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机械变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32&run=13

莱芜地区人类活动出现的时间较早,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因灾荒、战事等客观因素,
人口数量较少且不稳定,村居规模不大。元末,山东地区灾荒、战事频仍,人口锐减。明
初,朱元璋制定了在中原地区移民屯田的政策,将山西百姓迁往“土地宜桑枣,民少而遗
地利”的山东、河南等地。受这一政策的影响,有大量外地移民进入境内,逐渐形成较为
稳固的村居。清宣统《莱芜县志》载:“莱邑户口,遭元末丧乱,荡然无复孑遗,稽诸邑
各家谱系及碑记皆由明洪武年间自外转徙而来,土著绝少。”清末,《莱芜乡土志》载:
“亓姓元末自淮安迁入,张姓、吕姓、吴姓明洪武二年自冀州迁入,景姓明洪武二年自章
丘迁入,韩姓、魏姓明洪武初迁入,潘姓明洪武二年迁入,毕姓明洪武二年自枣强、冀州
迁入,卢姓明洪武二年迁入,秦姓明洪武三年迁入,郑姓、李姓明洪武初迁入,姚姓清康
熙二十年自历城迁入。”另据部分家谱所记,境内尚姓明初先自河北枣强迁诸城又迁入莱
芜,段姓明初奉诏自枣强迁入,鹿姓明初自河南鹿邑县迁入。从文献记载看,山西移民并
未直接迁入莱芜境内,而绕道河北、河南又迁入境内的较多。据调查,到洪武初年大移民
结束时,境内今牟汶河、嬴汶河沿岸,凤城街道、张家洼街道、高庄街道、牛泉镇、方下
镇、寨里镇、羊里镇、杨庄镇、大王庄镇、口镇等10个乡镇(街道)的村庄数由原来的52
个增加到218个。 移民中来自山西洪洞50庄户(以一姓一庄计),来自河北枣强90庄户,
来自其他地区的26庄户。
明、清时期,境内人口迁出主要因躲避灾荒、战乱。明崇祯年间,逃亡9917人。清康熙七
年(1668年),逃亡8865人。雍正十二年(1734年)拨归博山人丁42人。民国《续修莱芜
县志》 载, 光绪二年(1876年),“民众四出逃荒者无数”;光绪十五年(1889年),
“乡民徙往山西、陕西者万余家”。民国期间,境内居民为谋生计迁往东北地区者时有所
闻,民间有“闯关东”之说。新中国成立后,以入伍、升学、就业、调动、结婚等迁出者
居多。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人民政府有计划地移民开发边疆地区。1956年3月,莱芜组
织4437名青壮年组成垦荒团,赴黑龙江省林甸县东兴、张地两地区安家落户,建起15个新
村。1959年,组织1595人到黑龙江省安家落户。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境
内人口流动量加大。尤其是1988年人口迁入和迁出分别达到32690人和32170人,为新中国
成立后最高纪录。 地级莱芜市建立后, 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人口变动逐渐趋于稳定,
2005年,人口迁入和迁出人数分别为6223人和83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