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1&rec=204&run=13

民生之初,狉狉榛榛者皆是也,有继天立极之圣人出,教以人伦,使知父子有亲,君臣
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然后人道以立,此学校之设所由来也。三代盛
时,教法浸备。自圣王不作,学校陵夷,五典之敷,日益废。于是孔子忧之,删述六经,
以诏后也。数千年来,尊而奉之,莫之敢易。夫孔子之道何道也?尧舜禹汤文武,明伦
之道也。然尧舜禹汤文武,行其道于一时,而孔子则明其道以教万世。此学校释奠孔子
所由来也。顾去圣久远,异说蜂起,学者不知古人立教之意,与夫庙祀孔子之所由来,
以致离经叛圣,教与道裂,而孔子之祀亦遂若存若亡,与学士渺不相涉,则明伦之道之
不讲故也。盖学校之设所以明伦也,惟学校立,而后人伦明;惟人伦明,而后圣道尊;
惟圣道尊,而后以庙祀孔子。惟人伦不明,而后圣道学校分为两途;惟圣道学校分为两
途,而后学校与释奠则判为二事。故虽以近圣人之邑之士习愿朴,恐亦不免有汩于所向,
而见异思迁者焉。其他可知已然,岂古人立学之规模有失哉?述学校志。
学宫邑学宫之建自宋崇宁始,历金大定十年,元至正十七年俱重修。明洪武二年,诏天
下建儒学,于是重建。成化十六年,知县张冕更修大成殿,隆庆六年,知县傅国璧,建
两庑各十间,戟门五间,棂星门三间。改建崇圣祠三间,建敬伦堂三间,建敬一亭三间,
建名宦祠、乡贤祠各三间。儒学门三间,明伦堂左右,旧有进德斋、修业斋、号舍三十
间今废。明伦堂后为教谕宅,东为训导宅,今俱改为劝学所。又南门外,旧有射圃及观
德亭,今俱废。
元王天挺《宣圣庙记》(全文略,详见陈甘雨嘉靖《莱芜县志》)
明泰安知州丁方《重修棂星门记》(全文略,详见陈甘雨嘉靖《莱芜县志·文章志》)
清邑人宪副张四教《重修学宫记》(全文略,详见叶方恒康熙《莱芜县志·文牒》)
邑人翰林院庶吉士潘绍烈《重修莱芜学宫记》曰:宋人谓学校之制废,而后以庙祀孔子。
余谓以庙祀孔子,而学校之制赖以长存。夫士之列庠序者,每县率数百人,不立之师范
而使之有所依归,则各挟其聪明材力,必致横决于名教泛滥而无所极。惟使之尊孔子,
则不甘自绝于圣人之门,必不敢自外于礼乐刑政之教。于是讲明修己治人之道,养其忠
君爱国之心,于文章尔雅之地,以备折冲御侮①之用,而国家因于维持于不敝,故郅治
②莫要于学校,而学校莫要于尊孔子。莱芜去曲阜三百里,不论士、庶人,皆以至阙里
③瞻仰夫子庙堂为荣。其庙之建于县治者,士民自修之,不待官吏之督劝也。自□□重
修后,□□年矣。绅士吕石琴,广文吕星侠等,复鸠工庀材④,易其榱桷⑤,新其墙垣,
规模因旧坚实有加。殿庑而外,乡贤名宦诸祠,以次葺治。前明殉难冯邑侯,特设其位
祀之。嗣以大成殿檐桷材弱,恐难持久,复筹款易之。不数月工成,用资若干緍⑥,工
若干,何其善且速也。盖莱俗醇茂,而厌浇薄⑦,以苟且⑧、猎功名、弋声誉⑨为可耻,
故财易集,事易举,且以见近圣人者之仰止深。而我夫子,师表万世者之流泽长也。而
吾因以大有望于吾党之士矣。夫学校之设,圣王教士之法,详且备也。乡射饮酒,春秋
合乐,养老劳农,尊贤使能,考艺选举之政,皆出其中,而于军国之大事,尤所甚重者。
