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统《莱芜县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1&rec=179&run=13

编辑张梅亭王希曾

标注李允业张永良赵学力清宣统《莱芜县志》

莱芜县志序
(一)

县志一书,非掌故①之书也,为资②一邑之治而作也。盖古者亲民之官,既因时以为治
矣,而又必稽之已往之蹟③。凡一邑之沿革,户口之多寡,风俗之美恶,闾阎④之疾苦,
政教之良⑤,人物之盛衰,靡⑥不研求考证而得其要领,然后施之于政。无拘滞偏颇之
弊⑦,古昔治化之隆⑧,盖由于此。顾此已往之蹟,近或至数百年,远或至数千年,悬
隔时日,散漫无纪,非荟萃⑨成帙,何以为资治之用?故自宋而后,郡县之志接踵而兴。
而一二文人学士,亦或编辑成书藏之于家,以备官修之阙⑩,是岂自矜掌故之学哉?盖
欲有资于治而已矣。莱芜县志,始于叶学亭氏,失修已二、三百年。予自去岁承乏此邑,
搜求其书,渺不可得。窃怪官既失修,而一二文人学士亦不闻有赓绪而成之者,良可深
惜。已而邑人王君墨卿告予,旧志散佚久矣。渠外叔祖张雪安先生及渠尊人,辑有成书,
今将付印,知予之留心于是也,因祈一言以为序。予谓莱志之有无,其有关于莱邑者,
岂掌故之谓呼?官不暇为,而邑人自为之,亦可谓识资治之要矣。予不敏,尚欲因已往
之蹟研求考证,得其要领,以免拘滞偏颇之弊。简端之言,其曷敢以不文辞。因粗举夫
县志所以资治者,而为莱人告焉。若仅视此为掌故之书,则非予之所敢知矣。
壬戌夏,署莱芜县知事、泸县王肇杰序。
【注释】
①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②资:助。资助。③:同迹。前人遗留的事
物(主要指建设和器物)。④闾阎:平民居住的地区,借指民间。⑤:粗劣;不坚固;
不精致。⑥靡:无;没有。⑦弊:害处,毛病。⑧隆:兴盛。⑨荟萃:会集,聚集。⑩
阙:同缺。自矜:自夸。氏:姓。例张氏,是姓张的。赓绪:继续。不暇为:没有时间
去做。暇,空闲。简端:简单的开头文字。曷:同何。

莱芜县志序
(二)

