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580&run=13

人才交流 境内人才流动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 最初是从调整用非所学的专业
技术人员开始的。1987年,莱芜设立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为人才流动提供社会化服务,
人才流动日趋活跃。
1993年,建立莱芜市人才市场。1994年,制定《莱芜市人才市场暂行管理办法》,对
全市人才需求和引进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全年接待来函和咨询860人次,引进人才645人,
市内流动211人。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人才交流及市场体系初步建立。通过举办人才
交流会、毕业生双选会、网上推介等形式,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每年引进的中高级人
才都超过100人。
1997年,人才交流工作以完善服务功能,健全市场机制为重点,制定完善关于不包分
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流动人员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等办法和规定,建立健全人才市场内
部工作规则和服务程序, 规范市场秩序,增强服务功能。有163人通过市场双向选择实现
就业。搞好全市人才缺口调查,引进89名各类急需人才。1998年,推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制度改革,改一贯制的统包统配为进入市场自主择业。2002年,开通莱芜市人才交流网,
建立人才信息库,及时发布供求信息,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人才提供交流平台。2005年,
加快推进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通过发展网上人才市场、举办人才集市与专场招聘相结合、
电话洽谈与现场面试相结合、人才推荐与综合服务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打造人才交流平台。
年内,通过市场提供就业岗位8600个,吸引求职人员1.5万人次,促成就业2000多人。
人事代理 1997年起, 根据《山东省人事代理暂行办法》,全市开展人事代理工作。
为人才招聘、人才素质测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确定和资格考评与晋升、大中专毕业生转
正定级、档案工资调整、连续工龄计算、身份确认、因私出国政审、出具有关证明、社会
保险金交纳、党团组织关系管理以及户籍管理等提供服务。人事代理是在人才交流服务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对推动各类人才由“单位所有”到“社会所有”的转变起到重要作用。
1998年,按照“抓好试点,规范运行”的工作思路,探索新形势下人事代理工作的新
路子,做好代办户粮关系、组织关系、职称申报、养老保险手续等在内的全方位的人事代
理工作。1999年,根据省人事厅《关于为委托人才服务机构进行人事代理的人员办理养老
保险的通知》,开始为代理人员办养老保险业务。2000年,人事代理工作实现集体代理和
个人代理的全面发展,代理数量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2002年,在继续做好为非公有制
单位服务的同时,加大为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代理力度,为加快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奠
定基础。至2005年,全市共有人事代理925人,其中集体代理601人,个人代理324人。
国外智力引进 1995年,莱芜市开始引进国外智力工作。1999年,全市引进外国专家6
人, 执行引智项目6项。其中,市磁性材料厂的高性能锰锌铁氧体工艺改进和泰钢总公司
热电厂的循环硫化炉壁防磨处理两个重点引智项目顺利实施。市磁性材料厂高性能锰锌氧
体工艺改进项目被确定为省重点引智项目。两次到莱芜市工作的磁性材料专家斯蒂金伊斯
获得省政府颁发的齐鲁友谊奖。
2000年,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材料、高新技术农业等四大主导产业申报引智项
目, 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引智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全年执行引智项目6项,引进国外
专家5人,美国黑核桃新品种引进与开发和PVC管材与板材的配方及工艺两个重点项目得以
成功实施。美国黑核桃新品种引进与开发项目被列为全省重点引智项目。
2001年,以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组织实施“借脑工程”,执行引智项目7个,
引进外国专家7人, 派员出国培训13人次,解决重大技术难题13个。组团参加“海外百名
博士创新周”活动,有9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加强市引进国外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建设,
促成该示范园与国外科研生产机构的合作意向,其脱毒甘薯示范与推广项目产生良好的经
济和社会效益。 2004年,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引进吸收高新技术为重点,组织实施4个引
进国外智力项目和6个引智成果推广项目。
至2005年,莱芜市为26家单位执行引进国外智力项目56个,引进外国专家59人次,建
成2处省部级引智成果示范园, 先后有45家单位87人次派往国外培训,推动全市制陶、造
纸、食品、服装、化工、农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