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2&run=13

莱芜市位于山东中部,泰山东麓,北纬35°59′25.08″-36°33′12.15″,东经117°19
′32.43″-117°58′05.57″。东部与沂源县毗邻,南邻新泰市,西部与泰安市岱岳区接
壤, 北接章丘市、淄博市博山区,总面积2246.33平方公里。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
格为地级市。2005年,辖莱城、钢城2个区,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泰钢工业园,共有
5个街道、14个镇、1个乡,1070个行政村,总人口124.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91万人。
除汉族外,另有回、满、蒙等23个少数民族。
古代莱芜地处齐鲁交界,有著名的长勺之战、艾陵之战古战场。孔子曾在此参与夹谷会盟。
莱芜是山东重要的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莱芜战役威震中外。新中国成立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地级市建立后,莱芜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被命名为全国双拥
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是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
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和中国蜜桃之乡。

莱芜北、东、南三面环山,中部系低缓起伏的平原,西部为开阔的泰莱平原。山地、丘陵、
平原、 洼地各占66%、19%、11%、3%。大汶河横贯东西,因整个地势由东向西倾斜,使发
源于境内的汶河主流由东向西流淌,形成“汶水西流”的奇异自然景观。
境内共有大小沟河404条, 长5公里以上的72条,分属大汶河、淄河水系,98%属于大汶河
水系、2%属于淄河水系。北部原山山脉为汶、淄两河的界线与发源地。大汶河水系有牟汶
河、嬴汶河两大支流。大汶河从境内北、东、南山区发源,向西流经泰安,入东平湖,最
后汇入黄河, 东归大海。牟汶河是境内第一大河流,境内长65.5公里,流域面积1372.96
平方公里;嬴汶河(亦称汇河),境内长59公里,流域面积743.28平方公里。淄河上游在
莱芜境内有三源流,即和庄河、啬泉河、崮山河,总流域面积102.03平方公里。清代乾隆
皇帝《渡汶河三叠壬午旧作韵》诗咏道:“二汶出由牟与芜,合流入济带齐都”。
莱芜地区地层发育较为齐全,有太古界泰山岩群、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上古生界石
炭—二迭系、中生代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第四系。境内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
发育。境内有大小山头2989个,其中海拔600米以上44个。北部为泰山余脉,走向近东西,
自西向东有三平山、香山、华山、马鞍山、望鲁山、禹王山等。南部为徂徕山余脉,走向
与北部泰山余脉大体平行,自西向东有将山、云台山、笔架山、莲花山、仙人山、九龙山、
艾山、 碁山等。莲花山海拔994米,为境内最高峰。两山脉诸山皆为山势陡峻、切割强烈
的中低山。东部蟠龙山、鹏山、邱山呈西北东南带状分布,为低山缓丘。清康熙皇帝《汶
水吟》中“汶水潺潺清似玉……连山百里到莱芜”,张四教《学宫怀古》中“汶河如带山
如屏”的诗句,道出了莱芜的山水形势。
莱芜境内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
秋季凉爽晴朗。年平均气温12至14.1℃,南部高于北部,中部高于东部和西部,东北部和
西北部山区较低。春末夏初多偏南风,夏季多雷雨和偏北风,冬季亦多偏北风。年平均降
水量695.1毫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70%集中在夏季。境内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443.8
小时,光照率55%。5月份最多,平均260.0小时,12月份最少,平均165.3小时。平均每天
光照6.7小时,最长13.8小时。莱芜初霜冻平均日期是10月19日,终霜冻平均日期是4月13
日。
全境有土地224632.97公顷, 利用率78.22%, 其中农用地144089.72公顷, 建设用地
31620.03公顷。境内多年地表水资源量为4.4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14亿立方米,可
