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防汛抗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170&run=13

防汛 清代至民国期间, 牟汶河和嬴汶河的沿岸群众自发地筑堤防河水泛滥。汛期派人昼
夜在沿河查水看堤,遇险时则敲钟、打锣、吹号或鸣枪,以告众抢险或避洪。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委和政府除长期对害河进行治理外,年年建立防汛组织,并在不同
时期提出不同要求。1962年,县委、县人委提出的“所有水利工程,都要保证在现有防洪
标准内不出问题,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工农业生产发展”,成为防汛工作的指导原则
和奋斗目标,各级据此安排防汛工作。
组织领导 领导机构。 1951年始,每年汛前县(市)建立防汛指挥部,县(市)委副书记
或县(市)长任指挥,人武部、计委、公安、交通、民政、商业、物资、邮电、水利等部
门主要负责人任副指挥,办公室设在水利主管部门。
地级莱芜市成立后,市人民政府成立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由市长任总指挥,有关副市长、
军分区司令员任副总指挥,市人民政府有关委、局主要负责人任成员。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水利主管部门,办公室主任由市水利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
其职责是在每年汛前制订除险加固工程措施和应急度汛方案,核定水库、河道的防洪标准
和汛期控制运用指标;在汛期,防汛办公室以专人日夜值班,搞好水库洪水控制运用,及
时通报雨情水情,当好领导参谋。同时,建立城市、大中型水库、重点河道防汛指挥机构,
区、乡镇各级政府也层层建立防汛指挥机构,并逐一落实各大中小型水库、塘坝、河道的
防汛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 1994年7月,市编委批准设立莱芜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
副县级事业单位,编制5人,作为市抗旱防汛指挥部专职办事机构。1997年5月,更名为莱
芜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防汛队伍。防汛队伍。主要包括群众抢险队伍、部队抢险队伍和依托施工企业建立的专业
抢险队伍。群众抢险队伍主要为抢险提供劳动力,部队抢险队伍主要完成急、难、险、重
的抢险任务,专业抢险队伍除全力参加抢险外,还负担技术指导任务。
物资储备 各大中型水库和重点小型工程的管理单位,常年都储有一定数量的铁丝、木材、
炸药、土砂、石料、草袋、麻袋等防汛常备物资,同时还向近村群众号料(树木、柴草等),
以适应抢险需要。
通讯设施 20世纪50年代, 主要是通过邮电局用有线电话与上下级业务部门联系,常因暴
风雨而受阻。至60年代,大中型水库逐渐架设专线电话,在汛期雪野水库租用邮电局的无
线电台报汛。1979年,莱芜县防汛办公室和雪野水库开始试用无线电话与泰安地区防汛办
公室通话。1982年,莱芜县抗旱防汛指挥部及雪野水库架设了通讯塔,开始用无线电话独
立报汛。 至1987年底,全市用无线电话报汛的有9个单位,有无线电话机11台。1996年,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和莱城区、 钢城区防汛办公室及8座大中型水库各配备超短波车
载电台1部。1996年7月,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增设防汛气象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安装
调试一次成功, 并投入运行。1997年,省防办为6座已注册的大中型水库各配备模拟移动
电话1部。 1999年底,雪野水库管理处投资40万元建成雨水情遥测系统,包括雪野水库中
心站和上下游5座遥测站, 防汛信息传递实现了快速、灵活、准确。2000年汛前,为各大
中型水库各配备手机1部, 市防办建成了计算机局域网,防汛指挥更为便捷。2005年,对
防汛会商室进行改扩建,新配备软硬件设备,使防汛会商系统集雨情遥测、气象云图、多
媒体演示、防汛信息查询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抗洪抢险典型年纪实 1957年8月26日23时30分至凌晨3时, 全县普降大雨。香山、雪野区
