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重大决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336&run=13

农田和水利基本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 面对境内山区和丘陵地区面积广,农业生产条件差
的实际,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群众大搞治山治坡治水,特别是在兴建水利设施方面投入较多。
1957年到1966年,投资4300余万元,群众投入工日5000余万个,动用土石3600余万立方米,
修建雪野水库、大冶水库、乔店水库、杨家横水库、葫芦山水库、沟里水库等大中型水库
及众多的小型水库、塘坝,取得水利建设的巨大成就。20世纪60年代中期,全国掀起农业
学大寨运动。 运动初期,主要是学习大寨以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经验。1964年5月,莱芜
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号召学习大寨经验,掀起以治理山、水、林、田为主要
内容的农田建设高潮。“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突出宣传大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经验。
1970年,全国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后,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大打农业
翻身仗,成为农业学大寨的主旨。其间,全县各级党组织在“左”的错误带来严重干扰的
情况下,仍然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农田基本建设上,每年冬春都以会战形式组织群众整平深
翻土地、修建梯田,兴建蓄水和灌溉工程,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到1975年,全县
农田基本建设总投工1.1亿个,动用土石方1.3亿立方米;深翻改土35万亩,建设稳产高产
田37万亩;兴建大、中、小型水利工程5600个,全县水浇地面积达到60万亩。全县粮食亩
产达到745斤, 总产达到5.7亿斤,分别比1970年增加330斤、2.2亿斤。1975年8月,莱芜
县被列为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
土地开发复垦、农业综合开发深入展开。
“小三线” 建设 1964年6月6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三线”建设的主张,西
北、西南的“大三线”和中部及沿海地区腹地的“小三线”建设全面铺开。按照设想的军
事地域区划,莱芜被划入“小三线”建设范围。1969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根据当时政治
形势和战略需要,指示山东省委集中力量加速莱芜地区钢铁工业建设。中共莱芜县委全力
支持中央和山东省委的决策,组建民工团参加“小三线”建设。根据中央的指示,莱钢工
程会战迅速展开。张家洼矿山公司、莱芜发电厂、莱芜汽车修制厂、山东电话设备厂、山
东煤矿莱芜机械厂、山东人民印刷厂、青岛染料厂莱芜分厂、山东塑料机械厂等一批重要
厂矿在境内兴建。这些重要厂矿的兴建,奠定了莱芜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发展的基础。
向乡镇下放权力 1985年5月起,莱芜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
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撤处并乡,试行向乡镇下放权力。为健全和强化乡镇政
府职能, 全市把市直部门设在乡镇的23个分支机构下放给乡镇政府管理,共下放1.3万余
人,下放固定资产1100万元,其中人、财、物、工作指挥协调权全放的有农技站、经营管
理站、兽医站、林业站、水利站、农机管理站、物资供应站、煤炭供应站、食品站、文化
站、广播站、教育办公室、卫生院、计生办、农话站、交通运输管理所、工商行政管理所;
只放人事管理权和工作指导协调权的有粮管所、供销社;公安派出所由市、乡(镇)共同
管理,业务工作以局为主;税务所人、财、物权下放;供电站下放电力负荷调节调度权;
信用社下放资金融通权(试点)。
管理权限下放后,乡镇设立政府办公室、经委、农委、商委、文委、社会保障委、统计站,
负责协调指导各方面的工作。放权加强了乡镇政府功能,提高办事效率,增强基层活力,
促进了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1988年,民政部、中共山东省委和省政府分别在莱芜
召开现场会议,总结推广莱芜乡镇政权建设的经验。
“经科教”结合发展战略 1988年9月,莱芜市在健全乡镇政府职能改革取得成功基础上全
面实施“经科教”结合发展战略。其结合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即大面积科学种植开发试验,
建立10万亩吨粮田、32万亩低产田、6万亩生姜和大白菜等开发试验基地,综合实施星火、
燎原、 丰收3个计划。1990年,引进实用技术11项,组织科技攻关12项,培训农业劳动者
20余万人次,并颁发绿色证书。建立养殖业经济实体,经科教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全市建
成瘦肉型猪、蛋鸡、肉食鸡、长毛兔、牛、羊、蜂蜜7大商品生产基地,这些基地集生产、
科研、教学、经营、服务为一体。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技术培训,提高深加工能力,全
市立足葱、蒜、姜等资源优势,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法,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职
工,生产姜芽、蒜粉、果脯等“拳头”产品。企业大量采用最新科技成果,通过多种形式
进行岗位和技术改造,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全市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经济、科技、教育有效结合的运行机制。市
级成立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的经科教统筹结合领导小组,各级均建有相应组织。
各级经科教领导小组负责制订规划,安排项目,调配师资和科技人员,组织培训,形成以
市级服务为依托,乡镇服务为纽带、村级服务为基础,农民自我服务为补充的产供销一体
化服务体系,促进经科教紧密结合。经科教结合在农村教育改革和经济发展中显示出较强
的驱动作用,教育把传播实用技术、发展经济作为重要指标,科技通过教育、培训转化为
现实的经济效益,经济随着劳动者素质提高获得迅速发展。
工业立市发展战略 工业立市是莱芜市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 它的提出和实施,对全市经
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1993年5月9日,中共莱芜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加快以钢铁工业为龙头的现代化工业基
地建设,全面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在实际工作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全市工
