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共莱芜县(市)委组织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339&run=13

1926年夏,中共山东党组织委派共产党员马守愚到泰安地区开展党的活动并与吕若侃接上
组织关系,他们介绍魏春舫、吕效之、吕敬宝入党;是年秋,中共吕家芹村支部成立,此
为境内最早的党组织。 1927年9月, 中共莱芜区委成立,全县有7个支部、党员60多人。
1931年,刘仲莹介绍韩子骧、黄仲华、吴卓先、毕指南等人入党,建立中共莱芜特别支部。
至1932年秋后,全县已发展党员70多人,中共山东省委派员帮助建立中共莱芜县委。新成
立的县委确定雇农、贫农、手工业工人、先进青年和进步知识分子为发展对象。县委规定
每个党员首先在本村建立党的组织, 并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向外村、外区发展。1933年2
月,县委在鹁鸽楼一带建立第一区委,在城区建立第二区委,在三官庙、柳行沟一带建立
第三区委,在口镇一带建立第四区委,并在农会建立特别支部。党员发展对象逐渐扩大到
社会各阶层。党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安排一部分党员到各村、镇担任小学教员,
发展党员, 全县党员队伍扩大到200多人。1935年10月,刘伯戈、周茂森叛变,各区委被
破坏。 1936年2月,山东省工委重新组建莱芜县委。为便于开展工作,县委决定以汶河为
界分为两个区委,汶河以南为南区委、汶河以北为北区委。后随着形势变化和党组织的恢
复,相继建立十几处区委、特支。至抗日战争爆发,境内成立20个基层党支部: 吕家芹村
支部、孝义支部、西关支部、鹁鸽楼支部、县农会特别支部、任家洼支部、圣井支部、刘
封邱支部、丰登官庄支部、柳行沟支部、西上庄支部、茂盛堂支部、口镇支部、蔡家镇支
部、王家楼支部、降寇(祥沟)支部、店子支部、李家镇支部、牛王泉支部、毕毛埠支部,
共有党员130多人。
1939年3月,中共泰山特委直属县建立后,直属县委分别在所辖原莱芜的4个区、原新泰的
3个区建立区委; 10月,撤销直属县,各区委按原隶属关系分别回归。是年,根据中央关
于“大量发展党员”的指示,全县掀起轰轰烈烈发展党员的热潮,到年底,莱芜县、泰山
特委直属县多数村庄建立党的基层组织,重点在空白村发展党员。至1940年上半年,党员
总数接近8000人。 后采取限制党员发展的纠偏措施, 清除阶级异己分子及其他不良分子
560余人。1941年5月,莱芜划分为三个县。莱芜(北)县委在方下、寨里、水北、张里、
王庄、陈村、香山、华山、山口、雪野、抬头、茶业等12个区建立区委。后因辖区变动,
区委设置随之变化。莱南县委在圣井、汶南、南冶、清泥、颜庄、鲁西、碁山、野店和羊
流、 果都、翟镇等11个区建立区委;9月,莱南县与新泰县西北部合并改称新甫县,区委
设置随之变化。莱东县委在矿山、白龙、孝义、鹏山、铁车、辛庄、苗山、杓山、常庄、
石马、黄花、镇里等12个区建立区委;11月,蒙阴县鲁村区划入,鲁村区委隶属莱东县委。
1942年4月设立博莱县后, 原博山县的固山、夏庄和新蒙县的张庄、黄庄区划入,固山区
委、夏庄区委、张黄(张庄、黄庄)区委隶属博莱县委。1944年7月,博莱县改称莱东县,
仍辖原区域,博山部分归回,区委设置随之变化。三县建立初期,对敌斗争形势严峻,除
县、区两级外,村级党的支部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日伪军以杀害家属、烧毁房屋等血腥
手段胁迫党员干部登记“自首” ,党的基层组织损失惨重。莱芜(北)县近70%的支部被
破坏;莱南县几乎所有支部受到破坏,与上级失去联系;莱东(博莱)县采取较为有效的
措施开展反“自首”斗争,多数支部保留下来或及时得到重建。随着抗战形势的好转,各
基层组织逐步恢复建立。
解放战争初期, 党的基层组织发展较快。1945年,全县有党员6138人。1946年5月上旬,
全县恢复建立农村支部623个,机关、学校支部21个。1947年5月,国民党军队进犯莱芜,
刘伯戈带领“还乡团” 反攻倒算, 残害中共党员和革命干部,许多农村党支部被破坏。
1948年3月,莱芜全境解放后基层组织又有较大发展;5月,全县1002个村中有支部760个,
县区机关支部20个。1949年10月,全县有基层支部821个,全县党员总数达到12590人,无
党员的村仅剩71个。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各级组织和党员由秘密转向公开。1950年,根据“积极慎重发展,个
别吸收,注意面向薄弱地区和空白乡、村发展”的原则,吸收党员。是年,全县党员总数
增至14117人。 1951年3月,全县公开党员1.3万余人,约占总数的95%;支部829个,占总
数的99.8%;建立乡总支181个、乡支部1个;乡总支调整为169个。同月,各区名称由地名
改为序数, 区委名称相应改变,依次改称第一至十五区委;5月,撤销第十五区委。1951
年至1953年, 贯彻中央《关于发展新党员的决议》,原则上不发展党员。1953年5月,在
口镇设立区级党委,恢复第十五区委;11月起,以农业社为单位建立总支或支部。同时,
169个乡合并为86个乡、 1个镇,并建立乡镇总支、党委。1955年1月,根据泰安地委农村
