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独特的地方戏——莱芜梆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0&rec=19&run=13

“一条黄河水,滔滔向东流,一曲黄河谣,年年唱不休,”在莱芜灿烂的文化中,地方
戏莱芜梆子是历史悠久又极具莱芜个性的艺术奇葩。莱芜梆子又名“莱芜沤”,流行于
泰山周围的莱芜、新汶、泰安、蒙阴等十数县,所以也叫“靠山梆”“泰山梆”,是全
国戏曲剧种中有地方独特风格的剧种之一。
积淀丰厚的历史起源
莱芜梆子的剧种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由流行于鲁西南一带的梆子腔演变而来;二是由
徽班传授;三是由徽戏和梆子腔结合而成。这几种说法虽都有一定的形成因素,但渊源
关系交代得尚不十分全面和确切。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分卷记载,莱
芜梆子孕育于19世纪中叶,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
后,徽戏班“老阳春”沿运河北上至泰安一带,同时秦晋梆子也经河南流传至汶上地区,
“老阳春”逐渐吸收了梆子腔的艺术形式,形成了“杂交”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本
地演员日渐增多,杂交艺术越来越多地吸收了当地文化营养,特别是莱芜的方言习俗,
于是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莱芜梆子。丰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地方特色,使莱芜梆子在民
间艺术的舞台上卓然独立、光彩照人。
个性鲜明的唱腔和表演
莱芜梆子包含梆子与徽调两种声腔,唱腔高亢激昂、刚劲豪放,旋律平实、行腔流畅,
长于体现正剧,像《送猪记》《借闺女》等富有喜剧色彩的剧目,更加体现出这一特点。
表演热情粗犷、边唱边舞,朴实生动、生活气息浓郁,长于刻划人物,体现剧情,塑造
舞台形象,具有很强有艺术感染力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是莱芜人朴实正直、豪爽大方的
真实写照,因而深受莱芜及周边地区人民的喜欢,被亲切地称为“家乡戏”。
堪称辉煌的发展成就
数百年来,莱芜梆子流行于泰山周边地区,回荡在鲁中腹地,历经风雨、磨难,几度沉
浮、兴衰,由民间零散的班社,逐渐发展成正规化的专业团体。据1954年调查,莱芜梆
子的传统剧目有267个。其中梆子剧目164个,徽调剧目103个,基本剧目称为江湖十八本。
1954年,恢复专业剧团后,莱芜梆子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三个高峰期。二十世纪
六十年代,整理了《两狼山》《赵连岱借闺女》等传统剧目;编演了现代戏曲《送猪记》,
晋京演出。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初期,莱芜梆子秉承传统,创作出了一大批题材广
泛、主旋律突出、反映现实生活、讴歌时代精神的优秀剧作《三定桩》《红柳绿柳》等,
并晋京演出。先后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编演现代戏先进单位”“天下第一团”。其中
《三定桩》《红柳绿柳》等摄制成影片,《赵连岱借闺女》等录制为电视片。八十年代
末期至今,他们创作并排演的《正月十五雪打灯》《雪野风情》《好儿好女》《大山魂》
《钓鱼人》 等5部作品连续5届获全省“精品工程”奖,先后有100多件文艺作品获省以
上奖励,部分戏参加晋京演出、全国梆子戏汇演、全国农村题材小戏调演,为党的十六
大献礼演出,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2005年10月,选
派4名优秀演员代表莱芜市到韩国访问演出, 首次实现了莱芜文化界跨国交流,获得圆
满成功。
群芳荟萃绽梨园
莱芜梆子历经三百多年,代代相传,长盛不衰,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
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演员。建国前,莱芜梆子先后经历老阳春班、小阳春班、长顺班、
吉庆班、恒盛班、富盛班、庆丰教育社、兴华班、继庆班、新吉庆班等十大班社,其中
比较著名的是祖辈“大腕” 陈福庆,号称魔旦子,新泰市固山人,因生活所迫,不满
10岁就偷跑到章丘“小阳春班”学戏,聪明伶俐,虚心好学,因而功底扎实、唱做俱佳、
特色鲜明,经十几年的历练,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
建国后,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莱芜梆子迎来了新的生机,先后涌现出了魏玉升、
王玉红、宋其珍、张克学、张洪展、贾桂山、朱光梅、张建芳、孟君兰、李桂英、李玉
华、齐丽云、张学文、石佩霞、吴希梅、李伟等一大批优秀演员,使莱芜梆子的发展迈
上新的高峰。
“梆声荡城乡,琴声诉衷肠。”莱芜梆子已牢牢植根于人民之中,将在祖国的艺术花园
里,永不凋零,散发芳香。
(文化局——邓庆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