《周官》①外史②掌方志,是史与志合。扶风③易书④为志,则史与志分。然志闇⑤史
裁,则俚⑥夹漈⑦以为难。至区为邑志则更有难且重焉者。盖邑志非徒⑧备掌故已也,
举凡地域、山川、户口、赋⑨入、学校典礼、习尚、人才、展玩⑩、浏览无不犁然在目。
古所诏地事观事,胥视此为根据,合而为省志,一统志亦视此为导源,即新政之改良发
展,亦以此为把握。政教所关,岂不急之务哉。朱子守南康,下车即徵郡志者,此物此
志也。第辑志之难,首虞文献不备,次虞开报不公,而关键总在于文献。昔陆清献宰灵
寿时,奉部檄征志书急,当时民献凋谢,遗文地,将伯四顾着手无从,穆然徒见滹沱流
太行峙而已。幸有傅氏维,闵旧志之就湮,悲来者之无藉,纲罗方闻汇辑成编,藏于家
塾。清献蒐求付梓,便如披荆榛而获完璧,真定三十二县而灵寿不至,独叹夫陆沈文献
所系不綦重歟。吾莱志书创于叶明府,值前清景运熙洽之会,亦吾邑人文鼎盛之期。二
百年来,甲门盛德,浩如烟云之过目,且旧志散佚,枣梨漫漶(huàn),累瓻讐对,
往往不能卒业,徒令人废书浩叹而已。尤可悲者,问冠山几如灵鹫能飞,询祝其则如琅
琊善徙。夹谷为圣蹟所留,究依何山何水?止嬴传子舆芳躅,确系何落何村?经传所载,
尚未见地著能详。况地俗质文,盛衰之故,人事变迁,得失之由,而欲索南董于局外逝
水,更谁问哉。马鄱阳所谓虽圣人不能为,臆说者也。族弟雪安,早岁即有见于此,业
帖括而志未逮也。甲午岁,邑候周公倡议修举,委雪安执牛耳,乃功未半而格于事。嗣
后雪安观政容台,崎岖瀹鼎之会,义不及乡井者十余年。民国以来,杜门谢客,讨论古
今,斟酌名例,盖无日者不以博採参订为事。丙辰张公蒞兹土,与雪安函,面交商,决
议修举,乃未开办而又格于事。愚于雪安谊如苏长公言,兄弟而友生者也。乃函告之曰,
文章憎命,吾辈素有达观,生兹土无负兹土,亦惟踵灵寿故事,以待稼书其人可也。间
一岁而书成,分门十,为卷二十有二。旧志盖尝是正俾惬于信,今新志务希精覈,倍懔
于传后。虽合否史裁不敢妄议,然于地事观事之诏,及省志一统志之修,夫固有实録在
焉。览者援灵寿傅氏之孤诣,而因识夫今日作者之苦心,则是书虽千古可也。若谓一邦
之文献,在是谅非作者之所及知矣。己未春同仁慫惥,劝付手民,故于现世体例未暇绪
究,留以俟后之君子。
己未三月张余九序。
【注释】
①周官:一指《周礼》一书,汉世初出,称《周官》。因与《尚书·周官》篇相混,改
称《周官经》。自刘歆后称《周礼》。二指《尚书》篇名《尚书·周官》叙述周设官分
职和用人之法。②外史:官名。《周礼》载“外史掌四方之志”。③扶风:地名,今陕
西秦岭以北。④书:书,史记。⑤闇:湮没、埋没。⑥俚:俚俗。⑦漈:水边。⑧徒:
空的,没有凭借的。⑨赋:旧时指农业税。⑩展玩:民间工艺及文物。犁然:犁,翻土
用的农具。然,虚词,样子。诏地事观事:诏,教导,告诫。地事,古代从事农牧业,
掌管山泽园的官员。观事,察知行事。眂:同“视”。朱子守南康:朱熹。南宋哲学家,
教育家。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隆兴五年知南康府。下车:刚刚到任。徵:同
征。第:但。转折词。虞:忧虑。开报不公:开报,开列呈报。不公,不公正不公道。
汶献: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宰:主管、主持。檄:檄文。民献:民之贤
者, 亦指民众。 将伯:《诗·小雅·正月》:“将伯助予”。毛传:“将,请也”;
“伯,长也”。后称向人求助为“将伯”。也用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穆然:同默然。
《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于是吴王穆然”。李善注:“穆,犹默,静思貌
也。 ” 滹沱:指滹沱河,在河北。闵:同悯,怜惜。湮:埋没。方闻:地方资料。蒐
(sōu):同搜。寻找,搜集。付梓:刻版印刷。荆榛:荆,落叶灌木。榛,落叶乔
木。荆榛比喻阻力大困难多。完璧:此处完整的意思。陆沈(chén):通作“陆沉”
比喻埋没,不为人知。綦:极;很。景运熙洽:熙,兴盛。洽,和睦。意为社会繁荣,
人民和睦。散佚:佚,失。分散遗失。漫漶:文字图画等因磨损或浸水受潮而模糊不清。
累瓻(chí) 讐(chóu)对:瓻,陶制的酒壶。讐,校对文字。冠山:山名。下文之
祝其、 夹谷皆古莱芜地名。灵鹫(jiù ):山名,源于古印度,因山形似鹫,山中
又多鹫(似鹰类的猛禽),以为有灵气,故名灵鹫山,亦称鹫山、鹫岳、鹫岭、鹫峰等。
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在山中居住和说法多年,因此,佛教中的许多传说与此有关,
被视为佛教圣山。灵鹫,亦为中国四川省境内一风景名胜之山。祝其:古地名,众说不
一,有赣榆、博山、莱芜诸说。瑯琊:山名。夹谷:莱芜牛泉南山中从鹁鸽楼至新泰雁
翎关的狭谷。今笔架山,明代称夹谷山。芳躅(zhú):指前贤的踪迹。南董:南,南
史。董,董狐。都是春秋时代的官史。分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宣公二年。后因称
能如实记事的史官为“南董”。马鄱阳:马瑞临,宗元之际史学家。饶州乐平人。未逮
(dài):到,及。未到,未及。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
盟的人亲手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观政
容台:容台,礼部的别称。观政,做官。在礼部为官。崎岖瀹(yuè)鼎之会:鼎,
指国家,瀹鼎,国家灭亡。崎岖:处境困难。在国家沦丧,处境困难情况下聚会。杜门
谢客:杜,阻塞。指精力专一,谢绝一切会客及杂事。憎恶:命运。达观:对不如意的
事情看得开。踵:跟随。稼书:稼,种植。指编辑成书。俾惬:使心里满足。覈(hé):
同核。 仔细地对照考察。懔(lǐn):同凛。严肃,严厉。慫(sǒng)惥:怂恿。从
旁撺掇;鼓动。