业上规模、上水平,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2003年,立足莱芜市资源优势
和产业特色,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以钢铁产业为突破口,以莱钢和泰钢为两大龙头,突
出钢铁产业立市,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山东(莱芜)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国
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办法,按照“两培育(培育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两加大(加大投入
力度、加大园区建设力度)、一拓宽(拓宽靠大联强的路子)、一构建(构建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格局)”的总
体思路,着力培育以铁矿采选、钢材生产、冶金铸造、机械加工、新材料研发生产等为主
的钢铁产业群。支持莱钢新上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泰钢工业园,借用外力、鼓励民资投资
钢铁项目,初步形成产业梯次发展格局,钢铁产业龙头迅速壮大。2003年,莱钢钢产量达
到421.85万吨, 泰钢钢产量也突破100万吨大关,两大龙头企业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
的56%;钢铁产业层次迅速提升,实施多项“863”计划项目,国家级新材料骨干企业达到
10家;钢铁产业链条不断拉长,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型钢基地、特钢基地、粉末冶金
基地、汽车配件基地,钢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至2005年,各类钢铁产业链生产深加工企业达到80多家,当年粗钢产量达到1184.33万吨,
是2000年的5倍;生铁产量达到1007.06万吨,是2000年的4.6倍;成品钢材产量达到947万
吨, 是2000年的4.4倍;钢铁深加工能力达到310万吨。钢铁产业实现增加值118.3亿元,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6.9%,是2000年钢铁产业链实现增加值的6倍。钢铁产业真
正成为莱芜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就业增长
的主要渠道。在钢铁产业大发展的同时,纺织、能源、饮料等优势产业也得到培育壮大。
农业产业化战略 地级莱芜市建立后, 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
稳定这一中心目标,在农业工作上推出一系列工作措施。199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关
于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意见》。各级党委、政府围绕产业化经营进
行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加快龙头企业发展。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水平的提高。2001年,市委、市政府作出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开发区建设的重大决
策,各级把农业产业化的重点放在发展龙头企业上,开展农业招商,引进汇源集团鲁中有
限公司、得利斯集团莱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六和集团莱芜昌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
集团莱芜油脂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格局初步形成,实施
农业产业化战略有效地形成劳动力的转移。至2005年,全市已初步形成以生姜为主的“三
辣”、以莱芜猪为主的畜牧、以大棚菜为主的蔬菜和以干杂果为主的林果四大主导产业,
农业产业特色鲜明,农村工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速度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
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7.8%。
富民强村工程 2001年12月, 为培植农村主导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搞好农业综合
开发和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市委、市政府实施“富民强村工程”,统筹城乡发展,用产
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手段解决“三农”问题。主要工作措施是: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
构,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搞好山区综
合开发;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突出农业龙头企业引建,广泛开展农业招商,靠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让农民致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切实抓好劳务输出,增加非农收
入;启动口镇、颜庄镇两个综合试点镇和雪野重点促进镇建设,促强扶弱带中间,加大扶
持力度, 全面加快乡镇发展。至2005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28.7亿元。镇村实力
不断增强, 镇级地方财政收入2.43亿元,占区以下财政总收入的47.8%,其中财政收入过
千万元的乡镇11个, 占全部乡镇的57.9%,最多的达到3500万元;村集体收入过10万元的
村达到130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84元,位居全省前列。
推进城市化进程 地级莱芜市建立后, 市委、市政府通过实施新城带动战略,城市化进程
不断加快。莱芜市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齐鲁杯优秀城市、山东省园林城市、山东省创建
文明先进城市等称号。进入21世纪,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城市化进程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
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坚持四级联动,分级负责,理顺城市建设体制;坚
持市场化运作,积极采取举债建设、资产经营、招商引资等措施,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放开领域,降低门槛,引导和鼓励各类经济主体投资
城市建设;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根据莱芜市实际,聘请
专家论证修编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高起点规划建设“绿色钢城”。按照“打造钢铁基地,
创建园林城市”总体要求,提出“奋战1000天,投资30亿,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的目标,
