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粮食作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149&run=13

种类与分布 种类 谷类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谷子、高粱、稻谷、荞麦、黍、稷,20
世纪30年代种过薏仁。豆类作物有大豆、红小豆、绿豆、豇豆,70年代初种过豌豆、蚕豆。
薯类作物有甘薯、芋,20年代种过萨摩芋。在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中,历来以小麦、谷子、
高粱、大豆为主。50年代后,玉米、地瓜面积增加。70年代起,粮食作物基本由小麦、玉
米、地瓜构成。2000年后,农业结构调整幅度增大,有水浇条件的小麦、玉米面积逐年减
少,相继发展为经济作物,主要是生姜、大蒜。
分布 小麦、 玉米历来集中分布于牟汶河、嬴汶河沿岸。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条件的
改善,分布范围逐渐扩展。70年代初遍布各地。以两汶沿岸和长埠岭等丘陵为主要产区,
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80%。 地瓜,主要分布于山丘旱作地。谷子、高粱、大豆历来分布广
泛,60年代后平原地区逐渐减少。70年代末,高粱、谷子仅在山丘旱地零星种植。水稻主
要在莱城以西平原地区小面积种植。90年代以后,水稻基本不再种植。
产量 清末至民国时期,境内粮食作物产量低而不稳。1919年,全县粮食总产5185100斗,
亩产5.9斗。 1935年,小麦、大麦总产1090305斗,亩产5斗;豆类总产981274.5斗,亩产
4.5斗; 谷子总产1986138斗,亩产7斗;黍总产9270斗,亩产5斗;玉米总产98110斗,亩
产5斗;高粱总产780970斗,亩产7.5斗。有记载的年份中,1936年粮食总产和亩产最高。
1938年后,战事频仍,作物产量降低。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以极高的热情精耕细作,作物产量迅速提高。第一个五年计划时
期,作物产量获得较大幅度增长。此后,受“左”倾错误影响加上连年自然灾害,作物产
量下降。 1961年与1956年相比,粮食总产和亩产分别减少31%和23%,花生分别减少91.8%
和24.4%。 经过国民经济调整,农业生产恢复发展,粮食作物产量又获得较大幅度增长。
1966年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粮食总产量和单产虽有增长,但作物结构不尽合理,一些
作物片面追求高产,忽视品质和效益。20世纪70年代,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深入展开,农
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作物产量直线增长,同时也存在片面追求产量,忽视结构和品种优
化的问题。1978年后逐步进行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开展科学种田,在提高粮食作物产量的
同时,作物品种也不断增加。90年代以后,作物良种普及率越来越高,普遍采用先进的种
植技术,作物的增产潜力得到较大程度挖掘。因种植结构调整,经济作物发展较快,粮食
作物的种植更加重视品质和效益,采用了许多品质较好但产量相对较低的品种,粮食作物
总产、 单产都呈下降趋势。 1993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50.45万亩,总产量453900吨。
2000年,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48.01万亩, 总产量357730吨。2005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140.59万亩,总产量251678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