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1&rec=216&run=13

段尚义由贡生任直隶阜城知县。有贤声。历迁江西、山西都事。摄太谷、太原、忻
州三篆。所至,抑强豪,兴义学,民心悦服。在忻尤著,为建碑立祠。有“段母”之谣
①,寿至九十。
(说明:详注参见康熙《莱芜县志·人物志·岁贡》同文之注。)
【注释】
①借歌颂汉代南阳太守召信臣与杜诗“前有召父,后有杜母”之谣,而歌颂段为“段母”。

朱绅号次山。由选贡任元氏丞。丁内艰归。起复,补曲阳。五年清谨自励。连摄井经、
阜平、隆平、饶阳、曲阳县篆。吏民畏服。以御史荐升镇安知县。镇安僻处商雒万山中,
民采矿为利。多聚椎埋恶少,且好斗,健讼。下车,禁私采,严刁诬,其风遂革。以不
能事上官,左迁韩藩审理。弃官归。以子贵累封资政大夫。
(说明:详注参见康熙《莱芜县志·人物志·乡贤》同文之注。)

吴来朝由岁贡任山西荣河县知县。县民游惰①,土田荒芜。来朝出资购茅棘,民争芟刈
送县庭②。乃教民耕,给以牛种,岁余一县皆化为良田。又令夫人教人纺织,由是户口
繁盛,甲于他县。生平取法圣贤,孜孜好学,不慕显贵。而子若孙③,文章政迹焜耀一
时④,人以比之荀淑、韩亿云⑤。
【注释】
①游惰: 游荡懒惰,不务正业。②芟刈(shān yì):割。③而子若孙:他的子孙。
其子吴鸿洙、吴鸿功,其孙吴日韦皆中进士。④焜耀:明照;照耀。⑤荀淑:东汉颍川
颍阴人。有子八人,并有才名,时人谓之八龙。韩亿:北宋仁宗时人,官至尚书左丞。
亦有子八人,并有声名,其中韩绛、韩维、韩缜均曾居相位。

吴鸿洙字文衢,号凤城,来朝子。由进士任工部主事。凡视大工者三,制节谨度,不令
中贵人耗蠹其中,省水衡钱以数十万计。出典蜀试,称得人。擢浙江参议,督漕运,尽
祛积敝。会俄警,浙东告急,两台择备兵其地者曰:“非吴凤城不可。”乃疏请徙鸿洙
往,晋副使。使专制并海以东。时朝鲜已中倭,其声势益大,人心不免张皇,庙议欲听
倭和,且封之,许由宁波通贡。鸿洙特上书,力言封不可假,贡不可通。竟寝其议,识
者韪之。驻海上三年,简练士卒,皆精锐可用。东南宴如。后升山西参政,备兵岢岚。
抚臣谓凤城不可一日去浙,疏请留之。报可。越岁,以入贺行,浙人望其复至而归。遽
卒,为人襟期磊落,丰标俊伟,发论洞见本末,居,恒常抑然自下,至临事裁决,毅然
不为旁议所挠。自奉甚俭,而竭力以孝其亲,友于兄弟。其天性过人如此。崇祀乡贤。
(说明:详注参见康熙《莱芜县志·人物志·乡贤》同文之注。)
毕如松万历壬午举人,授新安县知县。有中使询及莱矿。如松曰:“恐公以采矿往,以
讨叛归耳。”中使乃止。迁隆德令,裁驿挫珰,除残赈饥,称循卓焉。升宁羌守,请就
近以蜀盐易晋盐,至今便之。调西安同知,贤声益著。谢政家居、日与故人结诗酒社于
苍龙峡,几二十年。殁,崇祠乡贤。
(说明:详注参见康熙《莱芜县志·人物志·乡贤》同文之注。)

吴鸿功字文勋,号凤岐,来朝季子。生而好学,工诗、古文辞。万历戊子解元,己丑进
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任吏科给事中,转兵部。升山西提学道,晋陕西参政。治绩、文
章一时卓著,与鸿洙齐名,号二吴。殁,崇祀乡贤。
(说明:详注参见康熙《莱芜县志·人物志·乡贤》同文之注。)