采量约2.29亿立方米。 莱芜矿产资源丰富, 已发现55种,其中探明储量的22种,矿产地
113处。 尤以铁、煤著称。至2005年,累计探明铁矿石储量5.32亿吨,保有资源储量4.72
亿吨。矿石平均品位40%,最高70%,易选,回收率高,冶炼性能好。煤炭探明储量4.41亿
吨, 保有储量3.2亿吨。另外预测区储量7.43亿吨。煤种齐全,以气煤、肥煤为主,煤质
较好。莱芜西南部分布的寒武纪时期的三叶虫化石(俗称燕子石),是独具特色的不可再
生资源。
莱芜盛产玉米、小麦、花生,另外,谷子、大豆、高粱等农作物都有生产。莱芜生姜、大
蒜、鸡腿葱,种植历史悠久,产量高、品质好。早在1960年,莱芜生姜即被列为全国名贵
产品。 1961年,莱芜被列为山东省生姜、大蒜、大葱商品基地。1997年8月,莱城区被中
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生姜之乡”。境内盛产苹果、核桃、
板栗、 花椒、蜜桃、柿子等干鲜果品。1998年6月,莱城区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
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2000年3月,莱城区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
协会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花椒之乡” 。 2001年8月, 钢城区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
“中国蜜桃之乡”。畜牧产品以莱芜黑猪、黑山羊、黑鸡、黑耳(花脸)长毛兔最为有名,
特别是莱芜黑猪具有产仔高、母性好、耐粗饲、瘦肉率适中的特点,是中国优良猪种。境
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也较为丰富, 野生动物有狼、兔、狐、黄鼬、山鸡、喜鹊、鲢鱼等200
余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药材,品种繁多,蕴藏量大,全蝎、柏子仁、汶香附、紫花、白
花丹参是优质中药材。
莱芜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除已开发的房干生态旅游区(九龙大峡谷)、王石门“天上人家”、
碁山旅游区外,雪野湖旅游区开发力度加大,将建成辐射力强的湖滨休闲度假中心、莱芜
北部旅游服务基地、济南后花园。正在开发的还有莲花山、笔架山等,另外苍龙峡、仙人
山、杓山、万福山等都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莱芜历史悠久,7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是古莱族、牟族和嬴族繁衍生息之地,是
嬴姓的发源地。 境内发现张里、槲林前2处北辛文化遗址,汶阳、嘶马河、边王许、白龙
店4处大汶口文化遗址和孙封邱、小增家庄等7处龙山文化遗址。虞夏时期,东夷族鸟夷首
领伯益被帝舜赐嬴姓,担任嬴族首领,并赐封方圆百里的“嬴国”,古城址在今莱城区羊
里镇城子县村一带。商代,牟子国建立,都城在今莱城区辛庄镇赵家泉村。莱芜境内因古
代有嬴国和牟子国,因此有“嬴牟故国”之称。
西周时期,牟子国成为鲁国附庸,嬴为鲁邑。春秋末,嬴牟地属齐国管辖。战国末,牟子
国灭于楚。秦始皇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在今莱芜境内设嬴县,县治在今莱城区羊里镇
城子县村。 此后汉、晋、南北朝、隋均设嬴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并入博城,从此未
再复置。 汉代设牟县, 县治在今莱城区辛庄镇赵家泉村, 此后或设或撤, 隋大业元年
(605年) 并入嬴县后,未再复置。莱芜县最早设置于西汉初年,县治在今淄博市淄川区
淄河镇城子庄村。这一带是古莱族、牟族生活区域的交界地带,附近有长数十里山谷,称
“莱牟谷”,久而久之,音转为“莱无(芜)谷”。地因谷名,在此设县称莱芜县(莱芜
县名称由来还有其他数说) 。武周长安四年(704年),县治迁至莱芜境内(今莱城区苗
山镇南文字村)。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县治迁至今莱芜城,从此县治及境域基本稳
定下来。抗日战争时期,因对敌斗争需要,抗日民主政府曾将莱芜划为莱芜(北)、莱东、
莱南三县, 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1948年3月,莱芜全境解放,中共莱芜县委、县政府驻
口镇,1953年9月迁至莱城。1983年8月,莱芜改为省辖县级市;1992年11月22日,莱芜由
