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编钢铁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202&run=13

莱芜冶炼历史悠久,有文物可考的冶炼史3000多年,至迟在商代开始冶铸青铜器,春秋时
期开始冶铁,冶炼技术先进、工艺精湛。汉代,“嬴铁”著称于世,所产“嬴铁”不仅满
足境内的需要,而且供应周边地区。唐代,莱芜铜铁冶炼并举,为全国罕见。北宋至道三
年(997年) ,朝廷在莱芜设莱芜监,管理“三坑十八冶”,冶户千余,与徐州利国监齐
名,为京东路两大冶铁中心之一。元代,莱芜为全国主要的冶铁中心,在全国地位举足轻
重。 明初,全国设13处铁冶所,其中莱芜1处,莱芜冶铁业在全国较为发达。清代以后开
始衰落,莱芜的冶铁业受到进口洋铁的冲击,传统的冶铁业难以为继,大规模的采矿、冶
铁基本停滞。
1958年, 在全国大炼钢铁形势下, 莱芜被列为山东省钢铁生产基地。1964年,莱芜列入
“小三线”建设范围,国家先后投资建设了莱芜钢铁总厂、鲁中冶金矿业公司、山东煤矿
莱芜机械厂、泰安地区莱芜钢铁厂等钢铁企业,奠定了莱芜现代钢铁产业的坚实基础。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市委、市政府立足莱芜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提出以钢铁产业为突
破口,突出钢铁产业立市,全力建设山东(莱芜)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山东泰山钢铁
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九羊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等地方钢铁企业得到快速
发展,日渐壮大。
进入21世纪,市委、市政府抓住宏观调控的机遇,立足莱芜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调整钢
铁产品结构, 积极发展钢铁深加工, 推动钢铁产业优化升级。坚持激发“内力”与广借
“外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全民创业、企业“二次创业”的积极性,继续扩大招商引资,
提高招商成效, 钢铁产业规模壮大,产业链拉长。莱钢投资90多亿元,建设了大型H型钢
生产线,包括两座1880立方米高炉、两台265平方米烧结机、3座120吨转炉、大型H型钢轧
钢机、1500毫米热轧带钢等工程,2005年莱钢跨入1000万吨级钢铁强企行列。泰钢先后实
施了包括950毫米热轧卷板建设、 冶金机械厂迁建、原料输送系统改造、炼钢精炼、高炉
喷煤、30万吨冷轧薄板项目。2004年4月,历时10个多月建成的国内第一条950毫米热轧卷
板生产线竣工投产,培育了公司的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提高了产品的高附加值和高技术
含量。莱芜粉末冶金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2005年,莱芜粉末冶金市场占有量居全
国第一位。 2005年,全市(不包括莱钢)粗钢产量达到1184.3万吨,生铁1007.06万吨,
成品钢材947.4万吨,铁矿石336.5万吨。莱芜初步形成从采矿到冶炼、铸造、压延、机械
制造、 新材料研发生产的完整钢铁产业链,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H型钢生产基地、全国最
大的钢结构加工基地和粉末冶金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