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特色农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146&run=13

三辣一麻 莱芜生姜 全国名贵产品和中国蔬菜优良品种,有文字记载的栽培历史已有2000
多年。清光绪甲午年,莱芜生姜已作为贡品进贡给王公贵族。宣统年间,莱芜生姜已作为
纳税科目。
莱芜生姜主要有大姜、小姜两个品种。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品种比较单一,以莱芜小姜
为主。90年代后,莱芜小姜逐步被莱芜大姜所取代。
莱芜小姜(片姜) ,生长势较强,一般株高80至90厘米,高肥水条件下可达1米以上。叶
绿色,披针形,功能叶一般长18至22厘米,宽2至2.5厘米。分枝性强,属于密苗型,通常
每株具有15个分枝,生长旺盛的植株,可分生30个以上。根茎黄皮、黄肉,姜球数较多,
排列紧密,节间短而密,姜球上部鳞片呈淡红色。根茎肉质细嫩,辣味较强,辛香味浓,
纤维少,品质优良,耐贮,耐运,一般单株根茎重500克左右,重者可达1000克以上。
莱芜大姜, 植株高大,生长势强,一般株高90厘米左右,在高肥水条件下,植株高达1米
以上。叶片大而肥厚,叶长20至25厘米,宽2.2至3厘米,叶色深绿。茎秆粗壮,分枝较少,
一般每株可分生10至12分枝,多者可达20个以上,属于疏苗型。根茎姜球数较少,姜球肥
大,其上节稀而少,多呈单层排列,生长旺盛时,亦呈双层或多层排列。根茎外形美观,
刚收获的鲜姜黄皮、黄肉,经贮藏后呈灰土黄色,辛香味浓,辣味较小姜略淡,纤维少,
商品质量好,产量高,一般单株重约800克,重者可达1500千克以上。
清宣统年间, 境内种植生姜2000亩,亩产500公斤。1948年,全县生姜种植面积2000亩左
右,总产100万公斤,销往鲁东及河北等地。20世纪50年代,每年全县种植生姜3000多亩,
亩产1000公斤左右,总产300多万公斤。1960年2月,全国八省二市姜、蒜、葱生产规划会
议在莱芜召开,把莱芜生姜列为全国名贵产品。中科院把莱芜生姜编入《中国蔬菜优良品
种》一书。1961年,莱芜被列为省属生姜、大蒜、大葱商品基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生姜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1978年, 全县种植面积发展到5279亩, 总产893万公斤,亩产
1694公斤。 主要分布在高庄、大王庄等乡镇。80年代中期,生姜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种
植方式一直是露地栽培,遮阴用作物秸秆、树枝等,亩产量在1750公斤左右。地级莱芜市
成立后,生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姜产业发展壮大。1993年,全市种植生姜9.55万亩,
亩产2119公斤,总产20.24万吨。主要分布在杨庄、寨里、方下、雪野、口镇、羊里等地。
地膜覆盖、黑地膜代替作物秸秆、树枝遮阴,打孔地膜代替姜影草、小拱棚,“大棚生姜”
“双膜一网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等先进栽培模式推广应用,生姜产量有了大幅
度提高, 最高亩产突破6000公斤。1997年8月,莱城区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
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生姜之乡” , 生姜产业被确定为“国家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
1997年、1999年、2001年在三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定为名牌产品。莱芜生姜被加
工成姜芽、 姜酒、姜油、姜精、姜脯、姜片等系列产品。2005年,生姜种植面积为14.59
万亩,亩产2207公斤,总产32.2万吨。生姜产品远销欧盟、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
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莱芜大蒜 古名葫或葫蒜,是重要的香辛类蔬菜作物,属百合科葱属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
原产地西亚和中亚,即中国新疆。莱芜大蒜种植历史悠久,系山东省名特产之一。
莱芜大蒜以白皮蒜质量最佳。境内栽培的白皮蒜有大白皮和大四瓣两个品种。大白皮蒜每
