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村志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0&rec=12&run=13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城市农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修志编谱便成为百姓之共望。当前,二轮修志如火如荼,崂山区“村村修志”也被提上
议事日程,然而,村志毕竟不同于市志、年鉴,笔者结合几年来对村志的理解和认识,
谈谈编写村志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做学习型村志编者
对于农民来讲,一块地能不能长出好的庄稼,能不能有个好的收成,就要看这块地的经
营者或管理者。同样能不能写出一部好村志,关键要看有没有一个好主笔。
做学习型村志编者就要学古通今、 文理兼通、 涉猎广泛、不断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与
“访遍万家成名家的”有心人。
1.学古通今。村志在记述时间上的大跨度,决定了记述对象当中必然会有历史较长的一
些事物,这就要求编者必须学贯古今,否则,很难对入志事物作恰到好处的记述。不仅
历史上的一些事物,就是记好当代的一些事物也要求编者应有丰厚的史学修养。因为当
代的事物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很多是从古代到近代再到当代逐步演变而成的。如一村的
风俗习惯、民俗演变、道德规范变迁、生产关系变革等等,都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记好这些事物,要求编者必须有深厚的历史知识。除此之外,村志编者要下真功夫
认真研读几部史志类图书和有关史志理论方面的书籍,如《史记》《汉书》《文史通义》
等等,还要通读一些文献学、目录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真正弄清村志发展、村志理论
的形成、旧村志的整理和利用、新编村志的编纂编写方法与原则,同时应挤出一些时间
读一些古典小说、散文、诗歌、戏曲以及《现代汉语》《逻辑学》等书籍,有条件的还
应该通过互联网学习一些最新编修村志的知识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只有这
样,方能在动笔编写时胸中有“志”,思路明晰。
2. 文理兼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村志不仅要记政治、人文方面的情况,
还要更多地记述自然科学及经济领域里的事物,因此,当代村志编者如果再像旧村志编
者那样只懂文科方面知识就远远不够了。不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不仅面对
经济和自然方面的事物无从记述,而且还会出现点金成石的笑话。有的村志主编因不了
解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将有关村志改得一塌糊涂,把规范的科技术语几乎全部改为俗
语,使撰稿人苦笑不得。如将动植物的学名改为俗名、将经济管理方面的术语改为俗语
等等,不一而足。这样的村志,不仅会使相关行业的专家笑掉大牙,而且也叫志界的明
白人汗颜。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水平的村志如果发行到国外,会使中国村志的整体信誉
受到极大损害。为此,现有村志工作者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以适应新村志编研的要求。文
科出身的村志编者要下大气力去学习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特别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
方面的新技术,才能使自己在村志工作信息化的过程中跟上时代的步伐。理工科出身的
村志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史知识和村志学修养,并努力学习信息领域的新知识。
只有把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在修志实践和村志学理论研
究中融会贯通、得心应手。
3.涉猎广泛。由于村情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村志记述内容的广泛性。一部综合性的村
志,对所志时空的方方面面都要记述,大到天文、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小到居民
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无所不包,这就要求编者必须对各方面的情况都
有所了解,否则,即使占有了详实可靠的资料,也难以取舍和下笔。当然,这并不是要
求村志编者成为各个学科都精通的全才,而是说对所志领域的基本情况应有一个大概的
了解。因此,有人称村志编者为“杂家”,是有一定道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村志工
作最需要的是博采众长。
4.志德修养。要求新村志编者必须站在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的立场上去处理入志事物,
秉笔直书,要为人民立言,不为某些不应该入志的人物歌功颂德,在客观记述事物的同
时反映人民创造历史的事实,把劳动人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
劳动作为村志记述的主线,弘扬他们推动历史发展的丰功伟绩。
5.人格力量。树立“志业繁荣为荣,志业不振为耻”的思想,心想村志,脚踏实地修村
志,披荆斩棘为村志事业拓展新的发展之路,将个人的荣辱成败置之度外。不为物质利
益和虚名头衔所动,不被喧嚣的周围世界所诱,以对得起所从事的工作和自己的良心为
