,有个姓孟的人,为人
实在,讲信用,也是靠赶茶业集为生,人们管他叫“孟诚信”。这天,正是腊月初八,春
节将至,鹅毛大雪下个不停,北风很大。孟诚信被大雪所阻,留宿范友善家。范友善对孟
诚信以礼相待,孟诚信感激万千,联想起这几年友善哥给他帮了不少忙,在家靠兄弟,出
门靠朋友,可这样的朋友实在太少。午饭时两兄弟饮酒御寒,家常话也多了起来,越说越
投机,诚信对友善说:“大哥,我们兄弟二人,妻子都是已孕未生,如果同时生了儿子或
者女儿,咱叫他俩从小结拜,如果是一男一女,咱就叫他们结婚成为一家人。”为表达双
方的诚意,咬破中指,喝罢血酒,当着众人的面,烧香磕头,对天盟誓:海可枯,石可烂,
仁兄誓言永不变。三个月过去了,范友善生了个儿子,全家人喜出望外,取名喜良,十里
八乡的亲朋好友都来给他贺喜。在大家高兴之际,孟诚信生了个女儿,这下可把诚信乐坏
了,按照誓言两家合成一家,亲上加亲。给她取什么名字?娇孩不能取好名(为了长命),
爸姓孟,妈姓姜,又是个女孩子,不妨叫她孟姜女。
一年小两年大,不知不觉俩孩子都长到了十七八,也就是到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纪。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那年头虽说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可是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蒙阴一带有一股土匪,专门砸皇杠,抢皇粮,无恶不作,这天被朝
廷的大军一路追杀过来,黄昏时来到茶业,贼头觉得“查夜查夜”,官府是不是来“查夜”?
不能在此住宿,耳闻南王庄姓范的离这里不远,并且安全,可万万没想到他们的到来给范
友善带来了塌天大祸,而且他也误入了绝地,北面是黄石关、齐长城,自古就有“走过九
关九口,不敢从黄石关走一走”之说,西面山石直立,无人能攀,且有驻兵,盘查往来商
客;东面是六国混战年间鲁国插大旗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旗杆岭顶,也是重兵把守,南
面追杀贼寇的官兵来到“查夜”,打听那帮外地人的下落,目击者说可能是去了南王庄,
官兵穷追不舍,贼寇知道末日来临,误入绝地,便来到了范友善家编造谎言:“有人要抓
他们去修长城,央求友善帮忙收留,且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万一去修长城就回不来了,
家中还有80多岁的老母亲无人照顾等等。范友善听了信以为真,他对当时秦始皇修长城也
有反感,又觉得此人是个孝子,便善心大开,给他们吃饭喝水,这时官兵将至,范友善也
不敢让他们待在家里,行好行到底,便从后门把他们带到了村西的深山里,也就是现在的
“死贼峪”。那里有个大堰屋,能容纳十来个人,有水,带上干粮,十天八天官兵退下后,
他们再回家就是。把贼寇安排好回了家,大批的官兵已把全村围了个严严实实,每家每户
地查找,说什么是朝廷的要犯。这时范友善才明白,自己犯下大罪,按当时的律条,包庇
收留朝廷要犯者是要灭九族的。就在这紧急关头,范友善意识到大难临头,急中生智,马
上叫醒熟睡的儿子范喜良,并和他说明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让他带上干粮和盘缠,改名
换姓逃活路。范喜良不得不接受现实,顺着父亲指的山路连夜逃走,直奔北方很远的地方,
参加了秦始皇修长城的队伍,改名为万杞良。就在喜良逃走后的第二天,官兵找到了贼寇。
因收留包庇朝廷要犯,范友善及全家被杀光,通缉逃犯范喜良。
孟姜女知道范喜良的遭遇后,整天以泪洗面,茶饭不思。一年过去了还是没有范喜良的音
讯,孟姜女再也抑制不住思念未婚夫的心情,决定亲自去寻找他。父母看女儿决心已定,
就答应了。孟姜女整理了行装辞别了二老,踏上了千里寻夫之路,一路上要饭讨食,边走
边问路。孟姜女寻夫心切,就是在天边她也要找到未婚夫。
有一天,她问一位做生意的老伯:“山海关有多远?”老伯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
座城叫幽州城,幽州北面是长城。”孟姜女不管刮风下雨,一路北上,受尽了正常人难以
承受的痛苦和折磨,也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打听了多少人,终于到了修长城的地方。她
见人就问:“范喜良在哪里?”人家都说不知道。孟姜女顺着长城一路打听,仍毫无音讯。
她哪里知道范喜良早已改名换姓叫万杞良。有一天,一个好心人见她寻夫心切,便跟她聊
了起来。知道孟姜女如此不幸之后,好心人联想起一个月前饿死的好友万杞良,一个月前
饿死后被垒在长城里面。并拿出万杞良死后留下的一个荷包给孟姜女看,说是万杞良的未
婚妻给他做的。孟姜女一眼就认出这是自己亲手做的荷包,失声痛哭,顺着长城边哭边找,
也不知哭了多久,感动了上天,一声霹雳,劈倒一大段长城,露出一具尸骨,她认出这就
是她的未婚夫。孟姜女守着未婚夫的尸骨哭得死去活来。正哭着,碰上秦始皇带着大队人
马巡查至此。听说她哭倒了长城,秦始皇火冒三丈,决定处置孟姜女。可他见孟姜女年轻
漂亮,眉清目秀,如花似玉,便想纳其为妃,孟姜女死也不从。秦始皇不死心,便让她提
条件,孟姜女便说得让这个昏君给未婚夫立碑修坟,重新安葬,披麻戴孝,哭着送葬才行。
秦始皇一听,这怎么行,他一个堂堂的皇帝,岂能给一个小民送葬。孟姜女说:“你要是
不答应,我死也不从。”为了得到孟姜女,秦始皇只好答应了。
次日,秦始皇派人给范喜良立碑修坟,披麻戴孝当了孝子。丧事办完之后,孟姜女想一死
了之,保住自己的忠贞。便说要到东海洗澡,然后再和秦始皇拜天地。来到悬崖边,孟姜
女纵身跳进大海,此时,海上掀起了滔天大浪,秦始皇马上派官兵下海打捞,打捞人员根
本无法下海,很快孟姜女没了踪影。秦始皇气急败坏,失魂落魄,回宫后得了一场重病。
据说,秦始皇之死与此次种下的病根有关。
再说孟姜女跳海后便失去了知觉,幸运的是被海上的渔夫所救。待她身体稍微康复后,便
踏上了回家的路。回到家里,大病不起,郁郁而终。孟姜女死后,其家人为了不惊动官府,
连夜偷偷地将棺材埋于黄石关前齐长城南原属范喜良的地里。至今坟头尚在,此地段称为
“孟姜女坟地”。
秦朝灭亡后,乡民为她立了一块大碑,修了碑亭。“文化大革命”期间,碑亭和墓碑全被
破坏,只留下了碑亭的鼓礅。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却广为流传,她的笃情忠
贞成为一代代人传颂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