头5至6个瓣,大四瓣每头多为四瓣。共同特点是蒜头较大,蒜薹产量高,耐旱性较强,生
长期较长, 蒜瓣皮薄,休眠期长,耐贮藏,质地细,蒜味浓,品质好。1960年2月,在全
国三辣会议上,方下公社方下大队的红皮大蒜获得极高评价。1962年国家开始收购莱芜白
皮蒜外调出口。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红皮杂交蒜开始种植。后随农产品市场的对
外开放,大蒜品种也逐步增多,金乡蒜、苍山蒜、徐州白皮蒜等品种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1935年,莱芜大蒜种植面积1359亩。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每年2000至3000亩,主要分
布在方下、牛泉、口镇等乡镇。80年代初,大蒜种植面积增加,主要分布在羊里、寨里、
杨庄等平原地区,后在大王庄、雪野等山区乡镇有发展。一般亩产1000公斤左右,在栽培
上主要是采用露地栽培。21世纪初,发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执行《大蒜无公害标准化生
产地方标准》和《大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广地膜覆盖、稀植栽培、更换蒜种等生
产技术措施,境内大蒜产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2005年,莱芜大蒜种植面积15.2万亩,亩
产1337公斤。大蒜产品销往日本、欧盟、美国、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莱芜鸡腿葱 莱芜鸡腿葱是莱芜大葱的主要栽培品种。 因葱白粗壮、上细下粗、倒立形似
鸡腿而得名,山东省名优地方品种。
莱芜鸡腿葱植株粗矮,一般高60至70厘米。管状叶粗短肥厚,深绿色,排列紧密。耐寒抗
旱、耐肥耐瘠、抗风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在能灌能排的肥沃土
中栽培。葱白质地鲜嫩,生食叶茎,甜脆香辣,辛辣味浓,营养丰富,能医治多种疾病,
尤其适宜炒食,有“如言山东菜,菜菜不离葱”之说。
1935年, 全县种植大葱2799亩。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每年种植大葱面积2000至
3000亩,亩产2500公斤左右。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鸡腿葱逐渐被梧桐葱、章丘大葱等品
种所取代。90年代末,鸡腿葱市场行情好转,种植面积又逐渐扩大。21世纪初,市科技局、
农业局对鸡腿葱提纯复壮, 种子纯度提高, 品种性状好,质量稳定,增产两成半以上。
2005年,境内鸡腿葱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主要分布在牛泉、方下、高庄等乡镇。鸡腿
葱畅销河南、江苏、河北、北京等省市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莱芜花椒 北魏时期, 境内已开始栽植花椒。明代嘉靖年间,大量栽植,之后常种不衰。
主要分布在牛泉、高庄、颜庄、苗山、和庄、茶业口、雪野等乡镇,多植于地头堰边、路
旁及山岭薄地。主要栽植品种有香椒子、大红袍、小红袍、青皮椒、大花椒等。其中,大
红袍花椒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出皮率高、椒皮厚实、色泽鲜艳、香味浓郁等特点。
花椒皮中各类挥发性芳香物质含量高达9%,不仅是提炼制作高级食用香精的优质原料,而
且是上等的食用调味品; 花椒种子含油量达30%,榨取的花椒油既可作工业用油,也可食
用;花椒皮和种子均可入药,具有开胃、健脾、增强体质的功效。
1960年前后, 全县年产3.5万公斤左右。后因外销需要,栽培量大增。1971年,莱芜被列
为山东省花椒生产基地、 全国花椒生产重点县。1987年,全市总产155.5万公斤。随着商
品经济的发展,花椒栽植面积扩大。1995年,全市花椒栽植面积达10.3万亩。1996年,全
市花椒产量363万公斤。 1998年,花椒产量399.1万公斤。同年6月10日,莱城区被中国特
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 “中国花椒之乡” 。 2000年, 全市花椒产量
539.05万公斤,莱城区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花椒之
乡”。2002年,产量651.58万公斤。2003年,境内气候干旱,花椒减产,产量仅为452.99
万公斤。2005年,栽植面积12.62万亩,产量691.22万公斤。