其在诗曰:“在泮献馘,在泮献功。”谓平天下之逆,而成大功者,非儒生莫与也。又
曰:“翩彼飞鴞,集于泮林。”谓化天下之暴者,非道义无与归也。所为以全材望天下
也,国家隆,养士之典于学宫,祀孔子以之为师,设以学官,优以饩廪,所为养其忠君
爱国之心,以备折冲御侮之用者也。将使在学者,处则颜闵曾冉,出则周召望散。志著
述则班马董贾,任封疆则申甫方召,而后不愧为全材也。今之学犹古之学也,而吾乃重
有望于吾党之士矣。近者凶顽肆逆,抗天子之明威,而惨杀人民以煽动天下。江南诸省
停科举废业者十余年矣,此天下所切齿,而儒生效命之秋也,诸生勉互哉。以吾邑醇茂
之资,敦朴之俗,深维乎大圣人之教泽,忠孝以贞其心,仁勇以励其气,深沉刚毅以立
其体,周详审断以养其用,仗义为天下先,手歼逆竖,上报国家,乃取协从余孽,陶以
诗书礼乐而归之于醇,此学道之士,而圣人之徒也。揆之石琴诸公,重修圣庙之意,亦
庶有合乎?
【注释】
①折冲御侮:折冲,制敌取胜。御侮,抵御外侮。②郅治:郅,极,大。谓治理得极好。
③阙里:阙,古代宫殿、寺庙和陵墓前的高建筑物。阙里,春秋时孔子住地。在今山东
曲阜阙里街。因有两石阙,故名。孔子曾在此讲学,后建有孔庙。④庀材:庀(pǐ),
具备、治理。鸠工庀材,纠集工人,准备材料。⑤榱桷:榱,椽子。桷(jué),方的
椽子。⑥緍(mín):量词,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⑦浇薄:刻薄,不淳厚。
⑧苟且: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敷衍了事,马虎。⑨猎功名、弋声誉:无端追求功名。
弋,用来射鸟的带有绳子的箭。捞取声誉。乡射:古代统治阶级的射礼。乡射有二:一
指州长在春秋两季会集士大夫,习射于州序(州的学校),一指乡老和乡大夫贡士以后
举行的射礼。泮:泮宫。《诗·鲁颂·泮水》“矫矫虎臣,在泮献馘(guó)”馘,古
代战争中割掉敌人的左耳计数献功。 泮宫,古时学宫前的水池,状如半月形。饩廪(x
ì lǐn) :亦作即廪。饩,生食;廪,米粟。古代按月给粮食之类生活物资。颜闵曾
冉:指颜回、闵子蹇、曾参、冉有。周召望散:指周公、召公、吕望、散宜生辅佐周文
王,后助武王灭商。班马董贾:董,董仲舒。贾,贾谊。班,班固。马,司马迁。申甫
方召:申,申胥,即伍子胥。甫,尹吉甫,周宣王时大臣。方,方叔。周宣王时大臣。
召,召伯虎。拥立周宣王。

师儒宋以前无考。元置教谕一人。明置教谕一人,训导二人。明末裁训导一人。清初因
之。康熙三年裁训导后复设训导,科举停后复裁。
生徒元以前无考。明末计廪、增附生三百名。清初岁科两试,每次入学或十名,或三十
名。后定学额,岁科试,每次除拨入府学外,生员二十名。其廪增额各二十名。增生后
缺一名。武生额十五名,廪生二年一贡,成均曰岁贡。遇有庆典则增多一贡,曰恩贡。
廪生额缺,则以增附生试,高等者挨次升补。科举停后,则以学堂毕业生试,优等者奖
给廪、增附生名目。
书院在垂杨庄者曰“垂杨书院”。以地为孔子观礼处也,又名“观礼书院,”明知县傅
国璧建。在县东郭门外者,曰“南江精舍,”明训导张世扬建。“南江”,世扬号也,