吴日韦字中阳,号瞻城。万历戊戌进士。初任归德司李。毅直不阿,触直指怒,被劾格
于部议。调镇江理直。道事上,狱多平反,转户部郎,管密云粮储。密云久呼庚癸,络
绎向司农告匮。日韦至,士饱马腾,而无一字请发。司农异之,手书称叹。三年事峻,
以羡馀归之于朝廷。移河南守道。转湖广按察副使。寻调肃州兵备副使。肃,孤悬天末,
兵少粮匮,羽书旁午。莅任,严饬将领及监收厅,一切支收勿得裁扣,以恤士卒,军中
欢呼曰:“数年来今日始获一饱,愿效死力!”于是兵民安堵,危疆如盘石。三年,升
靖远兵粮道,陕西参政。丁外艰回籍,起补山西守宁道副使,又晋大同分巡道。卢象升
倚为心腹。曰:“安封疆,奠社稷,非吴瞻城不可!”大珰陈贵气焰张甚,日韦抗直不
为少屈,遂为所中伤。谈笑解绶,赋诗以归,宦橐萧然,杜门却客。赋性孝友,所得俸
金悉以奉母,并分给两弟,次恤亲党。康熙三年,崇祀乡贤。
(说明:详注参见康熙《莱芜县志·人物志·乡贤》同文之注。)

李九官字相虞,号雍时。少从谭性教游,以古文相切,有谭李之目。性教亟称之①,谓
其将以伟干直节显于天下②。学问文章亦自成一家,时人未之识也。貌伟,秀外和中。
介于世落落无所与,及当事则绝无避就。成万历丁未进士。司李荆州,斥税耗五千金。
以外艰归。起复③,授山西道御史,出按宣大,严保甲、缮亭障、清屯励士,与之更始。
丁内艰,起复,补江西道,再按浙江。以疾归。所著有《聊且园集》,《续集》。
【注释】
①亟(qì) :屡次。②伟干:本指魁梧的身躯。伟干直节:谓守正不阿的操守。③起
复:古时官员遭父母丧,守制尚未满期而应召任职,称为“起复”。原因军事需要而征
召,后亦行于平时。
谭性教字生伯,号笠石。宅后有荒埠,植松其上,花时霏霏如黄雪,因又号黄雪居士。
数岁能诗,及长,工为古文,苍劲秀雅,为时所宗。莱邑之有古文,自黄雪居士始。成
万历庚戌进士,补陈留县知县。陈留冲疲,前令多以下考去官。性教清静谨慎,好咨访
贤士大夫。兴革利弊,境内大治。以外艰归,起复,补襄城县。救荒多异政,上官取为
州县式。创濬来家渠六十里。为襄人立生祠祀之。戊午科,充同考官,所举五人,联捷
者四,襄士不登贤书者三十年,是科称极盛。升南京吏部主事、晋稽勋司郎中。寻转陕
西按察司副使、宁夏兵道兼摄学政。入课铅椠,出督戎马,有古儒将风①。时辽东告急,
司农悉索敝赋②,全注关门③。宁饷缺至一十二万④,又岁荒兵骄⑤,脱巾呼癸⑥,无
日无之。河州、临洮、固原同时鼓噪。而所部军士无一哗溃者。知军利在屯,屯利在水
力,疏汉、唐二渠,为屯政永利⑦。一夕,边烽告急⑧,传飧未及⑨,士皆枵腹驰去⑩,
急市胡饼数万,追致之。三军多有感激泣下者。花马池、长沙窝之捷,皆其抚辑规划之
力也。自魏珰之炽,生祠遍天下,而宁夏独无。人重其节概。以引疾得请归,军民遮留
者数万人。抵里,自作墓志铭。以四快事示子孙。性孝友,兄弟一堂,白首怡怡。至今,
人莫不知谭氏家法云。所著有《黄雪山房集》。
(说明:详注参见康熙《莱芜县志·人物志·乡贤》同文之注。)
【注释】
①儒将(jiàng):指有儒者风度或文官出身的将帅。②敝赋:对自己军队的谦称。古
代按田亩出车徒,故称兵卒、车辆为赋。③注:集中;聚集。关门:关口上的门。即指
边关。④饷:军粮。⑤岁荒:岁凶,年成坏。⑥脱巾:原意为脱下头巾,改戴官帽。指
开始入仕。这里仅指脱下头巾。呼癸:即呼庚癸。乞粮的隐语。⑦屯政:屯田措施。⑧
边烽:边疆报警的烽火。指代边境上的战事。⑨传飧(sūn):飧,指晚饭或熟食。这
里是传命开饭。⑩枵(xiāo)腹:空腹;饥饿。抚辑:辑,和协,和睦。亦作“抚缉”。
安抚辑和。珰(dāng):指宦官,汉代宦官侍中、中常帽子上有黄金珰的装饰品。

