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生态农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145&run=13

莱芜市生态农业建设起步较早,20世纪70年代开始初步探索,80年代出现了以房干村为代
表的较为成功的村级试点。1993年,市政府将生态农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生态
农业试点建设。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是以房干村为示范点,团圆坡村、卞官庄村、大英章
村为生态试点村;鹁鸽楼水库上游为自然保护区;莱城区大王庄镇、杨庄镇、圣井乡,钢
城区黄庄镇实施以农业综合开发为主的生态农业建设。1994年,重点进行圣井乡、大王庄
镇、黄庄镇3个生态农业乡镇的试点和团圆坡村、卞官庄村、大英章村、霞峰村4个生态村
的建设。1995年至1998年,试验、推广“四位一体”、猪—沼—果、生态家园、农村能源
生态工程等生态农业工程模式。1999年,将莱城区圣井乡、铁车乡、鹿野乡,钢城区黄庄
镇确定为生态农业建设示范乡镇,铁车乡、黄庄镇主要进行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的山、水、
林、田、路综合治理,圣井乡依托自然优势发展旅游和环境建设相结合的生态农业,鹿野
乡立足生态农业建设优化调整产业结构。2000年,有10个村达到省级生态示范村标准,其
中房干村达到国家级生态农业村标准。 2001年8月,莱城区被列为山东省第二批生态农业
示范县。至2005年,莱芜已经形成多种模式并行的生态农业体系。
主要模式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日
光温室为基本框架,以沼气为纽带,种养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农户土地上将
沼气池、猪舍、温室、蔬菜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新型生态农业工程,简称“四位一体”。
主要是在日光温室内建沼气池养猪,猪粪尿入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用于照明、做饭、提
高室温、增加光照,沼渣、沼液作蔬菜的有机肥或猪饲料,猪的呼吸、有机物发酵及沼气
燃烧为蔬菜提供二氧化碳气肥,促进光合作用。同一个温室内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
养殖并举,形成生物种群较多,食物链结构健全,能流、物流较快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
程。
1995年,市农业部门在陈家庄村、卞官庄村试验示范建设“四位一体”生态大棚,每组总
收入1.65万元,比普通温室增收3000至5000元。1996年,在方下、羊里、寨里、黄庄等镇
建“四位一体”温室大棚50组,并将“四位一体”推广列入全市农业科技年重点推广项目。
1997年,累计推广“四位一体”生态模式200组,规模较大的有方下镇100组,黄庄镇30组。
1998年, “四位一体”模式推广列入省农村能源项目,全市在原来200组的基础上又建起
210组,并探索了不同类型的“四位一体”“五位一体”模式:温室—猪—沼—菜、温室—
猪—沼—桑(蚕)—菜、温室—猪—沼—果—菜、温室—猪—沼—鸡、猪—沼—鱼—藕—
菜、 猪(牛、羊、兔)—沼—鸡—菜等。1999年,新建100组,全市达到510组。2000年7
月,在省农业厅、财政厅联合举办的“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大棚科技示范项目招标中,莱
芜市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中标。 项目实施新建“四位一体”100组,其中高科技示范园42
组, 农户普通温室58组,主要分布在方下、寨里、杨庄3个连片乡镇示范园内。2002年,
全市“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已累计发展744组。
生态家园模式 即在一个农户内,集成配套,建成能源、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生态家园。
主要设施是沼气池、省柴节煤灶、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机等,结合改厕、改水、改路、
改厨、改猪禽舍,带动一个小菜园、一个小果园、一个小鱼塘、一个小猪场的建设。使用
时人畜粪便直接进入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供农户做饭、照明,沼液、沼渣用作院内、
院周蔬菜、果树、花卉的追肥,太阳能为农户提供热水,在庭院内部实现了能流和物流的
良性循环,改善了环境卫生,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2003年,在邢家峪村建示范户50户。
2004年,在雪野镇雪野村设立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示范户50户,家家建起了沼气池,
并结合沼气池建设实行了“一池四改”(即改厕、改圈、改厨、改院),环境卫生、生产、
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2005年,全市新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达到187个,生态家
园模式新发展52户,主要分布在莱城区的雪野、杨庄、大王庄,钢城区的艾山、颜庄等地。
农村能源(户用沼气) 生态工程 境内从1974年开始发展农村沼气,至20世纪70年代末,
沼气池为“三合土”结构。进入80年代,采用水泥混凝土结构。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
沼气池主要以农作物秸秆为发酵原料,进出料难影响了大规模发展。2000年后,发酵原料
改为以人畜粪便为主,沼气建设再次形成高潮。2002年开始示范推广强回流沼气池,使料
液充分发酵,产气率提高。至2005年,全市发展约200组。
无公害农产品、 绿色食品 1999年11月,莱芜市第一个绿色食品基地得到认证。由莱城区
农业综合开发中心申报的“鹏泉”牌生姜、大蒜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
其基地建在寨里镇,面积5000亩。2002年,莱芜通海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春平农副产品有
限公司、 市直机关科技示范园、钢城区农技推广中心4家企业申报的“通海”牌生姜、大
蒜,“春平”牌花椒、大葱,“嬴牟”牌黄瓜、生姜,“贤女”牌寒露蜜桃,“汶源”牌
黄金桃等8个产品被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委员会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基地面
积达到27.5万亩。“春平”牌花椒被批准使用无公害农产品专用包装。2003年,“贤女”
牌寒露蜜桃、“汶源”牌黄金桃开始使用无公害农产品专用包装。是年11月,“汶源”牌
黄金桃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年内,东井食品有限公
司、万兴果菜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万鑫经贸有限公司、旭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莱城区
东明冷藏加工厂、 鲁宝农副产品加工厂、山东龙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绿园食品分公司7个
企业按程序申请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004年3月10日,万兴、万鑫、玉林等7家企业
的6.2万亩基地被认证为全省第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盛发、振兴等6家企业的6万亩无
公害农产品基地正在申请认证中。“通海”牌生姜、大蒜,“嬴牟”牌黄瓜、“贤女”牌
寒露蜜桃等8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 2005年,利民食品有限公司的“绿野
鲜宗”牌大蒜、华裕调味品有限公司的“裕泉”牌花椒被认证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丰
盛等6家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认证山东省无公害基地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