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1993年1月15日挂牌办公。
莱芜古代为齐鲁交界之处,聘、会、盟、战不绝于史,圣贤足迹,昭昭可见。东周桓王十
一年(公元前709年),鲁桓公欲聘齐僖公之女为夫人,在嬴地相会,举行纳币订婚之礼。
桓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97年) ,鲁桓公与齐僖公在艾地相会,共谋定许之计。惠王二十
三年(公元前654年),鲁国大夫公孙兹到牟地迎娶。敬王五年(公元前515年),吴王寿
梦第四子季札使齐,其子死,葬于嬴博之间,时恰逢孔子在齐避鲁乱,受到齐大夫的排挤
和齐景公的冷落而返鲁,闻季札为其子举行葬礼,知季札贤且知礼,于是前往今莱城区口
镇垂杨村观礼, 口镇垂杨村现存“孔子观礼处”碑。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齐景
公与鲁定公盟会于夹谷,齐景公欲乘机劫持鲁定公,要挟鲁国。鲁国大司寇孔子担任鲁国
会盟傧相,他以礼信为甲兵,沉着周旋,据“礼”力争,使齐君劫持鲁君之谋未能得逞,
保护了鲁君的尊严和鲁国的利益。夹谷会盟是孔子政治活动中最为光彩的一页,他的声望
因此大为提高。 亚圣孟子也曾在莱芜留下足迹。东周郝王元年(公元前314年),孟子仕
齐,为其母守丧满三年之后由鲁返齐,止于嬴,不入公门,以终丧礼之期,明代立有“孟
子止嬴碑”“孟止亭”和“季孟行祠”。另据传说,吴国名将伍子胥也曾路过此地。
春秋战国时期,莱芜境内发生过两次著名战役——长勺之战和艾陵之战。长勺位于今莱城
区苗山镇西杓山一带。 东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齐鲁两国在此摆开战阵,发生
了齐鲁长勺之战。齐军首先击鼓进军,鲁国军队在曹刿的建议下按兵不动,待齐军三次击
鼓士气低落后向其发动进攻,大败齐军,留下了“以弱胜强”“一鼓作气”的千古佳话。
敬王三十六年(公元前484年) ,吴鲁联军与齐军发生了艾陵之战。此战吴王夫差亲自指
挥,在关键时刻投入预备队,大败齐军,俘虏齐国五位大夫,获“革车八百乘,甲首三千”,
齐国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姜氏政权亦由田氏政权所取代。艾陵之战是春秋时期规模
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同时也是中国战争史上较早使用预备队的战例之一,此后预备队
的作用为历代兵家所重视。
春秋战国之际,农民起义领袖柳下跖树起反抗奴隶主阶级的大旗,境内南部山区将山、鼓
山、 旗山、展雄寨等处是其起义发源地。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齐将田横与汉将
灌婴“战于嬴下,败绩,亡走梁地”。唐代乾符年间,黄巢起义军以泰莱北部山区作为根
据地, 冶铸兵器,操练兵马,境内有黄巢崮、造甲峪等遗迹。中和四年(884年),黄巢
与唐军作战失利后,率千人退保泰山。见后有追兵,前有阻军,在今莱城西南牛泉镇祥沟
村自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境内四乡农民聚义于香山,反抗官府的封建压迫。清
咸丰三年(1853年),下水河秀才于曰恭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率众以大舟山为依托,数次
打败清廷武装的进攻。1915年,为反抗当局清丈土地横征暴敛,四乡农民手持棍棒、草把
聚集于口镇,砸毁县知事官轿,迫使官府做出让步,史称“草把子事件”。
抗日战争时期,莱芜是鲁中地区重要的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山东纵队、中共泰安地委、泰
安军分区、一一五师兵工厂、北海银行等抗日军政机关与莱芜人民一起团结抗日,发生过
著名的杨家横战斗、 吉山战斗。这一时期,莱芜人民共有2.5万余人参加八路军和地方抗
日武装,2336位英雄儿女为国捐躯。
解放战争初期的莱芜战役更是闻名遐迩。1947年鲁南战役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军队
调集31万兵力,分南北两线,妄图以“南北对进夹击”的战术,消灭陈毅、粟裕、谭震林
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主力。华野首长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挥下,及时抓
住战机,主动放弃临沂,秘密北上,将北线国民党军李仙洲部围困在齐长城以南和莱城以
北, 自2月21日至2月23日,激战三个昼夜,全歼国民党军7.6万人,生俘、击毙国民党将
官23人,收复县城13座,重镇数十处,使鲁中、胶东、渤海解放区连成一片,粉碎了国民
党最高当局的“鲁南会战”计划,夺取了华东战场的主动权,使全国战局发生重大变化,
创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史上在运动中大量歼敌的典型战例,被列为百战经典。