毕生辉天启壬戌进士,授武清县知县。竿牍数至,不应。有董太仆者,攘民田为屯田,
以张己功,生辉力拒不可,为所中,调赞皇县。升南京户部郎。历筦盐政、铜务,九库
务,积弊一清。事母至孝。母病假归。以母丧哀毁卒。
(说明:详注参见康熙《莱芜县志·人物志·乡贤》同文之注。)

朱光号海曙。崇祯庚午举人。官至金华府知府,所在著清声。流贼起,弃官归隐于渔池
山庄,贫窭无异寒士,炊烟往往断绝,而弦诵不辍,悠然自得焉。
(说明:详注参见康熙《莱芜县志·人物志·乡贤》同文之注。)清张四教字道一,号
芹沚。生时,母梦邑先达山西提学某公,具威仪谒于室①。既而果视学山西,官阶如所
梦焉。幼负异禀②,为诸生以文雄海岱间。流辈竞相推重。年四十余,成顺治丙戌进士。
除山西平阳府推官。断狱明决③,无冤滞④。至官九阅月,抚按交章以卓异荐⑤,赐貂
绣⑥,擢兵部督扑司主事,转车驾司员外郎⑦,皆能其官。俄超授山西提学道。先是去
平阳时⑧,士民涕泣不忍别,及是,则通国喜过望。既视事,严明有加于昔,请托路绝
⑨。课士先德行,次殿最文艺⑩。试童子,虽不见录者,亦各为之评骘其文。或诱之。
或诃之,人人愧且奋,无敢哗者。秩满再举卓异,升陕西延榆绥兵备道按察司副使。地
处边隅,又新附。莅任三年,省徭役,招流亡,驭军绥民,咸使乐业,边境贴然。以不
能事权贵罢归。时论惜之。四教生有至性,两执亲丧,哀毁成疾。为诸生时,伯兄忤县
令,令扑之急,百计护持之,得免。仲兄以役赴临清,为吏所系,徒步往申诉,当事者
览其词,奇其才,尽免系者。友人李生为仇家所陷,系淄川狱,竭力营救之,几并陷,
宵遁乃免,卒多方以出李于狱。其卓行多类此。又胆识过人。流贼陷长垣时,客巡抚任
文水幕中,任被执,同事者皆污伪职。独不屈,缒城走。贼觉而追之,潜匿芦中以免。
既罢官家居,好义弥笃。妹适孙氏,以节死。抚其孤,孤与人争田,以己田与之。少从
朱海曙学。后,朱罢官,负重不得归,为货羊数百,代债其负,朱是以获归老于家。生
平好为汗漫游。自榆塞归,益徜徉山水。布衣草履,萧然自引。人值之,无知为显官者,
或漫加讪侮,既知之,惶恐来谢,为之一笑而已。晚构斗室于苍龙峡,自题曰“乐饥斋”
以见志。卒年九十三岁。著有《大榆山房集》。崇祀乡贤。
【注释】
①具:备办。威仪:指服饰仪表。②异禀:特异的禀赋。③明决:明达有决断。④冤滞:
滞留未审的冤狱。⑤卓异:清制,吏部考核官吏,才能出众的称为“卓异”。⑥貂绣:
绍裘、绣衣。⑦督朴司、车驾司:皆官署名。⑧去:离开。⑨请托:以私事相托;走门
路,通关节。⑩殿最:古代考核政绩、学业或军功,上等的称“最”,下等的称“殿”。
评骘(zhì):评定。诱:诱导;教导。诃:“呵”的异体字。斥责。驭军绥民:整治
军队安抚人民。贴然:安然;平静。弥笃:更加诚笃。汗漫游:世外之游。形容漫游之
远。徜徉(cháng yáng):徘徊;盘旋;自由自在地往来。萧然:指寂寞冷落,空虚。
萧也有萧洒脱俗之意。这里形容他在艰苦环境中乐观旷达、悠闲自得的样子。自引:自
行引退。值:逢着。讪侮:讥笑轻侮;讥笑侮慢。斗(dǒu)室:狭小的屋子。
魏似韩字公度。顺治己丑进士。授陕西鄠县知县。鄠旧多弊政,赋外复行私派,岁耗民
万余金。到任悉除之。举卓异第一,擢工部主事,提督宝源局印务,署本司郎中。印务
任满,又提督徐淮中河,会陕西检举①,宵人忌之者乃中以鄠籍马②,马多半名③,与
滥冒④者概奏之。时母年老,似韩日思省親,闻奏即乞归。后,诏复职,以母病不赴。
视膳尝药,晨夕无间,须发皓白犹依依膝下。孺慕不知衰者十有七年⑤。母卒,哀毁骨
立,杖而后起⑥,治丧一循古礼。年八十一岁卒。崇祀乡贤。
【注释】
①检举:荐拔(官员)。②宵人:犹小人。籍马:登记征用马匹。③马多半名:据《民
国县志》张四教撰写的《魏似韩先生墓志铭》载:“鄠夫在经制者(即按照制度——注
者)原九名半,驿道高奉文查驿”,故意找茬,被魏似韩制上。高某“阳为誉而中实衔
之。未几,即从驿夫九名半立论,谓九名足矣,半何为也?”执意说这是“冒滥站银”。
后并以此相诬。下句说的“滥冒”即指此。④滥冒:胡乱冒充。此处可能与“贪冒”同
义。⑤孺慕:谓对父母的哀悼、悼念。典出《礼记·檀弓下》。此处用在“母卒”之前,
似未确当。⑥杖:扶杖。