标准去把握自己的言行。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人,正确对待其他村志编者,摆正自己的
位置,关心帮助不如自己的人,并向超过自己的人学习与祝贺。
二、用现代化手段编写
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各学科的影响和渗透日益增强,一个学科的突破性发展
有可能会彻底改变另外一些学科的面貌。村志也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信息技术、办
公和出版的新科技,撰稿、编辑、印刷的一体化等等,都将对村志编纂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村志编者不能抱着已有的知识高枕无忧,甘当夜郎国的臣民。
1.村志记述范围的广泛要求编者最大限度地吸收有关学科的最新知识,而且村志事业的
自身发展也需要将其他行业的新成果、新方法、新手段拿来为我所用。在面对以信息技
术为核心的新的学科革命的时代,村志编者应力争掌握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
2.村志有广博的信息量,但因编纂工具陈旧、出版周期漫长,远不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
前进的步伐。而电脑却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同样,检索、摘抄、打印,手工需要几天甚
至几周几月才能做完的工作量,电脑只需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可以了。用电脑进行文字
处理,不论是质量还是速度都是手工抄写无法比拟的,修改与添加资料快捷更是电脑编
修村志的突出特点。
3.飞速发展的信息态势,给村志工作者提出了知识更新的的要求。因此,要做二十一世
纪学习型村志编者,必须面向未来,积极参加各类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学习培训,尽快
认识、掌握、运用现代化技术设备—电子计算机,把村志事业和电脑等现代化技术结合
起来,这不但能大大加快编写村志的速度,而且能改变资料的整理工作旷日持久的被动
局面。
4.建议尽快试验和推出用电脑编写村志的新模式,即:原始资料采集—构建框架—添加
新发现材料—挖掘添加村内特色—精修细改使所记事物生动丰满—插入图片。此模式如
同建一幢楼房:原材料采购—构建楼框—外貌装饰—室内粗装修—根据主人风格精装修
—根据主人风格进行室内布置。做好信息不断输入和储存,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主动
做好村情信息资源开发、交换和反馈,集入志资料的输入、储存、检索、编辑、排版、
输出于一体,尽快缩短村志的出版周期。
5. 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中文自动校对,在计算机上则可以轻松地完成校对过程,如WPS
和Word。用于文字校对,可选择专业自动校对和语音校对软件结合使用,双管齐下、做
到万无一失。一些专用的校对软件(如黑马校对),校对功能更为强大,经过短期使用
和词库维护,一般性错别字、错词、语法错误、重复词句都可以自动纠正,大大降低劳
动强度。自动校对的缺点是对漏句漏段情况无能为力,因此,可以选择电脑语音校对软
件作为辅助,如“电脑播音员”“读霸”“我念你听”等等,这类软件有两大功能:一
是输入时读出通过键盘输入的文字,即时发现错字漏字,这对用五笔输入法打字的人来
说非常重要,但对用拼音输入法打字的人来说作用就小一些;二是全文朗读,通过“听”
发现漏句漏段,既减轻了眼睛的压力,又能提高编辑、校对质量。
三、要编写具有时代感的好村志
村志的时代感表现为:全书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真实地展现自建
村以来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客观记载新中国成
立后村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创业、勇于改革、勤劳致富、建设美好家园的奋斗历程, 恰
如其分彰显村庄发展优势与固有特色,能给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启迪或借鉴。
大致要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 记述客观。客观地反映一村之全貌,深刻揭示村里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东西,充分体
现村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弘扬社会新风和主旋律,全面彰显村中特色。优劣兼
记,真实客观。入志事物代表性强,典型事物丰满, 资料运用有独到之处。对入志事物的
记述完整,有起因、过程、细节和结果。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记载历史,贴近现实,
记好招商引资。引用必须注明出处,增加可信度。避免表面化、公式化、概念化和不正
确、不健康的政治倾向,严谨夹带迷信色彩,杜绝泄密与有违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
现象出现。
2.结构完美。篇目设计逻辑、客观和完整。篇目属种关系合理、分类标准统一。篇、章、
节、目之间关系明确,各篇、章、节、目内的层次科学。标题内涵清楚、标题用字准确
精当、题目含义与记述内容相统一。在结构上无缺项断线,能向社会提供完整的村情信
息。
3.语言标准。要准确、规范、生动、流畅、真实、质朴、简洁、动态、含蓄、画龙点睛,
不画蛇添足。要通过对事物细节的生动记述,使所记事物丰满而鲜活,进而提高其可读
性和使用价值。
四.要实事求是的编写
求真,是村志编者的最高追求。原因就在于如果被志事物失真,便会导致村志丧失它存
在的价值。因此,我在编写过程中孜孜以求的志魂只有一个字——“真”!
