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共莱芜县(市)委宣传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343&run=13

中共莱芜地方组织非常重视宣传工作,主要通过经常性教育、集中训练,向党员进行马列
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教育、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路线教育、形势任务教育,武装党员
的头脑,提高党员政治素质,保证党员思想统一,发挥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经常性教育 中共莱芜党组织建立初期, 对党员的教育秘密进行,主要是进行党的主张、
开展对敌斗争以及革命坚定性的教育。 抗日战争开始后, 进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武装斗争的教育,号召“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在
险恶的环境下,莱芜(北)、莱东、莱南三县各级党组织加强气节教育,要求党员坚定斗
争意志,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面对抗战的繁重任务,党组织结合整风运动和对敌斗争提
出的要求,从学习入手,对党员进行一系列教育,克服错误的思想,从思想上保证党的各
项政策的贯彻执行。解放战争时期,围绕减租减息、土改、发展生产、动员参军和支前,
教育党员团结在党的周围,发挥带头作用,不惜牺牲一切,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而奋斗。在此过程中注意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对党员中的落后面进
行帮助教育,使党员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组织公开,党员教育渠
道拓宽。在基层支部,逐步建立健全“三会一课”(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
会,党课)制度,对党员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
进行形势任务教育,旨在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950年6月, 朝鲜战争爆发后,特别是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后,县委在全县
发动声势浩大的抗美援朝运动。 1953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后,县委
在全县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极大地激发了全县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忱。在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县委都及时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
性地进行党的政策教育, 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共
“八大”召开后,县委认真贯彻会议精神,适时调整农业集体经济的内部关系,把正确处
理人民内部矛盾摆在突出位置,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用整党整风的方法
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但随着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党的指导思想开始出现“左”的偏差,
随之开展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
主要标志的“左”的错误严重泛滥开来。因莱芜煤、铁矿资源丰富,在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中被列为山东省和泰安地区钢铁生产基地, 全县上下形成“人人扒矿、 个个炼铁”和以
“小土群”方式大办煤炭的舆论强势。这一运动在莱芜危害甚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也严重损害了党组织和各级干部的威信。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后,县委在全县
大张旗鼓地宣传“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为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生
产提供思想保证。 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阶级斗争成为宣传工作的主调,但
同时中央又提出不要因为强调阶级斗争而放松经济工作。在这种形势下,一方面“左”的
错误进一步发展,特别表现在“四清”运动中一些过左的做法;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抓
住国民经济调整的历史机遇,统一全县人民的思想,到1965年,按时完成了国民经济五年
调整的历史任务,经济发展出现转机。这一时期开展的学习雷锋等先进典型的活动,弘扬
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道德风尚,全县人民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
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受到严重损害,无政府主义、
极端个人主义、个人崇拜以及各种愚昧落后的思想行为形成泛滥之势。党内外广大群众对
“左”倾错误进行了抵制和抗争,对造反行动持消极态度,在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工农业生
产。经常性的党员教育工作中断。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各级党组织通过
“三会一课”制度,对广大党员进行反对极“左”思潮的教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领导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全县人民,进行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
正、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教育,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等,各个领域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
工作,稳步推进,成绩卓著。
1983年8月, 莱芜撤县设市后,中共莱芜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各级党组
织和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加强调研,广泛宣传,分类指导,
在延长土地承包期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乡镇企业、基层政权建设、推进经科教结合
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1985年,重点宣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配合全市整党工作,编印宣传教育材料。1986年,宣传国家“七五”计划,重点进行企业
工资、劳动制度改革宣传和国际形势、市情及法制教育。1987年,开展《中共中央关于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宣讲活动,印发宣传提纲1000多份。加强对经济体
制改革的宣传,编印了《经济体制改革宣传提纲》。1988年,以改革与经济宣传为重点,
加强对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改革典型的宣传,编印《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宣传提纲》。针
对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重点进行价格改革宣传,稳定社会形势。1989年,开展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宣传,编印《目前国际、国内形势的主要特点》和《中国
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形势教育宣讲材料。1990年,全市开展“学先进、
讲奉献、树新风”活动及城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根据党中央“一要稳定、二要鼓劲、三
要发展” 的指导思想, 开展忆党史、讲传统活动。1991年,在全市开展学党史、学党建
“双学”活动。1992年,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开展“解放思
想、更新观念”大讨论活动。
集中培训 在经常性教育的同时,采取训练班和党校形式,集中培训党员、干部。1939年5
月,县委通过自卫团、青救团、妇救会、农救会等举办训练班,集体进行党纲、党章教育,
发展党员, 配合了当时大量发展党员的工作。1946年3月,县委在莱城北埠成立莱芜县委
训练班(1948年更名为莱芜县委党训班) ,设指导员(1949年1月改设党训班主任)。是
年7月,县委抽调一批党员干部集中学习训练,之后分配到各地领导土改运动。1948年3月
至1949年2月, 莱芜县区干部不断外调,针对抽调干部对基层建设的影响,县委在1949年
夏季利用两个月时间对党员干部集中进行加强纪律性的教育。同年,县委以区为单位举办
党员干部训练班, 训练班历时两个月,为土改复查训练骨干10767人。从1951年起,县委
经常以短训班形式培养、轮训机关和乡村党员、干部。1961年12月,县委党校成立后,党
员干部的集中培训主要在县(市)委党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