刘国英字乐三。康熙庚辰进士。初任江西泰和县知县。兴学课士。讼狱澄清,士民皆怀
其德。治绩为赣省最。六年,行取入都,授吏部文选主事,迁考功司员外郎,补验封司
郎中。值乐亭大饥,国英奉命赉帑金二万赈之①。事峻回京,途次遇饥民流徙者尚多,
国英悉给资遣归,全活无算。擢户部掌印给事中。时有疑狱二②,使黠吏听之③,必有
大贿,上命国英秉臬往④,狱成而孚⑤,天颜霁悦⑥。顾谓廷臣曰:“若刘国英者,可
谓老实居官矣!”故当时有“刘老实”之称,盖天语也⑦。寻转吏科。引疾归,杜门教
授以终其身,学者称松雪先生。
【注释】
①赉(lài):赏赐,于语义不妥,应是“赍”字之误。赍(jī):持;带。帑(tǎ
ng)金:钱币。多指国库所藏。②疑狱:案情不明,难以判决的案件。③黠(xiá)吏:
奸猾之吏。④秉臬(niè):谓执掌刑法。⑤孚:为人所信服。⑥天颜:旧称帝王的容
颜。霁悦:和悦;欢悦。⑦天语:谓天子诏谕;皇帝所语。

魏锡祚画像魏锡祚字子晋。弱冠即贯通经史。研究理学。中康熙庚辰进士。初任河南林
县知县。以卓异升江南泰州知州①。泰州东滨海,北达高邮、邵伯诸湖②。田尽汙莱③,
高地仅十之三。一遇水患,人多播迁④。钱谷挂册,按户无征⑤。旧例轮值催输⑥,名
曰‘当年粮户’。凡有著无著之粮俱责成催办⑦。实多赔累⑧。锡祚细心筹划,尽除其
弊。复相视地势,浚河筑堤,水患赖以少免。俗素强悍,且健讼,多疑狱。锡祚发奸摘
伏,囹圄几空,人以为神。重修学宫、学使者署及胡安定先生祠。士风丕振⑨。任十有
三年,泰州人尸祝之。升江西建昌府知府,宣明条约,整饬积弊。年余,复升江西驿传
盐法道副使,并摄臬篆⑩。咸著劳绩。以病告归,卒于路。在泰州、建昌,有《海陵治
牍》、《旴江治牍》二书,纪所设施甚详。诗文有《树德堂稿》若干卷,藏于家。
【注释】
①泰州:州名。五代南唐昇元初置。治海陵(今江苏泰州)。②高邮湖:在江苏省中部、
里运河之西,高邮、金湖及安徽省天长等县间。为淮河和洪泽湖水停蓄而成。邵伯湖:
在江苏省邗江县北部、 里运河以西,北接高邮湖。③汙(wū)莱:指荒地。④播迁:
流离迁徒。⑤钱谷挂册,按户无征:因人多播迁,虽然征收钱谷的数量登记在册,却无
