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高中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645&run=13

发展概况 1921年6月, 民国县政府将县立高等小学改办为县立中学,修业期限高中3
年。至1930年停办,毕业学生245人,其中高中105人。
1958年,莱芜第一中学(简称一中)始招高中班2个,学生93人,修业期限3年。1959
年, 各中学毕业期限均改为高中2年。 至1967年,国办高中保持在2所,皆为完全中学。
1968年后,招收高中的学校开始增多。1972年至1976年,国办中学发展到23所,全部招收
高中。23所高中校址分别是:一中驻莱城、二中驻口镇(初在雪野,后迁至口镇)、三中
驻苗山、四中驻颜庄、五中驻寨里、六中驻鲁西(1987年3月撤销,并入市第一农技中学,
停招高中班)、七中驻常庄(原建于王善,1959年裁撤,1960年在常庄重建)、八中驻牛
泉(原建于口镇,1960年迁至茂盛堂,1964年迁入东牛泉)、九中驻腰关(原建于常庄,
1960年在腰关重建)、十中驻上游、十一中驻大王庄、十二中驻辛庄(1986年改在花园联
中,1999年更名为陈毅中学)、十三中驻塔子(原建于杨庄,1966年在塔子重建)、十四
中驻西抬头(原建于南冶,1963年裁撤,1968年在西抬头重建)、十五中驻杨庄(原建于
徐家店,1968年改在杨庄,1988年改在孙故事联中,2003年更名为莱芜市吴伯箫学校)、
十六中驻羊里(原建于方下,1968年改在羊里,1982年改名为第三农技中学,1991年合并
于莱芜市第一职业中专)、十七中驻方下(1969年建于方下,1981年迁入莱城教师进修学
校,教师进修学校附中并入十七中,是年迁至鲁中西大街)、十八中驻高庄(1968年建)、
十九中驻铁车(1968年建)、二十中驻和庄(1968年建)、二十一中驻大槐树(1968年建)、
二十二中驻朴务头(1968年建,1982年改名为职业中学)、二十三中驻莱城(原为职工子
弟学校,1976年改名为莱芜县第二十三中学,1987年改名为莱芜市实验中学),另二十三
中曾在教师进修学校设有教学班,也称二十三中东校,后改为教师进修学校附中。
1980年起,对中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先后将十七、十五、十六、十二中改为农技中
学,七、九、十、十一、十三、十四、十九、二十、二十一中只招初中班,五、六、八、
十八中只招高中班, 修业年限改为高中3年。1986年起,初中、高中办学分离,一、二、
三、四、十七中停招初中,二十三中停招高中。是年,建立市管高中体制。1987年,全市
有高中2所,完全中学17所,其中厂矿办10所,在校生135个班7740人,初中毕业生升入普
通高中的比例为13.2%。 1989年起,压缩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时全市有普通高中10所,在
校生8246人。 1991年,市属普通高中调整为5所(一中、二中、四中、五中、十七中)。
1992年,全市普通高中调整为7所(新增莱钢一中、莱新中学),在校生7983人。
1994年1月,市政府将莱芜二中、五中划归莱城区管理,四中划归钢城区管理。自此,
市办高中的体制改为市、 区两级办学。时全市有普通高中8所,在校生9068人。1995年,
全市有普通高中8所,在校生10387人。1996年,莱城区凤城高中建成招生。1997年,开始
实施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全市有普通高中10所,在校生13669人。1998年,普及率达
到72%。1999年,全市有普通高中10所,在校生15528人。
2001年,莱芜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的意见》 ,提出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任务,规划用5年时间,全市基本普及高中
阶段教育, 并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 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达到6:4。
2002年,市第二职业高中更名为综合高级中学,实行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双学籍。2003年,
全市有普通高中8所,在校生24167人。是年,高中阶段招生10184人,普及率75.6%;其中
普通高中招生8119人,占高中阶段招生的比例为79.7%。2005年,全市有普通高中9所(含
完全中学2所),在校生27724人,高中阶段招生14492人,普及率85.7%,居全省领先水平,
其中普通高中招生9752人,占高中阶段招生的比例为67.3%。
高级中学选介 山东省莱芜市第一中学 建于1952年10月,原名山东省莱芜中学,建校
时只招初中。1956年,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将其更名为山东省莱芜第一中学。1958年,开始
招收高中,成为境内第一所完全中学。1962年,被确立为山东省重点中学,属省、地、县
三级管理。 1969年,改为莱芜县矿山中学,属县革命委员会管理。1973年1月,恢复山东
省莱芜第一中学校名。 1978年3月,省教育厅重新公布莱芜一中为省重点中学。撤县设市
后,称山东省莱芜市第一中学。
1993年,创建为省级规范化学校。2000年,学校60个教学班,在校生4000人。2003年,
成立国有民办初中。2004年,投资近2.8亿元,在高新区建新校,占地602亩,设计规模为
120个教学班, 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2005年,高新区实验学校合并至莱芜一中,形成两
个校区、 初高中并存、国办民办并存的办校格局。其中,高中部有105个教学班,在校生
