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始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1&rec=282&run=13

编纂始末

调入莱芜之后,即留心莱芜的人文地理。特别是从事政协文史和地方史志工作以来,因
职业攸关,便潜心收集研究地方历史,日积月累,遂有所获。1995年得到明嘉靖《莱芜
县志》一部,作为枕头之书,时常翻阅,反复研读,不忍释卷。1996年在筹建莱芜战役
胜利50周年纪念展览期间,邂逅民政系统程来芳先生,程老先生谙熟莱芜历史掌故,谈
及县志,钟爱有加,共议点校嘉靖《莱芜县志》,以备出版。程老的点校稿出来之后,
适逢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副研究员周郢先生和中华泰山网泰山学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马东
盈先生造访莱芜。周郢先生一直致力泰山历史文化研究,其研究范围打破行政区划,将
莱芜的历史文化亦纳入研究范围,他特别建议联合整理出版莱芜旧志,命名为《莱芜历
代方志集成》,并把其已点校的张梅亭、王希曾编纂的宣统《莱芜县志》卷十三至卷十
六(选举志、艺文志、金石志),作为范本奉送,于是就有了将现存旧志汇编的想法,
并一直在搜求旧志的各种版本,谁知光阴在不知不觉中流失。
2006年2月27日, 程来芳先生和亓贯德先生到办公室来访,重提整理出版旧志之事,遂
不谋而合, 商定将现存明嘉靖年间至民国年间五部志书一并整理出版。同年6月,专门
邀集六位专家召开了座谈会,正式启动。会上对标点注释进行了具体研究并作了明确分
工:赵学力先生负责清康熙《莱芜县志》,程来芳先生负责清《莱芜乡土志》,李允业
和张永良两位先生负责清宣统《莱芜县志》,程来芳、陈兆林、亓贯德三位先生负责民
国《莱芜县志》。由于五部志书年代久远、存世稀少,市档案馆给予了很大帮助,提供
了部分志书样本,方便了标注。
2007年底,全部志书初稿完成。由于明嘉靖《莱芜县志》原来只做过标点,未加注释,
为了保持各志的一致性,又请赵学力先生对其标点进行了复核,同时进行了全面注释。
嘉靖县志完成后,又请其对清宣统《莱芜县志》卷十七至卷二十二进行了补校、补注。
因为承担该部分标注任务的张永良先生因故未能参加启动座谈会,对编者的意图不太了
解,虽然标注的很好,但与其他部分有不太一致的地方,为了保持全书的统一,故又作
了补校和补注。
全部志稿完成后,又请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副研究员周郢先生、东岳印社常务副社长吕
建中先生和莱芜十七中教师尹祚鹏先生进行了通阅,并做了一些补校补注。山东人民广
播电台高级记者柳明瑞、泰安市信访局原副局长亓绍东和泰安市教育局副教授王庆之三
位先生均为莱芜籍人,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建设特别关注,对该书出版十分关心,不断提
醒,经常督促,还对该书编辑的结构、体例等给予了具体指导。在此,向以上各位先生
表示感谢。
特别一提的是参与标点注释的程来芳老先生,虽已八十高龄,不顾条件简陋,以其高度
的责任心和顽强的毅力完成志稿。赵学力先生乃中文科班出身,曾任《莱芜广播电视报》
总编,功力深厚,他引经据典,精益求精,承担的工作量最大,标注的最为精到,由于
其连续伏案,臀部磨破成为疮疡,但毫无怨言,令人油然而生敬意。李允业先生从教育
领导岗位上退下,本可以安享清闲,但接受任务后,专心致致,仔细研读,用心标注。
陈兆林和张永良两位先生也积极参与,不辞辛劳,认真标注。亓贯德先生除参与标注民
国县志之外,还承担了组织联络和服务保障,热情高涨、跑前跑后、尽职尽责。段元芬
先生由于家务缠身,虽未直接承担标注任务,但也积极参与,还将莱芜各种文史书目进
行了汇总。总之,各位先生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倾心于标注工作,寝食难安,殚精竭虑,
付出了不少心血和汗水,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就没有该书的出版。在此,特向他们表
示崇高的敬意和忠心的感谢。
作为市史志办本身,整理旧志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职责,义不容辞。三年多来,我们本着
“对历史负责,为未来着想”的理念,一直把旧志整理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之一,经常研
究,反复揣摩,用心编辑,力求完美。
非常荣幸的是,市委书记于建成和市长马平昌两位领导非常重视莱芜的历史文化建设,
特别为该书撰写了序言。分管史志工作的副市长刘杰女士也撰写了后记。山东省史志办
主任刘秋增先生专门题了词。山东羲之书画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岩选先生题了书名。
他们的文章和题词题名为该书增了光、添了彩,为此,特向以上诸位领导一并道谢。
古人尝曰:写书难,注书更难。即要准确理解与表达古人的意图,又要让现代人读得明
白,就需要用自己的勤劳、汗水和智慧在古人和今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沟通古今,知
往鉴来。能使莱芜优秀的历史文化重放光彩、传承延续、发扬广大,这是我们的目标,
也是我们的目的。《莱芜历代志书集成》即将出版,多年的夙愿就要实现,数载的辛劳
终有结果,我们也倍感欣慰。
此次集成注释旧志,只是一个尝试,肯定有不成熟、不完美的地方,甚至有漏标漏注、
误标误注或错标错注之处,诚望各位方家不吝赐教。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