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城市规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48&run=13

城市总体规划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先后制定了6轮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1958年,县人民委员会委托山东省城建局设计院编制,规划范围是
莱城城区。 该规划是以在莱城北徐家河建设年产150万吨的莱钢为基础的,后经考证,所
勘探的资源储量不实,省人民委员会决定莱钢另行选址。故此次规划未能实施。
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 1959年,莱芜县基建办公室成立后编制完成,并绘制了五千分之一
的地形图。规划范围是以莱城为中心,北到莲河,南至汶河,东到孝义河,西到大曹村,
面积24平方公里。 近期规模为5万人,远期发展控制在15万人左右。该规划是一个较为全
面的方案,但受“大跃进”的影响未能全面实施。20世纪60年代初,因国民经济建设遇到
严重困难,规划人员转业,图纸、资料散失,规划终止。
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 1971年9月,莱芜县基建局成立后,在1959年规划的基础上重新绘制
莱芜城区规划图。压缩城市规模,确定莱城近期人口控制在12万人。市区向东北方向发展,
向西扩展至小曹村。此次规划的编制实施基本扭转了城建事业的混乱状态。
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 1978年10月, 由县基建局编制完成,1985年4月,省人民政府批复
实施。规划确定莱城性质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为全市工矿、广大农村
服务和供应的中心,以发展轻工、食品、机械等服务性工业为主,尽快建设成为一个现代
化的新城市。 到1990年,莱城规模达到10平方公里、人口9万人;2000年,达到14平方公
里、人口12万人。规划范围是东起大桥路,西到小曹村,南以汶河为界,北至北埠岭,占
地面积14平方公里。该规划对用地布局、道路规划、园林绿化等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第五轮城市总体规划 1994年12月, 市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省城乡规划设
计研究院进行编制, 规划编制历经3年完成,1997年底市人大审议通过,1998年10月省政
府正式批准实施。规划确定莱芜市的城市性质为“以钢铁、能源和机械工业为主的工业城
市”,到2000年,城市规模达到33.5平方公里,2010年达到53平方公里。并确定了以莱城
为中心,钢城为副中心,张家洼、孝义、高(庄)南(冶)、里辛为组团的组团式布局结
构。规划对用地、道路交通、绿化、环保、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供热、环卫、防
灾等进行科学规划。
第六轮城市总体规划 2002年, 市政府委托同济大学编制,2003年编制完成,2004年12月
省政府批准实施。规划期限近期到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45万人左右,用地53平方公里;
远期到2020年,城市人口为65万人左右,用地规模74平方公里。确定城市性质是“山东省
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山水园林城市”。同时提出了“打造钢铁基地,创建园林城市”
的城市建设理念, 塑造“青山相拥、 绿水相依、山水共生”的城市整体环境风貌,凸显
“绿色钢城”的城市形象特色。规划按照“提升莱城、整合钢城、主辅互映、整体推进”
的思路, 使城市总体上形成以莱城为主、 钢城为辅的布局形态。莱城的空间发展战略是
“东拓西展、南优北进、中部提升”;打造以先进机械制造业和加工业为主的园林城区;
城区的布局结构是“两心、两轴、六片”(两心是老城区主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次
中心;两轴是南北向的长勺路、文化路发展走廊以及东西向的鲁中大街、龙潭大街发展走
廊;六片为中心片区、城西片区、高新区南片区、高新区北片区、张家洼电厂片区、城南
片区),形成“八纵六横、两环六射”(八纵为西外环路、西内环路、鹿鸣路、长勺路、
大桥路、凤凰路、九龙山路、东外环路;六横为北外环路、嬴牟大街、龙潭大街、鲁中大
街、汶河大道—汇源大街、南外环路;两环指内环由嬴牟大街、大桥路、汶河大道、西内
环路组成,外环由北外环路、东外环路、南外环路、西外环路组成;六射指长勺路、北外
环路、汶河大道、大桥路、汇源大街和东外环路)的道路结构;规划形成山水为架、绿网
相连、指状放射、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框架和“青山环绕、翠岭横卧、绿龙畅游”的总
体绿化布局结构。钢城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是“东挺、北进”(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以
向北、向东为主),打造以钢铁、机械制造业为主的园林城区;城区的结构布局是“一轴、
两带、三区”(一轴为区委、区政府驻地至莱钢集团公司驻地之间的中心轴;两带为牟汶
河绿色景观带、银山河绿色景观带;三片为南部高新产业区、北部银山钢铁产业区和东部
汶源康居区),形成“双环与组团方格网”(双环指内环和外环,内环由永兴路、府前大
街、新兴路、桃花路、黄羊山大街组成,外环由北外环、东外环、南外环、西外环组成;
组团方格网指省道803线、 N4N5、i4i1、草齐线、韩莱公路等主要对外通道)为主的混合
式路网结构;钢城形成“一心、两环、六射”(一心为黄羊山生态绿核;两环为沿莱钢外
围防护绿地环和城区外环;六射为自然形成的居住组团之间的绿楔)的绿化布局结构。规
划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按照新城区进行了统筹规划。
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2年,市城市规划局先后委托同济大学、山东建工学院等规
划设计单位,编制完成70多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使莱城主中心建成区控规全覆盖,
钢城建成区控规覆盖率达到80%左右。 2004年,编制完成莱城主中心城市近期建设范围内
20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规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05年,组织编制完成莱城马
庄、 曹村、故事和钢城城中、城东等5个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新增规划面积15.4平方
公里,莱城建成区控规覆盖率达到100%。
修建性详细规划 根据建设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至2002年,先后编制完成400多
项修建性详细规划。2003年开始,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先后通过国内外公开招标的办法,
编制高新区中心区、城北出入口、城南出入口等40多项城市重要节点、重要区域的城市设
计。2004年,先后组织编制完成莱茵佳园、东升花苑、济铁滨水花园、泰钢生活区、新兴
公园等50多项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和规划设计方案。2005年,编制完成鲁中大街、龙潭大
街、 汶河大道以南片区等3处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南出入口改造、龙园宾馆、莱芜职业
技术学院、 市体育中心、仲临路西段改造等5项重点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葫芦山、凤凰
岭、 绿叶岛、西海公园4大景区规划,文化路、鲁中大街、汶河大道、嬴牟大街等城市主
干道两侧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规划等100多项建设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专业规划 2003年前, 专业规划编制工作滞后,基本上没有可用的专业规划。至2005年,
先后编制了道路交通、绿地系统、集贸市场、环境卫生设施、给水、排水、消防、人防、
牟汶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等多项专业规划,专业规划编制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