皆久废。在县东门内者,曰“汶源书院”,清道光时,知县纪淦创建。筑讲堂,书楼,
号舍,后增置修业堂三楹及号舍若干间。延骋通儒主讲其中,当其盛时,来学之士,往
往至六七百人。人文蔚起,甲于他县,令人有武城弦歌之思焉。光绪季年,即其地置高
等小学堂。
明莱芜县知县傅国璧《观礼书院记》(文已载前志,此略,详见康熙《莱芜县志》)
清莱芜县知县纪淦《汶源书院记》曰:莱之山,自东北来,磅礴绵延。西南趋结而为岱,
泉源喷泻出其阳,凡百数十计,汇而为大川者五,聚于泰安汶口,则为一汶。由汶达运,
灌润数百里。大舟运艘借兹以济,厥功甚巨。士生其间,禀山川灵淑之气,宜乎功施天
下,道峙当时。即出其绪余,为文章亦坚凝卓伟,彪炳然与岳汶抗衡。乃余来抚兹邑,
前贤邈已,士风衰敝,甲科绝响几七八十年。或有潜修①老成之士,复困顿乡隅,孑②
然寡和。诸生以文相质③者,非无聪颖之才。奈缘俗学帖括讲章等书,自幼汩没④其性
灵,所为文半皆涂泽剽窃⑤,不能自达其见。以致试多黜⑥于有司,而学愈以不振。嗟
呼,目未睹古今大儒名贤之著作,则所见不真;胸不悉廿二史之治乱是非,则所论不卓,
道德科名无殊诣⑦也。学校之不振,岂诸生过哉!殆无以倡之教之故耳。书院为讲学地,
邑前明曾一创之,旋废。予与诸绅士谋,捐资购城内孟氏宅一区,诸君子经营终岁,讲
堂书舍均焕然新,且整固宽明,什物粗具。将以延名儒⑧,购藏古今书史与诸生砥砺⑨,
讲贯于其中。乃于七月告成,而予以八月被劾去。六年令尹,训迪无方,顾多士有余恧
焉。虽然邑之山川犹旧也,诸生暇日登院之书楼而肆望焉,其东苍翠拔地者,原山也。
新甫、肃然诸峰,南北屏耸蟠峙,奥衍雄卓之概,固有开人胸宇者。其东南盘山一线,
绕城分流,汶水也。夫汶随地涌出,蓄之深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序之循也,始于跳
珠,终成巨,参天下四渎之列,不中阻,不旁挠,所就者大也。会于此而立身为文之义
学者,可自得矣。故以汶源名书院焉,积之愈久,其道弥光。游斯院者,发前人之所未
发。淦他日得归乡里,且东望为莱山川,幸也。
又,汶源书院落成诗四首:
山郭风云接渺冥,汶波环处列书棂。岁开鲁国师儒席,人聚明时海岳灵。红药数枝当户
种,莲峰一角入楼青。抗尘奔走无多暇,也愿频来注一经。
六年捧檄岱东隅,惭愧诸生请业来。无害亦成刀笔吏,观风怕过会盟台。齑盐村舍青衫
老,项领儿童火色开。识字何曾殊一笑,半生结习是怜才。
翠嶂清泉绕泮宫,读书声好夜堂中。文章日观窥金简,宗派洙川接玉虹。木到阴成年月
古,鹏从息后羽毛丰。来春共射天门策,羡尔科名冠两东。
小筑经年费往还,讲堂新辟古城湾。长教寒士能容膝,肯信诸公始破颜。老屋旧存吴教
授,荒村谁识叶云间。寄辞后日贤君子,好记题名汶岸山。
【注释】
①潜修:指潜心,心静而专一。指专心从事学问。②孑然:形容孤独。③以文相质:质,
询问, 责问,以文章互相质疑询问。④汩没:(ɡǔ mò):沉沦,埋没。⑤涂泽剽
窃:涂泽:修饰容貌。《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寿元年》“太后春秋虽高,善自涂泽,
虽左右不觉其襄”。剽窃:窃取他人的陈言。⑥黜:退出之意。罢免,革除。⑦殊诣:
诣,学业、技术所达到的程度。指特殊的能力与水平。⑧延名儒:延,聘请。儒,老师。
聘请有名的老师。⑨砥砺:磨炼,勉励。蟠峙奥衍雄卓:蟠,盘伏,屈曲。峙,耸立,
屹立。奥衍,高深曲畅。《新唐书·韩愈传》:其《原道》、《原性》、《师说》等数
十篇,皆奥衍闳深,与孟轲扬雄相表里。这里用来比喻山的高深曲折。跳珠:跳丸,古
代杂技的一种,跳珠即跳丸,指学识浅薄。也指跳跃的小水珠。巨(sì):,水边。
巨,大水。四渎:大川。《尔雅·释水》“江、淮、河、济为四渎,四渎者,发原注海
者也。”

邑人副贡吕锡侯《汶源书院跋》曰:汶源书院,始于纪明府秋水先生。栋宇将成,忽以
被劾去官,阖邑伤感,欲具呈上宪,敛金以助。先生清操皎皎,①守一介不取之义,坚
辞不肯,而终以书院兴废为谆谆。前院石刻,固先生易箦②之前夕,所寄声而邮致者也。
偿非仁人君子之用心,乌能守死善道如此哉!先生籍文安,以名孝廉,为莱芜长六年。
于兹善听断不动声色,两造曲直若烛照,而数计仁声惠政,至今留为口碑。而性最怜才,
暇日辄召诸生讲论文义,必取法先民,以株守兔园③为戒,谈吐间娓娓动听,今学宫老
宿儒犹能言之。 先生好吟咏, 工古文词④,而犹长于诗,棱棱瘦骨,成一家言。著有
《豆花庐集全稿》,藏家弟星使箧④中,意欲授梓而力未逮,惧其久而淹也,勒⑤石以
志,聊以示饮水知源之义云。
【注释】
①清操皎皎:清操,清正的风操。皎皎,洁白貌,意为操守清正,廉洁清白。②箦(z
è):用竹片编成的床垫子。③兔园:汉梁孝王的园囿,作为享乐和招纳宾客的场所。
④工古文词:工,善于,善于文章诗词。④箧(qiè):小箱子。⑤勒(lè):雕
刻。

潘绍烈《重修汶源书院》曰:吾邑汶源书院,始于邑侯文要纪秋水先生,实则莲塘吕分
督乡先生董而成之者也。延先达主讲席,萃一邑诸生,肄业①其中,使之精刻摩揉以偕
乎道。呜呼善矣!盖吾邑地僻而人朴,无珍贵可悦之物,以淫其耳目;无精思巧便之途,
以夺其嗜好。从事于学者,类恪守②其业,以极其量之所至此。其易造者也,然无良师
益友以为观摩资取③;其笃实者,域于见闻所及,株守乎文字章句,而不能畅达才思于
意想之外。其天资卓越者,则又放纵泛滥而轶乎绳墨④,此又其易蔽者也。自书院成,
因其易造矫其易蔽,开发陶砻。于是士知所趋向。然前此者无膏火⑤,贫士颇以负笈为
艰⑥。莲塘公令嗣石琴、星使兄弟,于创立试院、修学宫之余,复增其规模,又嗣倡捐、
疏资为膏火资。得吕子晋、王松龄两明经,以经理之。自是从学者愈盛,俊者愈夥⑦。
而莲塘公子孙,或父子同榜,或兄弟连镳⑧,巍科之擢⑨,易如掇芥,愈叹莲塘公之苦
志不可没,而天之报之者,厚且速也。尔来邑侯殳伯冬先生,又勤于试课,破格奖励,
以文教为亟,后之君子勉乎哉。使继莲塘公父子之志,规为经画,有加无已。期无负乎
伯冬先生作养之勤,与秋水先生创始之善。则报之之厚且速,当必如莲塘公而且过之。
而吾邑人文之盛,愈骎骎乎不可量矣。后之君子勉乎哉。创始诸公已有碑,不复载。
【注释】
①肄业:这里指学习课程。②恪守:严格遵守。③观摩资取:观摩,学习交流。资取,
提供可学习的东西。④轶乎绳墨:轶,超过。绳墨,规矩和法度。⑤膏火:灯火。膏,
灯油。指求学的费用。⑥负笈为艰:笈,书箱。背着书箱。指求学困难。⑦夥(huǒ):
多。 ⑧镳(biāo):马具。与衔合用,衔在口内,镳在口旁。⑨巍科之擢:巍科,指