莱芜人民为民族独立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
及社会主义建设中,5656名优秀莱芜儿女献出宝贵的生命。正是由于他们的牺牲,才换来
今天的幸福生活,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

莱芜矿冶历史悠久,古代冶铁业发达。莱芜出土过商代的青铜爵、斝等青铜器,发现了商
末周初的铜矿遗址,至迟在商代境内就开始冶铸青铜器。经专家考证,境内在春秋战国时
期开始冶铁,青铜铸造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
秦代,始皇诏令尽毁天下兵器,在西部的都城咸阳与东方的嬴县设立销毁之所,这说明莱
芜有一定的冶炼能力和规模。汉代,在嬴县专设铁官,为全国48处、山东11处铁官之一,
且使用铁范铸造农具,效率高,质量稳定,并能铸钱(“三铢”“半两”)。莱城区牛泉
镇亓省庄村曾出土24件窖藏农具铁范,是西汉中前期使用的铸造范具,被列为国家一级文
物。东汉末,曹操为兖州牧,曾统兵在境内开矿冶炼。魏晋南北朝以及隋代,矿冶业延续
未断。唐代,矿冶进入全盛时期,《新唐书·地理志》载,唐代莱芜有“铁冶十四、铜冶
十八、铜坑四,且产锡”。唐将尉迟恭及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都曾先后统兵在莱芜一带从事
采矿冶炼。
后周时期,在今莱城设置莱芜监,主管莱芜地区的矿冶业,县监各司其职,不相统属。宋
代,仍置莱芜监,管“三坑十八冶”,是闻名全国的四大监之一,铸造的岱庙天贶殿前大
铁帑,至今光亮如新。十八冶之一的石门冶规模很大,据碑文记载:“石门冶,冶务人丁
众多。炉火成片,红光映天,夜如昼间。铁件外搬之车马兵役往来络绎,犹城池焉,人谓
铁冶城也。”金代,在莱芜设铁务冶,铸器留有蒙阴中山寺大铁钟。元代,置莱芜铁冶都
提举司,秩视五品,后省济南商山提举司将其所属的元固、富国二监并入莱芜,更名为济
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司,秩升四品,冶户五千余,年课铁达几百万斤,在全国地位举足
轻重。 明初,为全国13个铁冶所之一,《山东省情》载,明初山东年产铁3152187斤,其
中以济南府莱芜冶铁所最著名,年产铁72万斤。明末,由于朝廷党派纷争,皇帝弃朝怠政,
农民起义频仍,冶铁业开始衰落。清兵入关后,鉴于明代多次矿工起义,对采矿存有戒心,
清初严禁开采,冶铁业跌入低谷。民国时期,由于处于变革与动荡时期,境内铁冶业萧条,
但采煤业一度兴盛。
莱芜在中国古代冶炼史上的地位,现代专家学者专著中多有论述。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
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的安作璋在《古代的山东》一文中认
为,“北宋时,莱芜铁冶规模更加扩大,与江苏利国监同为京东路两大冶铁中心”。京东
路的范围大约相当于今江苏北部及山东大部。根据安作璋的观点,莱芜在北宋时是区域性
冶铁中心。百卷本《中国全史》第12卷记载,宋代“徐州的利国监、兖州的莱芜监则是当
时著名的冶铁地。”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九洲也持相同的观点,他的著作《中国
经济史概论》认为:宋代“徐州利国监,兖州莱芜监……是著名的产铁中心。”中科院地
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毛汉英对莱芜在宋代的冶铁地位评价很高,
他的专著《人地系统与区域持续发展研究》认为“莱芜监是全国驰名的冶铁中心之一”。
中国宋史学会副会长、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葛金芳教授对莱芜古代冶铁地位的评价更高,
他在专著《宋辽夏金经济研析》中认为,莱芜不仅仅在宋代是冶铁中心,“这里自汉代以
来就是冶铁中心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莱芜的开发和建设。1958年,莱芜被列为山东省钢铁生产基
地,1964年起,莱芜被列为“小三线”建设范围,先后投资建设了莱芜钢铁总厂、鲁中冶
金矿山公司、泰安地区钢铁厂等钢铁企业。改革开放后,泰钢、九羊、汇金等一批地方钢
铁企业发展壮大。2000年后,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绿色钢城”的目标,作出建设山东
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的决策,莱芜钢铁产业规模壮大,层次提高。2005年钢、铁、材的
产量分别达到1184万吨、1007万吨和947万吨。