法按户征收。⑥轮值:轮流值班。催输:催促缴纳。⑦有著无著:有着落或无着落。⑧
赔累(lěi):赔钱亏累。⑨丕振:大振。⑩摄臬篆:代理提刑按察使。明清提刑按察
使司称臬司。旴江:即抚河。在建昌府广昌县。

张嵩字立人。宪副四教之孙,康熙己丑进士。授衡阳县知县。衡阳额赋五万有奇,折征
漕运,名目甚繁。到任为分限,四时输纳,民力以宽。又禁革吏胥之主柜者①。始至之
日,讼牒纷如,县门如市,比年余②,十减其八,一时号为神明。升盐粮分发同知。告
归二十年而卒。著有《在青集》。子受采,贡生;孙湘嘉,应州州同,别有传。
【注释】
①主柜者:即会计、财务人员。②比:等到。

韩珏字合壁,号讱菴。雍正癸丑进士。任奉节县知县。奉节附郭夔州①,盐例办于商。
豪民置小店水次,商盐至,尽分之,高其价以售,民大困。珏始至,议禁革,豪民持二
千金求免,珏叱之去。卒除其弊。夔无井,居民悉汲于江。珏察知城中有利民池久湮,
复为浚而广之,以竹筒引北山甘泉,曲折注池内,民用以足。夔又数困于火②。珏捐大
桶四百,分置街巷,令貯水立檐头,四名名统百夫③,各具筲,又多制号衣并器具,每
火起,闻炮声,则众齐力以救,火不能灾。值岁歉,上官欲令民捐谷。珏以民贫为请,
遂寝其议。湖北饥,借谷于川。巡抚令碾米给予,奉节派六千石,珏念穷民不堪役,以
无所得碾反复详请,仍予之谷。其为政,先教化,后刑罚。择诸生中品方行洁者为之长
④,俾广厉士习。又于四乡慎简乡约⑤,岁时假以礼貌⑥,示民知有所观法⑦。奸民黄
天祥杀人嫁祸于许维周,狱已具矣⑧,后廉得其情⑨,即据实自刻⑩。苟姓与向某争田,
断讫,后悔。复谳,尽反前案。对众曰:“吾不敢文过以遂非也。”治奉节五载,卒于
官。民为罢市巷哭。
【注释】
①附郭: 属县。奉节为夔州属县。夔州治奉节。②数(shuò):屡次;频繁。③四名
名统百夫:“四名名”疑为“四名兵”之误。④品方行洁:品行端方清白。⑤慎简:谨
慎简选。⑥礼貌:以庄肃和顺之仪容表示敬意;尊敬。⑦观法:观察法度。⑧狱具:谓
罪案已定。⑨廉:考察;查访。⑩自刻:自责自励。此处疑为“自劾”之误。自劾:检
举自己的过失。谳(yàn):审判定案。遂非:坚持、掩饰错误。