科举取士。擢:提拔。掇芥:掇,拾取。芥,草子。象拾取草子那样容易。骎骎(qīn):
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比喻事业进展得很快。

羲塾明,东厢有吴氏义塾。清,山口有魏氏义塾,片家镇有潘氏义塾,颜庄有公立义塾。
今俱废。而颜庄改为公立学堂。
家塾芹村吕氏有蕉雨山房家塾,今改为高等学堂。
课试县试文童于试院,三年两次,拔其优者升之府。应者千余人。寻常课试,官师轮流
命题,是为月课。列优等者给以膏伙奖赏。
潘绍烈《新建莱芜试院记》曰:县官以簿书鞅掌①之身,而操取士之柄凡多。士资才之
长短,功力之醇驳②,学问之博狭③,涵养之深浅,人品、事业、功名之所造极,皆于
一日之内,而取决于文字章句之间,此非易易焉也。而复使为士者,仓皇焉不尽其长,
更无以精别而权衡于至善。惟居之以安而不苦其身,养之以静而不淆④其心。气锐心静
而后文无不尽之长,而主试者因以窥其全量焉。此莱芜试院之设所为善而可记者也。盖
士子先试于县,而后申于府,达于学使。功名虽取于学使,而优劣实定于县,则县试重
典也。然府及学使皆有试院以居士子,而县则试于本署。试之日,坐千四五百人于堂下,
棹椅皆白舁⑤。又值岁暮,无片瓦敝风雪,士寒战骨栗,手木强不能任笔⑥。冰不可墨,
呵之,非著纸欲无,即模糊不可辨。而吏役又杂居甚嚣,士于此不为文而力已索⑦矣。
癸亥岁,绅士亓玉霏、吕石琴等,谋于阖邑捐资,于南门内买地建试院一区,号舍廿六
间。静敞明朗,几凳备焉。厅堂五间,为试官坐位。东有息阅卷所,西为射圃,可以阅
武,后为斋厨,备士子茶汤之需。虑周物备,期月而毕,试日士子肃衣冠,堂下鹄立⑧,
唱名毕入号,身逸神恬如居学舍。得题锐气以谋之,静心以虑之,气锐则健盛而无不吐
之辞,心静则深细,而得至妙之理。举平日刻厉磨揉之功,至是而一摅⑨焉。各如其天
姿功力,学问涵养,充其量而止,不惟不苦且甚快者。退之所云,兀坐自傲,睨深丛,
见孤羆者,诚如其雄也。持衡者,即其文以决其毕生之造就,庶几精当焉耳。夫秀才者,
士子发轫之始也。县试,又求秀才之始也。培其始基,使之无场屋之苦,而有功名之乐,
而士之奋于学者倍矣。况乎铨衡精而人愈知官之尊,体统肃而人愈知士之贵。官以自尊
者尊士,人以士之贵贵士,而士之自尊自贵者,将得已乎。吾见莱之士习蒸蒸焉,不懈
而及于古也。且冀有伟人杰士出,而纾国家之难者焉,其幸见之乎。以试士之事卜之也。
然则试院之作盖善者矣。善而书之是也,抑有劝焉,其永之乎。然则刓之石。
【注释】
①鞅掌:失容也。言事多不暇整理仪容。引申为公事忙碌。②醇驳:醇,淳厚、淳朴。
醇厚不虚华。③博狭:宽窄。④淆(xiáo):搅扰,混杂。⑤舁(yú):抬。⑥任气:
任, 胜、堪。用气。⑦力已索:索然。精力已索然。⑧鹄立:鹄(hú),天鹅。谓如
鹄之延颈而立, 形容盼望。⑨摅(shū):发抒;舒散;舒展。傲睨:睨(nì),斜
视。傲然睨视。形容倨傲,蔑视一切。羆:罴(pí),熊的一种。发轫(rèn):轫,
止住车轮转动的木头。车启行时须先去轫,故称启程为发轫。铨衡:衡量轻重的器具。
衡量。纾(shū):解除。刓(wān):用刀子等挖、刻。

学田四顷五十亩五分四厘。详田赋。