狠抓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园区建设四个重点,启动畅通工程、城市
出入口工程、旧城改造工程、城市重点部位绿化工程、康居工程、污水管网工程等六项城
市建设重点工程。高新区作为城市新区,至2005年,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0.5亿元,建成道
路60.46公里, 铺设各类管线311.92公里,治理河道16.51公里,建设110千伏输变电站、
热电厂、 自来水厂等重点基础设施;安装路灯1645杆,新增绿化面积140多万平方米,建
成各类游园绿地、 广场花园12处,绿化覆盖率38%;汶河大道、莱芜会展中心、管委会办
公大楼、莱芜一中新校、广电大厦、龙园宾馆、莱芜汽车新站等项目相继建成启用,开发
区初步建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新城区。同时,通过加速工业立市步伐、加快小
城镇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民营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大量吸纳农村劳动力从事二、
三产业,不断增加非农工资性收入,转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化,推
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招商引资 2001年4月30日,市委、市政府作出全民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的重大
决策。5月9日,召开全市启动经济开发区、全民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万人动员大会,
拉开莱芜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序幕。先后印发《莱芜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招商
引资奖励办法》《关于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的规定》《关于加快莱芜经济开发区建设若干
问题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成立招商局、行政服务中心和民
营经济发展办公室。2002年,莱芜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扩
大到35平方公里。按照园区城市化、布局专业化、产业优势化和机制市场化的要求,坚持
举全市之力加快开发区建设,开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2003年,招商引资工作确定为全市
“一号工程”,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实行“一票否决”。2005年,完成招商引资总
量66.6亿元, 引进投产(营业)、在建项目549个,形成外来固定资产47.3亿元,占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6.4%; 新开工大项目22个,形成外来固定资产12.1亿元,占全市外来
固定资产总量的25.6%;引进工业项目375个,形成外来固定资产37.2亿元,占全市外来固
定资产总量的74.4%,其中钢铁产业链上的项目120个,形成外来固定资产18.6亿元。园区
建设有新进展,高新区新引进项目48个,形成固定资产12.4亿元;泰钢工业园新开工、续
建项目10个, 形成固定资产8亿元;莱城区北部工业园新引进项目36个,形成外来固定资
产4亿元;钢城经济开发区新引进项目20个,形成外来固定资产1.2亿元。至年底,全市各
类园区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共引进项目840多个,实现税收6.4亿元,吸纳就业3.6
万人。 民营经济增势强劲, 新增个体工商户3533户、 私营企业1199家, 新增从业人员
21561人、注册资金24.11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79.06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0.8
%;民营经济上缴税金4.16亿元,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到11.39%。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历届市委领导班子都非常重视莱
芜经济、 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后,莱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把培育文明
新风、续写新的辉煌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地级市建立后,市委在对全市工作的指导上始
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在宣传思想工作、文明创建、双拥共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等许多方面走在全省前
列,创造出许多好经验。中共十六大召开后,市委在工作指导上坚持经济、政治、文化三
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法制建设不断有新作为、新变化,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党的建设突出抓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三个重点,全面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
反腐败斗争。精神文明建设突出市场经济精神培育和诚信环境建设,努力营造浓厚的全民
创业氛围。广泛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
庭美德教育,不断推进以“四民主一公开”和“法德结合、文明理家”为主的基层民主法
制建设。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
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和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全面推行依法治市,
积极建设“平安莱芜”。推进城市社区建设,逐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做好就业工作,健
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城镇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失地农民安置等关系群众切身
利益的问题。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计划生育工作连续9年保持全
省考核一等奖,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素质等综合指标考核列全省第一。连续四次荣获
“全国双拥模范城” 称号,连续3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全市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
率和人员犯罪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