遭遇到特大暴雨, 雪野雨量站实测降水量287.8毫米,降水强度每小时72毫米,由于降水
集中,山洪暴发,山上数吨重的大石头随水冲到河内。香山区四崮河和大槐树河被乱石填
平,河岸全部冲光,河床比原来加宽3倍多,河深加高1米多,两岸2700亩良田变为乱石沙
河。全县河堤决口2668处、长3.35万米,地堰倒塌145875处。全县受水灾面积33万亩,其
中受重灾面积16.79万亩(绝产的6.89万亩) 。暴雨灾情发生后,各级党政领导亲临前线
同群众一起抢救人员和财产物资,抢修河堤,组织田间排水。县委、县人委从县机关抽调
干部121人,其中医务人员8人,组成生产救灾队,分赴重灾区抗洪抢险和生产救灾,重建
家园。对农作物本着“抢救一棵是一棵,抢救一亩是一亩”的精神,立即发动群众挖排水
沟, 对无收益的进行翻种,全县改种荞麦19260亩,蔬菜30313亩,绿豆708亩,补种晚秋
作物6129亩,对坍塌的房屋40024间组织整修18008间,对河堤决口处进行了抢修;县人委
拨出救济款1.5万元。
1964年, 全年降水日110天,总降水量1369.3毫米,汛期降水量1052.7毫米,比多年平均
降水量527.3毫米多525.4毫米,全年汛期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多的年
份。是年,汛期的特点是降水量大,时间短,降水集中。造成山洪暴发,河堤决口518处,
漫溢303处, 大中小水库全部溢洪,并出现险情,冲垮和冲伤小型水库塘坝15处,上游水
冲沙压,平原积水成灾。在抗洪抢险中,各级领导身先士卒,县委副书记乔树荣每逢大雨
即带领主要技术员赴现场察看水情和工程情况,研究安排抗洪措施;县长曹英俊曾多次到
雪野水库具体指挥抗洪斗争。高庄、寨里等沿河公社负责人,在河道、水库水位超过警戒
水位时, 即带领防汛常备队,日夜巡堤查水,发现险情立即处理。7月28日大雨,全县投
入河道、 水库抢险的劳力1.4万多人,抢救即将出险的河堤17段、小水库7座。8月27日,
大王庄公社虎口崖水库水位猛涨,社长秦英起赶到水库,下令调劳力150人,奋战一昼夜,
将溢洪道加深1米,使洪水安全下泄,水库安然无恙。9月12日,全县普降大雨和暴雨,多
条河道出现险情。 县委立即抽调县机关干部80多人,莱芜铁矿工人200名,冒雨赶到矿山
公社的山子后、柳家店子等村,抢修嘶马河支流山子后河的险堤,解除了险情。紧接着牟
汶河大堤曹村段出现险情,县委又立即调该队人员赶赴现场,会同群众组织抢险,使大堤
转危为安。
1984年7月11日晚11时至12日凌晨3时, 全市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颜庄、高庄、辛庄3个办
事处降水量最大, 颜庄办事处郑王庄雨量站降水量236毫米,暴雨中心在郑王庄东部的西
马泉一带,降水量达350毫米,降雨强度每小时87.5毫米。市气象站在暴雨前作出了预报,
各级党政机关立即用有线广播进行了防汛抗洪动员。暴雨、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
市抗旱防汛指挥部的领导人和各办事处党政负责人连夜冒雨赶赴出事现场组织群众抗洪抢
险。12日上午,召开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负责人参加的会议,通报灾情,研
究救灾措施,并组织70人的抗洪救灾工作组,分赴15个受灾区发动组织群众抗洪救灾。对
无家可归的群众进行妥善安置。由于抢救及时,绝大部分水库、塘坝保证了安全,如颜庄
办事处涝洼、三岔河两条峪10座连环小(二)型水库和塘坝,因加强了人防全部安全度汛。
7月13日上午, 泰安市委、市政府召开防汛抗灾紧急电话会议,由负责人带队到莱芜和干
部群众一起进行抗灾斗争,并拨付水毁工程补助费30万元,自然灾害救济款23万元、木材
180立方米、 钢材60吨、煤炭500吨、汽油100吨。莱芜全市上下同心协力,对冲毁的水利
工程、河堤、道路、电杆等突击抢修,对受灾的农作物进行扶植和加强管理,并发动群众
互助互济,重建家园。
1990年1月至9月, 全市平均降雨量1103.1毫米,其中汛期降雨936.8毫米,比多年同期降
雨量561.6毫米多67%, 是自1919年有资料记载以来第三个超过900毫米的年份。整个汛期
共出现五次较大灾情。 其中,风雹灾害1次,发生在7月9日;洪涝灾害4次,分别发生在6
月18日、7月17日、7月22日和8月27日。灾情遍及28个乡镇,受灾村庄800个、人口60万人,
死亡牲畜302头, 总计受灾面积30万亩, 成灾5万亩, 其中绝产面积1.5万亩;倒塌房屋
2160间,刮倒树木25万株,损失水果326万公斤,冲淹粮食100万公斤,粮食减产1705万公
斤; 堤防决口230处、25.62公里,冲垮塘坝2座、坑塘4座、桥梁212座、渠道25公里,冲