莱芜县志序
(三)

县志一书,一县之地理、历史也。山川、道里、风俗、物产、文化、政治、德行、道艺、
言论,事功毕具于是。邑人生于斯,长于斯,处千载而下,而默接千载以上之精神;伏
斗室之中,而备悉数百余里之情状。凡所以居今稽①古,食旧服先式典型之尚存;而维
世道人心于不敝②者,悉③于是乎?赖自帖括废,而学科兴,童子④略通文义即授之东
西历史,中外地理,以扩其见闻,广其知识。稍长复选择聪颖者,使之游学各国,以宏
⑤其造就,国家作养人才之方⑥至矣,备矣。然往往有史书读万国,足迹遍五洲,高谈
阔论自矜淹雅⑦,及叩其里居之名胜,故土之沿革,与邑先达⑧之嘉言懿⑨行,流风余
韵⑩,乃竟瞠目结舌,赧赧然不能置一辞。使之执笔,为乡区图,南辕北辙错误丛出。
然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数典忘祖,贻识者讥今之时髦,大率类是揆厥所由。虽因所
学本末后先不无倒置,要亦邑乘缺乏不能校置一编,以供后生小子之流览,故空疎之弊
至于此极也。然则县志一书,其关系顾不重哉。
吾莱志书失修已二百余载。光绪甲午之岁,邑令周慕侨、邑绅吕黻卿等,倡议重修,推
张雪安先生主总纂之任。书未成而中寝,而先生旋供职仪曹,其事遂阁。民国成立,先
生挂冠归里,于是检点旧稿,正其谬误,补其缺略,博访周谘,旁征远引,用书有百余
种之多,历时至六七年之久,稿五六易而书以成。以无力付梓与余分钞成帙,藏诸箧笥,
以供后来修志者之採择。小儿化濡恐其久而散失也,鸠合同志六七人,捐薪付石以广其
传。 议即成,浼(měi,请托) 浼余为文以序之。余素不文,即强之为文,亦不足
为邑乘光。顾念先生之潜心于是书也。若是同志诸君复能成先生之美也,若是余不敏得
与先生商榷其格式,订正其谬讹,编辑校阅,克效绵薄,亦不无土壤细流之一助焉。
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是书所载,虽不出乎一邑之掌故,然使
后生小子得因是而识。率由资感发,恭敬桑梓,矩矱先民,则盛德大业将于是乎。基之
人才盛而教化兴,而人心之醇,风俗之厚,抑又可知焉,此作是书者之微意也。是书之
宜修,尽人皆知,而此作书者之微意,恐未必尽人而能知之也。余虽不文,何敢避譾陋
之讥,而不以此意昭示来茲,致有负作者之苦心耶?是用揭其巅末,以弁诸简端,至文
字之工拙,诚有所不暇计也。
己未,上元,邑人王希曾序。
【注释】
①稽:查考。②敝:破旧,破烂。③悉:全,尽。④童子:指刚识字的男孩。⑤宏:宏
大。⑥方:方法。⑦自矜淹雅:矜(jīn),自尊自大。雅:儒雅。⑧先达:祖先贤
达。⑨懿(yì):美好。懿行:美好的德行。⑩流风余韵:良好的风气美丽的形象。
瞠(zhēnɡ) 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南辕北辙:心
里想着往南走,车子却是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数典忘祖:比喻忘本。揆 (k
uì) :准则,道理。厥(jué):乃、才。疎(shū):同疏。纂(zuǎn):编
辑。中寝:中途放下。寝,睡觉。此意放下或搁下。仪曹:礼部郎官。谬误:错误、差
错。 谘(zī) :询问。钞:同抄。帙(zhì):量词。用于装套的线装书。箧笥
(qiè sì) :箧,小箱子。笥,盛饭盛衣物的方形竹器。鸠(jiū)合:同纠
合。矩矱(jù yuē) :矩,法度、规则。矱,尺度。此意为规范之意。教化:教育感
化。醇:纯粹。本句指人心纯正。厚:厚道。本句指风俗厚道。譾(jiǎn)陋:浅
陋。学识浅陋。巅末:巅,山顶。末,最后。此指修志的前前后后。弁(biàn):
序言序文。

