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地方志编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391&run=13

莱芜编修地方志始自宋代, 至1935年,共修成志书8部。新中国成立后至2005年,出版发
行《莱芜市志》及《莱钢志》等部门企业志20余种,并开发部分志类产品。
旧志 宣和《莱芜县志》 宋宣和年间县尉钟离修纂修,今仅存目录。
《嘉靖莱芜县志》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知县陈甘雨纂修。陈甘雨,福建莆田人,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以进士任莱芜县知县。全志共二册八卷,分有图考、地理、贡赋、
建设、政教、人物、文章、杂志八部分。卷首有章丘进士李开先序、陈甘雨序,卷末有熊
兆跋语。志书刊刻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传本极罕,宁波天一阁藏有孤本。1963
年9月, 上海古籍书店据宁波天一阁所藏孤本影印出版,此后流传较广。志书的突出特点
是沿用大、小序的写法。
万历《重修莱芜县志》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莱芜教谕鲁邦教编纂,知县王命说主
修,岁贡、曾任山西荣河县知县吴来朝撰写序言,已轶。
万历《增修莱芜县志》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知县胡士奇主修,邑人亓诗教编纂,
吴暐整理,共十卷,失传。
康熙《莱芜县志》 知县叶方恒主修、前任知县钟国义编纂。叶方恒,昆山人,字媚初,
号学亭,顺治进士,康熙八年(1669年)任莱芜知县,官至济宁河道。全志一函五册,共
十卷,分有图考志、封域志、建置志、贡赋志、秩官志等。康熙十二年(1673年)刻,记
事止于同年。
光绪《莱芜县乡土志》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知县何联甲编,一册(卷),目录为
历史、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人类、户口、氏族、宗教、实业、地理、山、水、道路、
物产、商务。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石印。
宣统《莱芜县志》 张梅亭主修,王希曾编纂,自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始,张梅亭便
搜集资料,足迹遍及莱芜各地,历三四年,写成志稿(即资料长编)。后辍笔十余年,至
清宣统三年(1911年),始又“检视旧稿,重加缀辑,补其缺略,正其谬误;稿凡四易,
历三四寒暑,引用书至百余种而后克成。”志书夹板函装,凡六册、二十二卷,三十五节
目,记事止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1922年济南启明印刷社铅印,流行较广。稿本藏于
山东省图书馆。方志辞典对该志书评价很高:此志虽云续修,实则类于创修,其取材于通
志、府志、家谱、碑志、诗文专集等,于旧志之讹误,均加以考证,志书中每条记载,凡
有疑问者,皆详征博考,艺文志仅载书目,不录文字,盖仿《汉书·艺文志》之例。
民国《续修莱芜县志》 知县李钟豫督修,进士亓因培、拔员许子翼、廪生王希曾纂。全
志一函十三册,共三十八卷,以宣统《莱芜县志》为蓝本续修,列有大事记。1935年,济
南善成书局铅印,流行较广。
新方志 1960年6月,中共莱芜县委成立编志委员会,开始编纂《莱芜县志》,不久即搁笔
停编,仅留下少部分资料。1982年,莱芜启动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的
第一部《莱芜市志》于1991年出版发行。2002年,山东省启动二轮修志工作,按照省史志
办要求,莱芜作为新建地级市进行重新编修,记事上溯到事物发端,经两次调整下限,下
限原则上断至2005年。至2005年,新修《莱芜市志》基本完成资料长编,主体部分稿件完
成200万字。
至2005年,境内编纂出版《莱芜市志》(1991年版)及《莱钢志》《鲁中冶金矿山公司志》
《莱芜水利》《莱芜卫生志》《城乡建设志》《唐王许村志》等部门、企业、村志20余种
(详见附录)。
《莱芜市志》(1991年版) 莱芜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该志自1982年2月开始编纂,
至1990年11月成稿, 历时8年零10个月。系统记载了境内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其上
限原则上起自1840年,有些部分上溯至事物的发端;下限原则上断至1987年,大事记下延
至1990年,是一部了解莱芜、认识莱芜的重要资料性工具书。志稿除序言、概述、大事记、
附录外, 共32编、289章、576节、160余万字。该志书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和“四项基本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