毁路面26公里/310条、机井20眼,冲倒线杆2000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856万元。6月18
日8时,葫芦山水库大坝出现一长5米、宽3.5米、深2米的塌坑。经科学诊断,立即采用将
松土挖出、回填的沙子上面再护石的方法进行了紧急处理。7月17日5时,葫芦山水库最高
水位233.62米,超警戒水位0.62米,溢洪流量1250.4立方米/秒。市防汛指挥部指挥孟昭
章及时到现场指挥。7月22日,鹁鸽楼水库建库以来首次溢洪,造成430米长溢洪道砌石护
底平均冲深1米, 最大冲深3米,100米导流墙倾斜。8月3日,鹁鸽楼水库放水洞库闸阀启
闭失灵。险情发生后,市防汛指挥部和水利水产局领导及时组织人力、物力抢修,直到解
除险情。市财政拨付10万元,各部门、各单位捐款43.2万元用于救灾。
2001年汛期, 全市平均降雨量为552.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8毫米。最大日降雨量发生
在8月4日, 钢城区葫芦山水库195毫米。汛期降雨量相对集中,特别是8月4日,钢城区和
莱城区东南部山区一次平均降雨就达170毫米, 致使牟汶河流域所有河道形成较大洪水,
中小蓄水工程满库,并且长时间处于高水位运行状态,几度发生溢洪。葫芦山水库最大溢
洪流量达到580立方米/秒, 牟汶河于8月4日出现最大洪峰流量1600立方米/秒。由于降
雨集中、暴雨强度大,致使部分中小型水库频频出现险情。8月4日,沟里水库在副坝桩号
0+140—0+170段迎水坡出现冒气泡、冒浑水现象,至8月5日早8时,冒水面积达15平方米,
险情加剧,严重危及大坝安全。险情发生后,省、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副省长邵桂芳先
后三次亲临现场分析险情成因, 制订抢险方案和措施。8月6日至7日,完成8000袋沙砾料
的投掷压盖任务, 8月17日,完成12.5万立方米的坝后加固任务,有效地控制了险情,确
保了大坝安全。此外,莱城区凤城街道的瓜皮岭塘坝工程、高庄的邵家庄塘坝、张家庄塘
坝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和裂缝等险情,钢城区的圈里水库出现坝端绕渗。钢城区另外
还有3座小型水库出现滑坡、10座小型水库出现坝基渗漏、1座小水库大坝坝顶裂缝、10座
小型水库大坝冲刷等险情。全市作物受灾面积2.93千公顷,成灾2.32千公顷,绝收0.95千
公顷,倒塌房屋800余间,毁坏公路路基65公里,冲毁河道堤防19.6公里,冲毁小型谷坊、
塘坝10座,有30座小型水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造成直接损失3140万元,其中毁坏水利
工程损失1210万元。
抗旱 旱灾是莱芜的主要灾害,春旱、夏涝秋又旱,已成为自然规律,冬春连旱更为常见,
故有“十年九旱”之说。新中国成立前,遇上一般旱年即粮食歉收,群众逃荒要饭,连续
大旱灾,则导致河井干涸、赤地千里,但史书记载很少。唐贞观元年(627年)至1949年,
毁灭性大旱灾年有32年。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初步发挥了抗旱作用,旱灾显著减轻。但
受气候、经济发展造成的用水量增加等诸多因素影响,遇上较大旱年,灾情仍比较严重,
有的年份农田受旱成灾面积达50多万亩,粮食大幅度歉收,有的绝产。
抗旱措施 境内农民与干旱抗争具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记载,在嬴汶河穿越的地段,
“有少山田, 引灌之踪尚存”。《新唐书》记载,唐开元六年(718年)莱芜县县令赵建
盛主持,在城西北十五里建成“普济渠”,引方下河的水灌溉农田。在自然经济状态下,
遇有干旱,农民自发行动,多以辘轳及撑杆提井水,或用戽斗提取坑塘、河沟水,只有少
数农户用畜拉水、铁斗水车提井水灌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抗旱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1959年,莱芜县抗旱指挥部成立,
此后一直成为常设机构。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各级从思想上、组织上和物资上及时做好
抗旱准备。每遇干旱,便全力以赴。各级对抗旱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及时召开抗旱会,
要求全民动员,各行各业支援抗旱斗争,特别是电业、石油、农机、供销等部门保证能源