基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县委制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意见》,要求按照积
极慎重的建党方针发展农村新党员,并重视在所有空白村建立党的组织,至10月,发展新
党员520人; 3月,从淄博划入部分地区成立第十六区,同时设立区委;8月,原划入的地
区复归淄博, 撤销第十六区委; 10月,各区委复按地名称谓,第二区委改称港里区委。
1956年,贯彻积极慎重、大量发展党员的原则,重点在党员少或空白乡农业生产合作社中
的贫农积极分子、优秀干部中发展党员,并注意吸收产业工人、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入党;
是年7月, 设立雪野工委, 管理北部几个山区区委; 年底,撤销口镇党委。1958年,在
“大跃进” 中大量发展党员,尤其是产业工人中党员数量大量增加。是年3月,撤销区委
并调整区划, 设立2个镇党委和26个乡党委。同时,小乡并为大乡,小乡镇总支、党委即
行撤销。10月,撤销乡镇党委,设立城关、孝义、口镇、羊里、红旗、方下、鲁西、圣井、
牛泉、高庄、南冶、颜庄、郑王庄、辛庄、苗山、常庄、和庄、腰关、吉山、上游、大王
庄、大槐树、寨里、杨庄人民公社党委。大队(管理区)、生产队相应建立总支、支部。
1959年3月,将部分公社合并,设立矿山、口镇、羊里、方下、牛泉、高庄、颜庄、辛庄、
苗山、常庄、茶业、上游、大王庄、寨里、杨庄公社党委,是时,公社以下调整设立管理
区、生产大队,相继建立总支、支部。1960年4月,撤销羊里、高庄公社党委;6月以后,
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有领导有控制有重点的接收新党员”的要求,县内一般停止发展新党
员,重点转向整顿巩固和提高。是年,撤销管理区。1961年,恢复管理区。至1962年8月,
管理区、 生产大队设置趋于稳定,全县共建立管理区总支71个、生产大队支部900余个。
同时, 县直机关和工业、商业、金融、供销、粮食等单位建立健全总支、支部。1964年4
月,恢复羊里、高庄公社党委。1965年,强调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
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发展党员,并注意吸收妇女和具有较高文化的优秀团员青
年入党,全县有基层党委18个、总支103个、支部1130个,共有党员21603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基层组织相继被“夺权”,各级党组织处于瘫痪状态,党员发
展中断。 1968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小组《关于整顿、恢复、重建党的组织的
意见和问题》的指示,县革委在徐家河、古城大队和矿山煤矿进行整党试点,之后整党建
党在全县展开,“纳新”一批党员。其间,党的组织原则受到严重破坏,在党员发展上存
在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的问题(后来,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处理和纠正)。1969
年11月至1970年3月,15个公社革命委员会相继建立党的核心领导小组。1971年1月至3月,
各公社相继建立党的委员会,此后逐步建立健全管理区总支和生产大队支部。县直机关、
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也逐步恢复建立。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着手解决党建方面的突出问题。县委以整党整风为工作重点,使
基层党组织逐步发展、健全,发展工作的重点是工作在第一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1984年3月, 农村管理体制改革,15个人民公社党委改为15个办事处党委;撤销管理区,
在新设立的80个乡镇建立党委;撤销生产大队,原大队总支、支部改称村总支、支部。同
年,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在中年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的指示,加快吸收知识分子入党步伐。
1985年11月, 撤销办事处,调整合并乡镇,建立1个办事处党委、27个乡镇党委,以下建
立管理区党总支。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的组织继续在稳定中发展健全。1987年,全市有党
委56个、 党总支133个、支部1843个,党员43754人。1990年8月,设立莱芜市钢城办事处
(副县级),寨子乡、黄庄镇分别由新泰市、沂源县划入,设立中共莱芜市钢城办事处工
委。1991年1月,寨子乡党委组建;4月,黄庄镇党委组建。1992年,全市有基层党委45个、
党总支180个、支部2227个;党员50958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526人,中专、高中
文化程度的1138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