和资料性的统一。对当代重大问题的记述,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体现社会主义地方志的政治观点。
该志书按事物性质分设编章,多数横排事类,纵述历史,少数以时为序,纵贯古今。对重
要的门类、事物,基本做到纵不断主线,横不缺主项。对选用的资料均经过认真核查。为
突出地方特色, 将工业划分为地质勘探与采掘、金属冶炼与压延、制造工业3编;将著名
的莱芜战役、莱芜梆子升格为章。在体例上较好地体现志书的特点,述、志、传、记、图、
表、录相得益彰,文风朴实,语言简练,地方特点鲜明。1993年,该志在全国新编地方志
优秀成果首次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莱钢志》 《莱钢志》编委会编。自1987年5月第一卷问世至2005年,已出版《莱钢志》
总卷4部,200余万字,分卷53部。全面记载莱钢自建厂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及其
经验教训,再现了莱钢30多年的光辉历程,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
《张家洼矿山公司志》(1970—1985) 全志31万字。主要内容有公司概况、各厂矿简介、
基本建设、生产经营、文教卫生、生活福利、党政工团、大事记等,翔实记录公司从开始
筹建、大规模施工到一期工程建成投产16年来发展的全过程。
《鲁中冶金矿山公司志》 (1986—2000) 全志36万字。2001年开始编写,2003年出版。
该志全面、客观地记述1986年以来,公司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坚持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
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生产、科技、管理、深化改革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
和经验。
《莱芜卫生志》 莱芜市卫生局编纂。1985年4月启动,2004年5月定稿,实际编纂历经7年。
全书共13章、83万余字。上限自1840年,有些部分上溯至元致和元年(1328年),下限至
2002年。《莱芜卫生志》是莱芜市历史上第一部卫生专业志,客观记述莱芜卫生事业的历
史、发展与现状。
《莱芜邮电志》 莱芜市邮电志编纂委员会编,2003年7月出版。全书共6编、29章、86节、
25万字。 上限自1542年,下限至1999年,大事记和图片资料下延至2002年6月。该志坚持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面、准确、系统地记载莱芜邮电通信的历史与现状。
《莱芜市文物志》 莱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2004年10月出版发行。全书18万字,
内容分为古遗址、 古墓葬、古建筑、古石刻、近现代遗存、文物藏品、文物管理7部分,
另附有200余幅文物等照片。全面、系统记述莱芜文物挖掘与研究成果。
《唐王许村志》 《唐王许村志》编纂委员会编,是莱芜市首部村志,共10章、18.6万余
字,2005年出版。该志翔实记载了唐王许村的建置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村庄建设、农
业、工商业、文教卫生、风俗民情、党政群团、人物等方面的史实,反映了唐王许村时代
风貌和地方特色。
志类书籍 《莱芜概况》 莱芜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编,2005年出版。全书设嬴牟故国篇、基
础设施篇、开放发展篇、工业立市篇、三辣之乡篇、事业发展篇、特色旅游篇、区镇风采
篇。注重突出莱芜地域特色,内容通俗易懂,文字简朴生动,版面图文并茂,全面、系统、
生动地展示莱芜的历史与现状、优势与前景,有较强的资料性、知识性和可读性,是社会
各界认识莱芜、了解莱芜、研究莱芜的重要资料。
《莱芜水利》 莱芜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莱芜市水利与渔业局编,2002年出版。该书
共分回忆资料、 报告论文、水利小故事、大事记、组织沿革、档案资料6辑。以科学的态
度,实事求是的精神,用可靠翔实的资料,全面回顾和总结水利建设的经验教训,客观公
正地记载50年来莱芜水利发展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成就。
《莱芜地区货币史》 由莱芜市钱币学会编纂,2005年8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
全书共16章、26.9万字。上限上溯至商周前,下限至2005年。详细记述从商周以前及商周
时期开始,经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金、元、明、
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莱芜地区的货币流通情况,并附有莱芜市馆藏的大量
货币实物拓片和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