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土壤植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19&run=13

土壤 土壤类型与分布 境内土壤分为棕壤土和褐土2个土类,有7个亚类、13个土属、51个
土种。
土类分布。棕壤土类主要分布于酸性岩低山丘陵区,包括大王庄、雪野、茶业口、苗山、
辛庄及凤城、鹏泉、颜庄、艾山、里辛、口镇、羊里、高庄、寨里等镇(街道)的部分地
区,面积125.02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45.9%。褐土类广泛分布于境内,面积147.48万亩,
占可利用面积的54.1%。
亚类分布。棕壤性土分布于酸性岩山区的荒岭坡、山坡梯田和坡麓梯田,其中宜栽植灌木、
地瓜、 花生的面积达25.56万亩。棕壤除杨庄、牛泉等镇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潮棕壤
分布于酸性、中性岩山丘区,山前洪积扇的下部低平地,地下水质好,土壤耕性、保水保
肥性良好,宜种各种作物。褐土性土分布于凤城、口镇、高庄、牛泉、颜庄、里辛、苗山、
雪野、茶业口等镇(街道)的石灰岩山丘上部。淋溶褐土分布于凤城、张家洼、口镇、羊
里、方下、牛泉、高庄、颜庄、里辛等镇(街道)。褐土分布于全市各地的石灰岩山前洪
积扇。潮褐土分布于牟汶河、嬴汶河及其支流两岸的平原,适耕期长,地下水源充沛,适
种作物广泛。
土壤阻碍因素 境内土壤阻碍因素主要是旱、 薄、涝、隔、瘠。旱:耕地中有49万亩是旱
地, 靠降水补给;9万亩是半水浇地,枯水年只能浇水。薄:主要是土层浅薄的棕壤性土
与褐土性土, 共136.2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56.8%,其中耕地有16.13万亩,这类土地水
土流失严重,保水保肥性能差,养分含量低。涝:主要是季节性涝地和洼涝地,常因夏
季雨量大且时间集中,出现季节性涝灾。隔:即夹层,土体心位和腰位有黏层、灰沙、砾
石、 砂礓等隔层。其中心腰部位夹黏层面积37.06万亩,夹砂层面积4.35万亩,主要分布
在牟汶河、赢汶河及其支流沿岸。夹砂层厚的有“旱龙道”,漏肥、漏水严重。下部心腰
夹砂礓和砾石面积2.2万亩。 瘠:土壤养分含量低,比例失调,钾元素含量极少,磷类严
重缺乏。
土壤养分含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施肥水平不断提高,由原来施用单一元素的化学肥
料到施用多元素复合肥、配方施肥,由原来一味向土地要产量的掠夺式生产逐步发展到用
地与养地相结合,调节土壤养分含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植被 莱芜原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经人类长期的生产活动,自然植被覆盖率已很小,
且具有明显的次生性质,除个别山地丘陵和沟谷中可见零星次生落叶、阔叶杂木林外,主
要是抗旱耐贫瘠的针叶树种。今境内植被多为人工植被和次生植被,大面积的是人工植被。
明《嘉靖莱芜县志》记载:明代“林坡泽者十之四”,田“三千三百六十九顷多”。清代
“各项地共八千三百九十四顷二亩多”。“莱多山,田皆在八千顷之外”。1935年,全县
种植稻、 麦、豆、粟、黍、高粱等84.58万亩,白菜、萝卜、葱等2.17万亩,花生、麻、
姜等8.4万亩,共95.15万亩。“五亩宅墙下种桑,为吾莱普遍景象”。2005年,根据土地
详查、 变更调查资料显示,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16万亩。据全市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覆盖
率为31.4%,但森林分布极不均匀,山区森林覆盖率为41.9%,国有林场森林覆盖率为80.7
%, 林场最大森林覆盖率达85.9%,平原森林覆盖率仅为11.1%。有林地面积100.28万亩,
其中防护林55.07万亩, 主要针叶树种是松类、侧柏,落叶树种是栎类、刺槐;用材林面
积2.68万亩, 主要树种是杨、柳;经济林面积46.57万亩,主要树种是桃、柿、花椒、板
栗。境内植被类型主要有森林植被、灌草丛、水生植被和农业植被四种。
森林植被 全市有乔木50科200多种,包括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以油松为建群种的针叶林
是砂石山丘的代表性林分,以侧柏为建群种的针叶林是青石山丘的重要林分;落叶阔叶林
以栎林、刺槐林、杨柳林为常见群系,栎林以麻栎、栓皮栎为代表树种。桃、杏、柿子、
山楂、苹果、梨、葡萄、花椒、板栗、核桃、枣、香椿、银杏等落叶阔叶林是境内主要经
济林木,五角枫、臭椿、黄连木、枰柳、白蜡、女贞、国槐、泡桐、榆等树种构成常见的
杂林木。
灌草丛 为常见的植被类型, 是森林被破坏后的次生植被,在荒草地、田坎、道路两旁等
广泛分布。常见的灌木是酸枣、荆条、胡枝子、锦鸡儿、白蜡、杞柳、黄栌、棉槐等,常
见的草本植物是白羊草、羊胡子草、狗尾草、猪毛菜、结缕草、野古草、蒺藜、石竹、蓼
等。
水生植被 分布在坑塘、 水库等低洼地区。浅水中主要有莲藕、香蒲、芦苇等挺水植物,
泥泞地上生长着禾本科的马鞭草、狗牙根和沙草科的三棱草等湿生植物。
农业植被 是境内最大的人工植被, 平原地区主要种植作物是生姜、大蒜等经济作物和小
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山丘地区主要种植地瓜、谷子等粮食作物和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
城市近郊和村镇周围一般有蔬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