明莱芜县教谕于道行《学田记》(全文略,文见叶方恒康熙《新修莱芜县志·文牒》)
邑人郑州知州王守身《学田记》(全文略,文见叶方恒康熙《新修莱芜县志·文牒》)
释奠岁以春秋仲月上丁释奠于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前帛一、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铏
二、簠①簋②各二、笾豆各十(宣统年升为大祀,笾豆各十二)。尊一、爵三、炉一、
镫二。东配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子;西配宗圣曾子,亚圣孟子。位前各帛一、羊一、豕
一、铏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八、爵三、钅卢一、镫二、东西各尊一。东哲先贤闵子、
冉子、端木子、仲子、卜子、有子。西哲先贤冉子、宰子。冉子、言子、颛孙子、朱子
位前各帛一、铏二、簠簋各一、笾豆各四,爵三。东西各羊一、豕一、尊一、鑪一、镫
二。两庑先贤公孙子侨、蘧子瑗,林子放,澹台子灭明,原子宪、宓子不齐,南宫子适,
公冶子长,商子瞿,公皙子哀,漆雕子开,高子柴,樊子须,司马子耕,商子泽巫,马
子施,梁子鳣、颜子辛,曹子卹③,冉子儒,伯子處,冉子季,郑子国,原子亢,狄子
黑,孔子忠,公孙子龙,秦子商,颜子高,壤子驷赤,石子作蜀,漆雕子徒父,漆雕子
哆,公夏子首,后子处,公西子赤,任子不齐,奚子容箴,颜子祖,公子良儒,公子肩
定,句子井疆,秦子祖,枭阝子单,罕父子黑,县子成,公祖子句兹,荣子旂,左人子
郢,燕子,乐子,廉子洁叔,仲子会,公西子箴,颜子之仆,公西子舆如,邦子巽,施
子之常,申子枨,陈子亢,琴子牢,步子叔乘,秦子非,颜子哙,颜子何,县子,秦子
冉,牧子皮,左子丘明,乐正子克,万子章公,都子公,孙子丑,公子明仪,周子敦颐,
程子颢,张子载,程子颐,邵子雍。先儒公羊子高,谷梁子赤,毛子亨,伏子胜,高堂
子刘子德,董子仲舒,毛子苌子,韩子安国,杜子子春,后子苍,诸葛子亮,许子慎,
郑子玄,范子宁,王子通,韩子愈,陆子贽,韩子琦,范子仲淹,胡子瑗,欧阳子修,
司马子光,吕子大临,谢子良佐,杨子时,游子酢,尹子焞,胡子安国,罗子从彦,李
子侗,李子纲,张子栻,蔡子沈,陆子九渊,吕子祖谦,黄子干,袁子燮,魏子了翁,
真子德秀,陈子淳,陈子,王子柏。陆子秀夫,文子天祥,何子基,金子履祥,赵子復,
许子衡,许子谦,吴子澄,方子孝儒,曹子端,薛子瑄,胡子居仁,陈子宪章,蔡子清,
王子守仁,罗子钦顺,吕子柟,吕子坤,黄子道周,刘子宗周,孙子逢奇,陆子陇其,
汤子斌,陆子世仪,张子履祥,张子伯行(宣统年间奏准从祀者,赵岐、周必大、刘因、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位前二位共一案,每位爵一,各案簠簋各一,笾豆各四。东
西各羊三,豕三,尊三,统设香案二,每案帛一,爵三,炉一,镫二,牲戴于徂帛正位,
四配异篚,十二哲东西共篚,尊实酒疏,布幂勺具崇圣祠。肇圣王木金父,裕圣王祈父、
诒圣王防叔、昌圣王伯夏,启圣叔梁纥位前各帛一、牛一、羊一、豕一、铏一、簠簋各