6683人, 教职工365人,中学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80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
干教师36人, 省级教学能手3人,省优秀教师3人。民办初中部有20个教学班,在校生720
人, 教师67人;国办初中部有教职工115人,教学班24个,在校生1300人。学校先后获全
国五讲四美先进集体、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基础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30多项荣誉称号。
莱芜市第二中学 建于1956年, 原名山东省莱芜第二中学,原址雪野。建校初只招初中,
1960年,因修建雪野水库迁至口镇,与原八中合并,招2个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是年,
被确定为泰安地区重点中学。1970年,更名为莱芜县口镇中学。1975年,更名为莱芜县第
二中学。 撤县设市后, 改称莱芜市第二中学。1988年开始只招高中。2005年,学校占地
150亩,教职工210人,在校生3000余人。先后被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学校、教育部重点课题
《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优秀实验学校。
莱芜市第四中学 1958年建校, 原名莱芜县第四中学,位于颜庄镇颜庄村。建校初只招初
中。1969年,停招初中,改为两年制高中。1979年起,兼招初中。1983年,改为三年制高
中。1984年,改称莱芜市第四中学。1987年,停招初中。1994年,划归钢城区管理。2002
年,与原钢城一中(钢城职专)合并,迁校于钢城区府前大街,称莱芜市第四中学(简称
莱芜四中),与钢城区职业中专一校两牌。2005年,占地168亩,有教职工280人,教学班
60个,在校生3600人。
莱芜市第五中学 1958年,在寨里建校, 建校初只招初中。1959年,参加济南市统考,
列初级中学第一名。1968年,停招初中,改招高中。1983年,撤县设市后更名为莱芜市第
五中学。1994年,划归莱城区管理。1997年,学校走“文化艺体双轨并进,精铸艺体品牌”
的发展道路,重点培育艺体教育。2002年,原莱芜市第一职业高中并入,成为五中分校。
学校扩大为南北两校区,北校区在寨里镇政府驻地,为普通高中;南校区在杨庄镇政府驻
地,为初中。是年,被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学校;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办学,被命名为莱芜
市徐悲鸿艺术学校。2003年11月,莱芜市徐悲鸿艺术学校(初中)暨莱芜五中杨庄联合学
校挂牌成立,为股份制国有民办学校。2005年,学校占地126亩,有教职工220人,在校生
3000人。
莱芜市第十七中学 1969年, 始建于方下镇。1981年9月1日,迁入莱城教师进修学校,教
师进修学校附中并入十七中。是年,迁入鲁中西大街。
学校占地面积150亩, 建有教学楼、实验办公楼、图书科技楼、艺术馆楼、体育馆、学生
餐厅及教工、学生宿舍楼14座。学校建筑古朴典雅,别具一格。校园内设有花园草坪、假
山亭台、喷泉雕塑,与仿古建筑对称和谐,错落有致。1990年,在山东省校舍改造评比中,
被首批确定为“五达标”单位(学校规模、校舍、课桌凳、运动场地及校园环境“五项指
标” 达到省定标准) ,并获校园环境全省第一名。学校以“铸造师魂”为总抓手,实施
“名师工程”。2002年起,先后与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实行联合办学,创办
北师大高中英语教学实验班、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班,教育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成为文明
齐鲁的特色学校。学校先后被山东省政府命名为首批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
校、 山东省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有教职工270人,
教学班68个,在校生3300人。
莱芜市莱城区凤城高级中学 位于莱城区嬴牟西大街, 创建于1995年,1996年招生。学校
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是省级规范化学校。有教学楼3座、综合办公实验楼1
座、学生公寓6座、学生餐厅2座;4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1个、标准篮球场12个;各种特种
教室齐全,藏书11万余册。2005年,有教职工370人,教学班87个,在校生6200人。
莱新中学 位于莱城区高庄街道,占地121亩,建于1972年。1998年,学校被命名为省
内唯一一所射击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4年,移交莱城区管理。2005年,有教职工228人,
在校生2865人。是年,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青少年射击俱乐部,被复旦大学确定为射击生源
基地。
莱钢第一中学 原名沂蒙生建钢铁总厂小学, 建于1970年。1973年,更名为莱钢第一
中学,设小学部、初中部及高中部。1985年,小学部剥离。1996年,初中部剥离,学校成
为莱钢唯一一所全日制高级中学。2005年,新教学区投入使用,占地33.5亩,有教职工77
人,在校生8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