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亓因培先生几件事的更正与说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0&rec=25&run=13

祖父因培先生(1861~1953年),字养斋,号荇荪,逝世已57年了,但作为莱芜历
史文化名人,他的事迹和生平仍在民间和网上广为流传。
2009年清明前在丰璇兄的倡议下给祖父立了碑。我在整理史料撰写祖父碑文的过程
中发现目前流传或记载有不甚准确之处。现仅据我所知作如下更正与说明。
1.《莱芜市志》(1991年版)及网上文中说祖父1900年(或说38岁)中举人。时间
有误。祖父1934年主纂“续修莱芜县志”第十八卷人物志举人篇中写道:甲午科光绪二
十年,与祖父同时中举的还有郑锡氏、张壬弼。1894年是甲午年,那时祖父33岁。
2.《莱芜市志》(1991年版)中未提及祖父在巨野任县书院山长和县学堂堂长职务
事,这也是他从事教育的一部分。《巨野县志》教育篇第二类旧学堂第二辑县学书院中
写道:“1840年至1911年,巨野县设有县学和书院。县学在文庙东,门首悬有“庠门”
额。门内分两进院,为教谕与训导的住所,同时也为庠生(即秀才)学习的地方。山东学
政每三年到曹州各县招考新生一次,被录取的童生称为秀才。巨野每次录取秀才16名,
送入县学学习。在1840年前,秀才都得在县学学习……书院在文庙西,房屋百余间,为
巨野城内最大的处所。书院院长称山长”,“下有教师2至3名。这些教师都是学识渊博、
闻名一方的优贡生。青年学生为了投靠名师,提高学业,负笈就读者三四十人。山长与
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与学生造诣的深浅, 分组分课施教。 巨野最后一任山长是亓养斋
(莱阳举人),在书院改为学堂时,他曾短时充当堂长。”这里亓养斋就是我祖父,莱芜
举人误写为莱阳举人。我的祖母鲁氏是巨野人,或许是祖父在那里工作时相识——这只
是我的猜测。该志第三辑县学堂中写道:“光绪三十年八月诏令全国废科举、兴学堂。
巨野县便在这年,将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并在东西考棚之间,新建一座明三暗五的大
厅,做为礼堂,原来书院的山长亓养斋,任堂长。当时的知县王经灿很重视学堂,对在
校师生优礼有加,供给每餐四个菜的膳食……课程设置有经学、国文、数学、历史、地
理、植物、体操、图画等。当时的教师都是饱学先生,术业均有专攻。所以这些学生在
三年学习中,都成了学贯中西的人才。如曹香谷,毕业后升入山东高等学堂,后来终生
办学,成了饮誉全国的教育家。再如赵晓钟升入济南优级师范,康仲卿、奚继则赴日留
学,其余刘传贤等人也考入高一级的学堂。这班学生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二月毕
业, 1908年3月,堂长亓养斋去职。”这段历史《续修莱芜县志》中也未提及。至于他
在巨野任职时间,可能在十年左右。
3.祖父自1918年起就在山东省政府做事。《续修莱芜县志》第二十卷民国文仕表中
写道:“亓因培山东省政府参议,暑博山县县长”,参议是文职专员,参议员。1940年
又被选为省临时人民政府参议员。 虽都是参议员, 但属不同阶段。前段《莱芜市志》
(1991年版)中未提及。
4.《莱芜市志》(1991年版)和网上文中“1919年秋,被泰、莱、新、费、蒙、沂、
肥七县推选为广州非常国会护法议员,1921年南下广州,参与孙中山领导的民国政府工
作,参加制订各项除旧布新法令。”这样写不十分准确,若改为“……七县推选赴广州
非常国会护法,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1921年南……”更恰当。在《续修莱芜县
志》第二十一卷人物志?选举?议员篇中写道:“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 亓因培”就是
证明。
5. 关于第一届国大代表和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在《大众日报》2006年6月29日《山东
战工会成立记》 一文中写道:“……1940年7月26日,山东省国大代表复选大会,山东
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成立会,山东省工、农、青、妇、文化各界总会成立会,山东省各
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在沂南县青驼寺隆重开幕,到会代表300余人,大会历时1个月…
…大会否决了国民党圈定的所谓山东出席国大的代表,选举于学忠、徐向前、朱瑞、黎
玉、罗荣桓、范明枢、李澄之、亓养斋、牟中珩等61人为真正代表山东民意的国大代表。”
大会通过了《山东省临时参议会组织条例》,颁布了《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成
立了全省统一的民意机关——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选举范明枢、亓养斋等81人为山东省
临时参议会参议员,并推举范明枢为参议长,马保三、刘民生为副参议长。其中亓养斋
就是我的祖父亓因培先生。
这两方面的内容在《山东文史资料汇编》(74)杨希文先生的文章中记载的也很详细。
杨希文在那次大会上当选为省文协总会副主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山东省政府第一届
秘书长。
(亓丰珉)
附: 诗 三 首 亓 因 培
金线泉
鹏山有泉山之足, 万斛(1)珠玑(2)生簇簇。旁有一泉如鼎沸(3),涌出石窟成怒
洑(4) 。窟如虎口两颐阔,磨牙嗽齿仰喷泼。岸底穿人东来水,只寻出路西南达。池
小致令郁(5)不平,左冲右突百道争。偏南安澜(6)自容与,中有一线东西横。是何神
物如长蛇,界画南北分两家。动者自动静者静,默者自默譁者譁。能刚能柔黄金性,此
线蜿蜒同其聖。况復增之日月光,金色灿烂须眉镜。昔遊历下金线泉,朝夕扶槛相流连。
此泉亦曰名金线,千载谁人论后先。
注:(1)斛—斛hu,量器,也作量词,南宋前十斗为一斛,南宋末改为五斗为一
斛。 (2)珠玑—小珠,不圆的珠,这里指水珠。 (3)鼎沸—鼎:古代煮东西用的
器物, 三足两耳,一般指锅;沸:水波翻涌。象水在锅里沸腾的样子。 (4)洑—洄
流,旋涡。 (5)郁—草木丛生的意思。 (6)安澜—指河流、泉水平静。

