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1&rec=181&run=13

周齐嬴邑、平州邑、又牟国。
《春秋》:桓公三年,公会齐侯于嬴。杜注:①齐邑,今泰山嬴县。
又宣公九年,公会齐侯于平州。杜注:齐地,在泰山牟县西。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侯表有平州侯昭涉掉尾②,元狩五年免。景武、昭
宣、元成功臣侯表,有平州侯王口夹,下有梁父字。盖昭涉掉尾免,后又封王口夹,汉
为梁父县地,晋属牟县也。
《魏志》:牟县有平州城。周书史记篇,穆王召左史戎,夫取遂成之要戒,以下所言国
名有平州或即此平州也,备考。
又桓公十五年,邾人③、牟人、葛人④来朝。杜注牟国今泰山牟县。
汉兖州泰山郡,嬴县牟县及莱芜县地、梁父县地,后汉因之。后汉末分泰山置嬴郡,旋
废。魏晋因之,晋牟县或作东牟。
嬴县故城在县西北四十里,今城子县。括地志,嬴县故城在博城县东北百许里。此城在
原山西南,汶水北,与水经注合,西南去博城里数相符,引水经注及博故城均详古迹。
为嬴故城无疑。唐初属博城,故括地志云然。牟县故城在县东二十里。
县北抵原山有莱芜地,汉莱芜故城虽在今博山城子庄,而原山东西一带亦故莱芜地也。
水经注汶水出莱芜县原山,原山正在今莱芜。
平州,汉梁父地,晋虽属牟县,县西境仍有梁父地。
《补三国志》嬴县下,《蜀志·糜竺传》⑤为嬴郡太守,注载魏武表云,泰山郡界旷远,
权时之宜可分五县为嬴郡。嬴县外余四县今不可考盖后旋废也。
据杜预说见前,晋牟县并未改名东牟也。宋魏志皆无晋改名东牟之说,况牟国本在此,
齐迁之今福山及宁海州地,遂称东牟,无改牟为东牟之理。考东牟县,后汉废,晋曾置
东牟郡或亦曾复置东牟县。晋志不载置东牟郡,而此县书东牟,疑有误,乃补三国志此
县改书东牟,纵晋果改,似不可以例魏。
刘宋兖州泰山郡嬴县牟县,后魏因之。
刘宋省莱芜县,其地析入嬴、牟、贝邱三县。
后魏嬴县故城在县东北八十里,今文字县。详古迹
高齐兖州东平郡嬴县,省牟县入博城县,周因之。
隋兖州鲁郡嬴县,开皇⑥十六年析博城,置牟城县,大业⑦初省,入嬴县。
唐河南道兖州鲁郡莱芜县,贞观⑧元年省嬴县入博城。长安⑨四年于后魏嬴县城复置莱
芜县。元和⑩十七年省,入乾封,太和五年复,五代因之。周显德元年,以莱芜监置广
利军,六年仍为监。
《新唐志》莱芜下,本隶淄州,武德六年省,入博城。案,《旧唐志》、《元和志》并
称: 贞观初省嬴入博城, 长安四年又于废嬴县置莱芜县。莱芜自刘宋省,迄隋未复,
《新唐志》乾封下亦称:贞观元年废嬴入博城,此盖因莱芜故城,隋唐以来隶淄川而误。
《通志》称武德四年省嬴入博城,调停两说而无的据,反于两说皆不合矣。
莱芜监故城即今县治详古迹。
宋京东西路袭庆府莱芜县。
金山东西路泰安州莱芜县。
《一统志》,金废莱芜监,县徙今治,当在此时。然考元至元十七年,王天挺《宣圣庙
碑》云:县治经废已久,复立者仅十余稔,民居、官寺,一切草创。又云:谒文宣庙故
址于荆榛瓦砾之间,一似金以前莱芜曾徙治于此,而又转徙于他处者。不然何以云复立
耶?又考旧志,学宫建自宋崇宁间,金大定十年,元至元十七年均重修。地非县治,学
何由建?即云重修,则今之学即宋之故址也。疑不能明,姑存此说以俟考。或监本有文
宣庙亦未可知
元直隶都省山东泰安州莱芜县。
明山东布政司,济南府泰安州莱芜县。洪武二年直隶济南府,二年仍属州。
清山东布政司,泰安府莱芜县。初因明旧,雍正十二年属泰安直隶州,十三年州升府,
仍旧属。
雍正十三年,新置博山县,割莱芜东北七村隶之。七村者:桃花泉庄、崔家庄、牛角庄、
胡老公庄、闫家峪庄、乐疃庄、樵岭前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