莱芜县志序
(四)

莱志失修二百余年。旧志散佚①,文献无徵。有志之士辄②用为深憾③。光绪甲午,邑
候周慕侨及邑前辈吕黻卿提倡重修,邑人乐于观成,极力採访,惜未数月而罢。予悯一
邑之掌故久而遂湮,因于暇日搜集故事,考其山川、道里,创为志稿。将抄存于家,以
俟④后之修志之人,如所云资料也者。未及蕆事⑤而予北上,自是十余年未遑⑥过问。
辛亥归田,家居无事,检视旧稿,颇有散亡。于是重加缀辑,补其阙略,正其谬误。适
毕君秀轩,王君景沂,各以图说相饷⑦。因邀景沂同订稿,凡四易,历三四寒暑,引用
书至百余种,而后克成。
盖承旧志散佚之后,又重以二百余年之事迹,不敢掉以轻心故也。书成将以付梓,而或
者以县志官书也不宜于私修,且是书之行非今所急为疑。予惟今日之所急,孰有大于正
人心维风俗者乎!而今日人心风俗之坏,实由于奇袤⑧之士,倡为文明进化之说,俾人
人绝其旧日之观念,以放纵自恣⑨,而无以发其固有之良,起于一二人,祸遂中于天下。
吾邑虽偏僻,然风会所趋,其随波逐流,蔑弃其先正典型,而不知自返者,亦往往而是。
诚使读是书者,考嬴牟⑩之故邑,而思旧德之名氏,辨淄汶之沃原,而思先畴之畎亩。
孔孟辙迹所经,穆然而动其景行之念;范韩循声所被,睪然而发其没世之怀。以及吴夫
子之教泽不存;谭居士之家法谁继。俯仰今昔,慨叹流连则孝弟忠信之心,必有由然而
生者。
然则吾莱人心风俗之转移,将于是书之行卜之。今必欲倡文明进化之说,以蔑弃其先型,
则是书诚非所急。若犹以人心风俗为事则所急,孰有大于是者乎,而又何疑焉。至志乘
之成于私修者,在昔不可殚述。如康对山之《武功县志》,韩五泉之《朝邑县志》,其
书皆盛行于世,而其义例之精严,条理之周密,反有远过于官修者。且乡者予固云,将
以俟后之修志之人如所云资料也者,非敢以是为官书也。梓而行之,谁曰不宜。
戊午十二月朔,邑人张梅亭序。
【注释】
①散佚:散矣。②辄:常。③深憾:深感遗憾。④俟:等。⑤蕆(chǎn)事:蕆,
完成。蕆事:完事。⑥遑(huánɡ):闲暇。⑦相饷(xiǎnɡ):相资助。⑧
袤(mào):长度。奇袤:特别出格。⑨放纵自恣:放纵,不受约束或行为不检点。
恣, 没有拘束。全句为放纵不受约束。⑩嬴牟:(yínɡ móu):嬴,春秋时齐
国邑名,在今莱芜西北。牟,牟指国名、姓氏、部落氏族以及通假“麦牟”时均读(m
óu) , 牟(mù)平读音较特殊。春秋时国名,在今莱芜东。淄汶:淄水汶水。畎
(quǎn):田间小沟。孔孟辙迹:辙迹,车轮经过的痕迹。意指孔子孟子经过的地
方。 被睪(yì):睪,“”的繁体字,通泽。康对山:康海。明文学家,戏曲作家,
号对山。陕西武功人,前七子之一。梓:刻板。例付梓。
【补注】
毕秀轩:即毕松龄。王景沂:即王希曾。吴夫子:即吴来朝。谭居士:即谭性教。