一、笾豆各八,爵三,尊一,炉一,镫二。东配先贤颜子无繇、孔子鲤。西配先贤曾子
点、孟孙氏。位前各帛一,簠簋各一,笾豆各四,爵三。东西各羊一,豕一,尊一,炉
一,镫二。两序先儒周子辅成,张子迪、程子珦、朱子松,蔡子元定位前,东二案,西
一案,均簠簋各一,笾豆各四。每位爵一。东西各帛一,羊一,豕一,尊一,炉一,镫
二,俎篚幂勺具。先一日正献官率执事各员入学习礼,届期入庙,将事知县为正献官,
教职以下分献,赞引读祝,执事以生员。
【注释】
①簠(fǔ) :古代祭祀时盛谷物的方形器皿。②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
口,两耳。③卹(xù):恤的异体字。

正殿祝文:维某年月日,莱芜县知县某,致祭于至圣先师孔子曰:惟圣德隆千圣,道冠
百王。揭日月以常行,自生民所未有。属文教昌明之会,正礼和乐节之时。辟雍钟鼓,
咸恪荐于馨香①;泮水胶庠②,益致严于笾豆。兹当仲春
秋,祗率彝章③,箫展微忱,以将祀典。以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
子配,尚饗。
迎神乐奏昭平之章。大哉孔子,先觉先知。与天地参,万世之师。祥徽麟绂④,韵答金
丝⑤。日月即揭,乾坤清夷。
初献乐奏宣平之章。予怀明德,玉振金声。生民未有,展也大成。徂豆⑥千古,春秋上
丁。清酒既载,其香始行。
亚献乐奏秩平之章。式礼莫愆,升堂再献。响协薣镛⑦,诚孚垒甗⑧。肃肃雍雍,誉髦
⑨斯彦,礼陶乐淑,相观而善。
终献乐奏叙平之章。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皮弁祭菜,于论思乐。惟天牖民,惟圣时若,
彝伦攸叙,至今木铎。
撤馔乐奏懿平之章。先师有言,祭则受福。四海黉宫⑩,畴敢不肃。礼成告撤,毋疏毋
渎。乐所自生,中原有菽。
送神乐奏德平之章。凫绎峨峨,洙泗洋洋。景行行止,流泽无疆。聿昭祀事,祀事孔明。
化我蒸民,育我膠庠。
崇圣祠祝文维某年月日,莱芜县知县某致祭于:肇圣王、裕圣王,诒圣王,昌圣王,启
圣王曰:惟王奕叶钟祥,光开圣绪。盛德之后,积久弥昌。凡声教所覃敷,率循源而溯
本。宜肃明禋之典,用伸守土之忱。兹届仲春
秋,聿修祀事,配以先贤颜氏,先贤曾氏,先贤孔氏,先贤孟氏。尚饗。
名宦祠祀汉莱芜长范丹,嬴长韩韶。唐莱芜县令韦嗣立。宋莱芜尉雷有终,莱芜令龚鼎
臣,莱芜令廉公谔。元莱芜尹赵尚敏,莱芜尹和道,莱芜尹申楫。明知县李得,知县伍
礼,知县冯永固,知县何继周,知县熊骖,知县王政,知县陈甘雨,知县傅国璧,知县
郭鄰,知县冯盛明,知县王命说,知县张弘襟,知县胡士奇,知县詹仲,知县冯守礼。
清知县穆从墨,知县武士豪,知县钟国义。
乡贤祠祀晋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羊祜。金王直夫。元镇国将军都元帅刘瑀、监察御史董
克忠、副元帅杨保,明盐山教谕吴江、浙江参政吴鸿洙、西安同知毕如松、山西提学参
政吴鸿功、陕西参政吴日韦、举人亓才,阳和兵备道亓之伟。清陕西延榆绥兵备道张四
教,工部郎中提督宝源局印务魏似韩。祭品与文庙两庑同。释奠礼毕,教官一人致祭。
忠孝节孝两祠同日祭。
【注释】