和抽水机(具)的供应;各级水利管理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制定抗旱预案,抓
好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发展节水灌溉,并根据水源情况,合理平衡水源,调剂余缺,千方
百计节水扩浇。在缺水区,则组织群众,广开水源,找水、挖水、调水、运水,保证人畜
用水及扩大播种、保苗面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干旱造成的损失。
抗旱救灾典型年纪实 1979年至1981年,连续三年干旱。到1981年,旱情已造成严重损失,
是年莱芜水文站实测1至3月降水量35.4毫米, 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相同,4月无降雨,
而多年平均则降水42毫米,5月仅降水17毫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62.3%。小麦和春苗
均遭干旱。 汛期降水量335.3毫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36.41%,9月只降水1.1毫米,
10月降水量仅34.8毫米,春旱、夏旱、秋旱持续不断。年初,全县即抽调各部门领导及骨
干人员1200人, 组成210个抗旱工作组,深入抗旱第一线加强领导,及时解决抗旱中的具
体问题。 县、 社领导人明确分工,划片包干,实行岗位责任制。投入抗旱劳力最多时达
25.8万人。为充分发挥已有水利工程的作用,春灌前各灌区普遍进行了整修、清淤和配套,
其中7处大中型水库灌区即配套挖潜扩大灌溉面积2万亩。 小型灌区共整修、清淤渠道128
公里, 更新、整修斗、农渠闸门1340处,完成续建配套123处。还兴建了一批能用于当时
抗旱的水利工程,新打机井72眼,配套机井105眼,截潜流、挖山泉141处,新挖渠道50公
里。 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4.2万亩。在灌溉方法上实行按亩配水、按方收费,加快了灌溉
进度。交通运输部门派出汽车21辆,县直机关抽调汽车16辆,以供山区人畜吃水和点种用
水。物资供销部门先后供应抗旱机具配件20多万件。石油部门千方百计供应各类油料,电
力部门为支援抗旱,大力压缩了非生产用电。在全民抗旱中,共动用机电排灌机械7323台、
6.15万千瓦, 使用大小水库157座,机井4000余眼,春灌小麦50万亩,夏秋灌溉62万亩,
造墒种麦45万亩。 经全力奋战, 大旱之年取得了较好收成, 小麦亩产252公斤,总产比
1980年增加1659万公斤。
1989年, 是莱芜市有资料记载以来降雨最少的一年。莱芜水文站实测全年降雨量264.1毫
米,汛期6月至9月降雨172毫米,比同期多年平均降雨偏少67%。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42万
亩,成灾29万亩,其中19万亩减产八成以上。仅粮食作物因减产造成经济损失8390.4万元,
加上其他作物减产造成总损失9100万元。因旱造成经济损失1.14亿元。全市铺开了官庄岭
汇河引水、胡家宅提水、方下镇三线调水,城区雅鹿山、矿山万亩治水改土,上游镇岭东
水库灌区配套,寨里、杨庄、羊里万亩节水,圣井乡水利工程会战等10大水利工程,总投
资1100万元,有效地缓解了旱情,夺取了农业丰收。
1997年1月至7月,全市平均降雨量296.3毫米,持续干旱时间158天。期间虽有几场降雨,
但分布极不均匀, 未形成有效径流。同时,伴随持续4个月的高温天气,造成土壤失墒严
重,旱情迅速发展。到8月上旬,全市农作物普遍受旱,重旱47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7%,
干枯2.4万亩,因干旱未能播种面积5500亩。严峻的旱情还造成35个村2.6万人吃水困难。
全市粮食作物因旱灾减产4.62万吨, 果品减产1.2万吨, 水产品减产500吨,总经济损失
1.1亿元。 面对持续发展的严重旱情,全市抗旱高峰期上阵劳力16.8万人,动用机动车辆
350辆, 520座水库、塘坝放水,700余座扬水站和8000多台(套)水利机具投入使用,共
投入抗旱资金1700万元, 其中市财政投入250万元。新建应急水利工程1460项,完成工程
量224万立方米,投工186万个。同时在钢城区寨子乡中施家峪村、城子坡古墩村、莱城区
铁车乡团圆坡村和鹿野乡房干村等村庄建设了一批微灌、滴灌、喷灌和渗灌等节水工程,
取得了良好的节水增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