潘绍烈画像潘绍烈字子骏,号西邨。道光己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改授直隶元氏县知
县。元氏俗崇巫觋,多淫祠。妇女百十为群,冶容聚会①,焚香顶礼,恬不知恥。绍烈
出示严禁,且尽毁其祠,其风遂革。县属通衢成庙,幸鸦髻山②,绍烈督役治驰道③,
有内监先至④,怒焉,行驰道上,禁之不可,且语侵绍烈。绍烈怒,饬役内监下⑤,杖
之。大吏以闻,上曰:“此强项令也⑥”,置不问。以外艰归。起复为福建瓯宁县知县。
未一年,丁母忧归。时年才四十余,以性抗直,不能媚上官,服阕后遂不复出。绍烈幼
负异禀,下笔千言立就。为诸生时受知于何文安公凌汉⑦,与章丘李廷、益都刘清源以
制义相高⑧,有潘牛、李马、刘龙之目⑨。通籍后⑩,益肆力为古文,雅洁渊懿,根柢
盘深,直入古人堂奥,非流辈所能及也。莱邑自明季诸老倡为古文后,百余年来流风稍
替,绍烈起而振之,一时后进仰之如泰斗,文运为之一昌。诗宗元亮而不袭其貌。每一
什出,远近争传诵之。楷法遒媚,为何子贞编修所推重。片纸只字,人得之,拱璧不啻
也。晚岁,主讲汶源书院者十余年,弟子最著者,吕传诰及子宪瑞,皆别有传。绍烈殁,
宪瑞梓其诗文,曰《潘太史遗稿》。
【注释】
①冶容:妖艳的容饰。②幸:指帝王驾临。③驰道:古代供君王行驶车马的道路。泛指
供车马驰行的大道。④内监(jiàn):太监。⑤饬:通“敕”。命令。(zuò):揪。
⑥强项:刚强,不肯低头。形容刚直不屈。《后汉书·杨震传》:“卿强项,真杨震子
孙。”又东汉董宣为洛阳令,杀湖阳公主恶奴,光武帝命向公主谢罪,宣不肯低头,光
武帝称之为“强项令”,见《后汉书·董宣传》。⑦何文安公凌汉:即何凌汉。“文安”
是谥号。 ⑧:音(qǐ)。制义:亦作“制艺”。古代应制所作文章,其文体为科举考
试制度所规定。在明清两代,一般指八股文。高:比高;争胜。⑨目:名称。引申为称。
⑩通籍:指初作官。意谓朝中已经有了名籍。雅洁:雅致高洁。渊懿:渊深美好。堂奥:
屋西南角叫奥。堂奥,指堂的深处。引申为深奥的义理。替:衰落。泰斗:“泰山北斗”
的简称。原出于《新唐书·韩愈传赞》。后用以比喻某一方面负有名望的人。文运:文
学的气运。昌:兴盛繁荣。元亮: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浔阳人,
东晋著名诗人。什:犹言辑,指书篇。《诗·小雅·鹿鸣之什》陆德明释文:“以十篇
编为一卷,名之曰什。”遒媚:苍劲而妩媚。拱璧:大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与我其拱璧。”后比喻极珍贵之物。不啻:无异于。梓:印刷。