1.在不惜笔墨记优势的同时,敢于记缺陷、记劣势。我在客观记述王山口村古今的同时,
敢于记缺陷、记劣势,做到优劣并书,给村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达到了引导今人和后
人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把事业推向前进的目的。
2.优劣并书,要做到全方位,在概述和专章都要有所体现。我认为,实事求是地记所志
区域中的劣势,往往比夸夸其谈地说优势更有资政作用。例如:在记述村民的营林意识
时,我对人类的朋友——森林给予极大的关注。强调村民的造林意识有待加强,村志作
了实事求是的记述:“王山口人的林业意识淡薄,历来都不注重植树造林,上个世纪70
年代也曾在九桃山种过树,但因管理不周,成活甚微。王山口村尚有较大面积的宜林地,
这是应该引起村政领导重视,做好造林规划,尽快予以实施。”
3.对人类的母亲——土地给予满腔的关爱。节约每一寸土地,已经成为我们的国策。但
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屡禁不止,特别是近几年“开发热”的圈地,以及农村建房用地的
无计划,使我们的耕地一点一点的被蚕食,实在是叫人痛心。而我们的新村志很少对此
进行记述,确实令人难以理解。在此,我建议:新一届村志编者,对此引起极大关注。
五、事物发展越界,记述必须客观辐射
村志所说的境是指行政村划界定的村域,这个界线的确定是照顾历史原因人为划分的,
入志事物的发展有可能不以这个村域为界线,行政村域内的人也极可能在境外从事某项
活动,所以说,入志事物突破行政村划界线越境发展的事实,导致了村志记述的客观辐
射。
1.《王山口志》在第三篇党派社团第七章第四节“战事”中不可避免地要记日军的活动,
他们都是从境外来的,介绍其从哪里来和从什么地方入境就成为必记内容。在抗日战争
中,日军从仰口登陆,祸害王山口村后,然后离开王山口村,经劈石口去李村也是必须
记述的内容。如果不把他们从什么地方来和离开什么地方,到哪里去内容记述清楚。记
述内容就缺乏来龙去脉,反而显得体例不完整。越境不书,就很难把王山口村遭受的兵
祸讲清楚。
2.《大事记》中村领导外出从事重大活动、上级领导到村里进行重大活动、“文革”中
的“三支两军”及“大串联”、改革中干部到境外挂职及境外干部到境内挂职、在外地
设办事处、到外地办企业、外地人到当地办企业、和外地联合经营、从外地引进人才技
术资金、到外地销售本地产商品等等,这些事物的发展本身就突破了村域界线,村志的
记述亦应突破“越境不书”的窠臼。否则,对事物的记述就是不完整的。
六、人物活动越界,记述亦需越境
我在修志实践中体会到,在人物篇中,要做到“越境不书”,是根本做不到的。人物的
活动越境造成了村志的越境记述。绝大多数文字是写人物在村境以外的活动。原因就是
在十几岁离开村境到某地谋生,在某地参加革命,先在某地和离开某地到哪里去革命,
也是必须记述的内容。
1.在抵抗日军中壮烈牺牲的爱国志士,在朝鲜战场上英勇捐躯志愿军官兵,在他的戎马
生涯中,除探亲时在境内有些活动外,他从一名士兵到将军的整个过程都是在村境外完
成的,如果越境不书,人物篇就没法写。就连囤山村为抢救集体财产而在仰口海带养殖
场英勇献身的“四七烈士”,不进行客观辐射,也难以记述完整,所以完整的人物传不
但要越村境,还要越镇境、县境、市境、省境、国境。在人物传中,三分之二的文字是
介绍人物在村境之外的活动的。从四处搜集入志资料,编写成文,直至其逝世,才能成
功地记述了一个人物的完整形象。
2.众所周知,越是国内外知名人士,他的活动在故里以外的就越多。越境不书,其传难
成。再就是革命烈士,大都是在外地战场上牺牲的。绝大多数是在解放军南下、抗美援
朝、珍宝岛保卫战、对越自卫战争中牺牲的,他们的闪光点大都在村境以外,用墨的重
点也应在境外。
以上所谈的越境而书问题,是任何一部村志都不可避免的实践问题,这是客观存在。我
提出这一问题,并不是提倡在村志中大书特书境外的事物,而是说不要被“越境不书”
所缚,而应力求客观、完整地再现所志事物的本来面目。
综上所述,具有时代感的好村志,不仅要有昔日的往事,而且要有历历在目的今事,通
过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建设、适宜开发的项目、断限时的建设情况介绍,吸引投资者入
村建厂搞开发的记述,提高其适用价值。使人读后感到“可亲、可信”,产生建功立业
以名垂青史的信心,以此推动村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能用村里特色,塑
造村庄美好形象,增强居民的自豪感,激励居民为建设家乡尽心出力。只有这样的村志,
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任何远离村民现实生活、远离社区社会发展、村民不感兴趣的
村志,都是我们必须遏止的。
(刘文海)