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课程设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665&run=13

明清时期,学生入学后先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年后陆续增添《四
书》《五经》,直到读完方为“毕业”。入书院读书者直到乡试考中为止。课外作业主要
是背书和练毛笔字。近代学堂兴起后,课程设置始成系统。
幼儿园 1958年至1975年以看护为主。 1976年起,逐步向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
授自然和社会常识、生活常识等。1984年起,市机关幼儿园、农村示范园及部分厂矿企业
幼儿园开始使用全国统一教材,按照幼儿教育大纲进行教学,设有语言、美术、常识、体
育、音乐、计算、游戏等,其他幼儿园有的选用小学一年级教材的部分内容,有的由教师
自编,主要内容为汉语拼音、简单识字、20以内加减法、简单绘画、幼儿体操和歌舞等。
1993年起, 课程改革倡导打破分数教学的模式, 开始走主题综合课程探索的路子。
1995年,组织“整体优化”课程试验,对幼儿园课程改革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1996年,
引进区域教学实验。1999年,组织“幼儿民间艺术”教育实验课题,并采用省实验教材。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实施,把幼儿园课程分为五大领域:健康、语言、
社会、科学、艺术,提出活动课程观。2003年起,进行“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中国化研究”
的生成课程试验等。
中小学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境内初等小学堂设修身、作文、习字、读经、
史学、舆地、算学、体操,高等小学堂增设理科、图画、读古文词。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起,初等小学堂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
图画、手工,高等小学堂增设农业、商业。上述课程均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
设立。
中华民国成立后,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民国元年(1912年)起,初级小学设修身、国文、
算术、游戏、图画、唱歌、体操、裁缝,高级小学增设中华历史、中华地理、博物、理化、
体操、手工、外国语、农业。1921年起,莱芜始有中学教育,课程设修身、国文、英语、
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化学、音乐、图画、体操等。中小学均用教育部审定,
中华、商务书局印制的教科书。
1928年起,初级小学设三民主义、公民、国语、算术、历史、地理、卫生、自然、乐
歌、体育、党童子军、图画。高级小学增设职业课。1936年起,初级小学设公民训练、国
语、常识、算术、劳作、美术、体育、音乐,高级小学将常识分为社会、自然两科。均用
教育部审定,中华、商务书局印刷的教科书。
1938年,民主政府办的小学兼负扫除文盲和政治盲双重任务,课程主要有抗日三字经、
国语、算术。中学设政治、国语、数学、生理卫生、战地救护、常识、民运、地理、历史、
美术。教材由各级民主政府教育部门或各校自编,有的利用旧教材,思想内容皆以抗日救
国为主体。国民党统治区中小学仍沿用其教材。
新中国成立后,依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颁布的教学计划开设课程。1952年起,初小设
国语、算术、体育、图画、音乐,高小增设自然、历史、地理。中学设语文、数学、物理
学、化学、历史、地理、政治、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学、音乐、美术、外语。1955
年起, 小学增加手工劳动。1956年,高中语文分为文学和汉语两科。1958年,复为1科,
并增设劳动课。1963年,小学增设周会,高小增设生产常识,四年级以上学生每年劳动半
个月;高中俄语改为英语,初中开设英语。
“文化大革命”期间,课程设置多变,教材被任意“砍、换、合”。中学受影响最大。
1966年,中学停授历史课,政治、语文以毛泽东著作为基本教材,教学内容“以阶级斗争
为纲”,学习毛泽东著作,请人忆苦思甜,开设革命大批判、学军、学工、学农课,音乐、
美术合为革命文艺课,数学有的学校只讲测量、会计常识、制图,物理、化学着重讲“三
机一泵”(发电机、柴油机、拖拉机,水泵)、电工、农药、化肥。每天第一节课为“天
天读”。1970年,设天天读、政治、语文、数学、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体育、
革命文艺、劳动等。1973年,复设英语。同期,小学教育也受到严重影响,课程、教材相
应简化。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小学教育教学秩序逐步恢复,课程设置相应调整,趋于稳
定。1978年起,初、高中均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
生理卫生、体育、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初中还有音乐、美术。1981年起,小学一、二年级
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三年级以上增设自然和劳动课,四年级以
上增设地理,五年级增设历史。初、高中增设劳动技术课,每年初中2周、高中4周。1987
年起,各年级增设说话课。盲聋哑学校除开设小学基本课程外,另设律动、手工劳动、职
业劳动、供盲人学习的盲文课本和供聋哑人学习的手势图(手语)。1990年,国家教委印
发《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调整意见》,提出调整后的学科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
类型, 并将社会实践活动列入教学计划。1991年秋季始,高中思想政治课由每周2课时改
为3课时,其中1课时用于时事政治教育。1992年始,实行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学生须各门
功课的会考成绩全部及格方可取得毕业证书。
1993年秋季始,全市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开始执行国家教委《九年义务教育全日
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小学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社会、自
然、 体育、音乐、美术、劳动9门学科,初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
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13门学科。1994年、1995年,
根据国务院实行新工时制的决定,对义务教育段的课程计划进行调整,部分中小学学科的
课时有所减少。1995年,中小学增设选修课,并创造条件开设学科知识类、技能类、文化
类等各种课外活动, 莱芜市建立起选修课、 必修课和活动课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模式。
1997年起,城区内小学和部分乡镇的中心小学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2003年,在全市普及。
1998年,根据省教委要求,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不改