吕宪秋字桂岩。以举人议叙知县①,需次金陵②。金陵克复③,漏网余(蘖)〔孽〕踵
洪逆故智④,聚众焚香,诡称神附其体,赤手执灼铁,示无痛楚以惑众。吏不敢问。宪
秋时查太平门保甲,立命拘至。曰:“果尔,当不畏刑。”急呼杖,杖下,哀号乞命。
群惑顿释,党亦解散。补六合县知县。兵燹后,六合盗风甚侈⑤。下车惩首恶,宽协从,
境内宴如。断狱不轻用笞辱,专务德化。日坐堂皇,听民抱状自陈,判毕,即语两造以
孝弟忠信,肫然如家人父子⑥,人皆感泣而去。调甘泉县,父老数千人赴辕请留⑦。左
文襄公时督三江⑧,浸重用之。已而文襄内召⑨,遂不果。未几以外艰归。宪秋为人严
毅朴实⑩,自少至老语未尝妄。谓有文事者必有武备,读书有暇则讲兵法,习击刺。捻
匪之乱,以乡兵数百入数万贼群中,卫老弱妇女以出,贼不敢逼,人服其胆略。及为县
令,则煦民如慈母,人呼之为吕佛。或问其行何德政而有此称?曰:“吾以愚官治愚民,
故有合耳。”其谦退如此。论者谓其忠信似司马光,循良如召杜,特名位不显耳。卒年
七十一。胞弟宪栋,字松岩。同治癸酉拔贡,举光绪元年制科孝廉方正,以州判候选,
改知县,分发河南充谳局承审官。勤于其职。有要人与贫民争宅基,函托当道,思逞其
欲。宪栋持平判决。曰:“虐人、媚人吾弗为也。”案遂定。乃辞谳。陕州牧何某请其
佐州治,属邑令。有被控因公苛者,属宪栋按其事。密访得实。乃痛惩邑绅与胥吏,蒙
蔽者而令得原。未获大用,以疾卒于陕,时论惜之。
【注释】
①议叙:清制于考核官吏以后,对成绩优良者给以议叙,以示奖励。方法有二,一加级,
二纪录。又由保举而任用之官亦称为议叙,如议叙知县之类。②需次:旧时指官吏受职
后,按照资历依次补缺。③克复:以兵力收复失地。金陵被起义军占领。④余孽:志文
错为“余蘖”,今改。洪逆:对洪秀全起义军的诬称。⑤侈:极,达到最高限度。⑥肫
(zhūn) 然:肫:诚恳。惇厚一致貌。一说恳诚貌。⑦辕:旧指官署的外门。⑧左文
襄公: 左宗棠。卒,谥文襄。⑨内召:被皇帝召见。⑩严毅:严厉刚毅。煦(xǔ,又
读xù) :温暖。煦民,疑为“恤民”之误。恤民:谓忧虑人民的疾苦。司马光:北宋
大臣, 史学家,撰成《资治通鉴》。召(shào)杜:指西汉召信臣和东汉杜诗。他们
都曾为南阳太守,且皆有善政,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故南阳人为之语曰:
“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见《汉书·循吏传·召信臣》、《后汉书·杜诗传》。制科:
封建王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由皇帝称制诏提出问题,亲自策问,始于西汉。唐、宋
均有制举科目。清代亦曾沿设,并增有孝廉方正科、经济物科等。州判:官名。清代知
州的佐官,与州同分掌粮务、水利、海防、管河诸职。候选:清制,内自郎中外自道员
以下的官员,凡初由考试或捐纳出身,以及原官因故开缺依例起复,皆须赴吏部报到,
听候依法选用,称为候选。蒙蔽者:谓蒙冤的人。原:赦罪。

