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经济作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150&run=13

种类与分布 纤维作物有棉花、 大麻、红麻、黄麻。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
大麻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主要分布于牟汶河、嬴汶河沿岸平原,常年种植面积在3万至4
万亩,后逐渐减少。棉花主要分布于山丘地区,面积由大到小,进入90年代略有回升。
油料作物有花生、芝麻、蓖麻、向日葵、油菜等。20世纪70年代中期,种过油莎豆。花生
集中于山区,辛庄、苗山、里辛、凤城等乡镇(街道)花生种植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0%。
90年代,种植结构调整,发展高效作物种植,不少农民实行花生与大蒜轮作,改传统的大
蒜玉米茬为大蒜花生茬,蒜茬花生发挥了高产高效的显著特点,花生总面积随之增加。
绿肥及饲料作物有苜蓿、紫穗槐、草木樨、苕子、聚合草、水葫芦、田菁、沙打旺等,零
星分布于境内各地,种植面积很小。
蔬菜作物品类繁多。白菜类有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苔菜、叶用芥菜等。甘蓝类有结球
甘蓝、球茎甘蓝、花椰菜等。直根类有大萝卜、四季萝卜、胡萝卜、蔓菁、根用芥菜等。
绿叶菜类有菠菜、芹菜、芫荽、莴苣、茼蒿、茴香、叶甜菜、苋菜、苦菜、藿香等。葱蒜
类有葱、蒜、韭菜、圆葱等。薯芋类有马铃薯、山药、生姜、菊芋、草石蚕等。瓜类有黄
瓜、冬瓜、南瓜、西瓜、甜瓜、丝瓜、越瓜、瓠瓜、苦瓜等。茄果类有番茄、茄子、辣椒
等。豆类有芸豆、豆角、扁豆、青豆等。水生菜类有莲藕等。多年生菜类有黄花菜、香椿
等。食用菌类有平菇、香菇、草菇、金针菇、鸡腿菇、木耳等。其分布,大白菜、萝卜等
前茬作物原以大麻为主,种植面积大而集中,其范围基本与大麻相同。后以早茬玉米及打
麦场地种植,其种植范围零星,面积不集中。生姜分布于有水浇条件的岗地、沙质壤土地
和排灌条件好的平原地。20世纪80年代初,生姜面积逐年增加,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
产业之一。杨庄、寨里、大王庄、羊里、高庄等乡镇、街道为生姜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
市生姜面积的60%以上。 随着各项高产栽培技术的开发,地膜栽培、拱棚延迟栽培在生姜
高产栽培中发挥了巨大的增产潜力。大蒜、大葱多分布在牟汶、嬴汶河两岸平原地区。方
下、羊里、寨里、杨庄等乡镇为大蒜集中产区。牛泉、方下等乡镇为大葱主产区。绿叶菜
类、茄果类、豆类等蔬菜主要集中在凤城、张家洼和艾山等工矿近郊区。1978年后,和庄、
牛泉等部分山区种植旱作番茄等。80年代后,保护地蔬菜面积逐年增加,冬暖型日光温室
栽培发展较快,许多乡镇建起了相对集中连片的大棚菜田生产区,主要栽培蔬菜种类有黄
瓜、番茄、茄子、扁豆、莴瓜等。
其他经济作物主要有黄烟、中药材等,历来零星种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莱芜东部山
区,尤以辛庄镇黄烟、药材种植面积形成较大规模。90年代后有较大发展。60年代到80年
代,甜菜、甜叶菊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产量 清末至民国时期,全县经济作物面积小且产量低。1936年,经济作物种类仅以生姜、
大白菜和棉花为主,生姜亩产500公斤,大白菜亩产3868公斤,棉花亩产皮棉仅8.5公斤。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作物产量稳中有增。此后,受“左”倾错误影响加上连年自然灾害,
在粮食产量下降的同时,经济作物产量也大幅度下降。1961年与1956年相比,花生总产和
亩产分别减少91.8%和24.4%,大麻分别减少61.9%和43.6%。经过国民经济调整,农业生产
恢复发展,经济作物产量又获得较大幅度增长。1966年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经济作物
的种植受到限制。1978年后,逐步进行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经济作物种植受到重视。由于
市场的作用,原来占据重要位置的大麻、红黄麻、芝麻面积逐年减少。90年代起,经济作
物的地位更加突出,增加较多的主要是蔬菜和花生。1994年至2003年,经济作物面积逐年
增加,持续高产。全市蔬菜亩产稳定在2226公斤至2882.7公斤。其中大棚蔬菜从无到有,
面积逐年扩大,在蔬菜生产供应的淡旺季调解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蔬菜种类以黄瓜、
番茄、茄子、扁豆、莴瓜等细菜为主,亩产量多在3000公斤至4000公斤,高产地块亩产超
过5000公斤。生姜因地膜栽培、拱棚保护、大棚栽培以及合理密植、多次培土等新技术的
应用, 产量大幅度上升。2005年,全市14.59万亩生姜平均亩产达到2207公斤,104900亩
花生平均亩产达到165公斤,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花生产量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