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古代冶炼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203&run=13

莱芜冶炼历史悠久。根据史料记载和实物佐证,冶铜肇始于殷商。1982年,在莱城区羊里
镇城子县村,发现一处冶铸遗址,出土一批商代青铜斝、鼎、爵等器具,铸造精美,是迄
今为止境内出土的最早的青铜器; 1988年4月,在莱城区口镇北江水村西的玉皇顶山,发
现一处铜矿遗址——吕祖洞遗址,经考证为商代采矿遗址。两处遗址说明,至迟在商代,
莱芜已经开始铸造青铜器,而且技术精湛。莱芜冶炼业起步较早,境内先后在莱城区辛庄
镇赵家泉村、大王庄镇东风炉村、方下镇孙封邱村发现春秋时期的冶铁遗址。这些遗址表
明,在春秋时期莱芜冶铁技术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并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
境内金属冶炼业在全国曾占据重要地位。“铁矿采冶极早,稽之史册,应在秦前……”。
汉代,嬴铁著称于世。此后一直是全国重要冶炼基地。唐代,有铁冶13处、铜冶18处。北
宋初年,出于频繁作战的需要,宋政权对兵器制造十分重视,金属冶炼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至道三年(997年) ,在今莱城设置莱芜监专事冶炼(县、监不相统),管理矿、石、坩
土坑和鲁北、铜务、杏山、埠阳、万家、安仙、汶阳、道士、何家、汶北、鲁西、石门、
新兴、鲁东、汶城、宜山、汶南、太叔等铁冶,是区域性冶铁中心,多数冶铁已采用煤炭
作燃料,鼓风装置以风力较大的木制风箱代替皮囊,冶炼质量和效率都有很大提高。神宗
元丰年间,全国产铁550万斤,莱芜年产铁190余万斤。曾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光华大学、
复旦大学教授杨宽所著《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记载,北宋时期,朝廷所收铁税每年
在30万斤以上的有4处, 其中莱芜监原额39.6万斤,超过徐州利国监,位居全国第三。宋
政权南迁后,境内矿冶业衰落。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左右,莱芜监废。
元代起,冶炼业时兴时废。至元十一年(1274年),朝廷在莱芜城东设铁冶都提举司,以
五品翰林学士徐琰为首任提举中书,都提举司下设宝成、通利、锟铻三监,登记在册的冶
户有3000家,后并元固、富国二监,名称改为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司,职官正四品,
几乎管理着整个山东的矿冶业,冶户5000余,莱芜成为全国重要的冶铁中心。当时全国年
铁税额在500万至1000万斤,莱芜年课铁达100多万斤,在全国地位举足轻重。
明初,朝廷采取三十取一的低税政策,鼓励私人从事冶炼,境内原冶户有重操旧业者。洪
武六年(1373年),复置莱芜铁冶提举司,后称铁冶所。据《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
记载, 明初,全国13个铁冶所炼铁岁额8052987斤,其中莱芜铁冶所720000斤。《山东省
情》 载:“明代矿冶业因政府限制某些矿藏的开采,不甚发达。但山东产铁3152187斤,
占全国铁产量的17%,居全国第三位。其中,以济南莱芜铁冶所最著名,年产铁720000斤。”
清初,境内开采的铜矿有7处,铁矿有2处,银矿、锡矿等有5处,冶铸遗址4处。清末,莱
芜冶铁业受到进口洋铁的极大冲击,冶铁业逐步走向衰退,除民间少量的红炉打制、修补
农具外,大规模的采矿、冶铁基本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