吕宪瑞字辑堂,号芝岩。为人伉爽质直①,长于干略②。以同治壬戌进士署湖北黄陂县。
以孤城支强寇。继权东湖,以秘计擒剧盗③,皆不动声色。补江陵县,修复龙山书院,
筑沿江数十里障水堤防,皆身肩其劳。尝获教匪数人,搜得盟册数千口④。时教禁严,
破获者辄超迁,众怂恿上其事。宪瑞恻然曰:“此特愚民挂误者耳⑤。”立索其册火之,
斃所获数人而止。寻调署汉阳、蕲水、黄冈,所至皆有政声。丁外艰归,起复署河南登
封县。时值大饥,又因历任侵蚀,公私扫地赤立⑥。宪瑞罄所有办赈务⑦,凡抚流亡,
给牛种,劝农桑,严保甲,建书院。诸要政于巨祲后咸次第修举⑧。末几,擢礼部主事。
寻以京察记名⑨,分发河南,题补许州直隶州知州⑩。时以库款绌,部议减各州县平余,
半助国用,半予民。宪瑞献议,以为地方缺须令微有余,否则,贤者无以为治,而不肖
反有所借口以朘民,为吏治患甚巨。且裁归民,经胥吏手,徒名耳,不如令各属将此款
量力报效,无扰于民而少可裕国,官亦不至重困,一举而三善备。大吏韪其议,奏行之。
其持大体多此类。在任四年,以积劳卒于官。生平自奉俭约,一卧具垂三十年不易,至
义所当为,则挥斥千金不顾。在许时,累前后廉俸为宗,尚阝起义塾。又捐置汶源书院
经费,所规费以数万计。子相曾,历官滑县、郟县知县,亦有政声。
【注释】
①伉(gāng) 爽:刚直豪爽。②干略:指治事的才能与谋略。③剧盗:大盗,强悍的
贼寇。亦用以贬称势力大的反叛者。④盟册:结盟立誓的文书。⑤挂误:贻误;牵连。
⑥公私: 公家和私人。 赤立:空无所有。形容穷困之极。⑦赈务:赈济的事务。⑧祲
(jīn,又读jìn):阴阳相侵之气。阴阳相侵,气侯不和,五谷不登,致使大饥。⑨
京察:明代考察京官的制度,规定六年举行一次,清代改为三年。按一定标准考核后,
分别奖惩。记名:清制,官吏有功绩,交吏部或军机处记名,以备提升。⑩题补:旧谓
官场出缺,奏请补授。绌:不足。平余:亦称“余平”。清地方上缴正项钱粮时另给户
部的部分。来源于赋税的加派,或另立名目加征。清初各省解户部税粮,每千两随解平
余银二十五两,称随平陋规,由户部弥补亏空或分给官吏。后户部与地方官吏协议共同
分肥, 解部减一半,余归地方。朘(juān):剥削;搜刮。垂:将近。廉俸:清代官
吏除正俸外,另给“养廉银”,合称“廉俸”或“俸廉”。宗尚阝:宗党。指亲族。尚
阝,同“党”。义塾:即“义学”。中国旧时的一种免费私塾。经费主要来源为地租。
规费:指按陈规所纳的费用贿赂。郏(jiá):郏县属河南。

卢乐戌字和堂。以光绪丙子进士补广东东莞县知县①。县当粤省东路之冲,地连潮惠②,
民情凶悍难治,而尤以械斗沙田之案为最夥③。乐戌遇案虚心研鞫④,务得其平,习俗
一变。虎门为东莞重镇,外人进口门户。有法教士李默者⑤,接济械斗军火。乐戌侦得
其实,起出万磅及七千磅大炮三尊,禀陈大吏照会该国,撤李默回国⑥。补南海县知县。
有洋人推溺华人,干众怒,焚毁教堂,势甚汹汹。乐戌驰往弹压解散,办理得宜。先是
在东莞任内,绅士某子强聘刘氏女为妾,乐戌讯断如例,某绅士构蜚语中伤之。至是,
遂为言官所劾,钦使彭玉麟秉公查讯,事得白。以教职改官去。后选曹州府教授。告归,
隐居泰山之麓,以寿终。
【注释】
①东莞县: 莞,音guǎn。②潮惠:潮州和惠州。③沙田:江海沿岸或河湖中泥沙淤积
的新涨滩地经开垦的农田。 一说旧时广东盐田称沙田。 最夥:最多。夥,多。④研鞫
(jū):审问;审讯。⑤教士:基督教各派宗教职业者的通称。有时也是特指天主教、
正教的神父和新教的牧师。⑥照会:国家间外交往来的一种文书。用作进行交涉时表明
立场、态度或通知事项等。

莱芜县志卷之十七终

莱芜县志卷之十八

人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