莱芜县志序
(五)

邑志编纂即成,或问于予曰:县志史属也,史之修,设局置官,用纂修若干人,校录若
干人,经年累世而后成书,故其书足以信今传后。今县志成于一二人之手,不修于官而
修于野,得无贻野史之诮①乎?予应之曰:是固然。然野史之所以取讥者有三:考据不
精也;体例不严也;褒贬②不公也。反是则何讥之有。是书虽不敢比于古之作者,然折
中于经③,徵④实于史,取材于应用,诸书不得谓全无考据也。有地理而后有建置,有
官师而后有政教,有学校而后有选举,艺文人物其次序井然。志表⑤不戾⑥乎史汉,门
类取法乎“三通”,其义法犁然,不得谓全无体例也。县志有褒无贬,今人物志一本,
于旧志、府志、通志,于褒之中又加慎焉,不得谓任意褒贬也。夫志修于官固善矣,然
若韩之志朝邑;康之志武功;张之志济阳,非成于一二人之手乎?成于一二人者为野史,
则马班范陈欧阳⑦之书皆野史矣。昔范石湖修吴郡志,人曾诋⑧为伪书,今子之讥亦何
损于是书哉?问者唯唯而退。时小儿其钊,方校录志稿,因命录之以弁诸简端。
辛酉十月邑人张式儒序。
【注释】
①诮(qiào) :责备、讥讽。②褒贬:(bāo biǎn),评论好坏。③经:
经典。④徵:同征。证明;证验。⑤志表:志;文字记录。表,古代文体奏章的一种,
用于较重大的事件。 ⑥戾(lì) :乖张;暴戾,引申为违反。《淮南子·览冥训》
“举事戾苍天”。⑦马班范陈欧阳:指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
陈寿《三国志》;欧阳修《新五代史》;《新唐书》(和宋祁合撰)。⑧诋(dǐ):
说坏话,骂。
【补注】
三通:唐杜佑《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合称“三通”。

莱芜县志目录

卷首:序,例言,编校姓氏,图考。
卷一:地理志——沿革、疆域。
卷二:地理志——山。
卷三:地理志——汶淄二水、泉源。
卷四:地理志——古迹。
卷五:地理志——名胜。
卷六:地理志——编里。
卷七:地理志——风俗、物产。
卷八:建置志——城、署廨①、祠坛、仓廪②、桥梁。
卷九:官师志。
卷十:官师表。
卷十一:田赋志——户口、田制、赋役、征榷③。
卷十二:学校志。
卷十三:选举表——进士、举人、武举人、贡生。
卷十四:选举表——文仕,武仕。
卷十五:艺文志。
卷十六:金石志。
卷十七:人物志——名臣、循吏。
卷十八:人物志——儒林、文苑。
卷十九:人物志——忠节。
卷二十:人物志——孝义、隐逸、技术、流寓。
卷二十一:人物志——列女。
卷二十二:大事记。

