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公共建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55&run=13

古建筑 汉、 唐时期, 城池无考。 金代,莱城为土城,周围5公里。元至正年间(1341-
1368年) ,崩塌殆尽。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县衙署建成,有琴堂(后称如保
厅,俗称县大堂)、改弦堂、正堂。琴堂以西为驿站总铺,再西为城隍庙,即元代铁冶都
提举司故址。县衙署以西有医学、旌善亭,以东有申明亭。城西南隅有演武厅,东南隅有
府馆。正德六年(1511年),知县卢秉彝在残缺的土墙基础上重新修建。正德九年(1514
年) ,甃以砖石,周围1.5公里,高2丈4尺;城无北门,东为通齐门,西为望岳门,南为
临津门; 门南有池宽1丈8尺,深1丈余。1570年后,知县傅国璧改建南门,并在东、西、
南门各建瓮城,北城墙上建北极庙3间;城墙上有垛口760个,世称“铁城”。东门外称东
关,西门外称西关,南门外称南关。
自明代建新城直到清末,城内祠、坛、坊、庙、碑刻等建筑鳞次栉比。此后,年久失修,
战争破坏,逐渐毁废。民国时期,莱城颓塌严重,1919年,西北隅城墙损坏数丈,北墙裂
缝,西门楼已久废,东、南二门楼颓塌过半。以县团总李增裕、农会副会长何居安为首,
重新整修,改建东、西、南三门,并于城门上各建瓦房3间。城墙四角各建炮台1座,西门
外向北、南门外向东、北城墙外俱有池,宽1丈8尺,深丈余。城里加东关、西关总长2000
米,南北宽300米,面积0.6平方公里。主要街道是东关大街和西关大街,大街两旁,有少
数酒店、油坊、杂货店、旅店和黑白铁手工作坊。1936年,西关街用条石铺盖路面,其余
全系沙土路。城内仅存的大堂、文庙、监狱、考棚等共3300平方米。居民住房大多是草顶
土坯平房, 仅有20%为瓦房。7座二层中式楼房为少数商家富户所有。城区居民10026人,
居住面积15704平方米。1945年日本投降后,城墙大部分被拆,城池平为耕地。
县署 位于城里正中(今市机关第一生活区址) 。明洪武年间,建三楹大厅,名为琴堂。
万历二十五年(1598年),重修三堂及堂西书厅,三楹大厅改称亲民堂,堂北为知县住宅。
天启七年(1627年),知县宅东建委蛇亭。崇祯七年(1635年),三堂东建来鹿亭。清康
熙三年(1664年),重修亲民堂,改称如保厅,其西为典幕厅,东为积贮库,前为戒石坊;
戒石坊前有仪门3间,左右有角门各1间。仪门前为县公署大门,坐北朝南,门楼上悬挂大
钟鼓。1987年,仅存县衙大堂——如保厅(今市机关第一生活区机关食堂大屋),其余皆
废。
文庙 又称孔庙,位于县署以东。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正殿和东西庑各5间,有院
墙。 正门上书“文庙”。门外两旁各立石碑1块,上书“文武大臣,到此下马”。正殿为
木质框架结构。 1919年以后,庙内先后设女子小学、文化馆、广播站等。1963年7月,县
人委拨款维修。1972年拆除,建成机关办公楼。
考院 县试场所, 位于南门里路东(今市委老党校址)。清同治二年(1863年),民众集
资兴建,大门向南。院内建有东西考棚各13间,为木质框架结构,各有两行24条大圆木顶
托,每棚南北长24米,东西宽11.1米,可容四五百人。北屋正堂5间,东西配房各4间。民
国时期,在院内设师范讲习所和莱芜中学。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整修,先后作为面粉加工厂
和党校课堂。1986年拆除东考棚。1987年,北屋正堂及东西配房、西考棚尚存。1990年,
全部拆除,建市委党校办公楼、教学楼。
城隍庙 位于县衙署以西、 元铁冶提举司故址(今市机关第一生活区西南隅)。建于明代
初期。正殿3间为宫殿式大屋顶;东西廊房各5间,东为禹王祠正厅,西为官厅;院内有戏楼。
大门向南靠街。新中国成立后改造为会议场所,1959年拆除。
泰山行宫 世称奶奶庙。位于西关(今莱芜师范旧址)。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
占地8亩。正殿3间,3层楼1座,坐西向东,南北配房各5间。二门外南北配房各3间。大门
楼横书“泰山行宫” ,大门前有“护国佑民”四个字,每字1米见方。1947年被国民党军
队拆毁。1952年全部拆除。
现代建筑 1953年, 中共莱芜县委、莱芜县政府及其所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由口镇迁至莱
城,即对城里进行建设改造。20世纪50年代初,在东关街建立百货商店、长途汽车站,在
西关街建立莱芜师范、莱芜一中学校。而后,邮电局、人民银行、新华书店、人民剧院、
人民医院、浴池等相继建立。1978年起,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
方针,城区建设速度加快,标准提高。现代式建筑百货大楼、中医院楼、五层旅馆楼、六
层饭店楼及县级一流的汽车站等矗立道路两侧,古典式建筑老干部活动中心、第十七中学