在历史上,境内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发达的冶铁业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产生了较
大的推动作用。清末,由于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发展缓慢。民国初年,境内以采煤、制铁、
缫丝、织布为主的民族工业一度兴起,但随后因军阀混战而纷纷倒闭。抗日战争时期,日
伪轮番“扫荡”,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多次向境内进攻,
百业屡遭破坏,通货膨胀严重,经济发展受挫。1949年,国内生产总值仅为0.27亿元。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完成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放了生产力。195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0.49亿元。1958年开
始的“大跃进”、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20世
纪60年代末开始,“七○一”工程(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前身)、张家洼工程(鲁中冶金矿
业集团公司前身)、莱芜电厂等相继开工建设并陆续投产,推动了境内经济发展。1976年,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7亿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境内开始实行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随着改革由农村推向城市,由农业推向工业、商
业、交通运输业,经济发展的活力明显增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异军
突起,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经济总量实现了较快增长。198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1000元, 达到1248元。 1989年, 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亿元。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1.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5元,职工平均工资2698元。
1993年1月15日, 地级莱芜市挂牌办公,揭开了莱芜发展的历史新篇章。交通、电力、通
信、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工业立市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向纵
深发展。特别是2000年后,市委、市政府相继作出扩大招商引资、建设经济开发区、大力
发展民营经济、建设山东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
全面、快速、协调发展。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2.9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1148元。三次产业比例达到7.01∶65.31∶27.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1.75亿元,
完成进出口总额10.53亿美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50.18亿元和216.7亿
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4.5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86元,农民人均纯收
入达到4684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0474元。
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地级莱芜市建立后,莱芜城市建设明显加快。进入21世纪后,完
善城市规划,确立了“绿色钢城”的特色定位,坚持“新城带动、旧城提升”的发展战略,
新建汇源大街、莲河大街、凤凰路等,高标准改造文化路、鲁中大街和汶河大道,形成了
九纵连八横、二环绕全城、主次干道相连、老城新城贯通的路网框架。西海公园、会展中