捐印姓氏
【注释】
①廨(xiè):官吏办事的地方。②仓廪(lǐn):储藏粮食的仓库。③征榷(q
uè):榷,专卖业的税。征收专税。

图考:略

莱芜县志例言

一、莱志始于宋尉钟离修①,其书不传。其撰于明嘉靖中陈邑侯甘雨②者为旧志。今所
传残缺之本,则康熙十一年叶邑侯学亭氏③所续修者也。钟离书即不可见,叶书所存者
仅寥寥数十页而已。是编编摩④于⑤绪茫茫之际,采辑缀拾⑥不留余力,时阅廿年之遥,
稿凡数易而定,虽曰相因实创举也。
一、是编以叶书为蓝本而加以考订。自康熙以来,则取材于通志、府志、家谱、碑志、
诗文专集及所目睹耳闻者。原志十卷,茲增为二十二卷,非求多于前人也。承二百余年
失修之后不敢刻意求简⑦,以蹈事增文简之陋说⑧耳。
一、志地以图为要,然非深明夫制图之法,则图必不精。非亲历其地,详察夫山之脉落
(络),水之源流,道里之远近,村镇之方所,则虽精必不确,此自古舆图⑨所以少善
本也。近来绘图之法日益发明,不患其不精,所虑者未必确耳。是编之图,见闻既审而
计里画方,迂直方邪高下,又能略仿裴氏⑩六法。精确虽不敢言,而尚不至贻南辕北辙
之讥。
一、 原志缺略舛讹殊多,大者如汶水经支混淆,源流歧误:呼牟为浯(wú) ,昧青
兖之殊源;援北及柴,忘泰新之异壤。旧莱芜城不知在今博山,旧博城不知非城子县。
虽云相沿之有误,实属考证之未确。是编地理以《水经注》为主,而杂引他书以资辨证,
一洗从前袭谬沿讹之弊,惟恐採摭未备,牴牾仍所不免。后之修志之君子匡其不逮可也。
一、艺文有志肇自班氏,但载书目不录文字。是编一遵班例。
一、人物志中各门类悉尊通志。其邑中人物原入通志各门类者,一仍其旧。
一、断代为书史家通例。是编止于宣统三年,壬子以后姑付阙如,识者谅之。
一、邑志倡修始于光绪甲午,其时周慕侨邑侯为监修,吕黻卿先生为提调,与编校之役
者有王君书王,张君丹臣,魏君子明,王君少舫,王君孟止等。採访有卢君栋臣,景君
宗蕃等。书虽未成而诸君提倡之功不可没也。昔王济之姑苏之志,发端于吴宽、张习、
都穆,吾于是书亦云。
邑人张梅亭识
【注释】
①钟离修:宋朝莱芜县尉。②陈甘雨:明嘉靖年间莱芜知县。③叶学亭:名叶方衡,字
学亭。 康熙年间莱芜县令。④摩(mó):研究切磋。⑤(zhuì):落。⑥缀拾:
组合字句成篇章。⑦刻意求简:刻意,用尽心思。用尽心思力求简略。⑧陋说:浅陋的
说法。⑨舆(yú)图:地图。⑩裴氏:裴秀。晋地图学家。曾总结前人制图经验,在
《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制图六体”: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即地
图绘制上的比例尺,方位、距离等原则。贻(yí):遗留。青兖:指青州、兖州。北、
柴:汶水支流,北汶、柴汶。水经注: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北魏郦道元著。袭谬沿讹:
谬,错误,差错。讹,错误。沿袭差错。摭(zhí ):拾取、摘取。牴牾(dǐ w
ǔ):矛盾。匡:帮助。逮:及、到。肇(zhào):发生;引起。班氏:班固《汉
书》。

莱芜县志编校姓氏

编辑
张梅亭,雪安。
王希曾,景沂。
校阅
郑锡民,牧之。
张惠芬,柳桥。
张其钊,勉斋。
王化濡,墨卿。
毕明先,曜东。
张凌云,柯丞。
缮写
赵树声,金甫。
张述曾,伯言。
张绪曾,洪基。

莱芜县志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