莱芜蜜桃 莱芜是山东最大的蜜桃生产基地, 主要品种有黄金蜜桃和寒露蜜桃。2000年,
钢城区被评为“山东省黄金蜜桃之乡” 。2001年8月,钢城区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
蜜桃之乡”。
黄金蜜桃 果实近圆形, 单果均重250克,最重550克,果色金黄美观,果肉橙黄色,肉质
细,汁液多,香味浓,味甜微酸,品质上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境内黄金
蜜桃主要分布在钢城区黄庄镇。2005年,种植面积2万亩,年产量1.8万吨。
寒露蜜桃 果实近圆形, 从内向外熟,果皮青,果肉白,肉质细,纤维少,汁多味甜,香
味浓郁,耐贮运。单果均重420克,最重600克。果实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
境内寒露蜜桃主要分布在钢城区寨子一带。2005年,种植面积2万亩,年产量2万多吨。
三黑一花 莱芜黑猪 境内养猪业历史悠久。地处莱芜猪产区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家猪
头骨,与今莱芜黑猪无明显差异,从随葬猪的骨骼种类、数量看,当时饲养家猪已是人类
重要的生产活动。1934年,《中国实业志·山东省》记载“山东产猪……以莱芜外销之数
为最大,计20万头……”。1935年,《续修莱芜县志》有“农家盛行养猪”的记载。民间
素有“赶不尽的莱芜猪”之说。
莱芜黑猪属华北型地方猪,是山东地方黑猪的代表。传统莱芜黑猪可划分为老淹猪、半耳
半腮猪、小獾猪3个类型,具有产仔多、护仔性强、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香醇等特点。
农户饲养以糟糠、高粱和豆饼为主要饲料,主要分布在辛庄、颜庄、矿山、口镇、寨里等
乡镇(街道) 。一般饲养天数为250天左右,日增重500克左右,使用精饲料,料肉比为3
∶1,屠宰出肉率为70%左右。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莱芜黑猪大量销往青岛、济南、烟台、淄博等地并出口国外。新
中国成立后,对莱芜黑猪进行了优化选育和杂交。50年代,引入约克夏、新金猪等,70年
代引进内江猪等。1973年、1976年,泰安地区莱芜猪育种繁殖场和莱芜县苗山养猪场先后
建立。通过对半耳半腮型莱芜猪的系统选育形成莱芜猪Ⅰ系,然后以莱芜猪Ⅰ系作母本,
新金、约克夏猪作父本,杂交改良形成莱芜猪Ⅱ系,又称“新莱芜猪”。“新莱芜猪”体
形较大,头长嘴粗直,耳根硬,耳尖下垂,颈部短粗,胸宽肋长,双脊双背,腰围较大,
臀部丰满,四肢强壮,皮毛灰黑,富有弹性,毛黑而光亮,有效乳头7至8对。1981年,全
县存养437298头,其中莱芜猪占53.5%,其他杂交猪占42.7%,内江猪占3.8%。1982年,莱
芜黑猪被选录《中国猪品种志》。1984年,被列为山东省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技术攻关研究
项目, 其分布区以莱芜为中心, 遍及泰安市及其毗邻各县市。1987年,存养335559头。
1989年,莱芜被评为全国瘦肉猪百强县中17个优秀基地之一。2000年12月,经中国工程院
知名专家鉴定,莱芜猪被誉为“中国江北第一猪”。市畜牧兽医局以莱芜猪为基础,与大
约克夏猪杂交选育形成鲁莱黑猪。核心群初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2.2头,产活仔数11.3头,
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4.6头, 产活仔数13.3头;25至90千克体重育肥期日增重598克,
料肉比3.25∶1, 瘦肉率53.2%,肌内脂肪含量6.27%。与国外瘦肉型种猪杂交筛选的配套
系, 商品猪平均日增重750克,料重比3.0∶1,胴体瘦肉率61%。2005年6月,鲁莱黑猪通
过国家品种审定。同年,全市莱芜猪出栏达52.5万头。
莱芜黑鸡 属山东地方鸡种中的小型黑羽类型, 主要产于鲁中山区和汶河源头。该鸡体型
较小,黑羽、黑腿、黑喙,红色单冠,皮肤白色,有肉用型、蛋用型两个品系。成年公鸡
体重1.9公斤左右、母鸡体重1.3公斤左右,体型紧凑,皮下和肌间脂肪分布均匀,骨细皮
薄,肌纤维细嫩,肉味鲜浓适口。
1999年,莱芜黑鸡育种中心与山东农业大学对濒临灭绝的传统黑鸡进行选育复壮,培育出
肉蛋品质优异、 生产性能较高、纯度较好的莱芜黑鸡。该鸡每克肌肉中亚油酸含量48.92
毫克,亚麻酸含量17.91毫克,红肌纤维含量23.55毫克。该鸡适应性强,群体整齐。公鸡
90日龄体重1.51公斤,母鸡产蛋量高,农村放养条件下年产蛋180至200枚,良好饲养条件
下年产蛋220至240枚,平均蛋重45克。蛋壳为浅褐色或粉壳,蛋黄比例大,色泽艳黄,蛋