鹏山泉
铁车区中有鹏山,山之左右水回环。山足有泉湧地出,万斛珠玑自波澜。汇为池塘方数
畝, 两岸阴翳(1)栽万柳。老树婆娑(2)如迎客,行人不厌盘桓(3)久。山水有灵
人文焕,巍然党庠(4)一时建。厅堂楼台浮云齐,莘莘学子各书愿。时势蜩螗(5)浩
劫来, 鄕区团练御侮才。细柳營徬学宫侧,琴韵悠扬笳(6)声哀。文事蔚起武力萃,
往往硕士成盛会。打开讲筵师友多,二百学童听训诲。我居池冸发猛省,此景此情惟心
领。夕阳澄澈上下光,杨柳楼台齐倒影。
注 :(1)阴翳—树阴遮蔽。 (2)婆娑—盘旋之意。 (3)盘桓—徘徊、逗留
的意思。 (4)党庠—党校,庠:古谓校意。 (5)蜩螗—蜩tiao,蝉,虫;螗:小
蝉,又同螳,螳螂。 (6)笳—笳jie,古代北方一种民族乐器,似笛,常称“胡笳”。

万福山
鹏山以北最高峰, 双石低昂(1)插碧空。其势巍峨如古冠,山以冠名古今同。明末流
寇遍地起, 邑人避秦群趨此。万家生命得保全,锡名(2)万福自兹始。林木森森径陡
绝,攀跻层崖蹬道巀(3)。巨石絫絫(4)族而居,巍然起立何年月。中有方石四丈大,
四围石柱如鳌戴(5)。洞深明暗若堂奥(6),仙府悠悠亿万代。山下刘李两名宿,虎
洞谈经作书屋。春风入座子弟多,李氏山房新建筑。士先器识后文艺,学童躬行首孝弟。
宋明儒学探本源,浩荡其天活泼地。远近得士芹藻香,秋风桂子亦芬芳。鳌岫凌天 (7)
文运开,莲山遥对相颉顽(8) 。君不见薛氏含辉洞,渠渠夏屋自穹隆。又不见朱子讲学
白鹿洞,庐山深处五老峰。此山况在万山中,棋山东秀岱西雄。至今乡人钦(9)古道。
饮水思源仰高风。
注:(1)低昂—从上往下仰头观之。 (2)锡名—赐名,古时锡同
(3) 巀—山高峻貌(之道) (4) 絫絫—同累累,堆集、重叠,接连成串之意。
(5)鳌戴—鳌:海中的大鳖;戴:帽之意。像海中的大鳖的帽子。 (6)堂奥—指堂
的深处 。堂:正房,堂屋。 (7)鳌岫凌天—海龟状的峰峦直上天空。岫:山洞,山
穴,峰峦。 (8)颉顽—飞而上曰颉,飞而下曰顽。 (9)钦—敬佩,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