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工业发展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180&run=13

莱芜矿产资源丰富,有铁、煤、铜、金、花岗石等30多个矿种,各种石料、河砂遍布全境。
尤以铁、 煤著称,素有“钢城煤都”之称,铁矿石储量6.5亿吨,居华东地区之首,同时
也是山东的重点产煤市之一。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地质勘探和矿业开发提供了先决条件,
秦汉两代已采矿冶铁,唐、宋、元代已颇具规模,明代中期至民国时期处于停滞状态。清
末至民国初期,境内酿酒、缫丝、织布、造纸、红炉、锡器制造等手工业兴盛。其中,缫
丝、造纸等产量在省内占重要地位;锡器以制造精良蜚声泰沂山区,其高难之作锡雕在国
际市场享有盛名。 1935年,境内有现代工业企业8家,从事铁木器制作、织布、缫丝、柏
子仁加工等, 其中缫丝业采用先进生产机械——小框; 家庭手工作坊、店铺有40余家。
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莱城后,工匠多四处流落,工厂等随之倒闭。
新中国成立后, 莱芜县政府开办国营酒厂2家,并积极恢复私营手工业。1954年,全县有
红炉、木业、造纸、纺织、染坊、缫丝、缝纫、铜锡器、白铁、修表、刻字、制鞋、印刷
等私营手工业行业,从业者1865人。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全县建立手工业合作社45家,从业者1204人。1958年,一部分农副产品加工、副食品加工、
印刷、建筑材料等手工业合作社、合作工厂转并为县营企业。是年,莱芜被列为济南市和
山东省钢铁生产基地,随之兴办了一些小煤矿和铁矿。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后,农具制造、
修理业成为重点发展行业,增长速度较快。1964年,莱芜县划入“小三线”建设范围后,
包括制造工业在内的一批省、地属大中型骨干企业在境内兴建。政府随即对境内铁矿资源
进行勘察开发,冶炼和压延业随之发展。1969年,开始筹建泰安地区钢铁厂。1970年,莱
芜钢铁总厂、鲁中冶金矿山公司、莱芜发电厂相继开工建设。1971年,泰安地区钢铁厂建
成投产。1975年,莱钢第一座620立方米高炉建成投产,莱芜发电厂3台机组相继建成发电。
1985年,鲁中冶金矿山公司投产。是年,新汶矿务局所属鄂庄、潘西、西港、南冶等煤矿
相继建成投产,为莱芜工业特别是钢铁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保证。随着商品经济的
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制造企业纷纷建立,逐步形成门类较为齐全,轻重工业结构趋于合
理,能源、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相配套的工业生产体系。至1990年,全市国营、集体和
乡镇企业发展到7631家, 其中,市直独立核算企业57家,乡镇办企业237家,村及村以下
企业7337家。199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8.9亿元,分别比1949年和1978年增长594倍和4.2
倍,其中市属企业完成12.94亿元,分别比1949年和1978年增长407倍和16倍。
地级莱芜市建立后,全面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为培植龙头、带动行业发展,市委、市
政府印发《关于发展强企业的意见》,并选择部分经济效益好、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
的企业,进行重点培植,实施强企业带动战略。进入21世纪后,市委、市政府提出以钢铁
产业为突破口,以莱钢和泰钢为两大龙头,突出钢铁产业立市,全力建设山东(莱芜)钢
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坚持招商引资与结构调整并举,扩张总量
与产业升级并重。引建大项目,膨胀骨干企业,培植名牌产品,集中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推动工业结构升级,工业规模、效益实现快速增长。2005年,境内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7家,完成销售收入588亿元,实现增加值154亿元、利税47.6亿元、
利润26.6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5.4%,拉动经济增长13.95个百分点。
工业规模 1993年,境内有工业企业1万余家,从业人员20余万人。独立核算企业中,中央
企业2家, 省属企业3家,市直企业62家,乡镇企业251家。有国家大型企业18家,其中莱
钢、泰钢为大型一档企业,鲁中冶金矿山公司、莱芜发电厂、莱芜市酿酒总厂、山东塑料
橡胶机械总厂、中化柠檬酸厂为大型二档企业。经过十三年的发展,全市形成以钢铁、能
源、 机械、建材、纺织、化工6个传统产业为主体,以机电一体化、新材料、高效节能与
环保3个高新技术产业为亮点, 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成为山东省
重要的钢铁基地、 能源基地和新材料基地。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187家,其中中央
企业2家,省属企业6家,市及市以下企业179家;按经济规模分,大型企业7家,中型企业
25家。 完成工业总产值578.9亿元, 是1993年的8.71倍;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153.85亿元,是1993年的6.19倍;实现销售收入588.15亿元、利税47.6亿元,分别是1993
年的11.09倍、7.79倍。
结构调整 1993年至2005年,全市完成技改投资186.4亿元。其中,1993年至2002年,完成
技改投资92.6亿元, 年均增长30%;竣工项目783个,新增经济效益182.3亿元、利税26.5
亿元、 创(节) 汇2.2亿美元;160个项目被确定为市以上重点项目,16个项目进入国家
“双高一优” ,70个项目列入省技术改造导向计划。争取国债项目4个,获各类贴息6032
万元。经连续投入和改造,培植壮大了泰山钢铁有限公司、泰山纸业、九羊公司、泰丰纺
织等一批骨干优势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发展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及产品。
1993年至2005年,完成技术创新项目1099项,建有国家技术中心1家、省级技术中心10家。
其中,1993年至2002年,完成技术创新项目732项,有40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08项填补
国内空白、 361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投产636项, 投产率86.9%,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
62.8亿元、 利税12亿元,新产品销售比率达16.4%;有58个项目列入省以上重点技术创新
计划、20个产品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2005年10月,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培植一
批名优品牌。 莱钢的H型钢被评为国家名牌产品, 实现莱芜市国家名牌产品零的突破;
“泰丰” 牌棉纱和棉布、“泰达”牌车库、“泰山”牌低定量有光泽涂布纸等6种产品被
评为山东省名牌产品,全市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达到23个。
2001年至2005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六和集团、汇源果汁、得利斯等一批知名企业在境
内投资建厂,全市工业总量迅速扩张。
循环经济 进入21世纪, 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新型工业化的
意见》,提出创建节约型社会,实行资源节约目标责任制,开展“节能降耗、挖潜增效”
活动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节能降耗一项增加经济效益
3.6亿元。 2005年,全市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耗量778.48万吨标准煤,完成工业总产
值369.6亿元,万元工业总产值能源消耗量2.1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1.8%,全市节约能源
218万吨标准煤。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5.44%,万元工业总产值取水量7.59立方米,同
比下降24.4%。省重点考核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16项指标中有10项同比下降,降低62.5%。
全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到31家,其中循环经济示范企业5家,重点企业2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