白浓稠, 水分少,耐储藏,品质好。2005年,存栏种群8000套,繁育群1万套。全市发展
饲养黑鸡大户32户,年存栏黑鸡7万余只、出栏20万只。
莱芜黑山羊 饲养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鲁中丘陵地区,中心产区在莱芜市及其周边地区。
具有繁殖力高、耐粗饲、抗病能力强、肉质鲜美等特性。是全国肉、绒、皮兼用型地方优
良品种、优良种质资源。
莱芜黑山羊体形呈长方形,四肢健壮结实,结构匀称,头小而清秀,上宽下窄,呈三角形。
公羊角粗大,向上、向内伸旋,颈部粗短,前躯发达,雄性特征明显;母羊颈细长,前躯
较窄,后躯发育良好,多数个体有角,角向后上方呈捻曲状伸出,尾瘦短,尖而上翘。莱
芜黑山羊性成熟期母羊一般4至5月龄, 公羊6至7月龄。母羊初配年龄8至10个月,公羊周
岁参加配种。母羊绝大多数四季发情、常年配种,发情周期20天左右。一般年产二胎或二
年产三胎,每胎产单羔或双羔,个别产3至4羔,胎产羔率150%以上,年繁殖率200%以上。
产肉性能当年羯羊10月龄体重达20公斤, 屠宰率45%,净肉率35%。成年公羊屠宰率40%,
净肉率30%; 成年母羊屠宰率38%,净肉率27%。莱芜黑山羊被毛为黑色,个别个体头、蹄
等少量部位呈棕色或白色,被毛外层为粗长而略带弯曲的有髓毛组成,内层为柔软、纤细、
颜色较浅的无髓绒毛,属紫花绒毛,干燥无杂质。成年公羊年产绒250克、成年母羊150克、
成年羯羊300克。 山羊的板皮皮质优良、表面光滑、柔软、富有弹性,是优秀的制革原料
皮,成年羊鲜皮厚度0.18至0.22厘米。1997年,引进波尔山羊改良当地羊,波尔山羊与当
地山羊的杂交羊个体大、生长快、产肉率高。2000年12月,“莱芜黑山羊高繁品系培育及
配套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省科委鉴定验收,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2001年,以莱芜
黑山羊育种研究所为主建立波尔山羊繁育群,利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及规模化圈养技术,
选育群经产母羊双羔率77.0%, 胎产羔率达178.7%,年产羔率311.4%,年推广纯种波尔山
羊种羊600只,带动全市年改良当地羊5万只以上。2005年,莱芜黑山羊存栏量40多万只。
莱芜黑耳(花脸) 长毛兔 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培育成的毛用兔品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
权。该兔体型较大,全身白色被毛,两耳、鼻尖为黑色,粗毛率高,适应性强,繁殖能力
高,抗病能力强,遗传性能稳定。
莱芜黑耳长毛兔是在良种长毛兔基础上,经4个品系杂交、5个世代选育,同时运用遗传标
记辅助选择技术培育成功的高产长毛兔新品系。成年兔平均体重5.90千克,产毛1.84千克,
粗毛率21.35%,窝产仔8.72只,料毛比42.7∶1。2001年8月11日,获国家知识产权发明专
利。 2002年9月,《莱芜高产黑耳长毛兔品系培育》获山东省首届科技发明三等奖。2004
年9月, “一种黑耳高产毛用型家兔培育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2005年,形成育种核心
群3000多只,年可向全国各地推广10万只以上。
莱芜牛心柿 牛心柿因形状似牛心而得名。莱芜牛心柿果实橙红色,皮薄,果肉细、汁多、
味甜,含糖量高,多数无核,单果均重100克,最重150克。脱涩吃脆酥利口;烘吃汁多甘
甜;晒制柿饼质地软、甜度大、纤维少,香甜可口;将柿饼放入冷水中搅拌,能制成糖浆。
境内牛心柿一般10月中下旬成熟,主要分布在莱芜南部和北部地区。2005年,境内种植面
积5万亩,年产量3600万公斤。
香山板栗 境内板栗栽培历史较早,主要分布在莱城区大王庄镇,占地3万多亩,具有“香
山板栗,山东第一”的美誉。叶披针形或长圆形,叶缘呈锯齿状。花单性,雌雄同株,雄
花为葇荑花序,成熟后总苞裂开,栗果脱落。坚果紫褐色,被黄褐色茸毛,个大味甘,色
泽艳丽,香气浓郁,适于炒制,可加工制成高级糖果和精品罐头。果肉糯性、淡黄,含有
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本草纲目》
载:“栗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中医认为栗性甘温,无毒,有健脾补肝、强身壮骨的
作用,对肾虚有良好的疗效,故又称为“肾之果”。2002年,香山板栗在山东省林产品博
览会上获金奖。2005年,境内种植面积5万多亩,年产量500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