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2&rec=107&run=13

历史上,莱芜冶炼业比较发达,对推动经济发展作用很大,但由于受自然、社会等条件限
制,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民国初年,境内以采煤、制铁、缫丝、织布为主的民族工业一度
兴起,农业也获得振兴,但生产力低下,农业面貌年年依旧,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
服务业和建筑业衰微萧条。随着军阀混战,兵灾匪患接踵而至,刚刚兴起的民族工业纷纷
倒闭,许多土地弃耕,粮食产量大幅下降。抗日战争爆发后,莱芜作为重要的抗日根据地,
遭到日伪军的轮番扫荡清剿,导致田园荒芜,百业萧条。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多次
向境内发动进攻,工、农、商等再遭破坏,致使通货膨胀,经济发展遭受挫折,出现严重
困难。 1949年, 国内生产总值仅0.27亿元,人均52.58元;粮食总产只有70575吨,亩产
150.25公斤;工业总产值318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0.07亿元。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的同时,完成土地改革,废
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农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热情高涨。工商业也随之
恢复和发展。至1952年,莱芜国内生产总值达到0.38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1万吨,社会
商品零售总额达到0.14亿元, 分别比1949年增长40.7%、55.03%和43.61%,人民生活有了
改善和提高。
1952年起,农村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年,按照中共中央制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
五年计划。至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牢
固建立起来。虽然在工作中出现过要求过急、简单化等缺点和偏差,但是,这个划时代的
转变,使生产力获得大解放,促进了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的1957
年,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0.49亿元, 粮食总产量达到12.18万吨,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
0.23亿元,全县初步形成以全民所有制工业为骨干、集体所有制工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社
会主义工业体系。工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1958年,中共八届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开
始实施。由于受“左”倾错误影响,境内各项建设事业开始违背经济规律,盲目追求高速
度,相继开展了“大跃进”、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经济发展受到挫折,再加上自然灾害
等原因,造成1959年至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196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8年下降27.3
%,粮食总产量下降35.18%,人民生活水平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最低点。
1962年起,在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和有关农业、工业、商业若干政
策的指导下,国民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64年,莱芜被列为以备战为主旨的“小
三线”建设范围,一批隶属中央、省、地区的工业企业在境内兴建,工业生产快速发展,
带动了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
1966年开始并持续10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
和损失,已经建立起来的国民经济新秩序被打乱。不过,由于莱芜钢铁厂、莱芜发电厂、
泰安地区钢铁厂等企业的大量投资和相继投产,莱芜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1976年,国内
生产总值达到3.17亿元,是1966年的3.4倍;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11亿元,是1966年的5.2
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5亿元,是1966年的2.33倍。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莱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全县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各
项建设事业。197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比1976年增长14.51%
和18.1%,粮食总产量达到309405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逐步实行一
系列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政策。在这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导下,境内农业率先实行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商品经济。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经
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改革由农村推向城市,由农业战线推向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
服务业等各条战线,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个体私营经济开始起步,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总量实现了较快增长。198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元,
达到1248元;1989年,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亿元。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65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52亿元, 分别是1978年的5.96倍和8.48倍; 财政收入达到
14174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99551万元,分别是1978年的3.84倍和113.9倍。
地级莱芜市建立后,交通、通信、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经济发展的
支撑能力增强;工业立市步伐加快,广寒宫集团、山东泰山钢铁总公司、山东九羊企业集
团有限公司、山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等地方骨干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开始起
步,以生姜、大蒜为主的优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产品储藏、加工能力增强,农业
效益实现了较快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顺利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有
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换,实现了由放权让利完善承包制、放开搞活推行股份制
到规范深化加快市场化的重大改革;第三产业、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取
得新的成就。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4.7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2006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46元,分别是1992年的4.84倍、2.96倍、3.40倍。
2000年后,市委、市政府提出“一二四三”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工作思路,即围绕加快发展
这一主题,狠抓招商引资、建设载体两个关键,突出工业、农业、民营经济、环境建设四
个重点,实现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占有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各项工
作好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快一高一好”三个目标。按照这一思路,坚持紧紧依靠外力、
依靠民力、依靠驻莱大企业的力量、依靠市场的力量发展莱芜,相继作出“把招商引资作
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举全市之力建设开发区”“实施富民强村工程”等决
策。 至2005年,高新区建设初具规模,批准合同入区项目67个,项目总投资32.94亿元;
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3.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6077万元。同时,
提出“建设山东(莱芜)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建设绿色钢城”“环境是莱芜发展的
生命线”“把乡镇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推动全市经
济社会全面、快速、协调发展。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2.95亿元,比2000年增
长105.5% (按可比价格计算) 。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8.42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
171.7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2.79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27.8%、147.7%、71.1%。
工业立市扎实推进,钢铁、机械、纺织、食品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
限公司、山东泰丰纺织集团公司、山东泰山纸业有限公司、山东九羊企业集团总公司、山
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迅速壮大,钢铁产业规模快速膨胀,钢产量由2000年
的219.02万吨增长到1184.33万吨,生铁产量由2000年的216.94万吨增长到1007.06万吨。
建成全国最大的粉末冶金生产基地,钢铁粉末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被列为国家新材料产
业化基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3.85亿元,实现利税47.6亿元,分别比2000年
增长234.58%和371.29%。
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北京汇源集团公司、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
等龙头企业落户莱芜,莱芜东井食品有限公司、莱芜丰盛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通海食品有
限公司等一批地方龙头企业正在形成和发展。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较快,农业规模经营
程度逐步提高。 特色农业发展迅速, 姜、蒜、桃等优势农产品效益进一步提高。2004、
2005两年,共发放农民粮食直补资金987.78万元。城乡市场繁荣兴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达到81.39亿元, 比2000年增长77.05%。 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 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
10.53亿美元,其中出口6.6亿美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390.06%和291.45%;实际利用外资
1.06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837.83%。
财政金融运行平稳。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56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50.18亿
元,贷款余额达到216.7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246.67%、224.82%和192.08%。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84元,
分别比2000年增长65.12%和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