心、龙园宾馆等一批公共设施相继建成,东方明珠花园、福莱佳园、晨晖花苑、金莱广场
等一大批设计新颖、功能完备的住宅小区陆续开工建设。供水、供气、供热、通信、电力
等管网不断完善。尤其是莱芜高新区,短短几年时间,由城郊乡村迅速发展成为功能较为
完善的新城区。2005年,莱城建城区面积达到45.3平方公里,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
23.1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8平方米,日供水
能力达到13.8万立方米。钢城由一个小城镇发展成为建城区面积16平方公里的城市。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地级莱芜市建立后,泰莱、博莱、莱新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
济南—莱芜—青岛的高速公路顺利开工建设。 境内高速公路97.2公里, 二级以上公路
222.9公里。 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通客车。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逐步提高城市最低
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农村五保户、农村低保和困难学生等救助制度,社会弱势群体得到较
好的救助。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至2005年,全市共实施各级各类计划项目1164项,其中国
家“863”计划项目6项,莱芜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级各
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在1994年全市实现“双基”目标的基础上,加
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创办高等教育。2005年,全市小学、初中入学率均保持100%,
高中教育普及率85.7%。1993年至2005年,全市共为大中专院校输送合格新生57826人,其
中本科18891人。1994年,全市提前6年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目标。1995年12月,莱芜被全国
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2003年,开始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市建成村
村有卫生室,乡镇有卫生院,市区医疗、防疫、妇保等卫生机构健全的四级医疗卫生网络,
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性体育活动普遍开展,竞技体育取得较好成绩,至2005年,莱芜
市运动员共获得省以上金牌291.33枚,银牌218枚,铜牌219.5枚,其中获国家、亚洲、世
界金牌分别为36枚、2枚和2枚。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娱乐方式更加丰富,广场文化正在兴
起,莱芜梆子多次参加汇演并屡获奖项。双拥共建取得新成就,5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
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等基本国策得到落实,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人们的精
神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市民意识明显增强。扎实推进
民主法制建设,积极开展“平安莱芜”建设,形成安居乐业、和谐发展的社会局面。

莱芜历史的发展是莱芜人民勤劳奋斗的结果,也渗透着“吏莱官吏”和在莱工作人士的心
血与汗水。历史上一批批在莱任职的官吏“或高清廉之风,或笃匪躬之义,或教育功溥,
或抚字心劳,其迹若殊要,皆为国为民赫然有声者也”,莱芜地方文献中留下了他们的名
字。汉永寿二年(156年),嬴长韩韶吏莱时,正值大旱,流民涌入嬴境求衣索食者甚众。
韩韶不怕坐罪,开仓赈济灾民,在任多行惠政,是当时有名的贤吏。唐代,莱芜县令贾璞,
上任时已是“井邑先灭,丘垅已残,雉堞(倾)颓,榛棘不翦”,“歌吹无闻,轩车不见”
的一派破败景象,他“修城郭,饰馆宇,规(集)市,立坊街”,不久莱芜城即“人物凑
衣冠之地,城池生丹雘之容,壮丽一时”;他还“开货殖之路,垂抚子之身”,使外流人
员“扶老携幼,归之如市”,使所治理的区域“既庶且富”。宋代,莱芜令廉公谔,“清
介自持,专务德化”,百姓歌之曰:“釜甑生尘鱼,境内安以乐。昔闻范史云(范丹),