变现行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不增减课时的情况下,对小学语文、数学、社会、自然4科,
初中语文、 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8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
适当调整, 降低教学难度要求。 2000年,全市初中一、二年级增设山东省地方课程——
《莱芜地理》(共12课时),高中增设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2001年,贯彻落
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
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调整和改革基
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全国27个
省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实验。 是年9月,莱城区和钢城区被批准为省级实验区。2003年
秋,全市小学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2004年秋,全市初中和高中起始年级全面进
入新课程实验,2005年全面实施。新课程实验对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作了统一规定,整
体设置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课程、普通高中课程以及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
课程。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
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思想品德
与社会、语文(含写字)、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
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
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
(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普通高中学制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
状况。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学习领域。高中课程设置语
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
领域。科目。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
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
技术等12至13个科目。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
学校选择。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模块。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
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
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
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
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
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
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师范学校 县立师范讲习所基本课程按照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初级中学课程标准, 开
设国文、数学、地理、历史、物理学、化学、三民主义、生物学、心理学、美术、音乐、
体操、劳作。1952年,师范学校除开设普通中学基本课程外,增设心理学、教育学、教材
教法、琴法等,速成师范、工读师范及各类培训班,均参照师范学校课程予以简化,尤其
突出教材教法。毕业或结业前均进行教学实习。1982年,增设电教基础知识。1993年,增
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和上机实习。1994年,进行课程改革,建立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
课、社会实践课四大板块的课程结构。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清宣统二年(1910年) ,职业补习学校设修身、国文、数学、博
物、物理大意、体操、实习。1958年,农业中学除开设普通中学基本课程外,增设农业基
础知识、林果知识、会计知识、农业机械等。1980年起,农业技术中学分专业设置课程,
除开设普通中学基本课程外,增设农学、机电、林果、畜牧兽医、建筑、财会、幼师等专
业课程,按照山东省农职业学校教学计划规定执行。1982年后,农业技术中学及部分普通
中学相继改为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校,课程按国家和山东省的统一规定,分专业设置,
一般分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实习课三大部分,学科门类繁多。技工学校除开设普通中学
课程外以专业课为主。
1991年起,根据国家和山东省的新规定,课程在分专业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分为政
治课、文化课、专业课和实习四类。其中,政治课程除参照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外,加开职
业道德课程。1993年,增设化工、外贸、电气、橡胶机械、橡胶工艺、服装、公关、微机
等专业课程,学科门类更加繁多。1996年,增设家电维修、宾馆服务、军人预备役、化纤、
高护等专业课程。1999年,增设电子电器、纺织、汽车驾驶与维修等专业课程。2001年,
文化课在原来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增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和上机实习指导,并作为必修课程。
2003年起,增设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课程。
成人学校 1928年, 夜校教授《平民千字课本》、珠算、笔算等,日校增设常识、劳
作、体育。1940年,民主政府办的冬学教授《战时民用课本》,并配合“查减”工作向群
众进行政治教育,提高农民的阶级觉悟。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行“速成识字法”,编有专
用课本。后在扫盲中使用县主管部门统一编写的专用课本,并结合学习时事政治。“文化
大革命”期间,以学习毛泽东语录、开展“大批判”为主要内容,文化学习被忽视。1976
年起,扫盲使用主管部门统一编印的专用教材。农民技术培训无固定课程、教材,各培训
班本着“需要什么就教什么”的原则进行。职工文化补习基本按普通中小学课程进行。职
工岗位培训由企业根据需要自行安排。
职工中专、成人中专学历班均按不同专业开设不同学科,课程设置与同期职业学校相
仿。电视中专、大专及成人自学考试,均按主管部门规定开设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