①馨香:用作祭品的条稷。②庠:指学校。③彝章:常典;旧典。④麟绂:指祥瑞。⑤
金丝:乐器上的金属弦,借指弦乐器。⑥徂:疑为俎。俎豆:指祭祀。⑦薣镛:古乐器。
⑧垒甗: 甗(yǎn) ,古代炊具。⑨髦(máo):古代称幼儿垂在前额的短发。⑩黉
(hóng)宫:古代的学校。洙泗:指洙水泗水。聿(gù):指笔,意为写文章。奕叶
钟祥:奕叶,累代,代代。钟祥,得福。圣绪:称帝王的统绪。声教覃敷:声威教化。
覃敷,广布。明禋:洁敬,指明洁诚敬地献享。聿修:谓继承发杨广大的德业。

乡饮酒礼每岁孟春望日,冬月朔日,举行于学宫。以县令为主人,以乡之年高六十以上
有德行者一人为宾,其次一人为介,又其次为众宾。以教官一人为司正,学弟子习礼者二
人,司爵二人,赞礼二人,引礼一人,读律令,僚佐皆与。
乡射①旧举行于射圃,后湮。
按:莱邑学制,自元以来可考者如此,虽未必尽合于古,然不可谓非古学校之遗意也。
盖古者,人生八岁入小学,教以诚敬、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十有五岁入大学,教以
穷理、正心、修齐、治平之事。教之规模如此之大,教之节目如此其详。教之诗书以习
其心志;教之歌泳舞蹈以养其性情;教之升降拜跪以兴其恭让;教之祭祀乡射养老以尽
其节文。终始本末以践其途,优游厌饫以成其德。所以培其根本,闲其邪僻,变化其气
质,又如此其备。故其时国无异教,师无异说,人无异学,而一切奇邪之为,无由动于
其中而夺其所守。用能蒸为习尚,蔚为风俗,以驯致乎道,一风同之,盛其教之,效则
然也。及世之衰,教之寖微,学校之设渐不能复古。然上自天子,下及编氓,莫不尊崇
孔子,诵其言,服其服,行其教,二千余年未之或改。而宋代真儒辈出,益发明圣人之
道,使大义微言炳若日星。故其间,虽有佚君代作,异端横流,而流风所被,往往有气
节之士,道德之儒接踵其间,以支持危局,挽留正气,使国家久而后亡,人道绝而复续。
而清代圣君继起,遂有以开二百年太平之治。其学校之制,与古稍异者,或因时制宜,
或沿袭成风,然苟非得三代之遗意,亦安能使圣人之道维持于不敝。如是哉,夫屏五谷
而嗜砒霜者,失其正味也。弃周孔而进侏亻离②者,蔽其本心也。孟子告当时之君,必
谆谆以谨庠序之教为务。而曰: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彼所谓学者三代
之学,而非当时一切纵横游说之学。故又曰:设为庠序学校皆所以明人伦也,今人心醉
他国之化,以为远轶唐虞三代,而痛诋中国旧学,为亡国弱种之媒介,舍明伦之教而崇
拜平权自由之说,以为果足以致道一风同之盛也,殊未之敢信矣。故略陈学校旧制,俾
世之有志于学者有所企向焉。至篇中所载释奠、礼节、乐章较详,且悉列从祀先贤先儒
姓氏,或谓此非莱芜之所独也,何必载?窃谓学校之制其相同者多矣,何独于此而靳之。
【注释】
①乡射:古代以射选士,其制有二,一为州长以春秋两季以礼会民,射于州之学校;二
为乡大夫三年大比,献贤能之书于王,行乡射之礼。射礼前皆先行乡饮酒礼。②侏亻离:
古代少数民族的音乐。

莱芜县志卷十二终

莱芜县志卷之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