今见廉公谔。”明代嘉靖年间,莱芜知县陈甘雨“青年博学,有规措之才,警敏之智;临
政略无难色,而绰有能声;刑清事简……”,于“政务丛集之余”,编修《嘉靖莱芜县志》,
成为境内最早最系统的莱芜地方文献,如实记录了莱芜历史文化。稽古建官,“莱自汉唐
以来,有长有令”,从汉代至清代,地方史志有记载的莱芜地方长官(长、令、知县)共
有228人,民国时期有县长25人,共计253人,其中有传记的39人。其他如县丞、主簿、县
尉、典史、教谕、训导等,更是不可胜数。
莱芜本土的杰出人物也应时崛起。元代,“义勇有为,不惧权势”的新兴保(今莱城区口
镇刘陈村)人刘瑀被元世祖封为镇国上将军左副元帅;垂杨保(今莱城区口镇垂杨村)人
杨保“文武兼备,有功于国”,被授予副元帅;“秉道嫉邪,忠义赤心”的董克忠被封为
监察御史。明代是莱芜科举致仕的全盛时期,11人考中进士,38人考中举人(武举4人),
130人考取贡生。 高朗、李访、王勉、董瑾均累任监察御史,为莱芜有名的“四豸吏”。
吴来朝,以岁贡任山西荣河县知县,教民开荒耕种,一县皆化为良田,史称其“生平取法
圣贤,孜孜好学,不慕显贵,而子若孙,文章政绩,焜耀一时”。其子吴鸿洙、吴鸿功及
其孙吴暐,皆以进士取仕,一任陕西参政兵备、一任陕西参政,号称“二吴”,加上累任
陕西按察使宁夏兵粮学政的吴暐,为吴氏“一门三进士”。万历年间,亓诗教以进士任荆
州、淮安二府推官,累任礼科给事中、吏科都、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都察院右
佥都御史、巡抚河南等处地方兼提举军务,万历东林、齐、楚、浙党派分立之时,为齐党
首领,得到大学士方从哲青睐,在朝廷中炙手可热。另一位以进士取仕的重要人物朱童蒙,
累任中书舍人、兵科给事中、兵科都苏松兵备、湖广布政司右参政、太仆寺少卿、都察院
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等处地方兼替理军务,史称其“貌魁伟,志气豪爽,善骑射,性朴
直,慷慨不诳言,刚介自持略”。
清代,莱芜共有20名进士,89名举人,245名贡生。其中,较有影响的有张四教、潘绍烈、
张梅亭等。张四教,字道一,累任山西平阳府推官、吏部考功司主事、兵部随驾员外郎、
山西提学道按察司副使,史称其“断狱明决,无冤滞至”。张四教是传奇人物,境内有许
多有关他的轶闻传说,人称“张闹玄”。潘绍烈,中进士后任翰林院庶吉士,改授直隶元
氏县知县、福建瓯宁县知县,以文章著称,晚年主讲于汶源书院。张梅亭,光绪年间以进
士任礼部主事。供职之余,潜心经史,著书立说,淡泊名利,私修《莱芜县志》。志界称
赞其志“搜罗之富,取舍之严,体例内容,皆极精备”。
民国时期,亓因培为早期同盟会员,辛亥革命后被选为广州非常国会护法议员,参与签名
并起草《声讨陈炯明宣言》,后被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山东省宪政促进会会长。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吕若侃、刘仲莹、鹿省三、黄仲华等有识之士首先接受了马列主义和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不畏艰难,不怕牺牲,领导革命斗争。在党的教导和进步思想的
熏陶下,一批批革命先锋战士在风雨中成长、成熟,成为新时代的英才,担任部、省级以
上职务的有王子仪、王醒、张兆万、王裕民、刘子正、刘众前、边春光、吴冶山、张伯祥、
魏佑铸、 李春亭、亓谦斋、王俊杰、董学林、王俊彬、边裕鲲、宋昆等150余人,任地师
级职务的有数百人,县团级职务的数千人。涌现出民兵英雄李念林、雷锋式的好战士王光
学、亓振海,钢铁战士孙守功,反劫机英雄杨继海,全国劳动模范李顺章、时春美等一大
批英雄模范人物。 文化艺术界有全国著名散文作家吴伯箫,一生留下作品200余篇。杂技
艺人李建业,诗人吕剑,医学造诣颇深的吕忞增,音乐家丁鸣,战地艺术家李增援,学者
王毓铨、李硕之等,他们是时代精神的缩影,是莱芜人民的优秀代表。还有外籍在莱工作
者,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都为莱芜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为莱芜历史增添了光
彩,同样受到人们的崇敬。
辉煌的昨天令人自豪,美好的未来催人奋进。勇于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莱芜人民,面对
机遇和挑战,必将强化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大兴赶超跨越之风,坚定不移地
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建成经济更繁荣、山川更秀美、社会更和谐、
人民生活更富裕的新莱芜!
大汶河莱城段(2005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