及现代式建筑人民影剧院等建成使用。90年代起,特别是地级莱芜市建立后,按照“高起
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总体思路,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建设了莱芜战役纪
念馆、新市委党校、电力调度中心、电信大楼、市机关办公楼、国税局办公楼、地税局办
公楼等设施,城市向东向北拓展。进入21世纪后,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绿色钢城”的特
色定位,坚持“新城带动、旧城提升”的发展战略,会展中心、莱芜一中(东校区)、龙
园宾馆相继建成,莱城迅速向北向东拓展。建成区由2000年的25平方公里拓展到2005年的
45.3平方公里。
市机关办公楼 位于莱芜市文化北路,南临文化中心广场,西临红石公园,北临莱芜宾馆。
1995年8月开工建设, 1997年12月建成启用。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地上16层,地下1
层,总高度72米,框架结构外挂花岗石。大楼内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各大班
子及40多个部委办局、1300多人同时办公。
莱芜战役纪念馆 位于市区英雄路北首黄山之上,前身为莱芜革命烈士陵园。1947年3月,
为褒扬在莱芜战役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始建于莱城以西的矿山之阳。原址因开矿造成塌陷,
1968年迁今址,1972年,建成革命烈士纪念塔、两排平房建筑的莱芜战役展览馆、烈士骨
灰堂等。 1996年,投资1840多万元进行改建,1997年7月建成开馆,并更名为莱芜战役纪
念馆。莱芜战役纪念馆占地44.9万平方米,由革命烈士纪念塔、莱芜战役展览馆和莱芜战
役全景画馆三大主体建筑构成,为“品”字布局,总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两馆之间矗立
着陈毅铜像,并辟有露天兵器展场。馆名为迟浩田题写。
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黄山之顶,用花岗石砌成,总高19.8米。塔身呈四棱柱形,高16米,
每边长4.8米。碑阳刻有毛泽东所题“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行书鎏金大字。
莱芜战役展览馆。位于纪念塔左侧,为弧形二层楼房建筑,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第一、
第二展室为战役经过展室,第三展室为人民支前展室,第四展室为人民英雄展室。馆名为
1980年粟裕题写。
莱芜战役全景画馆。位于纪念塔右侧,主体为圆柱形建筑,附属为弧形二层楼建筑。主体
高27米, 内直径40米,建筑面积5080平方米,画高17米,周长120米,地面塑形1100平方
米,画有人物5500多个,战车240辆,战马360匹,飞机18架。模拟自然光,设有电动旋转
看台,录音讲解。画馆利用油画的表现力,采取真空幻象,视觉透视和局部夸张,造成视
觉上的逼真。模拟的隆隆炮声,激烈的枪战,飞机的呼啸,战马的嘶鸣,嘹亮的冲锋号声
等, 生动形象地再现了1947年2月23日莱芜战役城北围歼战的宏大战斗场。馆名为叶飞题
写。
莱芜会展中心 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 由会展区、会议区、办公区和钢铁科技博物馆4部
分组成,是一座集博物展览、国际国内会议、大型演出、休闲娱乐、商务办公于一体的现
代化综合性建筑和大型室内公共活动中心。2004年3月开工建设,10月建成使用。建有3个
室内展厅, 总面积1万平方米,可容纳350个国际标准展位,室外展区面积2.3万平方米。
建有1500座的大型会议室、500座的国际报告厅各1个,小型会议室10个,贵宾接待室2个,
面积3500平方米。国际报告厅配备电子会议、同声传译功能。博物馆规划面积3400平方米,
主要展示莱芜市冶炼史和冶铁文化。
莱芜一中(东校区) 位于莱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凤凰路北首,占地602亩,建筑面积
13万平方米,总投资2.8亿元。学校设计规模120个教学班,全部实行寄宿制。由同济大学
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 一期工程于2004年2月开始建设, 同年9月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于
2005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全部建筑为框架结构,大部分楼房为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