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思想品德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664&run=13

明清时期,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灌输忠君思想及封建伦理道德。教学内容以伦理
纲常为主旨。
中华民国建立后,废除“忠君、尊孔、读经”的教学内容,贯彻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学生思想活跃,自由、民主、爱国、反封建思想逐步深入人心。“五四”运动爆发后,马
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在学校传播。
1938年,民主政府所办学校主要是宣传抗战思想,进行爱国教育、国防教育。小学设
儿童团、中学设学生会,学生一面学习,一面参加抗日宣传,并参加站岗、放哨、战地服
务、支援前线等活动。日伪政权则推行奴化教育。国民党统治区学校,推行“党化”教育,
教育学生效忠“党国”“领袖”,宣传“戡乱救国”“反共救国”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课,结合“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等重
大政治运动,对学生集中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阶级斗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并进行爱
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集中进行总路线教育。学校建立团队组织,经常组织开展义务劳动和社会宣传教育活动。
1953年起,开始纠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的倾向,大力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劳动光
荣、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1958年后,大部分学校建起劳动生产基地,大办工厂、农场,
师生定期到厂(队)劳动。片面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出现生产劳动过多的问题。
1963年3月, 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教育系统掀起学雷锋热潮。各学校
纷纷召开学雷锋誓师会,举办学雷锋文艺演唱会、诗歌朗诵会、雷锋故事演讲会,组织学
雷锋小组,开展各种各样的为人民服务活动,学雷锋、做雷锋成为时代潮流,师生的精神
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德育为首变成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课改为学习毛泽东著作,
忆苦思甜、访贫问苦、革命大批判成为主课,“红小兵”“红卫兵”组织取代团队组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小学普遍设立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试行中小学《日常行
为规范》,加强“四室”(德育教室、国情展室、校史展室、少先队活动室)建设,系统
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五讲四美三热爱”(“三热爱”
即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教育活动等。各级教育行
政部门和学校均有专人负责思想政治工作,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得到恢复建立。这一时期,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成立分管德育的专门机构。各中小学均
成立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24个班以上的学校设政教处,配共青团、少先
队专职干部,专门负责教职工的思想工作和学生德育工作。
1994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意见》,召开爱国主
义教育现场会,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1995年,市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
德育工作的意见》,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重视德育队伍建设,建立一批
德育阵地,拓宽德育教育渠道。1999年,市委制定《关于做好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2000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各年龄阶段和教育
阶段确定不同层次的具体目标。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和文明习惯;初
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和遵纪守法意识;高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
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大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03年至2005年,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
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加强德育工作,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建立起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的德育网络。
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加强学校人文环境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养成教育增强德
育工作实效性的意见》等,抓校园文化建设,德育体系不断完善,德育过程进一步优化,
德育的实效性不断增强。深入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和学校人文环境建设示范校评选活动,
推广莱城区杨庄镇“一校一品”德育工作经验,中小学德育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
学化。督促各级各学校开好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严格执行省教育
厅“八条规定”,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校外活动基地建设,开展“弘扬和培育
民族精神月”“心系祖国,健康成长”主题教育和“情系母亲河”等一系列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